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编队中程防空舰艇掩护扇面分析论文

航母编队中程防空舰艇掩护扇面分析

吉 泽,王义涛,韩 宇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18)

摘 要: 针对航母编队防空作战中中程防空舰艇的部署问题,从航母编队单舰防空掩护能力分析入手,探讨了单舰机动防空和多舰协同防空时的能力,为不同威胁扇面情况下,航母编队对中程防空舰艇需求数量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并通过仿真计算给出了有益的结论,为航母编队中程防空兵力的部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防空作战;航母编队;中程防空舰艇;掩护扇面

航空母舰作为航母编队的核心,是防空作战中的首要保卫目标。做好航母编队防空兵力配置工作是编队指挥员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在航母编队主要威胁方向(航母相对于主要威胁如敌机场、敌航母编队等的方向),依据划分的编队防空作战责任区域,部署相应的防空兵力,形成层次分明的防空体系,实现对突入防空作战区内的敌空中目标实施有效拦截和干扰。对于已经突破航母编队远程防空区(通常由舰载战斗机担负该区域的防空作战任务),进入中程防空区的敌突击航空兵,由装备中远程舰空导弹的舰艇发射导弹实施拦截抗击或干扰[1]。除此之外,中程防空舰艇还承担为近程防空舰艇提供目标指示的任务。为保证航母的安全,中程防空舰艇应在敌机对我航母发射反舰导弹(或航空炸弹)前实施拦截,具体实施拦截的时机取决于防空舰艇的阵位、防空武器的杀伤区范围、编队的预警探测能力以及敌完成任务近界[2]等因素。

敌突击航空兵的突击战术和机载武器的模糊性导致我对敌完成任务近界判断的不确定性,此外,敌突击航空兵力的数量和突击方向的模糊性造成我防空兵力部署的被动性。在给定的装备性能条件下,上述不利因素会制约我中程防空舰艇的作战拦截效果。

1 单舰防空掩护扇面分析

为了尽早拦截已突击进入或即将进入中程防空区的敌机,中程防空舰艇在敌机到达敌完成任务近界前,发射若干枚防空导弹将其击毁,从而确保航母的安全。通常,编队指挥员基于当前空中威胁态势,判断航母的掩护扇面需求,结合防空舰艇的综合作战性能,从而确定防空舰艇的前出距离。航母对掩护扇面的需求大小用掩护角来表示,同时,掩护角也是评价中程防空舰艇对空掩护能力的重要指标[3-7]之一。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是影像学检查方式中的一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然而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不同的检查方式可能得到不同的诊断结果[1]。有研究指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感兴趣区域大小会对诊断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若要提高诊断准确性,则需明确不同感兴趣区域大小对诊断结果的具体影响[2]。本研究以12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154个乳腺病灶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于病灶大小的两倍和大于等于病灶大小的两倍这两种不同的超声弹性成像感兴趣区域大小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为了方便分析中程防空舰艇的防空掩护态势,作如下假设:1)敌机采取低空突防战术突入我编队防空区内,在临近敌完成任务近界时突然拉升至一定高度H,发射反舰导弹(航空炸弹)对我航母实施打击;2)为确保中程防空舰艇的舰载防空导弹不误伤远程防空区内的己方兵力,中程防空舰艇最远前出至防空导弹的杀伤区远界与中程防空区和远程防空区的分界线相切;3)编队的预警探测能力满足中程防空区内防空作战的需求;4)中程防空舰艇至少需要发射N枚防空导弹时,对敌机的拦截成功概率不低于规定值P lj

1.1 建立模型

如图1所示,以航母为原点,航母与主要威胁的连线为威胁轴,航母需求的防空掩护角为2φ ,中程防空舰艇A 沿威胁轴部署,该舰艇的前出距离为D qc,防空导弹水平杀伤区为扇形阴影区域,杀伤区远界为R sy,杀伤区近界为R sj,杀伤区扇面角为2α ,敌完成任务近界为R rw,可表示为

