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业分布特点及其贡献率变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商投资企业论文,贡献率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89~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行业分布
(一)外商投资企业行业分布的总体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取得长足发展。1980年,我国仅有7户以中外合资形式存在的外商投资企业,1989年,增长到18968户。近十年,特别是1992年十四大以来,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扩大了对外开放的产业和区域,极大的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到2000年底,外商投资企业已达203208户。外商投资企业总数比1989又增长了10倍多(中国统计年鉴2001)。
由表1和表2可知,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行业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表1 1989~2000年外资企业产业分布(年末数) 单位:%
1989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平均增长
第一产业 企业数
3.77 2.42 2.4 3.1 2.4 2.47 2.49 25.52
投资总额 2.171.24
1.2
1.7
1.2
1.17 1.11 27.68
注册资本 2.631.51.4
1.9
1.4
1.35 1.30 27.66
外方认缴 3.081.54
1.5
1.7
1.5
1.49 1.40 29.23
第二产业 企业数
80.15 75.67 75.9 74.8 7574.8 74.2
30.84
投资总额 68.48 60.49 62.4 62.8 62.6 62.1 63.9
35.2
注册资本 70.14 64.69 66.0 66.0 66.1 6666.6
36.04
外方认缴 65.45 61.87 63.7 65.4 64.1 64.2 65.1
39.85
第三产业 企业数16.08 21.91 21.7 22.1 22.6 22.73 23.31 36.87
投资总额 29.35 38.27 36.4 35.5 36.2 36.73 34.99 39.77
注册资本 27.23 33.81 32.6 32.1 32.5 32.65 32.1
39.66
外方认缴 31.47 36.59 34.8 32.9 34.4 34.31 33.5
41.5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1年)整理所得。
1.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分布于第二产业。从1989~2000年这1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在三大产业所占的比例虽有变化,但第二产业的企业数、投资总额等指标一直占各产业之首。
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热点。1989年,外商投资于制造业的企业数、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外方认缴资金分别是第二产业的94.41%、84.65%、88.66%、89.20%。这些数据是和中国的国情十分相符的。许多外国企业看准了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原材料量多而且便宜,大举在中国投资制造业,特别是轻工业方面的加工和制造(见表2)。一方面投资制造行业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并且方便与东道国企业就地展开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外国投资商降低成本,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外资企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投资不但占总投资的大部分,而且每年投资的增长速度也是很快的,仅次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
表2 1996~2000年末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行业分布情况(1) 单位:户
行业
企业数(户)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合计240447235681227807212436203208
农、林、牧、渔业 5748 7289 5538 5259 5066
采掘业
1604 2115 1506 1277 1131
制造业 172180165636161293150020142754
电力、煤气及水
1236 1314 1349 1345 1301
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7444 7112 6696 6172 5610
地质勘察和水 109
152
129
137
134
交通运输、仓储
3158 3359 3474 3471 3352
及邮电通信业
批发和零售贸14271 14649 1431513064 12275
金融、保险业 98 817765 72
房地产业 14470 13872 1391113395 12732
社会服务业 16284 16369 16023 1505415331
卫生体育和社 572569
532 485455
教育、文化艺术 1084892
802 676611
及广播电影电视
科学研究和综11981136 1042 9751189
合技术服务业
其他 9911136 1120 1041
119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1年)整理所得。
表2 1996~2000年末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行业分布情况(2) 单位:百万美元
行业
投资总额(百万美元)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合计
715322 753470774229778568824675
农、林、牧、渔业8629 12451 9180 9112 9215
采掘业 3102
8586 3208 2978 2770
制造业 389249 398009410308410291453632
电力、煤气及水 36271 44565 47459 47852 49105
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17856
22192 23716 22894 22131
