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简析论文_肖秋云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简析论文_肖秋云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安徽安庆 246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这一背景下得到突飞猛进发展,针对现阶段的城市建设目标,国家应制定一些相关法规政策,对其进行有效推动为新常态下的城市建设正确的判断和依据。文章对新常态下的城市建设改革中城市发展特征、城市规划的新挑战及发展方向及策略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推进城市规划的传承以及变革。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传承;变革

1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特征

1.1多方面发展特点

在城市发展中人们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生活水平,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及周围环境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从我国现在的经济来看,我国现在是经济大国,再继续扩大建设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这基础上我们要做到改革与创新,将服务与人民这个宗旨得到确切的保证,以保证城市发展的多面性。针对我国的能源是比较短缺的,所以在城市建设中就要避开生态环境差的地区,避免环境越来越恶劣,这样就不利于人民生活。如果建设之后再进行环境处理,就超出了之前给出的建设的成本,这样会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其他设施建设造成影响。

1.2发展方式时时变化特点

我们生活的城市人口是非常多的,但是一些服务机构,如学校、医院等这些服务质量相对较差,所以说在新常态下,我们就应该加大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由于之前城市发展结构不完善,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大肆的开发楼盘,致使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健全,同时在大量建筑上也消耗能源。所以在新常态下进行在转型工作,就应该具体了解城市的具体情况,加强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1.3减慢城市发展速度特点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之前大肆快速的进行城市发展,现在就该放慢脚步展开城市发展,由于之前快速的建设城市使得大量的人口流动,这样就加大的发展城市的人口数量,所以说我们现在需要减慢城市发展,以免造成城市发展人口增多造成的资源不足的现象发生。

2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传承以及变革策略

2.1城市规划传承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以免出现盲目开工建设的情况,在对之前优秀规划进行传承时,也要不断的创新和研究,推出更加适合城市发展的城市规划方案,使得整个城市都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尊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生活,主要就是城市发展对人民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可以满足人民生活的物质需求[1]。城市发展中为人提供了机会和平台,让人民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生活与发展。其实区别于之前的传统城市发展,主要就是经济的增长,可是根据现在发展背景来看,与现在发展不符合,因此不能单单的只考虑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考虑人文发展需求,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方面。

2.2新常态下城市规划变革策略

2.2.1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我们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也是走进千家万户中,在城市规划中也要充分使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城市规划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现在来说我们各个行业都是存在着共通性的,随时要抓住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进行城市规划改革,使得我们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更好的发展[2]。

2.2.2合理规划重要产业

现在城市发展正处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在逐步增快。城市不再只是单一的生活场所,它也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消费机会。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要时刻掌握重要产业的建设,例如城市内的交通轨道建设,让城市之间距离拉近,比起建设过多的高层建筑有用的多。

2.2.3强化服务水平,从根本出发

在滨水绿地的设计规划中应反映出当地的风俗习惯,一方面能够带给当地人民“美的体验”,吸引外来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另一方面还能够保护每一座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繁荣,对整个民族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一点在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容忽视[3]。在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工程师等相关高端人才不应仗着自己的高学历与强能力就闭门造车,应该多走访、观察,保持细心大胆的行事作风,拿捏守旧与创新的力度,平衡好二者的关系,对于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与发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主动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民族重任,在建筑上追求外形与内涵相结合的大美,例如在杭州、苏州等江南的城市中建设滨水绿地时,在规划设计中要体现出烟雨朦胧的小家碧玉之风,定是少不了曲曲折折的水上走廊、精致的小桥流水。只有这样考虑到人文历史、风俗习惯方面的地域性,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与设计才能显现的更有韵味,使得城市建设更具特色,呈现出千千万万种姿态,引人入胜。

2.3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设计理念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价值观上掌握规划设计的大方向,设立正确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规划设计中体现因地制宜,切不可过于功利化或盲目跟风,复制其他城市的滨水绿地的设计方案,每座城市都是有灵魂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就要求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不能过于心急,设计师必须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用心感受城市的地域性,设计出独特的规划方案,广泛的学习、参考其他城市的滨水绿得设计方案,学习其中先进之处,反思其中不足,积累经验,拒绝生搬硬套[4]。如果设计师的观念僵化,不能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将空有其表,对社会的永续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结束语:

现如今人类的发展追求的是可持续性发展,社会的建设目标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全新社会,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是建成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模式最好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大体现。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地域性理念应彻底贯彻在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中,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中体现地域性这一重要理念进行了分析阐明,望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雪薇.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1):241-242.

[2]何先明.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建材与装饰,2017(28):63-64.

[3]李刚.谈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1):258.

[4]杨保军,陈鹏.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城市规划,2015,39(11):9-15.

论文作者:肖秋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简析论文_肖秋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