R rw=r 0+R ds+L sc

(1)

式中,r 0为我航母的等效半径,R ds为敌反舰导弹(航空炸弹)的战斗部杀伤半径,L sc为敌反舰导弹(航空炸弹)的最大射程。

图1 掩护角分析示意图

图1(a)所示为中程防空舰艇所提供掩护角[8]的极限情形,在敌机到达敌完成任务近界之前,中程防空舰艇的舰载防空导弹刚好能对其射击一次。此时,防空导弹的航路捷径和舰艇的前出距离满足如下关系:

D qcsinφ =R sysinα

(2)

并且D qc此时取最大值,即

D qcmax=R sysinα /sinφ

(3)

实际上,防空舰艇A 在满足掩护角为2φ 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前出距离。如图1(b)所示,此情形为舰艇最小前出距离的临界情况。由余弦定理可得

(4)

整理式(4),可得关于D qcmin的求解表达式,即

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临床观察资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单纯使用胺碘酮治疗的33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52岁至76岁,平均(61±2.3)岁;使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的33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50岁至75岁,平均(60±1.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5)

3)结果分析

式中,L d≤R ty,R ty为编队预警探测远界。

(6)

显然,由式(6)分析可知,D qcmin的取值与R sy和R rw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

1)当R sy<R rwsinφ 时,该防空舰艇无法满足防空掩护任务需求;

2)当R sy=R rwsinφ 时,该防空舰艇的前出距离D qc=R rwcosφ ,且φ +α =π/2;

“我有护身符啊。”底柱认真了,从随身包里掏出一片两巴掌大的侗绣,看到吧,这是我娘千针万针为我绣的护身符,上面有太阳,有葫芦,有蝴蝶。你看这葫芦,传说侗族祖先遭过水灾,很多人就躲进葫芦,骑上蝴蝶才得以幸免。又传说遇到灾难,这葫芦就会显法,保护侗家子弟不受侵害。”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不断加强规范化、职业化、品牌化建设,稳步推进家庭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当前,马鞍山市家庭服务机构130多家,从业人员约8000人。

3)当R rwsinφ <R sy≤R rw 时,若R sycosα +D qcmincosφ ≥R rw,则该防空舰艇最小前出距离为若R sycosα +D qcmincosφ <R rw,则该防空舰艇无法满足防空掩护需求;

4)当R sy>R rw时,该防空舰艇最小前出距离为D qcmin=R rw-R sy。此时D qcmin为负,表明防空舰艇部署在航母的后方也可实现对航母的有效掩护。

2)防空舰艇机动防空时,须在敌机距离航母300 km~500 km就要对其进行可靠跟踪,该区域一般是我编队的远程防空区和预警探测区;此外,对敌机可靠跟踪的最远距离受制于编队的探测能力。

(7)

在航母指定掩护需求的情况下,防空舰艇的前出距离是可动态调整的,为防空兵力实现梯次配置、纵深拦截提供了弹性空间。

1.2.2 策略1组 除了对照组的健康教育及治疗方法外,还加有氧呼吸训练,每次20 min,每日1次,共治疗20周。

1.2 仿真分析

1)仿真目的

根据航母编队作战任务需求,在给定的条件下,探讨不同掩护角需求下的防空舰艇前出距离,为中程防空舰艇的阵位配置提供参考。

传感器俯视图如图2(b)所示,磁通门传感器两个励磁绕组均匀绕制在磁芯通孔的左右两侧,绕组匝数相等且方向反向串联。励磁绕组产生的励磁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围绕通孔组成闭合磁通路径。外部激励源产生频率和幅值稳定的高频方波,使励磁线圈中的磁通产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当激励电流达到峰值时,相应的磁芯中的磁场接近最大值。忽略通孔两边微小不对称,假设通孔左右两边几何参数和电磁参数完全相同,则在检测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将互相抵消,因此激励电流只起到调节磁芯磁导率的作用。

