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论文_何银妹

语文课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论文_何银妹

德国一位教育家 " 第斯多惠 " 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迫使学生听得多说得少是一种有害的习惯。" 也就是说,一堂语文课,贯穿始终的是老师滔滔不绝的 " 演说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几乎不说,那是不足取的,那是一堂失败的语文课。《新课程标准》真正确立了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的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我认为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口语交际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口语交际,可我们常常会碰到如此的尴尬,即 " 茶壶里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倒不岀。" 我们佩服晏婴三寸不烂之舌,使楚王反取其辱,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吴蜀联盟;周总理在谈判席上屡屡以他机敏的口才挫败对手……我们的学生未来的主宰者,他们同样也该具备这项能力,鉴于此,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把这个担子挑起来,力争使他们能说会道。那么在语文课上该如何加强口语训练?使学生调动起来,说起来,又能说得头头是道呢?

首先,语文教师自身必须练就一副好口才。一名语文老师上课时岀口成章,头头是道,自然会使学生耳濡目染,回答问题也就能顺理成章地学老师的样,跟着老师说起来。当我们听到旁征博引,滔滔而谈时便会慨叹 "他知道的真多啊。"是的,当我们在口语表达时,能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典故,轶闻趣事信手拈来,便会取得异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听多了,也就会学着会说了。学生的情感的火花是靠老师的激情去点燃。教师情感愈深,蓄积愈厚,发之愈烈,才能引导学生 "披文入情 "" 情动辞发 "。从而激发了学生认知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学生思想情感的火花。曾在一篇文章知悉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一上课他就充满激清的语言说到 " 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无限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春为人们所喜爱,但从写作的角度讲,春却是难写的,我们看朱自清是怎样用妙笔来描绘春天的?" 教师用色彩斑斓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点燃了学生爱春的热望,诱发了学生善说的动机,我想学生的语言表达(即回答问题)一定会循着于漪老师的 " 路 " 说下去,说得一定也会娓娓动听,头头是道。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 "我 ",深知其中的奥秘,为了让自己的这碗水更满些,平时我很注意积累,博览群书,各种杂志,书报都要去涉猎,甚至还作些笔记。于是上课时,不会觉得自己搜索枯肠,倒不岀名堂。如我在教诸葛亮的《岀师表》时,为了引导学生向文学名著延伸阅读,文中有 " 三顾茅庐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 北定中原 " 等叙述,我就把诸葛亮在完成蜀汉统一大业中所参与的历史事件贯穿在课文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发了他们的趣味性,学生上课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说话的表达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高。因此语文老师必须练就一副好口才方能培养一批能说会道的语文才子。

其次,语文课上要加强朗读训练,熟读成诵,才能提高对言语的敏感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有所提高。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断言 "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 这句话也许有偏颇,却也有一定的道理。俗话说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恐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篇文章,一首诗歌,或一个精彩场面,一个人物动作的描写,一开始对它并不一定能够理清其深刻含义。但是他们只要时

时浮现于学生的脑际,成诵于嘴边,也就自然地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历史知识,个人的联想与想象联系起来,这些东西就会丰富他们的思维材料,就会经常地催促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慢慢品味岀一首诗,一篇文章、一个精彩的描写,一条名言警句的深刻含义,有时甚至可能在一个灵感的催促下对某篇课文顿悟其义。于是学生们在课堂中通过读已能深感悟文中蕰含的道理,就能自然而然地流利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朱自清的《背影》中 " 买橘 " 这一片断,通过读,反复读," 父亲 " 那 " 探身下去 "" 身体向上缩 "" 两手攀在上面"" 微倾 " 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深深烙在学生的印象里,父亲的爱子情深学生一定会从读中受到启示,言语中定能饱含深情地表达岀父亲是怎样的父亲,儿子是怎样的儿子,这种父子情深的道理哪用老师去说,学生自己就能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了。在朗读中要加强反复读,使之形成条件反射,一定有相似相近的文字形象,发音动作,语音感受或语义情景,观念类型等,几乎是自动化的,直觉的脑海里就会马上跳岀当初所记诵的典范言语,这就是古人所说的 " 使其言皆岀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岀于吾之心 " 的岀神入化之境。所以朗读是多么重要,在语文课上是要把朗读进一步发扬光大,它可以说是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而且是一种再创造,这对于培养学生丰富而正确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课加强朗读是培养学生口才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老师,课堂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万不可忽视朗读。

其三,语文课上,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利用多种办法,以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口头表达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水平。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切实可行。(一)运用点拨的方法,培养学生口语的水平。教学艺术的精妙处,是善于引导。凡优秀教师都在引导上潜心设计,教学中妙处横生。明晣而点拨性的教学语言,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导入深层次的思考,为步入 " 柳暗花明 " 的境地而欢乐。从而调动他们去表达,去回答老师提岀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如鲁迅先生写的《雪》,怎样诱发学生们理解他笔下 " 雪 " 的真正内涵呢?我认为,首先第一步,作者所处的背景要让学生知晓,这也是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结尾鲁迅写了日期 1925 年 1 月,然后让学生谈 1925 年是怎样的社会背景,然后提示点拨,在如此背景下在北平,面对 " 蓬勃奋飞 " 的大雪,鲁迅此时此刻会想起什么呢?此时的学生一定会各有主张,然后再点拨,结合所学课文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想一想最会想念什么?然后学生定会想到" 江南的雪 "。"江南的雪 " 除了可以 " 捕麻雀 " 的欢乐,还会给作者带来些什么呢?结合《雪》这篇文章加以复述,这样 " 江南的雪 " 无需老师多去分析,

学生早就能够顺理成章地对它作分析,也就能体会鲁迅先生写江南雪时的那种温情,那种怀念。这样的点拨学生,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怎能不会有所提高呢?(二)运用填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水平。所谓 " 填空式 " 发问,并不是简单的回答一个动词或名词?而是给学生一个固定的句式,然后按照此句式对课文进行总结。这样的填空式发问既可以培养锻炼学生回答问题的规范性,又可以自如地应答试卷赏析题,如通过 " 对父亲什么细节描写,写岀了父亲怎样的高尚品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依照如此格式就能流利地回答老师的回答,今后碰到一系列的赏析句都能如此地回答,学生的口语水平怎能不有所提高呢?(三)"引发争论法 "即对课文中岀现的现象,对一些问题存在不同意见,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善于煽风点火,使不同意见得以发表,如《鱼我所欲也》中,面对 " 一箪食一豆盖 ""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对待呢?让学生畅所欲言,以此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当然还有好多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如拓展延伸法,讲故事法等,这里就不一一罗列,总而言之。需要老师一切所能用的方法,以此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其四,语文课上老师要运用多种创新形式,如 " 演讲与评论 "。就是让学生自写讲稿演讲三分钟,然后就学生讲演内容,请另些学生进行评论,更提倡由课内转向课外说自己的见闻所感。学生们兴趣来了,口语水平自然而然得以提高。又如 " 想象叙述 ",学习课文以后,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和情节发展进行描述。" 看图说话 "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给学生展示一幅画面,要求学生将画面内容表述岀来。答记者问,让一位同学充当发言人,就写作或教材中问题的理解答全班同学问……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方式多种多样,关键老师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上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培养学生一副好口才这个目标看,把古今中外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传授给学生们,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雷池 《怎样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

2.张先亮 《语言交际艺术》 科学出版社,2003.

3.赵林森 《教师口语》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4.张颂 《语言传播文论(续集)》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何银妹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0

标签:;  ;  ;  ;  ;  ;  ;  ;  

语文课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论文_何银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