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有效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内各类建筑数量也进一步扩大,相应使得人们的建筑审美也获得明显改善,人们对建筑本身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有更深层次的要求。模板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整体中关键性的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也同建筑整体的质量和安全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就从建筑施工中的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概述
模板工程在建筑工程中虽然只是属于辅助工程,但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来说,有建筑工程就必须要有模板工程。在完成一个模板工程时,首先我们要按照整体工程给出一个合理的设计样本,再按设计要求进行实际制作,使各个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在保持各个部分在正确位置的基础上,整体还可以承受建筑模板的自身重量以及作用在建筑模板上的外部重量。不同材料的建筑模板作用也不尽相同,但是其主体作用都是一样的。建筑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就是利用模板的支护作用,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建筑模板还有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的作用。
2、模板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分析
2.1模板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
第一,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工艺要求,还要合理地选择构件的尺寸,经过严格地测定以后才能投入使用;第二,必须要保证所使用的模板能够承受混凝土造成的压力,这就要求模板使用前要测量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尽最大程度地避免模板受到压力而破损;第三,在模板符合施工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简便模板施工程序,这不仅可以减少工作量,还可以方便以后混凝土的后期养护;第四,保证模板连接处的密实性好,采用加密技术,如果出现漏缝问题一定要及时地处理。
2.2模板配制技术
模板的配置必须根据图纸的尺寸来进行,对于结构形体相对简单的构件,其模板可直接根据施工图纸来配置。对于模板、横档及楞木的断面以及它们之间的间距、支撑系统的配置,可查表或者按规范进行选择。而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构件,比如说楼梯,配置模板通常采取方大样的方法。所谓放大样,指的就是根据结构图纸,在地面上画出结构构件的实体形状,然后测量出各个部分模板的准确尺寸,然后再制定模板。然而,对于结构特别复杂的构件,放大样方法显得十分繁琐,而且需要的场地比较大,有的甚至很难直观画出,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结合计算方法来进行模板的配置。
2.3模板施工工艺分析
模板施工工艺主要包含了支模前的准备工作、柱模支设、拆模及养护。支模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第一,要根据设计图纸在地面弹出定位轴线;第二,要对柱基进行校正,并对整个柱截面范围进行清理;第三,绑扎柱内的钢筋并安装相应的埋件;柱模支设过程中要做的事情有:第一,在钢筋绑扎完以后,就在柱脚处摊铺护脚砂浆,还要在模板下口找平,然后将模板抬至柱钢筋一侧竖起,并对准定位轴线;第二,要将模板组合起来,并进行固定;第三,利用水平尺或线锤对柱模的垂直度进行合理地校正,并用拉筋将柱模固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做的事情包含了:在混凝土浇筑前要设立脚手架,并保证脚手架和模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要注意混凝土振捣时不要触及模板;在拆模和养护过程中,要做到拆模之后禁止进行撞击,并且拆下来的模具要及时清理干净。
2.4模板拆除施工技术分析
一般在相同条件的混凝土试块强度到达3.0MPa后,才能进行拆除模板施工,建筑工程墙体拆除的时候,要先松开穿墙杆的螺母,并把穿墙杆自墙体里退出后,再用锤头对模板夹具销子进行敲打,然后松开模板夹具及支撑结构,让模板跟墙体相分离,分离之后再把柱模板夹具及拉螺栓松开,还要对柱模支架调丝杆及侧向钢管的顶撑进行调节,让柱模和混凝土面相分离,然后再把脱离混凝土面的模板吊到地面上,要及时清除模板上的水泥灰,并且涂刷脱模剂,这样才能保证模板的循环使用。
3、实例分析建筑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
3.1工程概况
某广场地下空间新建项目工程,属于地下建筑,主要功能为地下商业、人行通道、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工程总规划用地面积120981.78㎡,一期为地下车库,位于地下一层,长711m、宽157m、层高8m,最大筑面积约55659㎡,土石方开挖约70万m3,底板完成面距室外出入口高度9.9m。该工程主体结构的基础、墙、柱梁模板材料拟采用镜面木模板,确保达到普通清水砼要求。为加快施工进度,所有模板均一次性投入。
3.2基础模板工程
独立基础、集水井、电梯井等均采用砖胎模,24cm,砂浆强度M10,考虑到底板防水与外墙防水的整体性,基础梁、承台及筏板基础侧模利用砖砌保护墙作模板。
3.3梁模板支设
框架梁底模全部采用20㎜厚木胶合板,梁底模板宽为梁净宽。框架梁侧模采用18㎜厚木胶合板模,模板端部搁置于柱模上,长度等于梁净长;高度=梁高-砼板厚。梁模支撑板模,梁侧模夹底模。框架梁侧模外楞采用48㎜×3.5㎜钢管加固,如果梁高大于700㎜时,设φ16㎜对拉螺栓,2根48㎜×3.5㎜钢管,3型扣件紧固,间距600㎜。
3.4模板支设要求
3.4.1梁板模板支设要求
①梁模板组拼:复核梁板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垫平模板支架,固定龙骨,在次龙骨上铺钉底模,拉线找直。然后绑扎钢筋,安装并固定梁侧模板;
②当梁高>700㎜或梁宽>300㎜,粱侧模采用对拉螺栓紧固。对拉螺栓采用C16钢筋两端套丝,梁侧模中部设置双钢管,对拉螺栓用3形扣件紧固。
③梁板按设计要求起拱,框梁和暗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暗梁起拱。安装外楞、拧紧对拉螺栓,调整梁口平直。复查梁模尺寸,并加设模板支撑。梁底增加立杆加顶丝支撑,间距500㎜。
3.4.2楼梯模板支设要求
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休息平台处模板,再安装楼梯底模板,然后安装楼梯模板斜楞,安装外帮侧模和踏步模板。
3.5模板的拆除
3.5.1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件,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墙体模板拆除时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拉杆或斜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即可把模板运走;
3.5.2不承重的梁柱墙侧模板,常温时混凝土强度大于70%时拆模,保证拆模时砼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缝,不因拆模而破坏;
3.5.3承重的梁、板底模板,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后方能拆模;
3.5.4由于该工程工期时间紧,砼浇筑时间内模板、钢管的重复使用率低,所以现场使用模板、钢管等材料都为一次性材料,无法重复使用。
结束语:
模板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的施工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工期和建筑物的质量。模板施工又是一个操作要求比较高的一个施工项目,为了保证这个项目的顺利实施,一定要采取综合的措施来保证模板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石家文.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
[2]李龙.建筑工程中的模板工程[J].民营科技,2016.
论文作者:苏美雄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7
标签:模板论文; 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螺栓论文; 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