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与多育——对多育的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物学论文,社会学论文,贫困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贫困多育”。对这一统计规律,从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到马克思都有表述。而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多”,除一些学者从食物与生育的关系作过说明外,则少有专门的论述。但对生育,却有不同学科的、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只要将这些研究与贫困联系起来,便可以很大程度上对“贫困是生育的温床”作出合理的解释。
生存危机与补偿生育
为了生存,每一个物种都须具有无限扩充自己数量之势。而由于食物、种群密度、被捉食(食物链)或捕杀(人类)等原因,将其数量维持在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即生命与环境相协调的“平衡原理”;每一个物种,为了生存,都必须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此即生命的“最小数量原理”。
当一个种群由于繁殖过度而种群过密(超过个体之间允许的最小空间距离),或食物缺乏时,“平衡原理”遭到破坏。而饥饿,密度过高(造成个体内分泌紊乱、紧张,攻击性增强,或通过馈传反馈机制)造成群体死亡率上升,甚至出现“集体自杀”现象①。群体数量的减少和迁移,使种群与环境恢复新状态下的平衡。物种通过提高死亡率或迁移以维持与环境平衡的现象,可称为生命的“抑制反应”。
当一个种群因被捉食或被捕杀而数量急剧减少时,存留个体的出生率则上升,大量繁殖,甚至出现非育龄期生育②(生育年龄下降和上升),从而使种群数量得以恢复。物种通过提高出生率以保存自己的现象,可称作生命的“补偿反应”(补偿生育)。
“抑制反应”和“补偿反应”都是在生存危机时,生物为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即“生存本能”。“补偿反应”是由信息(同伴的死亡)引起的生理反应,“抑制反应”则是由物质(饥饿、过密)引起的生理反应(死亡率上升)和行为反应(集体自杀)。在生物进化的长期过程中,经过多次的刺激,“抑制反应”和“补偿反应”作为一种本能而被遗传下来。
“生存本能”和“平衡原理”作用的另一结果是生殖力同生存力成反比:生存力强的生物生殖力低,生存力弱的生物生殖力高。生存力强的生物在低生殖力的情况下,即可保有一定的种群数量——这对它来说是经济的——如果生殖力高,种群数量即会超过环境限制而不得不减少自己的数量;而生存力弱的生物在高生殖力的情况下,才能保有一定的种数量——这对它来说是必须的——如果生殖力低,便不能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
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使自己远离了动物界——生物属性减弱,社会属性增强。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物,在数量过多时借助“抑制反应”——或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或迁往另外的栖息地。而人类在数量过多时,则借助于提高生产,增加食物来解决——克服自然的限制,扩大“生存空间”。除保留迁移外,人类已不必通过“抑制反应”——减少出生,增加死亡来维持与环境的平衡。不断发展的生产和增多的食物,弱化了人类的“抑制反应”。而伴随着人类历史的高死亡率,却使“补偿反应”——高出生保留了下来。“抑制反应”的弱化和“补偿反应”的保留,既是人类进化的文明之果,又是人类庞大数量形成的重要原因。而庞大的数量,则埋藏着人类困境,乃至可能导致文明毁灭的种子。
人是社会的人,也是生物的人,而且首先是生物的人。所以,对多育的讨论,既要重视经济和社会原因,又不能对生物学角度的探讨持排斥态度。
关于贫困与多育的生物学考察,一是补偿生育。作为对高死亡补偿的高出生,既见之于一个高死亡率的人口,也见之于一个死亡率高的阶层;既是社会人有意识的生育行为,又是生物人在生存面临危机时的本能反应——“补偿反应”。现代的贫困人口、死亡率虽由于医学的发展而有所下降,但贫穷、饥饿、营养不良仍然是对生存的一种威胁。“补偿反应”——多育在贫困阶层中的延续,乃是出于人类的本能。
二是食物与多育的关系。即生育同营养成反比例关系,饥饿、营养不良的人口生育率高。对此,不少学者都有描述。亚当·斯密曾写道,苏格兰高地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妇女,常生子女20人以上,约·卡斯特罗指出,蛋白质缺乏,出生率高;傅立叶也看到,强健的妇女有生育能力减弱的倾向,好的食品起着限制怀胎的作用。马克思则概括道,生育和死亡,家庭人口数量都同生活资料成反比例。多育与食物的这种反比例关系,可被看作食物缺乏引起的生存危机(高死亡率)所导致的“补偿反应”在个体生理上的一种反应(蛋白质缺乏,肝脏受到损害,控制雌激素分泌的调节功能下降,妇女生殖力增强)③。
对于死亡率较高,食物缺乏,营养不良,生存危机感重的贫困人口或阶层来说,其出生率高乃是一种必然。
