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改进思想政治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按照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改进思想政治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按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只是适用于科学文化教育,也同样适用于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所揭示的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规律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同时,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素质教育要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按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

一、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官兵全面素质的提高

素质教育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始终把人的素质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素质教育认为,人的素质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具体素质构成的,如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人的素质是诸多具体素质的统一体,各种素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既可以相互促进,“一荣皆荣”,也可以相互促退,“一损俱损”。因此,素质教育赞同在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反对和排斥只注意某方面素质而轻视或放弃其它素质的做法。

毫无疑问,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官兵的素质也由多种具体素质构成的整体。大量事实证明,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思想政治素质,忽略了其它素质,就很难达到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如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一方面思想政治素质为学习科学文化提供精神动力,使官兵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解决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以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的,有些科学文化知识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有些科学文化知识是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辞书”,不掌握这些科学文化知识也就无法理解教育内容。如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真正做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就必须以上述诸方面的知识为基础,否则,将是不可思议的。这正如列宁所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同样,思想政治素质与其它素质之间的关系也大抵如此。基于上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扩大视野,拓宽教育领域,着眼于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培养“四有”新人上下功夫。

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于培育“四有”新人上,首先要转变观念,即把提高政治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按照“四有”的要求,还应把提高教育对象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纪律素质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表面看,这只是教育内容的增加,但其实质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或者叫大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确立。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指向狭窄,内容单一的弊端。其次,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性,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进行科学、文化、历史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如,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时,就要学一些哲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时,就要学一些人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生价值的理论。这样融文化知识教育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既会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生动性,使官兵喜欢听,愿意学,又会对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再次,根据一些官兵文化层次的现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增加一些科学文化教育内容。如,对一些学历低的要补习文化课;对一些知识单一的要增加知识的种类,改变知识的构成;对一些学历较高的要加速新知识的学习,促进其知识不断更新。

二、素质教育的挖潜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官兵的自我教育功能

素质教育根据脑科学的发展,认为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而这种巨大的潜能往往是隐而不露的。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把这种潜能激活,使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有效地促进教育对象智能的迅速发展。

同理,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总是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教育对象能动作用的和谐统一。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具有主导作用。然而,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能不能有效地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教育对象的官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的集中体现就是教育对象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能够自觉地、主动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改造和自我践行。因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是一个由原有水平向期望水平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思想矛盾,诸如无与有之间的矛盾、低与高之间的矛盾、稳定与不稳定之间的矛盾、错误与正确之间的矛盾等,都需要教育对象把自我放在认识与改造的位置上,认真地开展自我批评,不断地用积极自我战胜消极自我。也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思想的真正转变。大量事实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那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家长式教育方式,很难引起教育对象的共鸣,也很难收到好的成效。

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功能,不仅不是否定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育者要依据教育内容,认真地抓好自我教育的四个环节:一是帮助官兵树立人生理想和追求,增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二是思想政治素质的自我剖析,即评价自我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策水平和思想觉悟等方面的优劣。正确认识与分析自我是自我教育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从实际出发的关节点。教育者要掌握官兵的思想实际,尤其是现实思想状况,引导他们敢于正视和承认消极自我甚至是丑陋自我的存在和表现。三是学习理解先进思想。自我教育中的学习与理解已经超越了领悟的界限,它不仅是对先进思想本质和特点的深刻认识,而且是与个体进步、适应、发展和成熟密切相连的思维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学习理解,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自我教育。因此,教育者要引导官兵刻苦学习,真正掌握先进思想的实质及其时代价值,为升华自我的思想意境奠定基础。四是开展内在积极的思想斗争,即运用所学的先进思想,针对自我的低级思想,过时思想,甚至是错误思想进行不留情面的剖析。雷锋等一批先进英模人物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积极的思想斗争既是实现人生观的根本转变,确立先进思想的内在机制,也是自我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不坚持积极的思想斗争,旧思想无法破除,先进思想无法内化,自我教育就会落空。为此,教育者要针对“十年动乱”时无限上纲和当前存在的不敢提“思想斗争”的倾向,引导官兵从思想斗争的目的、性质、内容上分清是非界限,把自我的积极思想斗争健康有效地开展起来。

