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教材文本”的好书推荐策略探寻论文_李燕燕

契合“教材文本”的好书推荐策略探寻论文_李燕燕

李燕燕(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二小学 浙江 乐清 325600)

摘要:阅读教学中,教师越发重视通过课内外阅读的融通和整合,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本文试从教材资料巧链接、悬念设置善诱导、原文课文细比照、文体特点紧扣准这四方面,来探寻契合“教材文本”的好书推荐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关键词:课外阅读、整合、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8)10-0196-03

叶圣陶说过:“应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仅靠四十分钟的阅读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具体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在大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语文课堂改革越发重视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整合、融通。例如:“群文阅读”以较短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1+x”联读,一堂课整合各种课内外的资源(文本、图画、影视等素材),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层面、思维水平……针对课外阅读还产生了以下四种课型, 它们的区别可见下表:

笔者在践行“课内外整合”的实际教学中发现:目前可以推荐给中小学生的书目单林林总总,版本鱼龙混珠,但由于语文课堂课时、课节的限制,一个学期所能开设的“好书推荐课”、“阅读交流会”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大多数学生仍处于“无书可读”或“不知何书可读”的状态。于是笔者试图探寻在有限的阅读教学时间内,基于“教材文本”的学习,如何高效地推荐一本好书给学生的策略。

一、教材资料巧链接,“好书推荐”有导向

教学中,向学生推荐什么好书呢?有个简单的思路:围绕课文的某一方面或单元学习的某方面推荐阅读,实现课内外阅读结合,比如从课文题目、作者、人物命运等入手,也可以结合书后“资料袋”进行好书推荐。

人教版三上《蜜蜂》和四上《蟋蟀的住宅》都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蟋蟀的住宅》课后资料袋提供了一份法布尔写《昆虫记》的背景资料,为了激发学生对阅读《昆虫记》一本书的兴趣,笔者开展了一堂以“好书推荐课”的活动来驱动《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如下:

1、了解《昆虫记》里面的科学知识(图片演示,想象推测)

师导入:下面我要隆重推出昆虫界最有名的建筑师,猜一猜,他是谁? (课件出示课文节选文字,出示“蟋蟀”的图片)

2、学习文本,小组合作,绘制一张“蟋蟀住宅”结构图,交流汇报。

交流中明确住宅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特点,修建工具、时间三个方面。

3、感悟《昆虫记》的趣味性(片段欣赏,感悟精彩)

(1)昆虫世界的趣事

师导语:这本书不但能让你了解很多昆虫的知识,而且有许多小故事,趣味横生,现在就请同学们听听松毛虫的故事。(师朗读片段)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读这本书,有时会让你捧腹大笑,有时会让你惊讶无比。

(2)品味语言——孔雀蝶

师导语:这本书虽然是一本科普读物,但它的语言却生动优美,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段描写孔雀蝶的语言。(课件出示)

①大声朗读语段,讨论交流这只孔雀蝶怎么样?

②默读,从哪些字句中感受到孔雀蝶的美丽。

③指名朗读体会。

(3)了解法布尔,总结推荐(感受影响,产生向往)

①出示不同版本《昆虫记》封面图片,学生欣赏

②出示介绍法布尔的故事(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进一步激发对这部作品的关注)

本例是在结合课文、书后资料袋的基础上改良的“好书推荐课”,一方面通过片段阅读、图片想象设置阅读悬念,另一方面通过品味文字情趣,引发学生阅读期待。儿童天生喜欢有想象力,有趣味的东西,如讲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小故事以及他小时候“伏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运苍蝇”、“爬树观察螳螂”、联系课文中“一连观察了(蟋蟀挖洞穴)好几个小时”,可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作者法布尔用一生经历完成一部昆虫学巨著,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成为世界各国小朋友最喜爱的科普读物。这些信息的传递都会让学生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向往随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这样的“资料”在教材中比比皆是,人教版三、四年级的《争吵》、《卡罗纳》均出自《爱的教育》一书,书后有介绍此书的资料袋;五、六年级教材中开设“课外书屋”板块,教师就可以从编者推荐的书籍入手进行教学的整合,例如 “走进鲁迅”的单元,就可以渗透《朝花夕拾》这本书的内容,《朝花夕拾》作为鲁迅先生中年对“童年”的一次深情回眸,是非常值得推荐给学生一读的。2016年部编版教材开设 “快乐读书吧”,例如“读读童话故事吧”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概要,还从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两方面进行指导,教师就可以把它设计进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达到“以一篇带一本”的效果。

二、悬念设置善诱导,“好书推荐”有磁力

老师对一本书的喜爱与推荐热情往往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期待,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老师循循善诱地推荐下发动起阅读热情。例如以下是一堂笔者记录的温州名师《七律?长征》的课堂实录片段:

课堂伊始,师故作神秘:“我有一本葵花宝典,有了它,走进诗词世界一点都不怕。不过我们先来诵读今天要学习的《七律?长征》。”

学生在一番朗诵后,体会长征之艰苦,感受红军之坚强,咬文嚼字,质疑“暖”字,老师借仿“暖”说“寒”,学习此鉴赏方法。

生试着“结合背景故事+我的诗文鉴赏”进行汇报。

生表示:“鉴赏有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粲然一笑):“其实是有方法的。诗文鉴赏也可以是全诗的朗诵。”(话题戛然而止,吊人胃口,又带着学生吟诵出“伟人气概”,并从中体会律诗“对仗”的特点)

