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文化主体意识与农村文化建设基点分析
杨小贞
(中共许昌市委党校,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 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追求发生了巨大转变。而农民文化主体意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载体,对构建和谐的农村文化基点有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关键词: 农村文化;主体意识;建设;基点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转型的全新阶段,而农民的主体性已经不仅仅体现于政治、经济等方面,更主要的是农民的日常活动及学习范围开辟了新篇章。尤其在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农村文化建设基点日益增多,促使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目前,农村文化已经在全国各地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如科学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的建设和成效都与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紧密相连,因此,重视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培育尤为重要。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指围生期、新生儿期窒息引起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脑损伤,也是导致新生儿围产期死亡及严重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约有149万早产儿出生,占所有新生儿的11%[1]。目前,随着新生儿抢救及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但是同时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由于早产儿脑损伤多可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降低其残疾率的关键。
一、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被成为“科学意识”,科学意识的内涵意义较为丰富,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讲都有着重要影响。科学意识能够有效地将静态心理发展为动态行为,代表了主体意识已经对未知现象产生探究欲望。而农民科学意识常态下,主要以实事求是为主,秉承公平公正且公开性原则,促使农民在参与政治讨论及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时不排斥、不抵触,这也是培育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内在因素。
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内涵价值主要包括自由意志和批判意识两种。其中,自由意志是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增添农村活力的首要条件,只有在自由的格局下,农村才不会出现专政现象,促使农民的落后思想及制度得到解放,这也是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原动力;而批判意识则是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阶段性产物,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对已经认知的事实再次进行探索,以揭示其中的漏洞,进而提出相应的价值参考,促使农民能够拥有否定权利和革新权利,可见,批判意识思维价值更具独立性,充分体现了农民主体最基本的思维取向,有着较好的检讨和反思效应。以此,自由意志和批判意识的相融合,进一步为农民文化主体意识提供了新思路,并不断在原有的体制上加以改善,促使农村文化建设标准越来越高。此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推动下,不仅给予农民自由言论的机会,同时也使得农民的价值取向达到共识,进而实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岁月的累积下,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我国历史文化不断发扬和传承的瑰宝,并为现代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针对传统文化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农民的政治意识和社会意识受到阶级性的压迫,严重制约了农民对自然现象的理性探索,所以,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也较为落后。而新时代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新的农村局面,农民已经成为思想的独立者和主导者,因此重视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培育,不仅能够解除传统意识的偏见,同时有利于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进一步更新。可见,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构建,对农村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更是实现农民思想与时代发展有机结合的主载体。
目前EDA教学中存在模块设置单一固定,学生学习积极性差,课堂参与度低、学生满足于只完成实训教材规定内容,自学能力不足,探索性差等问题。最终结束整门课程后,有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学该课程?本课程有什么用?本课程内容可以用到什么地方?
二、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基础条件
农民文化主体意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基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导农民树立现代化且科学化意识,以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基点可持续发展。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国家对农民文化教育已经有了很高的重视,促使农村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进步。但就目前农民科学意识方面可以看出,农民科学意识普遍较为滞后,与城市相比仍处于落后阶段,导致科学教育与科学意识之间形成很大落差,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在于农村人口已经朝着城市流动,无论工作、学习、定居等都偏离了农村的轨道,直接造成农村教育人才大量流失的局面,逐渐加大了城市与农村间差距。此外,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背景下,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得到普及,但大多数农民对科学技术缺乏专业性了解,并没有树立现代化科学意识观念,因此科学技术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也仅以交流工具和娱乐工具等方式存在。而针对以上客观因素,国家及政府在建设农村文化基点过程中,应遵循科学规律,增强农民科学意识,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促使农民能够做到思想与实践协调统一。
三、农村文化建设基点中培育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策略分析
(一)遵循科学规律,增强农民科学意识
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基础条件主要分为独立思考意识和追求真理意识两种人文条件。其中独立思考是主体意识中控制行为的必然要求,而新农村的建设在文化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这就要求农民的思维意识也要具备创新精神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独立思考能够打破常规理论学说,挣脱迷信、盲从、依附等传统心理束缚,以全新的角度去探究世界的奥秘,不仅能够凸显出自由想法的可贵之处,同时为农民创造更加自由且平等的交流氛围;而追求真理意识则是理性态度的较好表现,促使人们能够在饱满且真诚的状态下完成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一切行为都是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自己的义务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共赢的局面。
(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满足农民合理需求
受传统封建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盲目跟风,如迷信、盲从、依附、屈从及跟从等负面因素,而这些因素的产生大多来源于农民对宗教的信仰,在传统宗教观念的作用下,使得农民的思想普遍较为守旧、滞后。如果农民没有独立的思维意识,就会在时代发展过程中长期保持定向思维,造成思想上的各种冲突,这也是农民盲目跟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应将培育农民独立思考意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基点,通过进一步加大农村创新扶贫的力度,鼓励农民能够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展望,并站在全新的农业发展角度去剖析每一项农村制度的可行性,进而在原有的制度上不断革新。此外,国家和政府应重视对农民参与意识的培养,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各项产业结构的整改,以拓展其发展渠道,同时,农村对相关事务的处理一定要形成良好的决策体系,结合村集体的意见加以引用,促使内部知识成员能够在农村自治组织中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也可以多鼓励大学生下乡服务,全方位落实独立思考意识的有效性,以满足农村文化建设基点的根本需求。
(三)重视独立思考意识的养成,实现制度最大化
据调查研究表明,农民的自由意志要想得到充分展现,就必须要尊重农民的自由言论,政府通过信访形式可以了解大多数农民的意见或建议,并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民众的信访行为,促使农民的信访诉求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及时解决。所以,政府应加大农民维权意识的宣传,鼓励农民积极批评,使农民的诉求能够得到较好地反应,推动各项惠农、扶农等政策落到实处。此外,在进行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培育的过程中,应结合农村文化建设基点的实际情况加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通过不断建立健全的农村选举制度来实现农民自治的景象,以发挥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最大价值,实现农村文化建设基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同时也要加强村干部及其村民的参与意识,使其形成现代化自由意志,并通过与相关法律制度的有机结合,既要体现出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又要满足农民诉求的合理要求,进而为农村文化更好地传承打下良好基础。
(四)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民文化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而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针对2015年国家党政府所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这一文件可以看出,农村文化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新高度,促使民间文化活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深受广大群众青睐。
由式(3)可知,为了减小载荷脉宽,应减小m2 并增大S,同时减小液压缸的初始长度x0。为增大产生的脉冲载荷pmax,应提高碰撞后活塞的速度v2,即提高弹丸的初始速度v0。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文化建设是传承农村文化特色的重要基础,对农村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农民作为农村发展中的核心力量,应重视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培育,使其具备现代化主观意识,以解决农民意识上的缺失,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农民对新农村发展的认同,促使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农村文化建设基点价值最大化。
[ 参 考 文 献 ]
[1]李传兵.农民主体意识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5-100.
[2]王慧娟.农民文化主体意识与农村文化建设基点[J].甘肃社会科学,2017(06):123-127.
[3]王建国,朱天义,李传兵.农民主体意识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2(9):118-123.
中图分类号: G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8-0205-02
标签:农村文化论文; 主体意识论文; 建设论文; 基点论文; 中共许昌市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