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园携手做好幼小衔接论文_富晓航

浅谈家校园携手做好幼小衔接论文_富晓航

山东省莱西市沽河街道孙受中心幼儿园 266605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大班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是目前家长乃至学校、幼儿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1.单面性。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等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比如幼儿园老师在周一领着幼儿参加小学的升旗仪式,而小学却无动于衷,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只关心此幼儿园送上来的孩子是否学习好,形成衔接工作的单面性。

2.片面性。幼小衔接工作往往出现片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了多少算术题,不关注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

3.表面性。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堂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请小学老师授课,完全按照小学的要求来做,以迎合家长的要求,违背了幼儿园的常规要求。有些幼儿园只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而已,而儿童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4.突击性。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进行所谓的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摸底测验的成绩也成为小学教师、幼儿家长衡量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所以有的幼儿园不得不在大班实行突击性训练,内容完全按照小学课程中的一些要求来做。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对教育的整体性理解不够。受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来源及其所受教育所限,通常往往只关注自己所任教阶段的知识与技能,普遍缺乏教育一体化素养;往往只关注儿童外在的生理方面的变化,忽视他们内在的心理需求,忽视人的教育与发展的整体性。

2.市场经济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产业化,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感受到了市场的强大冲击力——生源在不断减少,幼儿园需要生存,迎合上一级学校、迎合家长与社会的选择必然成为他们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巨大惯性和尚未改变的选拔与用人机制,仍在发挥它有力的指挥教育教学的作用。

三、家校园携手做好衔接

1.做好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四种变化。(1)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幼儿园,教室布置得五彩缤纷,桌椅可以移动,有各种活动区、各类玩具、图书,可供儿童自主游戏、娱乐。而在小学教室布置得比较单调,密密麻麻地排满桌椅,墙壁上只挂着评比表等,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2)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幼儿园,教师像母亲一样照顾幼儿的饮食、睡眠、卫生等一日生活,与幼儿有相当多的个别交流。在小学,教师固然也会照顾儿童的生活,与他们个别交流,但其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上。(3)行为规范的改变。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孩子可以自由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而在小学,基本的学习和活动是上课。对儿童的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有了新的规范性要求。(4)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产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转换,更存在着教师角色、同伴关系、行为规范和社会期望等因素的极大变化。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而孩子自身并未形成适应这种变化,这就造成儿童初入小学时的不适应。要改变这种局面,不是让孩子去适应学校,而应该是学校适应孩子。

2.幼儿园做好相应的教育。面对变化,幼儿园与小学要多方面联系与沟通,互相了解对方的教育教学特点,互相借鉴先进的经验与方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减缓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学段间的坡度。作为幼儿园要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适应性与学习适应性教育,而不是在大班毕业前做一些突击性的训练,或做一些改变课桌摆放形式、延长课时等浅表性的工作。要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坚持性,如训练孩子如何坚持做完每一件事,如何听明白别人的话,如何与别人讨论问题。注重思维的能力的训练,不搞知识的超前教育。

3.小学做好相应的工作。小学要深化教育改革,学习与借鉴学前教育,重视环境创设,重视游戏活动,帮助孩子积累各种各样感性经验的做法。教学中要善于将游戏引入课堂,注重形象直观,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主动学习中去。小学教师要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4.重视家长工作。幼小衔接并不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长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幼小双方都应重视做好家长的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如每年5月份,定期召开一次“幼小衔接工作”的大班幼儿家长会,邀请小学教师向家长介绍小学生的常规训练要求,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同步对儿童进行衔接教育,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小学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小学、家庭应以“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帮助幼儿实现两个不同阶段的顺利过渡。

论文作者:富晓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浅谈家校园携手做好幼小衔接论文_富晓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