2)条件设置

航母需求的掩护角2φ ∈[60°,120°],中程防空舰艇的舰载防空导弹的水平杀伤区远界R sy∈[90 km,170 km],杀伤区扇面角2α =[60°,120°],敌完成任务近界R rw∈[150 km,250 km]。

舍弃不合理根后,可得

表1给出了不同条件下中程防空舰艇前出距离的范围,以及不同性能防空导弹对不同掩护角需求和敌完成任务近界的适应能力。

表1 不同条件下的中程防空舰艇前出距离范围(单位km)

注:1、“-”表示没有满足条件的取值;2、负数取值表示防空舰艇部署在航母后方也能完成航母的防空掩护需求

根据表1数据分析可得,在给定条件下,有

1)对于防空舰艇的防空导弹杀伤区远界R sy<110 km,只能适应掩护角需求2φ ≤60°的情形;而防空舰艇的防空导弹杀伤区远界R sy≥150 km时,能适应掩护角需求2φ ≤120°的情形。

2)对于相同的防空态势下,当防空导弹的杀伤区远界一定时,防空舰艇的可部署范围与导弹杀伤区扇面角呈正相关。例如,杀伤区扇面角2α =120°的防空舰艇的可部署空间范围比杀伤区扇面角2α =60°的防空导弹的舰艇的可部署空间范围大65.9 km以上。

3)当防空导弹性能一定时,防空舰艇能适应的敌完成任务近界范围,随着掩护角需求的增大而变小。当2φ =120°时,杀伤区远界R sy≥150 km的防空舰艇只能适应敌完成任务近界R rw=150 km的情形。

4)当航母编队中程防空舰艇的部署距离要求为150 km时,只有装备杀伤区远界为R sy≥130 km导弹的防空舰艇才对掩护角需求2φ >60°和敌完成任务近界R rw>150 km的情形有较强的适应性。

实际上,通过查询上表数据,指挥员能够得到在应对不同任务需求时,装备不同性能防空导弹的舰艇的前出距离的参考范围。

2 单舰机动防空扇面分析

当航母的掩护角需求比较大,一艘中程防空舰艇的掩护能力难以满足需求,而防空舰艇的数量又有限时,防空舰艇可以尝试通过战术机动完成防空掩护任务。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我方能够有效探测到敌机。

4)当R sy<190 km时,防空舰艇的前出距离范围随导弹杀伤区远界增加而增大,其最小前出距离在50.7 km~103.6 km之间,最大前出距离在156.3 km~163.4 km之间;当R sy≥190 km时,防空舰艇的前出距离范围随导弹杀伤区远界增加而减小,其最小前出距离在5.9 km~8.8 km之间,最大前出距离在18.5 km~18.8 km之间。防空导弹杀伤区远界接近敌完成任务近界时,防空舰艇前出较小的距离即可满足任务需求。

图2 舰艇机动防空分析示意图

2.1 建立模型

由图2分析可得:1)当R sy≥R rw时,舰艇A 配置在航母附近,就可以对各个方向来袭的敌机于敌完成任务近界前实施拦截。此时最大掩护角和前出距离为

(8)

2)当R rwcosα ≤R sy<R rw时,为了获得最大的掩护角,舰艇A 适当调整前出距离,使得直线MAN 为圆O (半径为R rw)的一条弦,此时最大掩护角和前出距离为

(9)

3)当R sy<R rwcosα 时,最大掩护角和前出距离为

(10)

综上分析,当R sy<R rw时,防空舰艇可通过战术机动完成防空任务。但是,如果防空舰艇按照最大掩护角进行部署,编队防空兵力部署的灵活性、舰艇机动的弹性就会大大降低,不利于应对多变的防空态势。实际上,在防空舰艇机动防空中,编队指挥员关心的是对于某一方位的来袭敌机,我方前出至某一区域的防空舰艇通过机动一定距离到达另一区域后,能否至少发射一枚防空导弹在敌机到达敌完成任务近界之前与其遭遇。因此,防空舰艇提供最大掩护角处可视为其完成机动防空的临界位置。