地质勘察和水337 484
568 4178
4181
交通运输、仓储 22147 25956 30690 32659 33250
及邮电通信业
批发和零售贸25650 27130 25917 24724 25281
金融、保险业1907
1357 1777 1764 1999
房地产业
151171 150784156569154890151247
社会服务业 47801 4899450340 52452 55400
卫生体育和社28342903 2859
2671 2438
教育、文化艺术 23101835 1672
1580 1495
及广播电影电视
科学研究和综14141565 1702
1921
2673
合技术服务业
其他46416659 8264
8602
990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1年)整理所得。
表2 1996~2000年末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行业分布情况(3) 单位:百分美元
行业
注册资本(百万美元)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合计441485459814467287463549
493950
农、林、牧、渔业 6280 8811 6528 6285 6301
采掘业
2361 4647 2407 2190 1980
制造业 264329268428273821271535
289030
电力、煤气及水
13954 1787319489 1974019658
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10774 12633 13131 1260012033
地质勘察和水 225
325
364
1550 1525
交通运输、仓储 11053 1278914178 1499617267
及邮电通信业
批发和零售贸17469 1838017502 1635916277
金融、保险业 1658 1283 1665
1654 1886
房地产业76448 7591277913 75962 74303
社会服务业 29486 2998630928 31442 33471
卫生体育和社1742
1813 1721
1632 1497
教育、文化艺术 1549
1314 1198
1112 1049
及广播电影电视
科学研究和综1064
1178 1244
1369 1672
合技术服务业
其他3093
4442 5198
5123 600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1年)整理所得。
表2 1996~2000年末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行业分布情况(4) 单位:百万美元
行业
外方认缴(百万美元)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合计 289796302987313712316682337199
农、林、牧、渔业 4292 5197 4645 4735 4726
采掘业
1601 2844 1661 1547 1430
制造业 167781176749179483182323198651
电力、煤气及水
8169 10330 11314 11130 11426
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7046 8204 8755
8418 8025
地质勘察和水 150
220
235
1431 1399
交通运输、仓储
6961
7937 9424 9696 11809
及邮电通信业
批发和零售贸 11957 12476 12262 11494 11724
金融、保险业 1250885
1183 1170
1324
房地产业 56377 54319 57730 56964 56085
社会服务业
19121 18945 20330 20744 22575
卫生体育和社 1307
1259
1266 1192
1087
教育、文化艺术
1043844
794753723
及广播电影电视
科学研究和综 713 794
8511023 1281
合技术服务业
其他 20281984 37794062
493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1年)整理所得。
2.从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看,第三产业增长最快。第三产业的企业数年均增长36.87%,而第一、第二产业的年均增长分别是25.52%、30.84%;第三产业的投资总额年均增长39.77%,第一、第二产业的年均增长分别是27.68%、35.2%;第三产业的注册资金年均增长39.66%,第一、第二产业的年均增长分别是27.66%、36.04%;第三产业的外方认缴资金年均增长41.56%,第一、第二产业年均增长分别是29.23%、39.85%。这些数据都表明了外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不再单单重视制造业,而是开始发展其它产业,如房地产、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第三产业。
3.外商投资企业的规模呈扩大趋势。从1989~2000年三大产业企业数和投资总额、注册资金指标看,投资额及注册资金额增长速度超过企业数增长速度,这意味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从各产业内部各指标增长幅度看,第二产业的投资额及注册资金额增长速度比企业数增长速度快约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投资额及注册资金增长速度比企业数增长速度快约3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的投资额及注册资金增长速度比企业数增长速度快约2个百分点。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表明了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准正在不断提高。
(二)1996~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各行业的分布状况
从表2的统计数据中很容易看出外商投资企业在最近5年的时间里在各行业中的变化趋势。以企业户数考察,外商在各行业的投资户数在最近5年里几乎都在稳步下降,其中,平均下降速度最快的是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影视业(-13.29%),其次是建筑业(-7.06%)。以投资总额考察则可以看到,外商投资的各行业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建筑业(174.15%),其次是科研和综合性技术服务(17.86%),再次是交通运输(10.92%)和电力、煤气和水(8.20%)。不过制造业的投资总额增幅不大(2.65%),影视业则一路下滑。但投资额实现增长的外资企业,其绝对投资额的增加却不是很大。这是需要引起有关部门注意的地方。而以注册资本考察,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则是地质勘察和水利管理(95.16%),其次是科研和综合性技术服务(12.12%),再次是交通运输业(11.87%)和电力、煤气和水(9.5%)。以外方认缴资金额度考察,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地质勘察(140.05%),其次是科研和综合性技术服务(15.99%),再次是交通运输(14.36%)和电力、煤气和水(9.25%)。而引人关注的金融和保险业年均增长仅为4.13%。可见,外商投资的重点转向了中国传统的垄断产业,这些垄断产业多集中在第三产业,并且是加入WTO后有一定保护期的产业。外资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前已经加强了向这些利润较高产业的渗透。
