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搭配使用问题及其对教学的启示_英语论文

中学生运用英语搭配的问题及其对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其对论文,中学生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词语搭配的界定

广义的词语搭配界定体系认为,词与词的共现关系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是唯一的词语搭配标准。只要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共现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程度就构成搭配。词与词之间的自由组合和成语可能都被视为词语搭配。狭义的词语搭配界定兼顾了词语运用中的词语因素和语法因素,主张搭配必须体现语法的限制关系和词语共现的显著程度。基于多数中学生还处于英语学习的中级阶段,又考虑到中学生所使用语言的复杂性程度有限和本文所考察的V-N搭配存在一定的自由组合的特点,本文所指的搭配是广义概念上的词语搭配。

二、研究方法

笔者仿照德国学者Nadia Nesselhauf研究德国高级英语学习者运用词语搭配的方法,抽取了一些中学生真实的语言运用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语言运用中出现的V-N词语搭配的剖析,总结出改进英语词语搭配教学方法的建议,希望对英语词语搭配的教学有所裨益。

笔者以武汉市某中学高一至高三年级300篇学生习作作为语料资源,共抽取V-N问题搭配(错误或不当搭配)123个,分别按错误类型归类(见右表),据此计算出各种错误类型所占的百分比,并进行错误原因分析,然后再讨论由此得出的教学启示。

确定哪些是错误的搭配是本研究的关键。由于不可能对来自学生的每个词语搭配都进行基于语料库的分析,于是笔者通过另外两种渠道进行研究。一是依靠辞典。经筛选,笔者决定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商务印书馆,牛律大学出版社,2002年)和Collins COBUILD Learner's Dictionary(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作为分析词语搭配问题的依据。因为前者能帮助笔者从英汉两种视角看待问题,后者本身就是基于世界权威语料库编纂的辞典。二是请教操英语的本族人。笔者将无法从辞典中找到依据的搭配列表,并仿照Nesselhauf设定五种标准,即“完全可接受;基本可接受;不确定;基本不可接受;完全不可接受”,请两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判别,并请他们对“基本不可接受”和“完全不可接受”的词语搭配给予纠正。

注:1.实例中的汉语注释是搭配使用者的本意。

2.括号里的内容是对问题搭配的更正。

3.有的搭配不止一种类型的错误,数量计入主要错误类型栏,其它类型的错误数量用“+n”显示在该栏里,仅供排序参考,不作为计算依据。

三、错误词语搭配的分析与解释

根据统计,搭配中出错率最高的是动词1,这与Nesselhauf对德国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惊人的相似。他把这归咎于大多数动词具有限制性意义的词性的缘故,并以两条标准来说明词义的限制性。

标准1 (RC 1=restricted collocation 1):一个动词(名词)的意义确切到只允许其与少数名词(动词)构成组合。

标准2 (RC 2=restricted collocation 2):一个动词(名词)含有某种意义时不能与所有可能在句法或语义上与其相配的名词(动词)连用。

根据这两条标准,Nesselhauf的解释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名词的意义也是具有限制性的。笔者认为,V-N搭配中动词错误率高还因为大量名词是具体名词,各国语言中的名词的意象基本相合,即使是抽象名词,其中也有部分意象在各国语言中是相合的;各国语言中动词意象相合的却少得多。再加上英汉两种语言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迥异,因此英汉词汇表述相似但意象不合的现象十分突出。

介词的错误率高居第二位是因为介词在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在英语搭配中极为常见;再则,英语介词的用法大多出于习惯,其意义常随所结合的词而变化,稍一疏忽便会出错。另外,有的介词没有具体的释义,只是与其他词构成一种更让人难以捉摸的关系。

用法2的错误比率也较突出,这再次说明学生忽略英汉差异,喜欢在本国语言中盲目地寻找假对应词的现象十分普遍。

其他错误按比率高低排列依次为:名词的数、中式英语、名词、限定词、修饰词、结构、用法1、动词2、副词、拼写。因本次研究的样本数量不大,此排序不一定准确,但从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学生出错的倾向性。修饰词的出错率不高是由于在本研究抽取的样本中能有意识地使用修饰语的学生不多,因而此研究不能断定学生使用修饰词的问题不大。

四、词语搭配错误原因的分类与分析

语言学家曾就第二语言学习者出现的词语搭配错误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①过度推广。过度推广错误是指学习者依据某些语法规则而进行错误的推测,将一种语法规则扩大化地运用于同种语言,但却没有意识到其用法受制于该语言的另一种语法规则;或是将一种语法规则用于同属一种语言现象,但却不适用于该语法规则的特定用法中。②迁移。迁移错误是指学习者错误地运用了母语的语法规则来处理目标语。③交际策略。交际策略错误属于非系统错误,是指学习者迫于交际压力临时想到的应对措施,是与交际情境勉强相配但却不正确的语言词项。

