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分析论文_喻刚龙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分析论文_喻刚龙

喻刚龙(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百纳民族中学 贵州 大方 551600)

摘要:自新课标落实以来,我国的教改进程就在不断的稳定推进过程中,诞生了众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在被不断推广和采用中得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导学案方式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十分显著,导学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成为了一次重要的课堂教学转变尝试。不过由于该模式出现晚、经验少,故很多问题仍旧尚待解决,需要在实践、改进中逐步提高。现本文将针对性分析导学案的编撰与使用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2-102-01

前言

学案导学是一种在新课改推动下诞生的教育模式,因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故被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与高中教学实践,成为了高中数学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导学案中教学的核心转变为了学案,简单来讲就是把教学案变成了导学案,利用导学案开展数学教学。这一模式不仅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同时也与核心素养教育的内在需要相契合。如今导学案教学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在高中数学教学,在不断地探索与推进下,最终将能够达成教学的完美统一。

一、导学案存在的问题

(一)编撰问题

1、形式单一

导学案模式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一体的教学模板。不过虽然该模板是在众多教师不断实践下得出的,有着较高的借鉴与合理性价值。不过一旦这种模板被肆意套用与推广,被机械式的运用就会失去导学案原本编撰的初衷[1]。事实上导学案的原理为根据学情、学科特点针对性编写,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导学案绝对不能够板块化、模式化[2]。特别是高中数学这种由多种题型组成的学科,更是要注重其概念形成讲解的过程。

2、内容错位

许多教师都没能够将教案编写思想转化为导学案编写思想,而是直接套用着过去的习惯编写导学案,这使得很多教师的导学案内容以及思路仍旧没有注重学生的需求,仍旧站在教师角度设计教学目标。导学案相较于导学,更像是教案的复制品或是翻版。错位的导学案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没有考虑学生数学问题接受能力[3]。

(二)使用问题

1、课前问题

如果导学案自身的编写存在问题,那么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失去导学案应用设计意义,而这通常都发生在导学案课前应用时期。导学案的应用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引,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导学案的最大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课中问题

很多有着很长教龄的老师都喜欢直接套用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这使得导学案价值根本无法得以发挥,甚至有部分教龄长的教师认为导学案的意义不大,自己的教学经验才是宝贵的教育话题。对应的是很多年轻教师因为缺少足够的教学经验,所以十分依赖导学案,这所带来的结果是年轻教师过于依赖导学案但忽视了教材本身的实用意义,进而出现导而不教的问题。

3、课后问题

导学案最大的作用在于能够使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知识,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此外反思也是导学案比较突出的价值体现,师生在烦死的过程中深化知识的理解,一般这一环节都是课后进行的。不过很多师生都忽略了课后反思,认为只要课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即可,导致导学案课后反馈出现失效问题。

二、导学案问题解决方法

(一)改进编纂策略

为还原导学案价值本位,防止导学案成为教案的附属品,教师就必须要“瘦身”导学案,根据导学案应用需求设计导学案内容,具体流程为:首先根据教学大纲需要编制教学目标,陈述其具体需要。其次设计合作探究与自助探究环节时,必须要考量学生的个人能力,包括过去所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探究问题必须以层次性、阶梯性形式布置,内容应当具备指导性、示范性特点。最后课后作业与检测题的编纂不应过度复杂,只要有综合题与基础题两类内容检测即可。

(二)改进使用策略

导学案注重的是导学而不是教学,从中不难看出,为发挥导学案最大价值教师就必须合理使用导学案,平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只有当教学同步进行,才能够最大化导学案教学效果。

以集合一课为例。课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调整教学方式,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探究问题。课中教师需要将集合的概念引入学习目标,并告知学生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重点,随后向学生布置集合探究问题,如什么是空集、子集以及相等、并交线、补集、幂集的含义要求学生以小组模式进行文体探索,当然此阶段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同互动,进行点拨。随后在小组评价、个人评价中,使学生明白知识点理论。课后由教师布置课后的作业内容,连接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巩固复习,理清教师课堂讲解思路。利用笔记找出自己学习的错误,加深对方法、定理、公式的理解程度。

结语

导学案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师生隔膜,开辟教育新道路而言有着重大的意义。不过需注意的是,虽然导学案优势巨大,但因为其起步晚,所以在编撰与使用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本文针对性分析了当前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支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燕玲.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28+31.

[2]李文磊.浅析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91.

[3]徐梅.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亚太教育,2015(09):44.

论文作者:喻刚龙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分析论文_喻刚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