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开放的公共空间:全球信息化趋势下的市民与媒体_公共空间论文

媒体:开放的公共空间:全球信息化趋势下的市民与媒体_公共空间论文

媒介:打开公共空间——全球信息化潮流中的市民与媒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媒介论文,潮流论文,市民论文,全球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民与媒介:地球村内精彩互动

回望刚刚过去的20世纪,可以十分清晰地看见,中国大众传播领域在一个庞大转型社会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在短短几年里,传播过程的两端——媒介与受众(特别是城市受众)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仅在数量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和频繁程度,而且在性质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最引人注目的变动,莫过于国际互联网的崛起。以上海市区为例,据我们历次调查,1997年12月仅有1%的“网民”比例,二年半后的2000年5月竟一跃为29%,再相隔一年又一季即2001年9月更迅速上升为53%!这种超常发展的态势,完全印证了传播学中的“扩散S曲线”(即认为一种新产品或服务在其潜在市场中占据10-25%份额之际,扩散率就将急速攀升)的理论。据CNNIC即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的调查,京、沪、穗三地“网民”合计比例约占全国的1/3。

互联网在沿海大都市的率先普及,究其原因,除了网络作为新兴媒介确实具备胜于传统媒介的优点之外,市民群体的经济能力、文化素质亦不可忽视——相对而言,后者似更为重要。

例证一:上海与日本的传播环境和行为对比(1997)

背景分析:两地经济差距悬殊,人均GDP分别为3000美元与30000美元。信息“硬件”差别小——传统媒介装置如报纸、电视机等,在两地均进入绝大多数家庭之中;电脑的家庭普及率,沪:18%、日:22%,相差4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网的加入率,沪:81%、日:5%,相差76个百点。信息“软件”差别不大——上海市民对信息的消费欲望及行为,总体上表现出旺盛、多样、均衡、理性的特征。一,人均每天参与信息行为的总时间量,上海399分(6小时39分);日本426分(7小时06分),差异很小(顺便指出,1985年时上海市民人均信息行为的总时间量仅103分即1小时43分,12年间的变迁何其巨大!)。二,信息行为结构,上海人对印刷媒介和电视媒介的人均(每天接触)时间量分配及(每天接触)行为者率为:报纸45分(65%)、书籍33分(29%)、电视108分(76%);而后者为:报纸18分(52%)、书籍9分(13%)、电视192分(92%)。以喜好阅读书报著称的日本国民,在这一点上并不及上海市民(另有数据表明,北京市民的状况与此相仿,可见不是特殊个案)。

例证二:上海“网民”调查(2000)报告

“热心网民”集中于“低偏上”、“中偏下”收入家庭,而非高收入家庭。同时,他们在年龄上偏轻、学历上偏高、职业上偏专(以教师、技术人员、学生、公务员、经营管理人员为主)。

上述事实反映了社会条件、市民特性对媒介发展的制约,相同的条件会带来相近的结果,无论在上海或日本。

而互联网这一典型的“新生代”媒介的普及,又给市民社会带来了新的空间。它的直接后果至少可以指出两点:首先,对传统媒介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据我们调查,互联网兴起之后,上海市民人均每天接触报刊广电等四大传统媒介的总时间量,不单停止了持续增长的步伐,而且破天荒地从1997年的205分压缩为1999年的176分,减少近30分(约15%)。同期,其人均接触互联网的时间量则达到12分。其次,对市民现有生活方式形成了强劲的冲击,互联网开放性、论坛性、多样性的特点,有可能进一步强化市民个体和群体中的开放观念、自主意识和人文精神。

在当今全球信息化的趋势下,市民与媒介的热烈互动,已经并将继续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精彩的“人间话剧”,生活在“地球村”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标签:;  

媒体:开放的公共空间:全球信息化趋势下的市民与媒体_公共空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