(三)加入WTO后外资企业行业分布将可能发生的变化
由于中国免受亚洲金融危机侵袭,又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前景,对外资来说,投资中国的收益在增加,而风险在下降。可以说,中国加入WTO将成为外国投资者投资新兴市场的首选地之一。其投资力度将会加大,并进一步占据中国各个重要行业领域。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行业分布也将重新洗牌。下面就国民重视的几个行业进行分析。
1.汽车业。加入WTO后,中国的汽车市场将真正成为世界汽车整体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汽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加上国产汽车的价格、性能、技术等方面都逊于进口汽车,可以预见在我国加入WTO后的头几年,相关管理方式在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同时,仍将保持一些行政审批色彩,不太可能全面放开,以避免或减少可能对国内汽车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据分析,十年之后中国的汽车市场肯定会成为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汽车市场,当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异常庞大,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按照人均拥有汽车数来估算我们的汽车拥有量。在考虑了现有国内汽车生产和整体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到2006年7月汽车整车关税降到25%,汽车零部件关税降到10%;汽车进口配额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加15%直到2005年完全取消等各项因素后,预计全国汽车数量将会大幅度增长。对于全球所有的知名汽车公司而言,中国是任何一个国际级汽车生产企业所必须进驻的市场,只有进入了中国才能确保自身的成功。因此,外国著名汽车公司势必会更多地占领我国汽车市场。
2.运输业。国内交通运输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采取积极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刚开始,在交通基础建设方面的开放程度要大一些,而在客货运输方面则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在几种运输方式中,外资进入道路运输的障碍相对要小一些,因此,目前,外商在国内运输行业渗透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道路运输方面。外商进入我国交运行业主要从事技术含量、服务要求较高的业务,如高速客运、现代物流等业务。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速,外资凭借资金实力综合性介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以立体化的运输网络开展多层次的服务成为热点,集中体现在道路运输、航运、空运相结合的现代综合性物流服务。
外资加速介入国内交通运输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世界经济萎靡不振,"9.11"事件雪上加霜,外资急需寻求资金的避难所,进军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成为必然。加上中国成功入世极大地加强国内外贸易,未来的交通运输需求趋旺,抢占市场份额、保证外商产品流通效率、提供物流服务等因素使外资青睐国内交运行业。最重要的是现实的盈利对比将会使外商加速介入国内交运行业。
3.保险业。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加入WTO在保险业上的承诺:中国加入WTO后,允许外国财产保险公司和灾害保险公司进入我国市场;三年内取消所有的地区限制;五年内允许外国保险公司参与人寿保险、退休保险;以审慎标准为基础对外资保险公司发照,取消数量限制;允许外资人寿保险控股50%,两年内允许外资保险公司持有51%股权或开办分公司。这样原来国内保险公司的垄断优势将会逐渐消失。目前,外国保险公司在经营地域和经营内容上都受到严格的限制,而中国加入WTO,按照国民待遇原则,这些限制将被逐步取消。随着市场供给结构的变化,我国保险公司的地域优势将逐渐消失,其市场占有率必然会有所下降。换句话来说,外资保险公司将会在庞大的中国市场中分一杯羹。
二、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国民经济贡献率的变化
(一)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指标的增长变化情况
过去十多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1989~1991年为稳步增长阶段,1992~1993年为高速增长阶段,1994年起为增长速度放缓阶段。1992、1993两年,外商投资企业的企业数、投资总额、注册资金及外方认缴资金的平均增长速度在100%以上,从业人员增长速度也达30%以上。从1994年开始,个别指标的增长速度下降,但总体状况步入稳步发展阶段。
本文将用外商投资企业在工业产值、固定资产、工商税收、城镇就业和商品出口这几方面的数据来考察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贡献变化情况。
(二)外商投资企业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
2000年底,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3465亿元人民币,比1999年增长16.87%,比1990年的449亿增长51倍,年均增长500%,而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仅为335%。1990~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对工业总产值贡献率持续上升,从2.28%上升到27.39%,提高了25.11个百分点(详见表3)。如果没有外商投资企业贡献,很难想象中国近十年来会保持8%到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
