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段折纸基础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论文_张春晓

浅析小学低段折纸基础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论文_张春晓

张春晓 嵊州市鹿山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 嵊州 312400

【摘要】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最强的启蒙阶段,折纸活动能够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个体性创造精神的开发和培养,能够让学生在折纸活动中充分有效地发展艺术创造性思维。本文从小学美术实践教学和基础折纸教学来阐述折纸教学对儿童创造性综合思维的有效提升作用。

【关键词】小学低段;折纸教育;创造性思维

折纸,儿时最为方便的一种纸质玩具,一张张四四方方的彩纸上都曾留下了孩子们最为纯真的童心。纸兔子、纸船、纸飞机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折纸这种流传在我们身边的寻常事物似乎离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越来越远,而儿童运动心理学认为:手部动作的练习在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手、眼、脑的有效协调,更够能促儿童在视觉、知觉、感知能力的体验。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最强的启蒙阶段,折纸活动能够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不失时机进行个体创造精神的早期开发,让学生在折纸的活动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一、折纸教学对儿童创造性培养的有效作用

1、儿童折纸基础折法教学实践

《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每学年教学中都安排了相应的折纸教学课程。在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教材能动实践创造的主体,要为学生的发展留有想象创造的空间,让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低段折纸教学中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简易操作的教学内容,并且加入一定的趣味性,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学生通过对折纸标识的认识:凹折线(向内折),凸折线(向外折),180º翻身,折的方向,剪开部位和长度,插入,剪去部分;折纸基本折法:双正方形折法,单菱形折法,双菱型折法,双三角形折法的练习和一些特殊步骤的训练,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改变传统的以传授技能和模仿制作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运用各种材料及变现手法展开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学会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

2、儿童视知觉和创造力的培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折纸是纸艺的一种,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别看折纸只是动动手指在一张纸上做出一些东西来,它所涉及到的领域却会让我们在有简入难的教学活动中大开眼界。学生通过折纸训练,不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俗话说“十指连心”,折纸过程中同时开发了大脑,使大脑得到了开发和锻炼,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也促进了学生对其他知识学习的探索能力。折纸讲究对称,平行对称,对角线对称,培养了孩子对事物观察的对称性;折纸需要耐心,可以锻炼儿童的耐力;折纸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感,就可以培养儿童的立体空间感。一张普通的纸可以折出许多物品来,举一反三,会折飞机,就会折飞船,可以培养儿童的空间创造性。

3、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培养

折纸不能等同于剪纸,折纸它不改变纸张本身的大小,只是进行形态上的变化。学生通过手指跟一张纸的亲密接触中得到体现和锻炼,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开启了一张纸片的艺术童话之旅,让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散到更加广阔的地方;有时候还会觉得自己像个小小的魔术师,在平面和立体之间快乐地游玩。折纸能够训练儿童的对称感、提高儿童对角、线、符号等概念的理解。还能开发儿童的智力,锻炼他们的耐心。当孩子们能够静下心来沉浸在折纸手作的世界里并产出作品时,他们也会收获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发他们释放出更多的兴趣对折纸的步骤、方法等进行探索式的创造。

二、低段课堂折纸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1、情境创设利于提高折纸兴趣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了解各年级儿童手工学习情况,开展多种活动方式、方法,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并且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关与不用主题内容和表现手法的折纸艺术作品,开拓学生创作的思维,使之成为新的主题内容。在练习和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加强学生对各种折叠方法和剪、画的使用,培养孩子参与折纸活动及用辅助材料表现具体内容的积极性和探索的欲望。希望学生能够从课本学习变为人本学习,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多让学生观察、讨论,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学生的进步要以鼓励的正面态度对待,发现学生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有意识的去收集各种优秀作品,引导他们去观察、探索折纸作品中的操作技巧,鼓励他们去学习,同时培养孩子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做做玩玩中学会技能,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培养情感,活动中思维想象,达到主动的创造的目的。

2、评价机制提升折纸艺术

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对折纸教学的评价应以学生个体的综合水平为基点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制作表现、协作精神、表达能力、作品创意等。对学生做出肯定的、积极的和客观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是多元的,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生生互评,还可以是学生自评等,让学生参与整个评价活动,有利于他们养成自我反省、自我检查的习惯,而且能让他们在互评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主动的投入学习。在评价中应准中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不同的想法,关注学习过程,突出创新探究等特点。

折纸作品展示的激励作用

3、 作品的展示对于激发学儿童学习兴趣,调动儿童学习折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折纸展示的方式有很多种,通过学校艺术节组合展示折纸作品;通过图片处理利用家校沟通软件展示,并且和家长互动;通过孩子之间相互交换作品,相互学习进行展示。不同的展示方式都可以达到相互交流、赏析、促进的目的,还能最大限度的肯定儿童在学习折纸的成果,帮助孩子体验收获成功的喜悦,体验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结语:折纸教学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所以在中小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折纸方面的技巧培养和能力训练,不仅学生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传承祖先所发明的纸艺文化,从而让折纸艺术在我中华大地发扬光大。

论文作者:张春晓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低段折纸基础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论文_张春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