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植物配置、造景与发展趋势论文_杨尚尚

城市公园植物配置、造景与发展趋势论文_杨尚尚

连云港市苍梧绿园管理处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在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丰富居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城市公园园林植物配置、造景特点进行分析,并判断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期望为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植物配置;植物造景;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城市中心区有它的独特性,如人流量大、市民品味较高、市民工作压力较大、区域大气污染相对较重等。观赏植物是园林景观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是中国园林中四大造园要素之一,城市公园作为居民和游人的重要活动和休憩场所,对园林植物配置和造景的要求更高。

1、公园绿地植物配置特点、方式及作用

1.1 植物配置特点

多样性。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态环境的创造,不仅有各种本区特色乔木、灌木、花卉和地被植物,而且有许多北方、南方特有树种。

艺术性。在植物配置上不仅要注意配置的方式、季相的变化,亦重视植物的姿态美。所有树木在栽植之前,都经过造型处理,生长期间,定时跟踪修剪型。

科学性。植物配置不仅重视绿化的艺术性更注重园林的科学性。例如儿童游戏区植物配置方面应以“无刺、无毒害、无异味”为原则,为儿童创造一份安全、健康的天地。安静休息区以银杏为主要树种,形成幽静、清雅的环境氛围。

1.2 植物配置方式

孤植。孤植可作为景观中心视点或起引导视线的作用,并可烘托建筑、假山、水景。苍梧绿园东北大草坪上孤植的银杏,树形端庄、树冠开展、枝叶优雅,树下点缀着木槿、石楠、麦冬,北侧片植金镶玉竹,秋日,银杏在蓝天、白云和绿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动人。

对植。对植即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苍梧绿园北入口两侧对称可栽植银杏,东、西入口两侧对称栽植法桐,东西南北纵横延伸,整洁、舒展通透,引导市民游客进入自然的世界。

带植。带植也称列植,是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公园规划时可密植蜀桧,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

丛植。丛植是三株以上的树木的组合,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方式。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又能看出树种的个体美。苍梧绿园在园内或水边、或路边、或树下,点缀着火棘、海棠、紫薇、鸢尾、美人蕉、栀子花、红花石蒜、红瑞木、海桐、虞美人、火炬、红枫、棕榈等,与周围绿地、乔木有机结合,合理搭配,形成了花团锦簇、异彩竞秀的植物景观,显现出格局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观效果。

群植。群植是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苍梧绿园的梅园区的梅林、红枫林;西门一级路南侧的银杏林;A地形位置雪松林;江南水道旁的水杉林;东南角的紫玉兰林;南入口的黄栌林;竹岛的竹林。

1.3植物配置的作用

突出公园特色,营造氛围。绿化植物与地形、园建、铺地材料以及园址构筑物共同打造公园特色。有的公园运用山体、人工湖、绿化带、亭、廊、亲水平台、景观桥、喷泉、瀑布、园林小品等一系列景观元素,并充分利用姿态不同的植物进行造景,建立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结合的复层混交植物群落园林造景元素,打造出步移景异的观赏效果[2]。

2、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特点及作用

2.1园林植物造景特点

注重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协调搭配。从园林造景植物运用实践来看,根据各植物的植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并结合造景目的,综合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实现相关植物的协调搭配。目前园林植物造景最突出的特点,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四季色彩”。各种植物协调搭配,从景观生态的角度来看,可以丰富生物和景观的多样性,提高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增强小生态抗性[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色彩搭配强调时空变化特征植物具有典型的季相演变性。园林植物造景需要重视植物的色彩搭配,尽可能保证造景随四季变化出现定的色彩序列,从而丰富景观,增强景观的观赏性。比如在“国庆”等具有喜庆意义的节日,为了凸显“喜庆需要配置红色植物,以体现吉祥、尊严等;在秋季,为了避免色彩的单调,可以配置枫树、山植等;在冬季,为了实现“四季常绿”可以栽种松、柏、杉等植物。同时,色彩搭配还要尽可能地处理好绿色与其他色彩的关系,避免色彩设计过于单调[3]。

重视不同观赏资源的综合运用按照观赏部位的不同,园林观赏植物包括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芳香类等多种植物。通过多种植物的搭配,可以更好地满足造景需要,获得更强的美学体验。比如桂花、腊梅就是常见的芳香植物,枫叶则是很好的观叶植物,牡丹、芍药是常用的观花类植物。在园林植物造景中,设计者充分运用各类观赏资源,并进行合理的搭配,尽可能在同一景观运用多种观赏资源。

2.2植物造景的作用

植物造景,是基于植物配置而开展的,具体分析设计区域内的山水地势、亭台楼阁等,使所选取的植物能够同其合理搭配,进而形成具有园林特点及植物自身特色的园林景观。主要的作用有建造功能、美学功能和生态功能。

建造功能是指植物能在景现中充当像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墙而等限制和组织空间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视线的方向,从而形成心理上各种空间感。

美学功能除了指植物的美学特性外,还包括植物的完善作用、强调作用、识别作用、软化作用等。在一个设计中,孤植或群植的植物至少同时体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

生态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改善小气候、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风、减噪、遮荫等功能,可为城市公园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3、植物造景发展趋势

3.1植物造景更加注重人性化。植物造景围绕着人的需求进行建设、变化。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愈加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人们的需求,也必须不断地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植物造景所创造的环境氖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便于人们的休闲、运动和交流,可以说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更高境界。

3.2 让园林造景“回归”自然。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理念与实践主要来源于西方。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最突出的问题的问题是不重自然、人工痕迹过重,缺乏意境。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现代园林设的发展。“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园林设计最核心的指导思想,指导人与自然、与环境的和谐共处[4]。这种理念实际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思维。让园林造景“回归”自然,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让园林造量“回归”自然,需要加强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璃宝的挖掘和再利用。同时,也需要适当的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推广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3.3 园林造景与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园林植物造景不仅仅是“造”一种观赏景观,而是通过观赏景观展现景观所在地的文化与精神风貌。当前我国园林植物造景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单纯为了“造景”而“造景”的情况突出,这也造成了各地园林景观同质化严重,“千地一景”十分突出。事实上,园林造景与文化发展也息息相关。将园林造景融入当地的文化,与其他城市在园林景观上形成了差异化,是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

总之,园林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作为园林工作者,对城市公园的植物造景方面将贡献自己的力量,结合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特点及发展趋势,不断创新与发展,形成新的造景理念与方法。

參考文献

[1]卢长敏.苍梧绿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J].现代园艺,2011.(09):144.

[2]叶文文.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设计和构建分析[J].现代园艺,2016.39(13):109-110.

[3]楚飞,曾虎,耿士均.城市园林植物造景的分析和研究[J].安微农业科学,2015.40(9):197-199.

[4]谢兰曼.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与原则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14,28(6):143-147.

论文作者:杨尚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城市公园植物配置、造景与发展趋势论文_杨尚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