设舰艇航速为V w,∠NOM ′为2φ ′,敌机平均速度为V d,舰载防空导弹平均速度为V fk,点A 到点A ′的距离为L AA′,可表示为

L AA′=2D qcsin(φ ′-φ )

(11)

英国的备用服务依据响应时间的快慢分为了快速备用(Fast Reserve,2~15 min)、短期运行备用(STOR,6 min~4 h)和平衡机制启动(90 min~16 h)以及需求侧管理(Demand Turn Up),不同备用的要求如图1所示。

那么,在上述机动掩护过程中,舰艇A 最迟发现敌机时,敌机到航母的距离为L d,满足式(12):

(12)

式中,T xt为防空导弹发射决策时间、发射命令下达时间、导弹系统反应时间之和。

把式(11)代入式(12)中,整理可得

(13)

提高军事文化传播的阐释技巧。文艺是最直接的精神交流方式,在国际传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军事文化战线应充分发挥好文学艺术这个“世界语言”的优势,研究不同国家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把“我们要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用各种精妙的文学艺术载体,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把我军性质、我军宗旨、我军制度、我军精神寓于其中,达到“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的传播效果,打造中国军事文化的亮丽品牌。

2.2 仿真分析

1)仿真目的

在给定条件下,探讨防空舰艇机动防空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

2)条件设置

2.3.2治理原理利用植物自身的固土保水作用达到集中汇流“减能”的目的,控制侵蚀沟的发展,同时保证排水功能。在侵蚀沟沟头采取柳跌水做沟头防护,在沟底布设柳编谷坊或密植沙棘;在沟头或沟道内水位落差较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多级跌水的形式进行消能。

结合1.3节的仿真结果,设置如下条件:航母需求的掩护角为2φ ′,防空舰艇提供的掩护角为2φ ,编队预警探测远界R ty=500 km,中程防空舰艇的最大航行速度V w=32 kn,舰载防空导弹的水平杀伤区远界R sy∈[130 km,195 km],杀伤区扇面角2α =100°,防空导弹平均飞行速度V fk=2400 km/h,导弹发射系统时间T xt=12 s,敌完成任务近界R rw=200 km,敌机平均速度V d=1 200 km/h。

3)结果分析

表2给出了不同条件下,防空舰艇机动防空的各参数范围。防空舰艇机动防空各参数之间存在三角函数关系等许多非线性关系,其各参数之间并非线性对应,该表只是概略给出了各参数的范围。

表2 不同条件下防空舰艇机动防空参数范围

根据表2数据可得,在给定条件下,有

式中,φ 为防空舰艇提供的掩护角的一半,满足φ ≤φ max

1)当防空导弹杀伤区远界R sy<190 km时,防空舰艇通过机动提供的掩护角比防空舰艇提供的最大掩护角提升8°~9°,提升幅度达10%;而当R sy≥190 km时,防空舰艇通过机动提供的掩护角增加十分显著。由此可见,对于防空导弹杀伤区远界较小的防空舰艇,其通过机动增加的防空扇面范围很有限,而对于防空导弹杀伤区远界与敌完成任务近界相当的防空舰艇,其通过小范围机动即可实现增加较大防空扇面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程防空舰艇前出距离可由下述模型表示:

3)防空舰艇机动防空时,其机动距离范围为3.7 km~21.5 km之间,且随着防空导弹杀伤远界的增大范围逐渐减小。

如图2所示,在给定态势下舰艇能够提供的最大掩护角为∠NOM ,但实际上编队需要舰艇A 承担的掩护角为∠NOM ′,超出了防空舰艇的最大掩护能力。故而,当编队发现有敌机沿M ′O 方向突袭时,为完成掩护任务,在点A 处的舰艇需要通过快速机动至点A ′处,发射一枚防空导弹,并且导弹在点M ′处(即敌完成任务近界)与敌机遭遇。所以,对舰艇机动防空的可行性的探讨应基于防空舰艇的最大掩护能力和舰艇的机动能力。