影响生育的社会经济因素
从经济、社会角度看,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以下诸多方面。
生产对劳动的需求
生产通过对劳动的需求调节人口再生产,是一般的人口经济规律。(1)在生产率低,人口相对少的情况下,生产的发展赖于劳动力数量,从而人口增加。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增长呈一致性。就业容易,人多劳动力多的家庭比人少劳动力少的家庭具明显的经济优势。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刺激多育。(2)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对劳动的需求由数量转向质量。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增长呈非一致性。就业困难,“大家庭”(数量)优势减弱。生产对劳动力质量的需求制约生育。
经济活动方式与就业
生产对生育的调节,是借助就业(市场)实现的,而就业状况又与经济活动方式密切相关。(1)农业社会:农业及手工业经济,是一种以自然分工为特征的小生产。自然分工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刺激生育,而其就业所具有的高弹性(橡皮口袋),在以低生产率为代价的“隐性失业”背景下,又能吸收较多的劳动人口;(2)工业社会:社会化大生产减少了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其就业呈现的刚性特征(铁盒子)又难以吸收剩余的劳动力,由此构成对人口增长的制约。
孩子成本与养老
孩子成本和养老,是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首要原因。美国的贝克尔、舒尔芡和莱宾斯坦对此已有很深入的研究④。(1)在孩子抚养费低,并能给家庭带来明显经济收入,父母,特别是母亲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或时间的影子价格)小,养老靠子女的背景下,家庭生育决策多以“多育”为特征;(2)孩子抚养费增加,经济效益下降甚至为负,父母机会成本上升,家庭(子女)养老转向靠养老金和储蓄养老时,家庭生育决策则由“多育”转变为“少育”。
死亡率与补偿生育
在死亡率,尤其是婴儿死亡率高的情况下,人们为“保险”而多育;当死亡率,尤其是婴儿死亡率下降,补偿生育动机减弱,生育率下降。
妇女就业
职业妇女为不影响工作或怕失去工作,则节制生育以减少家庭拖累。由此,妇女就业(从事有现金收入的工作)率与生育率成反比变化,就业率低,生育率高,就业率上升,生育率下降。
妇女文化
妇女文化程度与生育率成反比变化;文盲、半文盲和低文化层次妇女一般多育,中等以上文化层次妇女倾向少育。
妇女地位
社会和家庭地位低的妇女,其生育决策往往由父母或丈夫作出,生育率高;在社会和家庭有一定地位的妇女,则倾向少育。
性别偏好
对男孩的性别偏好导致多育(非生男孩才肯停止生育)。性别偏好弱或无性别偏好妇女的生育率相对为低。
生育观念
“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强的地区、人口和阶层,妇女生育率高;传统生育观念淡化的地区、人口和阶层,生育率则低。
节育知识传播
节育知识的传播,从地区看,循大城市→中、小城镇→农村途径,从阶层看,则是由文化水平较高的富裕阶层到文化水平较低的贫困阶层。由此,城市和富裕阶层生育率的下降先于农村和贫困阶层。此即卡尔逊和霍雷宣传的关于节育知识传播的“文化时间差距论”⑤。
发展机会
影响发展愿望和群体行为的发展机会,对生育率有显著影响。(1)在文化教育落后,医疗保健等社会服务设施差的农村和城市社区,升学、就业等发展机会少,发展愿望受到限制,使居住在这里的人口、阶层产生无助感和被抛弃感,形成较强的“宿命论”思想,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下降,对节育思想、知识接受程度差;(2)反之,发展机会多的人口和阶层,生育率则低。生育同发展机会、社会福利成反比,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
发展愿望
在自我发展机会多的工业社会,自我发展愿望强的个人和阶层,为了向上奋斗便必须减少拖累,从而减少家庭人口。此即杜蒙特的“社会毛细管现象”⑥;在自我发展机会少的农业社会,发展愿望受阻,“社会毛细管作用”弱,出生率高。
个体发展
重视个体发展的人口和阶层生育率低。斯宾塞的“社会人口有机论”即表述了“个体发展同种族增殖力成反比变化”的思想⑦。廖仲恺先生也看到了这一客观存在,他说,用脑筋研究学问的人,生殖力一般是比较弱的。
需求层次
对生活企望程度高,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强烈的个体,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节制生育;反之,节育动机弱化。贫困人口和阶层,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为长期的贫困所压抑以至泯灭。需求层次低,易于满足,节育动机弱;富裕人口和阶层,需求层次为富裕所刺激而升高,节育动机则强。由此,生育率与需求层次成正比变化。
家庭形式