三、素质教育的实践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素质教育是知识与能力并重,强调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学生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同时,又强调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必须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即通过实习、实验、实作、实践等环节,应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始终使知识处于运动状态。在我们的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高分低能是比较普遍现象,这是素质教育坚决否定和排斥的。

如果把知识与能力统一的要求迁移到思想政治教育上来,就是“知”与“行”的统一。但这里所说的“知”是教育对象关于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认识,而“行”则是认识的外化,即教育对象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习惯,或称之为“行为整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比较常见的毛病就是言与行脱节,说得多做得少或说到做不到。实践证明这个问题不解决,对教育对象来说,往往是双重人格的发端;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半截子”教育。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既强调“知”,更注重“行”,是“知”“行”的统一。良好的行为既是思想的外化,也是检验思想的标准,同时,对思想的固化、升华也具有重要功能。思想不是在记住它们的时候才是牢不可破的,而是使它们处在生活和实践的波澜之中才是牢不可破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培养官兵的良好行为习惯作为直接对象,在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改造主观世界,锻造官兵的优良品质。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官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把实践提到“第一”的位置,就是因为实践不仅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功能,而且具有改造主观世界的品格,教育对象的“知”“行”转化,一刻也离不开其自身的实践活动。因此,那种只重视提高思想认识,而忽略实践转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引导教育对象认真地解决实践活动中的主客观矛盾。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的实践对官兵的思想具有很高的要求,如去年发生的“南北大抗洪”,它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就难免出现有些参加者自身已有的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实践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这个差距就是主客观的矛盾。教育的对象只有按照实践的要求,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提升自我,才能顺利地完成实践活动。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各项任务一道去做,善于把各项任务的要求,变成教育对象改造主观世界的课题,引导他们在完成各项任务中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再次要认真抓好实践中的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长期规范养成的结果。人的行为习惯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强制——自觉——自动,强制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道德、法纪规范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园”。官兵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没有规矩不行,有了规矩不严格要求也不行。只有把规范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才是真正意义的养成。

四、素质教育的发展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培养教育对象的品德修养能力

素质教育既是今天教育,更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素质教育依据今天人类知识的迅猛增加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强调人不仅要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广博知识,而且必须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知识结构的能力。这样,素质教育就形成了“终生学习”的新概念。也就是说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无论在学校还是走入社会都要不断地学习。那种以为在学校学习,在社会就不需要学习的观念早已陈旧,必须抛弃。为此,素质教育突出的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要学会学习。

素质教育这一可贵的思想,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既要关注教育对象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更要关注教育对象品德修养能力的培养。品德修养能力是指对新思想的学习、分析、理解、概括和内化的能力;同时也是指对错误思想的认识、批判、抵制和否定的能力。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它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既然是动态过程,它就不仅需要官兵的认识、情态、意志的参与,更需要官兵有这方面的修养能力。一方面,教育对象面临的新问题,需要不断认识和解决;另一方面,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离开人的理解、研究、分析和创造性能力,就不可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国外关于人的品德心理的各种流派,尽管其观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同和重视品德能力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价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忽略品德能力的培养,这既不利于官兵良好思想品德的生长,更不利于官兵的长远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长远,在满足教育对象现实和未来发展上下功夫。

培养教育对象的品德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树立为教育对象长远着想的观念。其次,要通过案例教育、“二难”分析、评价人生、批判丑恶等活动,提高教育对象分清善恶、美丑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通过自觉地认识和吸纳新思想,批判和否定腐朽思想,才能真正实现。再次,要注重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如果说掌握品德的知识和理论是“鱼”的话,那么,品德能力就是学会织网捕鱼。织网捕鱼就是解决过河的“桥”与“船”的问题。事实说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获得了品德能力。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组织活动时,不仅要讲清“是什么”,更要讲清“为什么”;不仅强调“接受”,更强调独立思考;不仅要一般性地理解,更要创造性地理解;不仅要清楚先进思想的本质,更要清楚先进思想的形成过程;不仅要有批判丑恶的精神,更要有批判自我的精神……如此等等,长而久之,就能够获得发展自我思想品德修养的科学方法。

标签:;  ;  ;  ;  ;  ;  ;  

按照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改进思想政治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