5)防空舰艇机动范围随敌机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敌机达到某一速度时,防空舰艇将不能完成机动防空的任务。

那一年暑假,我找来全套小学语文教材,包括人教社92大纲教材、2000年新修订大纲教材,课标实验人教版教材以及课标实验北师大版教材,一口气读完。经验告诉我,解读教材的能力是一个教师的核心竞争力。熟能生巧,没有熟读,就没有真正的文本细读,也就没有文本的教学解读;我尽量熟读课文,要求学生背的,自己要会背;不要求背的课文,也尽量背。解读教材,必须对教材进行梳理,包括对知识点、能力点、学习方法的梳理;对教材解读和梳理,是为了以简驭繁、深入浅出,这恰恰与教学对象“儿童”的特质相符合。

二是加强智慧矿山建设,引导矿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提升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效率,努力建设一批生产智能化、运输清洁化、管理智慧化的现代化数字矿山。

3 多舰协同掩护扇面分析

受制于防空舰艇的机动性能、舰载防空导弹性能、敌机突袭方向和速度,机动防空的适用范围比较有限。若航母受到来自多个方向敌机威胁的时候,防空舰艇机动防空的方法无法满足航母的防空掩护需求时,可以增加防空舰艇数量,通过多舰协同掩护的方式来实现对航母的有效保护。

如图3所示,设航母的掩护角需求为ψ ,在舰艇A 和舰艇B (两艘舰艇各性能完全一样)的防空导弹杀伤区结合部,两艘舰艇均能射击一次,此时舰艇需求数量N zc

(14)

式中,表示向上取整,2φ max为单艘防空舰艇提供的最大掩护角。

图3 双舰协同防空掩护角分析示意图1

通过2.1节分析可知,若防空舰艇以图3所示阵位进行配置,则多舰协同掩护就会失去战术的机动性、灵活性,协同防空火力的耦合性、封闭性会大大折扣。综合考虑防空舰艇前出部署的机动性,舰艇之间的协同以及中程防空舰艇防空火力与其他层次防空火力的衔接,单艘防空舰艇可提供的掩护角取值应是一个有效的角度范围。

在满足防空需求的前提下,多艘防空舰艇按如图4所示阵位进行配置,有如下几点好处:第一,防空舰艇提供的掩护角2φ <2φ max,舰艇的前出距离是一个距离区间而非定值,明显提升了舰艇部署的灵活性;第二,相邻防空舰艇的防空导弹杀伤区可构成一次耦合杀伤区[2],提高了对重点方向来袭敌机的拦截效果,体现协同防空的优势;第三,由于防空舰艇前出距离是一个距离范围,在主要威胁方向上,相邻防空舰艇的防空火力可前后配置,从而增强对敌机的持续抗击能力。

图4 双舰协同防空掩护角分析示意图2

由式(14)计算得到防空舰艇的需求数量后,由式(15)确定每艘防空舰艇实际承担的掩护范围2φ :

2φ =ψ /N zc

(15)

这样,多舰协同掩护问题就分解成为单舰防空掩护问题进行分析。此时,参考1.2节分析结果,可以得到不同掩护需求下,装备不同性能防空导弹的防空舰艇的前出距离范围。

演唱会音乐,一般均拥有一定的人数规模,并在观众面前进行现场音乐表演。演唱会对于音乐爱好者而言,是一个狂欢的活动。在现场,他们的情绪可以得到尽情的释放,如激动、悲愤等。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演唱会音乐已逐渐发展为音乐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且门票销售收入一直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此外,由演唱会演变的音乐节,成为音乐产业中的一匹黑马脱颖而出。音乐节的出现,对音乐和表演者而言,将重新包装提升其价值,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到目前为止,已举行百余场音乐节,预计未来将会达到更多。