笔者参照此错误分析法将导致各类错误的原因分成以下五类:

1.因母语(汉语)的影响而引发的错误;

2.因不能区分同/近义词之间的语义差异或词性差异,或忽略词语搭配的因循性而引发的错误;

3.因过度推广而引发的错误;

4.因误用交际策略而引发的错误;

5.因缺乏逻辑思维,忽视语言规则而无法界定其错误原因,我们姑且称之为“口不择言”。

经分析发现,汉语对英语词语搭配学习的干扰特别严重。在5种错误比率中,迁移造成的错误超过57.57%,列第一位,而且除拼写和不知本意的错误外,其他错误均受汉语的影响。

本调查发现,由于汉语名词不具备表达数量的功能,名词之前也不一定要使用限定词;而且汉语中由词素构成的动词结构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不会因搭配词的不同而要添加副词或改变词序,因而学生运用英语时常会忘记名词数的变化,忘记添加或多余添加限定词。

欠缺同/近义词的辨别能力也是学生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比率为22.73%)。而且在动词1和名词错误类型中,因同义词导致的错误甚至超过了汉语干扰而导致的错误,在动词1、名词、用法2、介词、副词以及修饰词中均有表现。

这说明学生对同义词用法的熟练程度欠佳,倾向于把各种信息简单地纳入记忆库中,缺乏有机加工,对词语的适用范围缺乏认识,导致提取信息时出错。此外,因过度推广和交际策略而出错主要集中在动词1和介词中,在名词和用法1中也稍有表现。“口不择言”则主要表现在动词1和用法2中。这仍然说明对英语动词的掌握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五、启示

1.重视汉语对学习英语词语搭配的影响

从对错误的统计与分析中可以看出,英汉语言差异导致的词语搭配错误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教师在词语搭配教学中应格外重视那些汉语与英语不一致的搭配,要让学生意识到两种语言的差异,否则即使他们学了相关的英语搭配,仍然容易犯盲目寻找汉语对应语的错误。因为Lado早就指出,那些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相似的元素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与本族语相异的元素却很难。(转引自严立东,2004)这一结论虽受到其他语言学家的质疑,但对于解释我国学习者所犯的词语搭配错误是比较确切的。因此,突出英汉词语搭配差异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英汉语言差异的认识,能有效减少学生在运用英语时盲目寻找汉语对应语而缺乏语义用法比较的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2.细致讲解同/近义词之间的用法差异

在词汇丰富的语言中,找到意义完全相同的同义词的可能性很小。一组单词中可能有某些语义特征是相同的,而另一些则不同。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对词义细微差别的敏感性。教师不能满足于只是进行同义词的介绍,也不能误以为这样就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而是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义词之间语义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在某种情况下要选用这个词而不是其他词。

3.适当讲授英语词语搭配知识

不管是因汉语干扰出现的错误,还是因忽视同义词语义差别出现的错误,都是由于学生不清楚大多数词语搭配是词与词的有限组合而形成的。有限组合词的搭配力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只能与一定范围的词结合在一起使用。虽然词语搭配在结构上允许一定程度的替代、位移和扩展,但替换是受搭配范围制约的,超出搭配的范围则会导致不合习惯或不正确的说法。用Firth的搭配性理论来解释就是词语的搭配要强调语义上的相容性;Chomsky的选择限制理论说得更明了,即词语的搭配取决于两点:一是语法规则;二是词汇的语义特征。(陈国强,1999)

本调查发现,有很多错误是因违反了词语搭配的选择限制性所造成的。例如,damage animals;cause great damage to our health两组搭配中都错误地把damage(损坏)与animal和health连用,而damage不论是作为动词还是名词都用于对物体或事物的损害,只能说damage sth.或cause damageto sth.,此处的错误是违反了语法规则的限制性。又如,put of fsmal lmarkets违反了语义的限制性规则,因为put off是指对会议或约定的取消或推迟,与此处要表达禁止small markets的存在或开放显然语义不符。

词语搭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习惯性或常规性的词语运用方式,这就是它的因循性。即有些词的搭配似乎在受语言运作机制的调节和制约,它们各有其较为固定或半固定的搭配伙伴,与其组成一种已经高惯例化的词组,即使有些词从语义角度上讲是相容的且能够互为搭.配,但如果违反了因循性也不可接受。例如,tell the truth就不能说成say the truth;add to our parents'financial burdens就不能说成add to our parents'economic burdens。