表3 外商投资企业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 单位:亿元、%
年份
全国工业总产值
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
贡献率
1990
19701449 2.28
1991
23135
1223 5.29
1992
29149
2065 7.09
1993
40513
3704 9.15
1994
76867
8649 11.26
1995
91849
1072211.67
1996
99595
1211712.17
1997
113733
1439912.66
1998
119048
1755014.74
1999
126111
2007815.92
*2000 85674
2346527.3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1年)整理所得。
*注:《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口径与2000年以前不同。2000年的全国工业总产值系指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销售额在500万以上)的产值,而外商投资企业亦分为港澳台企业和其它国家外资企业。
(三)外商投资企业对工商税收的贡献
1993~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总额由206.66亿元增长到1648.86亿元,净增长6.98倍,平均每年增长1.13倍。但1993年至1997年间税收每年的递增速度是下降的,直到1997年后税收增长率才恢复逐年递增的状态。这也许可以间接说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大,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市场仍然抱有很大的信心。1993~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对工商税收的贡献率不断提高,1999年的贡献率比1993年的5.2%高出10.79个百分点。至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税收的贡献率已占到七分之一强,达15.99%,远远高于当年个体工商5.59%的税收贡献和私营企业2.48%的税收贡献(见表4)。
表4 外资投资企业与其他类型经济企
业对国家工商税收的贡献比较单位:亿元、%
年份外资 贡献率
1993
206.66 5.20
1994
383.93 8.12
1995
572.44 10.38
1996
712.1 13.16
1997
957.08 13.95
1998 1232.60 15.74
1999 1648.86 15.99
资料来源:《中国税务年鉴》(1998);《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整理。
(四)外商投资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
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为7.92%,贡献率较上年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从1997年出现贡献率下降以来的连续第四年下降,且下降幅度不断加大。1994~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先升后降,分界点是1998年,1999年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1998年下降了10.85个百分点(详见表5)。这可能与外商投资企业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大有关,因为科研和综合性技术服务业等产业并不需要太多的固定资产投资。
表5 外商投资企业对国家资产的贡献 单位:亿元、%
年份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贡献率
199417042.1
1908.7 11.2
199520019.3
2228.1 11.13
199622913.5
2710.7 11.83
199724941.1
2893.2 11.6
199828406.2
2974.1 10.47
199929854.7
2651.4 8.88
200032917.7
2606.3 7.9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1年)整理所得
注:平均增长速度均未扣除价格因素。
(五)外商投资企业对出口贸易的贡献
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对出口商品总值贡献率为47.93%,这就是说,在我国的出口商品总值中近一半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1991~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对出口商品的贡献率逐年提高,由16.77%增长到47.93%,增长了31.16个百分点(见表6)。由于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在国际市场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所以为出口商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特别是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对出口商品的贡献率更大。由于政府在审批外商投资项目时,除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既是国家鼓励又是国家急需的产品,可以全部在国内销售不受限制外,对于一般产品,均要求投资者做出产品全部外销或至少70%以上外销的承诺,否则不予批准。这种规定在客观上决定了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较高的出口贡献率。
表6 外商投资企业对出口的贡献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全国出口商品总值
外资企业出口商品总值
贡献率
1991
718.4
120.5 16.77
1992 849.4
173.8 20.46
1993 917.4
252.4 27.51
1994 1210.1
347.1 28.68
1995 1487.8
468.8 31.51
1996 1510.5
615.1 40.72
1997 1827.9
749
40.98
1998 1837.6
809.6 44.06
1999 1949.3
886.3 45.47
2000 2492.0
