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二次创业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二次创业”的目标和运行特征
“创业”就是开拓,“创业”就是创新,亦即根据现在乡镇企业的环境特点和自身的发展水平去寻找新的增长点。二次创业的目标应当是提高乡镇企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如果说“一次创业”侧重于“量”的发展,而“二次创业”应侧重于“质”的提高。“一次创业”一般是通过不断的资金投入,求得产品的产出着力于产品经营,而“二次创业”应是增量资产经营和存量资产经营相结合,并注重资产经营效益,以资产做为企业经营的主要对象。增量资产经营是指新增投资推动乡镇企业的总量发展。从总体说“一次创业”的增量资产经营方式功不可没,没有大量的“增量”投入,就没有乡镇企业今天的规模。然而,鉴于农民由务农转为务工、务商,素质水平不适应,经验不足,国家宏观管理没跟上,因而“一次创业”的“增量”投入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二次创业”中无疑仍要采用增量资产经营,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还要看到,当前存量资产经营已是势在必行,是资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一,乡镇企业目前存在大量闲置资产,这些闲置资产无效益,甚至负效益(承担保管等费用)。因此,必须通过资产流动重组,使这些闲置资产重新投入生产经营中去。原因二,目前乡镇企业资产经营效益低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经营效益呈下降趋势。一般说来,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原材料质量的改善,企业职工素质的增强,资产经营效益应当日益提高,而实际上却日趋下降。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注重存量资产的运行效益。原因三,1997年以来,国有中小企业加大改革力度,不少企业正朝着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这给乡镇企业经营者们参与国有企业存量资产运作提供良好的机遇。乡镇企业的存量资产经营不仅要在乡镇企业内部和之间进行,而且还要以国有企业为对象开展资产经营,通过拍卖、兼并、合并、组建集团等形式,把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搞活,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
所以,从资产经营中寻找“二次创业”的新增长点,是“二次创业”的基本特征。“一次创业”重产品经营,这在当时的卖方市场环境下,在乡镇企业的初级阶段,是一种必然的运营方式。然而,“产品”是企业经营的“形式成果”,而“资产”既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又是企业发展的标志。对于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来说,其所追求的是资产的增值。因此“二次创业”定位于资产经营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二、“二次创业”的战略重点以及成功的关键
(一)结构优化是二次创业的战略重点。由于乡镇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其成长轨迹又是沿用市场调节的模式,亦即乡镇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列入“国家计划”。它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夹缝中自发生长,是由于农村过剩劳力的推动。非农产业利益的“牵动”以及改革开放的宽松政策环境等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难免带有盲目性,而且在项目的上马和运行中,往往因管理机制不顺,产权主体空位、错位,权责不明以及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信息不实等原因,造成饥不择食,利用资源失误,引进设备失误,重复建设等,以上这种基本上是“无序”的自发发展,其后果是结构的失衡,至今,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乡镇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瓶颈”。二次创业的中心任务应是使这种“无序”状态走向“有序”,即进行结构调整优化。
结构调整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资产结构、企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布局结构等等。中央提出结构调整应坚持三个导向,即根据市场需求,产业政策和资源优势来进行结构调整,三个导向实质上是市场导向,因为产业政策的主要依据也是市场需求,至于资源优势,关键在于人的因素,只要符合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可以靠人来创造或借用。
1.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而且是长期的。目前乡镇企业第一产业占4%,第三产业占1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比重, 应当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二次创业中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应与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既发挥农村优势,也符合农民的利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长产业键,建立农、工、商、运、建、服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这对乡镇企业上新台阶是一有效的重要战略措施。必须下决心培植一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市场,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而且应在资金、技术、信息、组织等各项服务上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2.产品结构优化更是势在必行。市场需求向高档化、多样化发展,因此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应是名、优、特、新产品。顾客购货认名牌,乡镇企业如果不创名牌产品就必然被冷落,以至于被淘汰。二次创业中必须把创名牌当成企业主攻目标。广大乡镇企业经营者生产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名牌”是企业无形财富,是市场竞争的焦点。谁拥用名牌,谁就占有市场。“名牌”象征着企业的实力,代表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信誉。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掌握消费者的偏好,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创造产品特色等争创名牌产品。还有一些企业走以“名牌”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横向联合进入名牌产品企业行列;还有的挖掘国有名牌资源,注入资金、扩大规模,充分发挥老牌产品的名牌效应。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去创名牌。
3.资产结构调整除重点放在盘活闲置资产外,还应认真解决流动资金不足和负债率过高的问题。流动资金紧缺几乎是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外延扩大再生产时没有安排足额的流动资金,以成后患。另外,应收帐款和产成品积压以及原材料不适用等也是重要原因。所以,流动资金不足主要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来解决。负债率过高则主要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加强约束机制来解决。
4.企业结构优化是实现乡镇企业总体结构优化的重要环节,因为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尽管小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存在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意义,继续保留一定数量无可非议,但就乡镇企业的总体状况看,“二次创业”企业结构应向“一大三高”(即规模大,科技水平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高)方向发展,这是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也是乡镇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主动推进企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实施骨干企业“膨胀工程”,加速乡镇企业集团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规模效益,才能在剧烈的商战中奋力抗争。