因此,教师必须关注那些学生表面上理解和掌握但事实上却被他们误解或误用的词汇,时常提醒学生词语的搭配范围和限制条件,不能随意组合。

4.重点突出词语搭配中动词的讲解

本调查显示,动词的错误搭配出现率最高,它表明动词是词语搭配的难点。Nesselhau踺议,最好将能与RC1型搭配中的动词连用的1~2个(最多5个)词教给学生,并提醒他们该动词的意义仅限于与这几个词的组合中。例如,教学failatest时,教师应告诉学生fail the examination也是正确的,且fail(失败)接名词作宾语时一般只用于以上两种搭配,而通常不说fail the match;对于RC 2型搭配则需向学生讲明该动词不能自由组合,同时把该动词最常见的组合告诉学生。教师还可以列举语义相合却违反搭配的因循性的实例,避免学生犯类似错误。例如,动词reach的常见V-N搭配有:reach a decision/conclusion/goal/an agreement,但应指出reach an aim不可接受,虽然在中国学生看来aim与goal很相似。

教师也不能因动词是搭配的核心因素而忽略对介词和冠词等其他搭配因素的讲解。例如,汉语中动词和介词之间的制约关系在形式上表现得不十分明显;而英语中的很多介词却受制于动词。因此,教师有必要将动词和介词连带着一起讲。例如,attention既能与动词fi连用,又能与动词pay连用,但两组搭配使用的介词不同,意义也不同。调查样本中就有学生把fix their attention on误用为fix their attention to,错误显然源于学生过度推广了pay attention to中的介词to。

5.及时反馈学生的词语搭配错误

学生在词语搭配方面出错在所难免,教师除了要讲解得法外,还应及时评判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词语搭配问题。

(1)讲究反馈方法

教师不可能每次都详细批阅每个学生的作业,且很多时候学生即使知道是哪个搭配出错,也不知错在哪里,更不知如何改正。“教师粗评+搜集实例+学生自评+教师评讲”的方法可解决此矛盾。这种方法既不会使词语搭配的讲解无的放矢,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找错和改错的过程中更清楚地了解词语搭配的因循性和限制性,更深刻地领悟中英文词义用法的不同和同义词之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差异。

(2)区别对待不同的错误搭配

词语搭配中限定词、名词的数、结构、拼写以及副词的错误多因粗心、抢时间或过于紧张而引起,学生一般能在自评或互评后自行改正。只有少数因缺乏词语搭配知识造成的错误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中英对照、同/近义词对比或搭配知识的讲解。

对中式英语搭配错误的纠正需要教师特别引导。因为语言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惯例式的行为(routine behavior),它反映在词语搭配中就是一个典型性的问题。能否熟练运用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典型的词语搭配是否熟练。如果长此以往任由学生使用中式英语而不加任何引导,势必影响其英语的熟练程度和交际效果。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有些汉语的V-N结构无法用得体和自然的英语V-N结构表达时,要采用说英语本族人可接受的典型结构。例如,give them a lot of fun应改为sth.is great fun;give them great joy应改为make them very happy。又如,受汉语影响的中式英语用词空泛,应改为英语词汇才符合英语习惯,也有利于交际。例如,influence one's health应改为do harm to one's health;show great/their welcome应改为welcome sb.warmly,即把Pinkham(2000)所称的多余的和空洞的“动词+名词”组合直接改为该名词的动词形式。

6.明确提出学习词语搭配的建议

(1)建议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辞典。这样做能减少英汉辞典将词义等同并局限于对应词而使学生无法进行语义区分的不良影响。

(2)建议学生养成对照和比较英汉语言语义异同的习惯,自觉总结某些词语搭配的限制特征,逐渐成为成熟的英语学习者。

(3)建议学生不能因词语搭配的限制性和因循性而过于保守。通过验证搭配假想,学生不仅能提高对词语搭配的认识,更能扩充其词汇量。

(4)建议学生使用词语搭配时不能忽视词语的逻辑关系,要提高汉语水平,不要犯“口不择言”的错误。

本调查关注的是V-N英语搭配的运用,不能对中学生所有的搭配学习做出全面的推断,而且样本有限,更准确的结论还需更大量和更广泛的样本以及更深入和更细致的分析。

标签:;  ;  ;  ;  

中学生英语搭配使用问题及其对教学的启示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