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何镜堂院士的探索之路论文_孙泽文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何镜堂院士的探索之路论文_孙泽文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641

摘要:何镜堂先生作为岭南建筑派带头人之一,先后主持设计了深圳科学馆、南越王墓博物馆等优秀项目。其对于建筑设计的探索,来自于以“观察法”与“调查法”为依据的“三性”理论,以及由“文献法”作为依据的“两观”理论。并以四个阶段为代表逐步趋于成熟。“观察法”与“调查法”是达成“三性”理论的手段也是其本源,“文献法”塑造了“两观”理论的思想核心。“两观、三性”理论的诞生对于岭南建筑派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三性理论;两观理论

1 何镜堂简介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是岭南建筑派带头人之一,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先后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家、总建筑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曾主持设计深圳市科学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08北京奥运会摔跤馆等。

2 何镜堂的研究方法及具体实践

2.1观察法与调查法对于理论形成的指导——“三性”理论

“今天如何理解建筑创作?我把它归纳为建筑的“三性”,即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 [1]

——何镜堂

这是何镜堂做设计的方法论,无论最终得出的形式结果如何的不同,但其方法论是一致的:即在设计阶段,如何尽最大限度地去考虑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并将其体现在最终结果之中。如何思考现实因素,积极利用,尽可能使其所具有的地域性及文化性成为设计的依据和资源,并结合时代性进行创造性利用。

而”三性“理论并不是凭空形成,虽然观察与调查对于建筑创作理论本身看似很轻微,但对于方案的形成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已完成的方案又会反过来使建筑师反思总结建筑创作理论,所以观察与调查对于理论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伴随着何镜堂对于建筑设计的实践和探索,通过在探索过程中的不断观察、积累与调查,何镜堂的创作理论也日渐明确,并形成三性理论。

在开始阶段,何先生对于建筑的探索主要依靠创作实践的总结。1987年的深圳科学馆项目,可作为三性理论最开始的实践与形成阶段的代表。在深圳科学馆项目中,为了突出雕塑感的整体效果,结合了对环境特征的观察后,确定了八角形的造型。并且在对厅堂建筑座位布置和声能分布进行调查之后也得出八角形也是最优解的结论。在八角形空间中,通过现代材料、现代技术的运用表达现代建筑的内涵,以清晰、简介的体和面产生建筑的雕塑感[2]而深圳科学馆对现代材料的运用体现出明确的时代性。观察法与调查法在影响何先生对于作品造型及内部功能,材料的运用等方面已经有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对于后来三性理论的行程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可以看出,这时三性理论虽然在设计中有所体现但是还未成体系,可以说是“三性”理论开始形成的阶段。

1996 年 3 月,何先生在《建筑学报》发表《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文章,首次完整提出了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建筑创作思想。在论文中何先生指出优秀的作品具有以下共同点:1.表达建筑的文化内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包括对已有环境和传统文脉的沟通,也包体现时代气息的内外空间。2.重视整体环境效益。正确处理自身在整体环境中的地位,即考虑与原有环境的协调,又使原有环境更充实、更和谐,并延伸到室内设计中而融为一个整体。3.考虑建筑新技术,注意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一些项目在电脑、电教及国际会议设施中引进了新技术新设备,使建筑进一步向智能化发展。[3]在这其中,不难发现,观察法和调查法对于其理论形成的影响。如果要在作品中表达建筑的文化内涵,就需要对项目所在地的传统文脉做出深入的调查,而整体性也是在孜孜不倦的观察的前提下下才能发挥其生命的活力。既然要以新技术,新材料来体现时代特色,那么对于材料和科学领域的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何先生通过各类作品的探索创作对于各种地域文化,与时代信息的观察与研究不断深化,这一理论不断成熟。这十年中,何先生与众多青年才俊合作。设计作品大量出现。“三性”理论也开始在各类创作中实践,可以说这一阶段是“三性”理论的理论提炼时期。

进入21世纪之后,各种殊荣也随之而来。何先生的建筑设计思想也日趋成熟,特别是在特别是在校园建筑类的创作中得到体现。在其发表的论文《浪漫与理性交融的岭南书院——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学院的规划与创作》中提到了“在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的规划与建筑的创作中,我们充分运用了”规划、建筑和地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理念和”交流共享的现代教育理论,营造了一个融于山水、充满岭南书院气息的大学校园。”[4]这时通过观察积累,以及调查实际项目情况,“三性”理论已经基本趋于成熟。