在复合、直系的大家庭中,生育决策多由传统生育观念浓的长辈作出,妇女生育率一般较高;在家庭规模小的“核心型”家庭中,妇女生育决策权增强,生育率一般较低,故大家庭多育,小家庭少育。
离婚率
家庭关系不稳定,离婚率高的人口和阶层,出生率较低;反之,则较高。农村出生率较高与其较低的离婚率也有一定关系。
经济收入
出生率与经济收入,尤其是妇女以现金形式支付的经济收入成反比变化。
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与生育率密切相关。(1)自然环境: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地区,劳动强度一般较大,对男孩的需求导致多育。由于闭塞,节育知识传播受阻,多育观念浓厚,也造成了高的出生率;(2)社会环境:在宗教势力盛行的地区,对“数量就是力量”的崇拜,充分就业和平均主义的分配,宗教意识强等,构成了多育的社会环境。反之,自然条件较好,社会崇尚教育、人才和节育的地区,生育率则较低。
开放程度
信息闭塞的地区,保守的人口和阶层,其生育率高;开放的社会,进取的人口和阶层,其生育率则低。
城市化
人口的出生率同城市化水平成反比。
贫困与多育
(一)贫困与多育
贫困是多育的土壤。
在贫困的地区、人口和阶层中,存在着几乎所有导致多育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生物学因素。
从地域看,贫困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差,资源贫乏,生态环境退化,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开放程度小,社会发育程度低,收入低,死亡率高,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落后,服务设施缺乏的农村,以及城市的“贫困区”;从产业看,贫困多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基础和服务设施(灌溉、农业机械、农业服务和咨询等)缺乏的农业部门,以及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在农村和传统的农业部门,手工劳动和自然分工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与高死亡相对应的补偿生育,劳动力数量进而大家庭在分配中的优势,家庭养老和养儿防老,只有男孩才能继承财产等,构成了对多育的客观需求。而抚养费用低,孩子经济、社会价值高,父母机会成本低等,使多育的客观需求转变为有利于家庭的选择。以隐性失业为代价的农业多就业机制,则保证了多育背景下人口与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对多育的客观需求和有利于家庭的选择,以及农业弹性就业对这一多育机制的保障,经漫长的历史重复,便形成一种凝固的生育模式并导致人们“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重男轻女”、“早婚早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的生育观。贫困导致多育,多育又成为贫困的支柱。多育的观念,也成为人们传统观念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口数量的日趋庞大和资源对发展的制约,多育已愈来愈成为摆脱贫困的重大障碍;补偿生育(社会性,人们求保险的意识)也由于医学进步,死亡率的下降而淡化。但在贫困的地区、人口和阶层中,多育的观念仍然浓厚,多育的行为仍在继续。其原因在于,在贫困地区,在贫穷的人口和阶层中,多育的社会、经济和生物学基础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有所减少和削弱,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落后,社会保障水平低,上学、就业等发展机会缺乏,个体发展受阻,收入水平低,造成贫困阶层的无助感、被抛弃感和相应的低社会责任感;信息闭塞,文化水平低,观念守旧,宿命论和多育观念浓厚;妇女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低,对家庭经济乃至生育决策少有或没有决定权,生育决策多由多育观念强的长辈(如公婆)或夫权思想浓的丈夫做出;营养状况差、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缺乏;多育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通不便,传播媒介缺乏,以及贫困地区、人口和阶层的各种特征,阻碍着节育思想、知识的传播和节育的推行。
(二)节育与脱贫
贫困导致多育,多育又成为贫困家庭的支柱——多一个孩子,多一份保险;多一个孩子,多一份收入;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力量(社会地位);多一个孩子,多一个养老者。从保有一定数量的子女,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提高家庭社会地位和晚年保障出发,穷人的孩子又重复着上一代人的多育行为。由此,形成代复一代的贫困→多育→贫困的循环。
贫困→多育→贫困循环的持续,除贫困阶层所具有的诸多多育特征外,穷人试图摆脱贫困决策的“误区”,也是重要的原因。
