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市场配置是经济高效运行的必然选择_计划经济论文

资源市场配置是经济高效运行的必然选择_计划经济论文

市场配置资源是经济高效运转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经济论文,资源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的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活动,始终不能回避如何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四个基本问题。而要解决好这四个基本问题,又始终离不开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这两个从众多具体的经济体制中概括出来的“载体”。这就引出了市场经济、计划经济这两个总体性命题。

我国建国以来,长期实行计划经济,1978年开始探索发展商品经济;1984年明确提出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发展了的实践将认识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央明确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它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见成效。之所以如此,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我们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具有了相对客观、公正的科学认识。然而,我们不能不把视线放远,看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前进的路上还会有重重困难,其阻力不会比初始转型期小。因此,很重要的一条举措是,非常必要对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作进一步的理性思考和深层次认识,并形成社会性的广泛认同。否则,在体制改革由浅层次转向深层次、由体制外转向体制内、由增量转为存量、由“兴利”转向“除弊”的过程中,仍将难以避免在姓“社”姓“资”的问题上纠缠,作茧自缚,裹足不前。

本文拟将在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深层次理性认识上作一些探索。

一、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深层次质义

先看市场经济。所谓市场经济,就其本质的属性上讲仍是商品经济,是以为卖而买为主线的经济。正如马克思所说,商品是为了市场交换而产生的,有商品就必然要有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一开始就已经有市场经济的内涵。但市场经济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经济,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商品经济之所以要被市场经济作概念上的取代,主要原因就在于商品经济这一概念的使用,是便于同当时的自然经济或产品经济相区别,而在商品生产高度社会化以后,自然经济或产品经济解体了,作为商品经济的对立面已不复存在。这时,值得重视的倒是社会经济的一切活动均由市场来支配,企业围绕市场转,生产由市场供求决定,社会资源总体上由市场机配置等事实。很显然,这样的经济实际上已经是市场经济,或者说,实践已经确定了经济的市场属性。

然而,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一词,是在19世纪末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以后才开始流行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根据当时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经济事实,对整个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剖析,发现社会经济活动已经紧紧地与市场联系在一起,资源由市场来配置,“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市场的一部分”(马歇尔语)。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从概念上分析了市场对于社会资源的配置机理,论证了市场对商品经济的“枢纽”作用。据有关经济学说史专家考证,从此,商品经济也就开始被通称为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从以上的分析已经可以看出,所谓市场经济,理论定义也就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导向的经济,或者说是市场取向的经济(market oriented economy)。市场经济一词,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基于环境对象改变和实践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以及从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资源配置方式这一角度看问题的另一种富于创新意义的表述,其本质内容是整个经济活动依靠市场,亦即整体上通过市场竞争、供求变化和价格波动配置资源。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派对市场经济研究所作的贡献还不仅仅如此,较大的贡献还在于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机理作了精密的定量分析。即他们不仅对市场经济从概念上作了规范和界定,而且还从数理上精确地论证了市场经济机制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这一核心问题。他们证明了一系列的边际条件:在完全性竞争的条件下,“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作有效率的配置,使(1)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来说, 任何两种物品(包括未来物品)的边际替代率(配置效率)相等;(2 )生产同种物品的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要素投入效率)相等;(3 )同种要素在生产同种物品的不同方法中的边际产出(部门内部技术效率)相等(参看樊纲著:《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都不可能出现闪失,即达到不使其他(至少1个)人受损失的话, 就不可能使另一些人或另一个人获得更大一点的满足的所谓“帕累托最优”状态。很显然,由于现实与“帕累托最优”的一个重要假定前提相悖,即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客观存在,以及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一刻也离不开公共产品的存在和普遍的、严重的“外部性”的存在等因素,市场机制是很难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但上述证明确已经构成了对搞市场经济、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这一机理的现代认识。

市场经济或市场配置在现阶段的对立面,是计划经济或计划配置。在理解了市场经济之后,作为对应面的计划经济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所谓计划经济,本质的定义也就是指在总体上依靠国家制订的计划来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关于计划经济或计划配置的研究,也不是孤立的少数现象。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弊端而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时就曾经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取代”(《马恩选集》第三卷323页)。 “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进行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同上,319页)。马克思也说过:在未来社会里,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按照总的计划组织全国生产,从而控制全国生产,制止资本主义生产下不可避免的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痉挛现象”(《马恩选集》,第二卷379页)。马、恩的这些论述, 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前实行计划经济的主要经典依据。对于马、恩的设想及其条件,以及后人的机械理解等先不以论,这里需要提起注意的是他们最早深刻揭示了“市场失灵”问题,而且在其设想中,计划也始终只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便在全球范围展开了对计划经济的广泛研究。在社会主义国家,发表的有关计划经济的研究成果可谓连篇累牍,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专门研究市场经济的经济学者也进行了不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帕累托就早在1902 —1903 年出版的《社会主义制度》和1906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手册》两书中肯定地说,由一个“社会主义的生产部”来制定和实施经济科学计算的计划,是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1908年,帕累托的追随者马罗尼又在《集体主义国家的生产部》一文中,对实际计划配置的有关问题作了详尽分析,他指出: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都是资源的配置方式。这两种方式,区别仅仅在于方法上的有所不同,与社会制度没有本质联系(参见吴敬琏著:《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我们认为,这一分析是比较客观的。