1194.447.93
平均增长 14.3631.2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2001年)整理所得。
(六)外商投资企业对城镇就业的贡献
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642万人,对城镇就业的贡献率为3.02%,虽然较低,却一直处于上升态势。1989年,对城镇就业的贡献率仅为0.33%,之后,持续上升,到1997年,贡献率上升至2.88%,增长了2.55个百分点。1998年,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的下降,就业贡献率比1997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但是从1999年又重新开始增长,2000年上升到3.02%(见表7)。
表7 外商投资企业对城镇就业的贡献 单位:万人、%
年份
城镇从业人员
外资企业从业人员
贡献率
198914390 470.33
199016616 660.40
199116977 1650.97
199217241 2211.28
199317589 2881.64
199418413 4062.20
199519093 5132.69
199619815 5402.73
199720207 5812.88
199820678 5872.84
199921014 6122.91
200021274 6423.0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2001年)整理所得。
1989~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虽少于其它类型企业,但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长速度22.55%,比全国从业人员年均增长速度2.64%高出19.91个百分点。与国有、集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比较,居私营企业之后,列第二位(张厚义,明立志,2000)。从发展趋势看,外商投资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仍有较大潜力。
三、总结与建议
1.就外商投资企业的个数而言,外商企业在华开办的企业数在逐年减少或稳定在某一个水平上,但其投资总额一直在上升。这一方面说明国外投资者看好中国的将来,从追求投资数量向扩大企业规模的内涵性增长方面转变,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在吸引新的外资注入方面应加大引资力度,多方位、多渠道地拓宽外资流入,避免外商投资个数进一步下降。从引入外资的国家或地区看,外资注入的主要来源是港澳台和东南亚,美国和欧洲的资金利用量相对较少(张厚义,明立志,梁传运,2002)。因此,中国应加大对这些国家的引资宣传,进一步改善外资流入的分布结构。此外,作为东道国,我国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为那些再投资或增大投资规模的外商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以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将企业利润留在中国进行再投资。
2.就外商投资企业分布的行业来看,除了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以外,投入第三产业的资金数量越来越多,其增长率也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这说明,外商投资产业本身在进行结构的转变和调整,这显然也对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做出了贡献。有关部门应加强投向的引导,避免外资企业过度集中某一个行业,冲击了中国市场。同时,还应该密切注意外商进入中国“敏感”行业,如汽车、保险、金融等,及时唤醒民族工业的警惕。
3.在分析过去十多年间外资企业在工业产值、固定资产、工商税收、城镇就业和商品出口这几方面的贡献时不难发现,外资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例如,外资企业的商品出口总额在全国商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由1991年的16.77%上升到2000年的47.93%。占了整个国家近一半的商品出口额,为中国进入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之列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外贸出口过于依靠外商投资企业的拉动,将会给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风险,国家应该加大对其它性质企业的出口的扶持力度,以平衡外商投资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的绝对优势。另外,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的城镇就业问题贡献偏低,这可能与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相对较高,吸纳劳动力的数量有限有关。中国政府应根据当前就业形势需要,制定积极措施,鼓励一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以帮助解决中国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
外商投资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如与国内同类产业、产品抢夺市场的问题,区域分布不平衡问题、产业分布不平衡问题,合资、合作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特别是“超国民待遇”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我国未来如何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向国家需要的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课题。国家应该加强相关研究,积极应对,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向国家急需的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中西部地区发展。
标签: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贡献率论文; 投资论文; 投资总额论文; 增长速度论文; 税收原则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 税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