如表3所示,给出了在给定条件下,多舰协同掩护中防空舰艇的需求数量及实际承担的掩护范围。

表3 不同条件下多舰协同掩护中防空舰艇的各参数值

由表3可得,在给定条件下

1)当航母编队正面防空威胁扇面(掩护角需求)为180°时,2~3艘中程防空舰艇即可满足任务需求,当威胁扇面为360°时,3~5艘中程防空舰艇即可满足任务需求。

2)当航母编队正面威胁扇面不足180°,而中程防空舰艇的数量在2艘以上时,把中程防空舰艇部署于威胁正面,减少防空舰艇的舰舰间距,进而增强一次耦合杀伤区的耦合度;或者把防空舰艇均匀交叉配置形成二次耦合杀伤区[2],从而增强系统对敌机的封闭性。

4 结束语

航母编队中程防空舰艇的合理配置,是保持编队战斗坚持力[9]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拦截来袭敌机,应立足于“先敌打击”和“纵深拦截”等积极的防御思想。但是“先敌打击”和“纵深拦截”都需要防空舰艇增大前出距离,而增大前出距离则会导致掩护扇面减小。显然,这是相互矛盾的,需要在战场信息和能量交换过程中追求动态的平衡,考验的是指挥员在实际作战中根据战场态势合理决策、科学部署的能力和魄力。这也是后续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朴成日,沈治河. 基本作战样式下航母编队兵力配置方法[J]. 指挥控制与仿真,2013,35(2):57-62.

[2] 谭安胜.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3] 刘健. 地空导弹营离保卫目标配置距离确定方法[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26(2):1196-1202.

[4] 刘敬蜀,姜文志,雷宇曜,等. 动态火力接入下要地防空导弹杀伤区远界研究[J]. 现代防御技术,2006,44(1):34-41.

[5] 缪旭东,王永春. 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任务规划理论及应用[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6] 马玉林,罗翔,郭万海. 舰艇编队防空能力评估[J].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1):50-53.

[7] 陈康,罗雪山,罗爱民. CEC条件下的舰艇编队防空问题[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6,31(4):32-35.

[8] 卢盈齐,李宁,陈刚. 反导部署的掩护角分析[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39(7):85-88.

[9] 谭安胜. 舰载预警直升机作战运筹分析[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

Analysis of Medium-Range Anti-Aircraft Vessel Cover Fan in Aircraft Carrier Formation

JI Ze, WANG Yi-tao, HAN Yu

(Dalian Naval Academy, Dalian 116018, China)

Abstract : For the problem of deployment of medium-range anti-aircraft vessels in aircraft carrier formation, analyzing the single ship air defense cover capability of aircraft carrier formation, the capability of single-ship mobile air defense and multi-ship cooperative air defense are discussed. And this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medium-range air defense ships required by the aircraft carrier formation under different threat sectors. Through simulation calculation, some useful conclusions are given,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medium-range air defense deployment of aircraft carrier formation.

Key words : air defense operation; aircraft carrier formation; medium-range anti-aircraft vessel; cover fan

中图分类号: TP275.4;E91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673-3819.2019.03.006

文章编号: 1673-3819(2019)03-0024-06

收稿日期: 2018-11-06

修回日期: 2019-02-12

作者简介:

吉 泽(1991-),男,湖北襄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舰艇作战运筹分析与应用。

王义涛(1973-),男,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2.4.1 改变培训方式,提高护患双方对跌倒的认知水平采用案例分析法的方式对既往跌倒案例进行系统学习,提高护士对意外跌倒的预见能力,积极发现高危患者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防止跌倒的发生;除常规健康教育外,科内定期召开公休会,组织患者及陪护人员系统学习跌倒的危害、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等,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和陪护者照护能力,对危重症患者建议采用多人换岗陪护,从而促进患者安全。改变以往主要依靠口头教育的方式,采用防跌倒手册、组织观看视频等多形式的沟通培训达到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胡志强)

标签:;  ;  ;  ;  ;  

航母编队中程防空舰艇掩护扇面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