5.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集体经济为主,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是明确的。现在的问题是个体私营,合伙企业以及产权主体多元化的企业比例太小,从统计的数字表明,这几类企业的效益明显好于集体企业,这几类企业和市场具有更强的溶合性,它们在解决农民就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较快地致富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功能。因此,应当一方面通过培育一批新的个体私营合伙企业,另一方面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把一些小微亏企业租、售给个人,加大个体私营企业的比例。同时,通过产权流动重组,形成更多的多种所有制相互溶合的产权主体多元化企业。
6.布局结构优化是农村城市化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那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初创阶段的布局应当在二次创业中得到改变。分散布局造成能源、土地资源的浪费,管理的不便,环境的破坏,信息传递障碍等等。应本着经济合理、高效、配套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工业小区,发挥聚集效应,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伐。
(二)产权制度改革是二次创业的“动力源”。“二次创业”的大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处于过渡时期的乡镇企业,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变革要求乡镇企业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使企业的所有者、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发展动力,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所以,不改革就无“创业”可言。改革是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动力源”。
乡镇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是产权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产权明晰问题,才能改变“人人有份,人人不问”的状态,才能把企业职工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产权问题是绕不过去的,而且,现在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政企不分、集体资产流失、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力等等,其根源都在于产权不明晰。只要产权明晰,人们自会在“产权”的驱动下去认真解决以上各种问题。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乡村集体企业,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因企制宜,通过不同方式,达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近几年的改革实践说明,股份合作制是乡村集体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符合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预言中所提出的“在协作和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资本论》第一卷,832 页)这种“个人所有制”是指“非孤立的单个人的所有制,也就是改造为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21页)。“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494页)。 股份合作制以合作制为基本原则,吸收了股份制的适用规定,使这种组织形式更加适合当前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和群众的思想觉悟程度。同时,它可以较好的克服劳资矛盾,确立广大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实现产权明晰化、投资多元化、职工股东化、决策民主化。因此,应当积极推广这种形式。当然,除了股份合作制以外,股份制、拍卖、租赁等其他形式也应积极采用。总之,通过转制,资产重组,达到活化机制,壮大企业。追求某种形式不是目的,增强企业的动力、活力,推动企业发展才是目的。
(三)加强管理是二次创业成功的保证。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得好,一个好的经济政策并不能代替管理,同样,管理也不能代替经济政策。从1996年以来,随着《乡镇企业法》的颁布,中央(1997)8号文件的下达,可以说,党中央、 国务院对乡镇企业已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尤其是在8 号文件里明确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的8项措施和10项政策,这给“二次创业”提供了方向和保障。 “二次创业”的成功与否,要看管理是否上一个新的水平。否则,将造成落后的管理与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称,管理落后会使二次创业失败。加强管理的内容很多,当前乡镇企业管理重点应抓三方面。
1.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使用和培养。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好的管理者可以救活一个濒临死亡的企业,而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一个好端端的企业搞垮。所以,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管理者的选择应在注重能力的同时注重人格和道德,要随着用人机制的转换,把任命制改为选聘制,把真正优势人才选到管理岗位上来。对管理者的使用,关键是要建立可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应包括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两方面。约束机制包括权力约束机制、制度约束机制,监督约束机制(股东、职工、党组织、法律等监督约束),市场约束机制(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营者市场约束)。现在,企业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的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有的很薄弱。激励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任命管理者的部门定工资,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一样月薪制,管理者和工人的工资一般差距不大,与管理者的利益与个人才能、业绩、风险不相称。约束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企业各项制度不健全,从宏观上讲,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营者市场还没有充分发育。因此,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和配套改革密切相关。
2.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和执行。“制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制度管理和经验管理相比较,它具有科学性、规范化、效益性等特点。只有狠抓制度管理,才能获得二次创业的成功。当前制度管理特别要注重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同时,要有一套保证执行的检查监督办法,否则,即便有了制度也不过流于形式。
3.企业经营战略的研究和制定。经营战略是企业全局性长远性的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也包括具体的策略和手段。二次创业中,尤其要注重资产经营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产品经营是一次创业的特点,在当时供不应求的市场条件下,在乡镇企业刚刚起步阶段,一般只求生产出产品投放市场就可以。而当今市场供求特征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企业闲置资产增加,加之企业规模扩张的客观要求,资产经营成为“二次创业”的主要经营特征。同时,由于市场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多元性、交互性、可变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更新性、高档性,这就要求乡镇企业在二次创业中必须把市场营销战略放在首位,认真地研究细分市场,寻找市场空白,研究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研究和实施名牌战略,使企业成为驾驭市场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