第二活动板块,师生对读《山居秋暝》,粗感诗意后,此时师出示了一段自己所写的诗句赏析,联系王维故事,明晰鉴赏方法需“结合创作背景”,聚焦关键字词,发现特殊表达。

第三活动板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联系资料,发现精彩字词或特殊表达,学生试写赏析,并交流,师出示一段鉴赏。

师:其实这段鉴赏文字是抄来的……(生哗然)

师拿出了一本砖头般厚的书,说:“这就是我的葵花宝典,有了它,我从一个采话大盗变成了鉴赏能手,刚才出示的这段诗文赏析就是从它这里搬运过来的。(师又拿出另一本市面上其他的鉴赏辞典,比较文字之优劣)有些文字你读不懂,没关系,只要把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抄下来,整理成通顺的文字就是一篇鉴赏的文字。随着年龄增长,你能读懂的就会越来越多。”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师投影出示《次北固山》就“风(顺 正)一帆(悬 杨)”让学生查阅《诗词鉴赏辞典》求证)

生积极性被大大调动,现场进行“搬运”鉴赏。

教师布置了作业:查阅资料完成律师精彩诗句赏析,优秀作品墙报展出。

对于小学生,读懂一首诗已然难矣,更何况是鉴赏一首诗,但课例中的老师却是“一两拨千金”,不仅有读律诗的指导方法,还通过自己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自然活泼的教学活动层层深入、轻轻松松让学生欣然接受了一本砖头般厚的工具书——《诗词鉴赏辞典》,虽然读物的言语水平高于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但是学生内心对它的“可接受”却是读一本好书的开端。建构更高品味的阅读,师者是责无旁贷的“推销员”。

三、原文课文细比照,“好书推荐”更立体

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材中有许多出自于名家的文章,因教材编排的需要,编者会进行一些删减改编。四年级上的课文《巨人的花园》就改编自王尔德的童话《自私的巨人》,笔者在备课时发现《自私的巨人》语言更具优美性,细节更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故事结局都和课文有着较大的区别。于是,在第一课时设计了课文原文的“对比”活动,并与学生一起绘制“双气泡图”(图1),将阅读思维进行图示化输出。

经过一番细细比照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倾向于王尔德的原文,于是笔者顺势出示了《快乐王子》的一个故事片段,设置了悬念,学生猜想故事的结局,又引入王尔德与他9篇童话故事的介绍词。在确保人手一本《王尔德童话》童话后,阅读成了每日的作业,交流收获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笔者还尝试让学生绘制人物特点的表格图(图2)和概括归纳“王尔德式童话”特点“气泡图”(图3),让一本课外好书的阅读走向深度。

此外,比较阅读还可以从同一主题下作者风格、创作手法、语言运用,情感基调上进行尝试。在比较中实现阅读方法的顺向迁移,相比传统的阅读教学能更具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目标性更单一,它是针对学生乐于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了不少却收效不大的现状而设置的。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有效提升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好书推荐”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阅读。

四、文体特点紧扣准,“好书推荐”更清晰

关注“文体”的特点,可以定位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切入语用训练,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独特性。教师的文体意识,决定了阅读教学能否走上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正确道路。笔者以为,这种思路同样可以适用于“好书推荐”。

书信,作为一种实用文体,便于人与人思想的沟通与交流。人教版四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由两封信组成的课文。在一个课时内,笔者先从写信者如何叙述烦恼,回信者如何“具说服力”的两个角度来探讨两封信的写作特点,最后在课堂作业单上设计一个练笔活动,文段引入了鲍雷伊的一封(求助)来信,让学生尝试以汉修先生的身份进行回复,在“一来(读)一往(写)”的中不仅训练了写信的格式,还 “一箭双雕”推荐《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

此外,在契合“教材文本”的好书推荐上有以下注意点:

1、了解学生需求,选择推荐作品

教师在推荐阅读时,要以学生为本位,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

2、抓好激趣点,确定欣赏的片段

(1)根据文本特点选择激趣点。例如: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语言;科普类作品,可以介绍书中的一些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的内容,也可以播放书中的一段精彩人物告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电影中的一个场面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根据年龄特点选择激趣点。年级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都不同,所及选择激趣点都不同。中年级可以把情节内容、人物形象等作为切入点,激发阅读兴趣。高年级可以在了解情节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风格特点。

(3)把握好片段欣赏指导的度。片段欣赏指导类似课内阅读指导,但是在指导层次上要比课内指导浅显,学生只要读通、读顺,读后能无拘无束地交流,激起进一步的阅读兴趣就可以了。

3、组织系列课外读书实践,巩固阅读效果

在课内推荐了好书,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课外读书实践,例如:制定读书计划、制作读书交流卡、读书笔记、读书小报、学生自主读书交流会等来巩固成果。

总之,语文学习需要大量的、高质量、高营养的真正阅读。把课文内容作为一个点,把相关的课外好书作为拓展的面,由点及面,由课内到课外不断拓展,这样的教学策略应有很多。师者唯有立足于学生的现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语文书走进一个世界,又能从一本语文书中走出来,走进另一个更为广阔的书香世界。

参考文献

[1]刘济远.《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2]秦斌.《读物推荐课的实践探寻》.《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7

[3]陈咏红.《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融通》.《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6.6

[4]周一贯.《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3

注释

①参考刘济远主编《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论文作者:李燕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契合“教材文本”的好书推荐策略探寻论文_李燕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