“误区”之一是“隔离偏见”。一个家庭试图通过多育摆脱贫困并假定别的家庭不会这样做——增加劳动力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增加劳动投入提高产量;家庭收入增加,购买土地(或其它生产资料),使自己和子女过上较好的生活⑧。而在收入水平低,数量优势明显,多一个劳动力多一份收入的背景下,多育以摆脱贫困几乎是每一个家庭的“明智”选择。在隔离状态下作出的多育决策,导致了各个家庭的生育竞争,结果是人口和劳动力迅速增加,生活资料缺乏,隐性失业进一步严重。对每一个家庭来说,收入的份额由于劳动力增加而增加了,但每一份额由于人口和劳动力过剩却相对甚至绝对地减少了。由于人口增多,消费也扩大了,虽然生产力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在不停地进步,但贫困依旧存在,而且穷人比过去更多了。
误区之二是“公地的悲剧”⑨。即使人们在明白多育无法消除贫困的情况下,不少家庭仍想通过多育在社会分配中多得到一份“蛋糕”,虽然是相对小的一份。“公地的悲剧”的结果依旧是多育→贫困的循环。国家决策与家庭利益矛盾难以解决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决策误区打破了人们摆脱贫困的梦想。多育也使全球性的反贫困斗争处于困境——在投入大量资金、物力和人力的背景下,全世界的穷人却由1970年的6.5亿,戏剧地增加到当前的13亿。
节育与脱贫
贫困是多育的土壤,贫困导致多育,要减少生育,便须消除贫困。人口革命的发生,便是以经济的发展为背景的。对节育而言,脱贫是节育的基础。“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即是指此而言。
贫困导致多育,多育又维持着贫困,成为发展的重大障碍。要消除贫困,便须减少生育。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障碍,即是反面的例证。对脱贫来说,节育是脱贫的前提。由此得知,“节育是发展的前提。”
贫困导致多育,要减少生育便须消除贫困;多育维持贫困,要消除贫困便须减少生育。互为因果的循环,导致了决策的困难。“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与“节育是发展的前提”之争,即是决策困难的反映。
跳出“贫困→多育→贫困”循环的基本途径是脱贫和节制生育一起抓——缓解贫困以削弱多育的基础,节制生育以减轻脱贫的压力。(1)强化计划生育的政策和节制生育的措施,并把计划生育与扶贫有机地结合起来。(2)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温饱工程,缓解和消除贫困,增加收入,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婴儿死亡率,消除多育的经济和生物学基础。(3)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搞好社区建设,消除“边缘感”,提高社会责任感,弱化多育的社会基础。(4)发展社会保险事业,促使养儿防老向储蓄养老的转变。(5)加强节育传播,改进节育手段。(6)在扶持贫困地区的同时,增加妇女就业机会,改善妇女社会和家庭地位。(7)发展交通、邮电事业,改变闭塞落后状况,增加开放程度,促进社会发育,淡化传统观念,加快多育观念向少生优育的转变。(8)摒弃“充分就业”的神话,实行“适度就业”,发挥经济——社会杠杆对生育的调节作用。(9)改革婚嫁制度,提倡“女婚男嫁”,解决为财产继承而导致的多育。(10)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贫困,乃是人类的痼疾之一。在贫困背景下,多育向少育的转变,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所以,对于消除贫困和多育,既要有正确的战略部署,可行的得力措施,又要有信心和勇气,乃至长期战斗的耐心和毅力——“脱贫未有穷期”,节制生育也是如此。
注释:
①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376-38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北京。
②《动物生态学原理》。376-385页。
③《巴西》约·卡斯特罗:《饥饿地理》。68、146、15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黄秉镛译),1959,北京。
④李竟能等:《当代西方人口学说》。31-35、75-78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太原。
⑤刘铮等:《人口理论教程》。445页,人民出版社,1985,北京。
⑥《人口理论教程》。443页。
⑦《人口理论教程》。442页。
⑧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55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4,北京。
⑨〔美〕G·O·巴尼:《公元2000年环境》(尚忆初等译校)。6-7页,科学出版社,1986,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