最全面而深刻地阐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本质属性的是邓小平。他早在1979年11月26日与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副总裁弗兰克、吉布尼等人交谈时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1982年,邓小平在同国家计委负责同志谈话中又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的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6—17页)。1985年10月,他在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代表团时还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48页)。1987年, 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03页)。之后,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这方面的问题。1992年,公开发表了他南巡考察的一系列谈话。在这些谈话中,更是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选集》第三卷373页)。

我们认为,南巡谈话的有关论点,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思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最高层次的阐述,是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态度和原则。

二、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理论假定及其实现

既然计划亦同市场一样,本质上都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方法和手段,二者在理论上也是成立的,搞得好,都可以使经济获得较快增长,那为什么搞计划经济、实行计划配置总是在实践中导致经济的低效率,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这样的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在内,要选择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市场经济)、实行市场配置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对计划和市场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没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以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二者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不同。一个是前提条件可以基本满足,一个则是前提条件很难满足。

根据国内外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分析,计划经济或计划配置要能够有效运转,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第一,代表政府行为的计划机关对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拥有完全的真实的信息,而且要有较强的时效性;第二,全社会范围内(包括一切利益集团和主体)的利益必须达到高度的一致;第三,必须是单一的“价值取向”,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不存在多元化的价值判断。这三个必要前提,就是实行计划经济或计划配置的理论假定。显然,这三个理论假定或必要前提是很难满足的。这是因为,计划机关拥有的信息往往是非完全性的,滞后的,在许多场合还是失真的;在任何一个国家范围内,社会上总是客观地存在着相互分离的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和多元价值判断。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不能是单一的公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众多利益主体同在,价值判断多元,更是不可能满足计划经济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如果硬要按照这种不具备前提条件而主观编制出的、甚至包含计划机关本身“取向”的利益的计划来配置资源,由计划来确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经济活动,当然只能是脱离客观实际,违背发展规律,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大计划机关再获取信息方面的障碍和激励方面的困难,破坏增长的“动力系统”,使经济系统难以实现有效率地运转。这就是实行计划经济或计划配置处处碰壁,亦或说是“计划失灵”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当然,计划、计划经济或计划配置本身也有它的长处,如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需要的分析判断来合理确定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集中必要的财力和物力进行重点建设,搞好公共产品生产,实施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等等,但由于社会现阶段(至少是在社会主义这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不可能提供计划经济或计划配置的实现条件,无论如何不能实行全面的、完全的计划经济。如果承认计划经济或计划配置有其自身的长处和弱点的话,那么,实行全面、完全的计划经济只能是以弱压长,溺灭优势。

市场经济或市场配置要能够有效运转,同样也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所面对的市场必须是完全竞争性市场,不存在垄断和垄断竞争的情况,企业能够自由地进入;第二,价格必须足够灵活,能够及时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第三,企业的数目必须足够多,并且是真正的“感应器”,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市场信息。如果这三个条件不具备,市场也同样难以发挥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但与计划经济或计划配置的实现条件相比较,市场经济或市场配置实现的前提条件要容易满足得多。比如说,完全竞争性市场客观上不可能存在,但完全有可能建立“非完全性竞争环境”和“非完全性竞争市场”;价格对资源稀缺状况的及时、准确反映做不到,但毕竟可以得到相对及时的准确的反映,在非完全性竞争市场条件下,价格可以大体上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通过对原有体制的改革,企业组织可以改造,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数量也完全可能得到较大发展;“市场失灵”的情况或负面效应,如:市场信号对于资源配置的“事后性”和非确定性、对经济活动的低透明度性、经济活动的“负面外部性”,以及社会资源在市场的频繁流动而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和分配上的两级分化等等,也可以通过必要的政府干预进行调整。因此,实行市场经济或市场配置的三个前提条件是可以基本上满足的。从而,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推动经济的高效运转是完全可行的,有效的。

在现代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或市场配置的假定(前提条件)可以基本满足,因而,它较之于计划经济或计划配置有着较突出的优势;一是能够使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微观活力较强;二是能够合理而有效地分配资源,减少资源配置上的失误;三是能够更好地刺激经济的增长,贯彻经济增长的总体目标;四是能够提供广泛的信息,并降低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五是能够减少直接行政管理和控制下的低效率和腐败现象。也正因为如此,产生了现代史上的一大社会现象:虽然计划经济在一定的短时期内曾经促进过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至今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虽然市场经济(其实是古典市场经济)给人类社会曾经带来过丑陋、血腥和种种罪恶,但当代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实行的都是市场经济体制。

上述诸方面,就是我们之所以在改革过程中要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目标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不逾地坚持市场经济航向的深层次内涵。

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实践检测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理论上的实现条件不同,各自的长处和弱点不同,表现在实践上,其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侧重点和着力点、着力方式也不同。根据邹东涛教授的研究成果:

在解决生产活动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四个基本问题和任务上,市场经济往往通过市场竞争,供求变化,价格波动和资源自由流动,依靠“看不见的手”,契约自由、自我负责的方式来组织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计划经济则往往通过国家掌握资源,并通过国家计划,依靠“看得见的手”、国家负责的方式来组织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在产权结构上,市场经济表现为“独立”的方式,在经济运行中,由各个独立的企业分别掌握资源和财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权边界和利益边界十分清楚;而计划经济则表现为“统一”的方式,由国家集中统一掌握资源和财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权边界和利益边界都是模糊的。

在动力结构上,市场经济实行经济利益驱动和物质刺激,经济行为主体的收入与生产结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计划经济则依靠行政权力和精神鼓励,经济行为主体的收入分配与生产结果脱离,或只是一种联系不紧密的外在形式。

在决策结构上,市场经济采取的是“分散”决策,一切生产经营决策由企业自主决定,并完全由自己负责;计划经济则采取“集中”决策的办法,一切生产经营决策由国家集中作出,向企业发布指令,然后由企业去贯彻落实,结果由国家负责。

在信息结构上,市场经济的信息往往是横向传播和接收,企业自由筛选和采纳;计划经济的信息则往往由政府从下而上收集,然后从上而下作指令性发布。

上述分析是比较合乎实际的。

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途径不同,方式不同,手段不同,侧重点和重力点,实施效果当然也不同。由此,发端于苏联,并在二次大战后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的以政府集中管理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一度曾对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必然的普遍的严重低效率和官僚主义倾向的出现,并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几乎消失。

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封建制度长期统治的国家,加上近、现代以来的半殖民地色彩,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全国人民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经济状况和人们广泛存在严重缺乏价值、效率、竞争意识的影响;同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由于经济困难、斗争艰苦,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不得不实行“统收统支、平均分配、略有差别”的战时供给制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烙印较深;再加上当时的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要向其学习和仿效,使我国选择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建国伊始,国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实行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实施“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集中统一管理重点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实行计划调节;建立高度集中的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等措施,获得了对社会中绝大多数稀缺资源的控制和配置权。不可否认,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的,而且,与其它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践一样,确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了国民经济,稳定了社会和政权。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达783.9亿元,比1952 年增长近1.3倍,年均增长18%。不仅传统的生产、生活资料大量增加, 而且还生产了许多种从未有过的新工业品:高级合金结构钢、特殊仪表用钢、载重汽车、新型机床等。农业虽经历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1954年暴发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水灾,但1957年的农业总产值仍达537亿元 ,完成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16.5%,年均增长3.3%;粮食达 19505万吨,比1952年增长了19%,其它经济作物也获得了较大增长。各项事业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存在的弱点及理论与实践上的较大差异,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其弊病也开始日益暴露出来。集中表现为资源错误配置导致的效率低下,经济福利水平改善极缓,微观活力不足,整个经济运行过度震荡直到停滞不前。 据李鸿江研究员的计算, 1958至1979年间,社会总产值年增长率对于平均年7.5 %的增长率的最大偏差值达+24.8%和-41.2%。至十年“文革”结束前夜,我国的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之边缘。

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发展的潮流,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破除樊篱羁绊,开始探索和实施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中国经济较快出现了转机。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经济这艘大船摆脱了大的湍流、暗礁,并进一步明确了前进的航线,正在向着再度辉煌进发:1978至1994年,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2倍,年均增长9.4%,经济增长率是同期世界各国之首;农业的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生活温饱的需要;改革开放以前长期困扰我国的消费品短缺现象已经消除;外贸总额年均增长16.5%,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下一个目标是: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为中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为使中国开始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而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进一步消除障碍,不左右摇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实现上述目标这一光荣任务一定能够在既定期限内完成。

在本文的以上部分,我们是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模式来进行考察的,这是理论研究的必要,并且,它们也确实有着独立地在不同国家运行的历史。那是否就是说二者是非此即彼,水火不容呢?实践已充分证明,两种体制的对垒,并非它们的任何一方彻底否定了另一方,而是由它们各自的优劣和兼容性决定,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个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互吸纳、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过程,并成为事实。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共同发挥着作用。世界上已经不会再有典型的市场经济,也不会再有典型的计划经济。

然而,二者也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结合。在实际结合中,一般说来会出现两种形式:一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引入计划经济的手段(或称引入计划调节),市场为“体”,计划为“用”;一是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引入市场经济的手段(或称引入市场调节),计划为“体”,市场为“用”。在前一种形式中,人们所追求的市场机制是完善的,计划调节和政府干预都建立在市场经济及其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而在后一种形式中,人们所追求的市场机制是不存在或很不完善的。这无疑可以判定,前一种形式才是唯一有效的形式。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机制和体系,搞好微观再造,激发企业生机,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引入计划调节,搞好宏观调控,保证经济的灵活有效、公平竞争、运行有序,这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全部内容,也才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唯一选择。

标签:;  ;  ;  ;  ;  ;  ;  ;  

资源市场配置是经济高效运行的必然选择_计划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