在何先生所代表的岭南建筑派在文博建筑探索中,世博会中国馆项目是辉煌的一笔。作为“三性”理论集大成者,在设计之初,为了达到”地域性“与”文化性“的效果更是将观察法与调查法发挥到了极致,什么样的形式才是中国的,中国红该是什么样的红。在探索这些问题中,何镜堂及其团队在对中国特色元素进行调查分析而后得出中国器的造型方案。而在中国红这一建筑颜色的问题上,何镜堂常常回忆起当时的经历,为了得到最纯粹的中国红,他观察了大量的参照物,天安门、国旗、甚至于买了两包中华香烟。正式这种孜孜不倦,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使得中国馆,最终穿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外衣。而其中的景观九州清晏更是完美的诠释了中国的造园文化。在这个时期,三性理论已经完全发挥起系统指导设计的作用,通过观察与调查而得出适应问题的最优解,可见这一阶段,“三性”理论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开始通过融入文化追求建筑个性的发展。在之后对于岭南学派文博建筑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后运用到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天津博物馆新馆、钱学森图书馆等优秀项目中。

2.2文献法对于理论形成的指导——两观理论

“所谓整体观就是指建筑师要有一个整体观念,视建筑创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总体上把握,把城市设计、风景园林和建筑设计整合起来,在综合中创作。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建筑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使用要求,而且要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要创造条件,促进人与自然地协调,科技与文化的共同发展” [5]

——何镜堂

一种成熟的方法论,其中必然有着成熟的哲学理论依据。任何的理论形成都离不开哲学话题,这就意味着文献尤其是哲学文献对于建筑理论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谈及在何先生对于建筑探索的道路上对其产生影响的文献,恐怕非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莫属。何先生多次指出,在文革十年中学习了辩证法,《矛盾论》和《实践论》,是值得庆幸的。这使之慢慢学会了在缤纷复杂的事物面前抓住主要矛盾的思维方法。这些学习成了何先生后来从事建筑创作的一些哲学思想基础。而整体观我们仔细来看,也是关于建筑的矛盾论。何先生在其刊发的文章《我的思想和实践》中也提到客观条件不同,会产生多种客观因素、产生多层次的矛盾。创作的好坏取决于建筑师如何在复杂的矛盾和因素之下进行抉择。“建筑师要培养综合思维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诸因素中,要善于综合思维,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个创作形成的全过程,正是设计各阶段不断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重点,而且有先后顺序的关系,要思路清晰,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从整体到局部,层层展开,不要颠倒顺序。”[6] 我们再将其与《矛盾论》进行对比,其对于建筑设计中矛盾的把握方式,对于建筑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在南越王墓博物馆设计中。为了解决新旧结合的矛盾,做到既与新建筑有明显区分又不已今损古,不以假乱真,在建筑布局及选材方面经过多方斟酌。将博物馆入口设在穿过临街“石阙”中的一条封以玻璃的夹缝中,拾级而上到达二门,继而进入到建有墓室展厅的平台之上。在选材方面,建筑重点部位选用了与原有墓室结构类似的红砂岩作为材料。“此外,还在石阙之上刻上带有南越文化构图的浮雕。当然,这些处理都有其地域差异性的内涵,在客观上有其共存的意义,但绝不是狭隘的地方主义。”[7]这样即协调了新与旧的矛盾,又协调了普遍与地域的矛盾。整体观就是要处理好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要通晓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辩证关系的一种设计方法论。

3 何镜堂的研究方法引发的思考:

总体看来,何镜堂对于建筑创作的多种研究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一探索过程中,观察法与调查法既是达成“三性”理论的手段,也是其本源。文献法塑造了两观理论的思想核心,既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也夯实了两观理论的基础。无论是从观察法与调查法得来的”三性“理论,还是由《实践论》和《矛盾论》得出的两观理论,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思考。这种积淀远非今天一部分人东拼西凑,凭空而来所能比拟。

通过大量的通过观察与调查而进行的实践,并对这些实践加以总结。辅以坚实的理论依据。由这种方法而得出的理论也必然是系统,连贯而扎实的。再以由此生成的理论反过来指导建筑创作,逐渐生成一系列作品,而不是彼此无关、完全任意的单个作品。当这一系列作品呈现在世人眼前时,由于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展现给人们的必然是一幅关于祖国,关于时代变迁的宏伟画卷。

参考文献

[1]何镜堂. 基于“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12, 40(10): 12-19

[2]何镜堂. 造型·功能·空间与格调[J]. 建筑学报, 1998, (7): 10-15

[3]何镜堂. 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J]. 建筑学报, 1996, (3): 10-10

[4]何镜堂. 浪漫与理性交融的岭南书院——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学院的规划与创作[J]. 建筑学报, 2002, (4): 4-7

[5]何镜堂. 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J]. 南方建筑, 2003(6):6-10.

[6]何镜堂. 我的思想和实践[J]. 城市环境设计, 2004(2).

[7]何镜堂. 文化博览建筑[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韩中伟, 2012. 118-125

论文作者:孙泽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何镜堂院士的探索之路论文_孙泽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