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军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38
摘 要:近年来西安市的雾霾来势汹汹,由于严重污染,多次出现学校统一停课的情况。停课期间,如何掌握学生在家学习情况?我通过建立班级5人小组QQ群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管理组员,组员每天按时上传作业照片,组长和课代表进行检查和汇总,将结果反馈在班级大群,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核实作业完成情况。这种方式的实施有效地监控了学生家庭学习的全过程,保证了“停课不停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组合作 雾霾 家庭学习 自学自查
一、背景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雾霾现象,尤其在冬春季节很明显。央视前著名主持人柴静用一年时间搜集各种关于雾霾等环境污染的现象制作了一期节目《穹顶之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雾霾等环境问题。2015年冬季,陕西省出现严重雾霾现象,尤其西安严重,严重影响了生活、学习,经常因为雾霾停止室外活动,早跑操变成室内操,体育课改为室内课,室外选修课被迫停止。2016年12月份以来西安的雾霾更加肆虐,常出现重度污染甚至严重污染。西安市教育局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身体健康出发,当机立断,随即采取预案,全市停课,停课三天,经人工增雨驱散雾霾后,复课不长,雾霾卷土重来,再次采取停课在家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家停课不停学。
二、思考
作为班主任,雾霾之下,无法直接指导和观察学习情况,间断性停课势必导致学生思想波动,学习效果减弱。在家完成作业的质量怎么样?如何在家里进行自学复习?家长是否监督孩子的学习?班主任甚是困惑苦恼,停课期间在家吃喝玩乐,应付学习,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如何了解学生每天的家庭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决胜千里呢?
三、5人小组合作自学自查家庭学习模式的内容
1.改造班级大群:以往班里所有事务,匀在班级群里公示沟通,大到学校通知、作业汇总,小到找哪个孩子回电话等,群里信息复杂,相互干扰,经常被琐碎小事占据大量的空间,重要事情被埋没。现在,雾霾时期,学生在家学习,下发通知,信息量更大,防止信息刷屏,导致信息不及时,规定家长不要在群里发无关紧要的事情,私事沟通的直接给老师发私信。同时,对于各位老师下发的各项通知和作业发布,未要求回复的,一律不在大群回复。通过这样的方式,班级大群里的信息更加简洁,重要信息时刻留在“眼前”。
2.新建小组群:我们班有10个小组,每天需了解作业情况,尽快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发挥自主管理,把作业检查安排到各小组进行。组员不在一起,如何检查?要求班级10个小组组长每人家长重新建立小组群,有如下规定和功能:
(1)组长是管理员,管理其他组员。
(2)组员每天晚上8∶00前上传当日各科家庭作业的全部照片,每张照片上要有学生自己签名和家长检查签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代表通过检查作业照片确认是否完成、批改和纠错,并将检查结果汇总。
(4)各组科代表将组员的作业照片连同作业汇总结果打包成小组作业包,发给班级大科代表。
(5)班级大科代表将10个小组的作业包再次逐一检查是否完成、批改和纠错,同时与小组科代表的汇总结果核对看是否一致,最后将全班整体结果汇总。
(6)班级大科代表将10个小组作业照片及检查结果打包成大包发给相应的科任老师,供检查评价。
(7)组长协助大科代表反馈检查结果,督促组员按时完成和上传作业照片。
(8)作业照片QQ上传,检查汇总在家长监督下进行。
(9)小组群的名称取本小组的名字。
(10)对于组员不会做的题目,可以通过小组群内进行求助解决,也可以反馈给大科代表、任课老师协助解决。
四、5人小组合作自学自查家庭学习模式的意义
在雾霾严重的特殊时期,通过5人小组合作自学自查家庭学习,使学习情况有效掌握,进行及时的监督和督促。
1.以小组为单位检查作业,使检查分得更细,效率更高。
2.发挥小组作用,从学校转移到家庭,更加立体化、全面化。
3.进一步凝聚了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形成了更加严格的小组纪律和更加浓厚的小组文化。
4.每天定时上传,未上传的群里反馈公示,自觉完成作业,作业落实好。
5.形成相互监督、有问有答的良好互助学习氛围。
6.小组之内形成比、学、赶、超、帮的进取精神。
7.保持规律的学习习惯,对复课后学习状态的尽快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雾霾可限制孩子们的活动区域,导致教学活动停止,但是遏制不了孩子们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5人小组合作自学自查家庭学习模式能够在特殊时期有效督促和评价学生的家庭学习过程。周末、寒假、暑假作业都可继续探索这种过程性、实时性的5人小组自学自查家庭学习模式。雾霾总会消散,但孩子们自主合作学习的热情要永远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史晓燕 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1999,(09)。
[2]马兰 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4,(04)。
论文作者:孙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作业论文; 小组论文; 组员论文; 家庭论文; 学生论文; 班级论文; 代表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