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地基工程;技术手段;措施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地基技术涉及到水文环境、地理条件等诸多相关因素,房屋建筑工程技术应当科学的核对比例地图形、施工放样与竣工总平面图,发挥地基在确保工程安全性方面的作用,从而达到地基建设要求。
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1.1掌握施工技术的难度较大
在建筑行业中建筑类型多种多样,在不同的类型中建筑施工应该关注的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在房屋的施工中人们更加关注房屋居住的时间及其安全指数,以此为建筑方向提供更加让居民满意的房屋建筑,这就要求施工单位更加侧重对地基处理质量的把控。因为,如果房屋建筑因地基处理不合格而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影响居民的生命安全。但是因为地基施工的特殊性与外界环境众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必然会增加地基施工的难度。相较于其他施工技术掌握的难以程度,地基处理技术的掌握系数本就很高,而其中涉及到的科目与知识又比较复杂,这就又增加了人们对地基处理技术掌握的难度系数。
1.2 施工技术应用的复杂性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地势地貌形态多样、地形与地势条件大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基处理在房屋建筑中的施工难度。不同的地势需要结合地基处理的不同施工方式,特殊的地区必须结合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以适应当地的施工环境。除此之外,水文条件也是其中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对于有暗河与地下河的情况采用普通的地基处理技术,必然会影响施工进度严重的还会造成周围建筑物下陷。
2.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现状
2.1主要作用
地基处理在房屋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地基处理对房屋建设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地基处理指的是房屋在建筑施工前结合有效的施工技术对房屋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满足地基对地下水渗透性及房屋变形性的要求,经过地基处理可以提高房屋建筑的承重能力与安全性。现阶段我国人口逐渐增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出来,基于此背景下社会及人们对房屋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因此,建筑行业为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需要通过强化地基处理技术来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及承重能力。
2.2历史发展
地基施工技术是建设工程的基础步骤,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更好保障竣工后房屋安全的关键。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开始使用地基技术的是在二十世纪中期的法国,先行发明了强夯法,应用到地基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二十世末期,日本研发出了高压喷射法,并开始投入使用,这种技术方式相比较强夯法,更加稳定,在施工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地基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施工需要,所以,更多新型和多元的地基施工技术应用到了实际施工中。目前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用于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更注重在科学的数据信息采集下进行地基建设。
2.3技术种类
根据土地地质情况、环境的不同,所以地基施工时对不同的地质环境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最基本的集中地基处理方式是通过夯实和挤密技术对地基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加固。另外,由于地基处理需要达到的目的根据建筑要求各有不同,其中主要几种需要在处理后可以达到相应目标的施工技术为:地基能有效缓解上层冲击,缓冲压力的桩基技术;可以为建筑提供侧向防护辅助连续墙的处理技术;对已有地基进行处理,从而防止其出现沉降或变形的情况。现代地基技术的发展更加多样,强调提高地基深度,有效达到抗震、抗破坏与保证建筑长久使用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3.1预制桩技术
预制桩的建设及制造在目前中国的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大约在全国所有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占比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而且应用占比还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有必要对预制桩的建设及制造应用进行研究。顾名思义,预制桩的建设及制造技术的概念就是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之外预先把桩基建设完好,然后再把预先制作好的桩基放到工程地基内。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想应用预制桩的建设及制造技术,必须要事先了解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概况及工程地基的土质和环境。对工程项目的概况及工程地基的土质环境必须要十分熟悉,并且还要分析研究工程项目是否对桩基础有什么硬件要求,勘察工程项目的地理环境是否符合预制桩的建设及制造技术的应用条件。预制桩的建设及制造技术因运用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属性,一种是混泥土预制桩,另一种是钢筋架构式预制桩。混泥土预制桩的制作材料主要是混泥土构造,混泥土预制桩主要应用到一般日常的工程项目中,不需要太大的承重力,或者日常的工程装修中的应用也可以。混泥土预制桩的造价成本较低,因此在日常的工程项目的应用中占比比较多。钢筋架构式预制桩主要应用到大型的工程项目中,例如建设公路项目、搭建桥梁项目、高层楼宇项目。这些工程项目都需要桩基础的承重力达到很高的程度,钢筋架构式桩基础的承重能力很强,因此钢筋架构式预制桩在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中应用的占比比较多,钢筋架构式桩基础唯一的弊端就是造价较高。预制桩的建设及制造技术的研发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转折点,它突破了地基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困难,为工程项目桩基础的建设带来了便利。
3.2预制桩技术
灌入桩的建设及制作技术是从国外引入中国的工程项目建设技术,由于其创新型的建设桩基础技术,很快在中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发展开来。灌入桩的建设及制作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打眼式建桩技术,另一种是沉入灌输式建桩技术。首先打眼式建桩技术操作简单,所以应用的相对更广泛一些。在实施打眼式建桩技术的时候,应做到以下规范:保证设计的桩眼符合桩基础的建设规定,与基桩的规格要匹配;做好对桩眼的维护工作,由于建设桩眼工作进度与建设基桩的工作进度不同步,所以要在不同的这个时间做好桩眼的保护工作;打眼式建桩技术操作难度相对来说较高,所以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打眼式建桩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及工程地基的地理环境有更多的了解,以确保打眼式建桩技术安全稳定的实施。沉入灌输式建桩技术的承重力应用到小型的工程建设项目中不适合,因为沉入灌输式建桩技术的承重力度远远超过了小型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承重力度,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沉入灌输式建桩技术在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在实施沉入灌输式建桩技术的时候要注意以下规范:在实施沉入灌输式建桩技术时要定期的对基桩的强度进行检测,要保证基桩的强度质量符合标准;对于沉入灌输式建桩技术中应用的混泥土有严格的要求,确保混泥土的质量达到标准;对沉入灌输的通道要及时的检查,确保在基桩沉入灌输的过程中保持畅通,否则会影响到基桩的整体质量;对于推动基桩沉入的方式要有合理的选择,针对不同的基桩,要采取不同材质及不同规格大小的推动装备。沉入灌输式建桩及制造技术对中国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推动了中国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及改造工程的发展。
结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地基建设及处理技术复杂程度较高、综合性强较强、规模大。保证地基建设及处理技术准确高质量的实施对后续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极为重要。因此必须提高工程和数据的准确性可控度。
参考文献:
[1]李继辉.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聊城大学,2017.(08):57.
[2]张雪.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J].房屋技术,2017.(01):113-156.
[3]李星.地基础处理技术运用问题及解决措施[J].桩基础技术研究,2018(09):89.
论文作者:谌伟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房屋论文; 工程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沉入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