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八大预测_市场营销论文

中国企业八大预测_市场营销论文

中国企业八大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预测 一:中国企业将进入大整合年

2002年,整合将成为最流行的词汇,中国企业只有两条路,要么整合别人,要么被别人整 合,真正有预见力和资源整合力的企业家才能在整合的明天与时俱进。

以北京申奥成功和加入WTO为标志,2002年的中国经济将进入大整合年,整合将成为大众传 媒中最流行的词汇,中国的企业、产业乃至于整个行业经济的频繁整合将令人眼花缭乱。摆 在 中国企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整合别人,要么被别人整合,只有善于整合一切可用的资 源的企业,才能寻求更好地发展。昨天的中国企业向国外学习和引进的主要是产品、技术, 明天将全面升级到广义上的国际资源,包括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中国企 业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整合时代。

不论企业是否愿意面对,整合时代已悄然来临。现代物流业的首要问题是整合资源;啤酒 业近两年发生的数十起并购引领国内传统产业的并购浪潮;格林柯尔控股顺德科龙,董事长 徐铁峰及其董事会其他成员被迫下课;以海尔为首的一批家电巨头大举进攻家居产业;传媒 经济的整合已是大势所趋;腹背受敌的中国汽车工业在“以市场换资金、换技术”的合资道 路上,最终演变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其全球战略的“圈地运动”,今后唯有国内企业的强 强联合,或与跨国公司进行重组一条出路。

企业的竞争是企业家的竞争,企业家的竞争是企业家能力的竞争,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能力 将让位于企业家的预见力和整合力,是否善于整合将成为衡量企业家素质的首要标准。只有 真正有预见力和资源整合力的企业家才能在整合的明天与时俱进。

预测二:传统品牌战略和理论将遭颠覆

品牌是生生不息的创新能力,中国企业应把品牌经营转到公司价值的经营,用创新的思维 和方法,创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品牌战略和理论。

什么是品牌?品牌是一条苏伊士运河,是一种公信力,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创新能力。当越来 越多的明星企业一夜之间崩盘,人们这才发现,曾经不惜代价投入巨额资金打造出来的品牌 在投资人眼里竟一钱不值,真正值钱的是产品的营销渠道和销售网络。

品牌的背后究竟靠什么来支撑?这个问题将不断困扰成长中的中国企业。现今国内的诸多品 牌企业大多肇始于组装业,如IT、电子、家电等企业,多年来始终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研发技 术。品牌扩张靠的是广告轰炸和到位的包装,且往往在同一个品牌下产业杂乱,一旦遇到远 洋而来的巨无霸时,纸糊的品牌必将不堪一击。

西方的著名品牌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经典营销理论指引下长期形成的,而进入市场化不久的 中国企业有自己独特文化传统、与西方完全不同的经济体制背景,中国的消费者也与西方发 达国家有很大差异。多年来,中国企业要么用的是境外的广告公司、咨询公司开出的各种“ 药方”,要么就是套用那些本已僵化的“美式”理论,用机械的标准动作构建品牌体系,几 乎很少有独创的自选动作,其结果不仅少有成功的品牌,而且让众多企业陷入了品牌的泥沼 。事实上,当一个企业拼命地夸张其无形资产有多大时,往往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从多起外资并购案中能够看出,外国人眼里看重的不是虚胖的巨人,而是实实在在的优良 资产到底有多少,这是中国企业最大的筹码,资产质量越高越能吸引合作伙伴。当中国企业 在短时间内无法和国际巨头并驾齐驱时,要清醒地权衡虚(如品牌)与实(公司价值)之间的关 系,不能过分地追求品牌优势,而要强化产品的技术含量,夯实资源优势,突出自己的比较 优势地位,把品牌经营转移到公司价值的经营上来,然后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另辟蹊径, 创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品牌战略和理论。

预测三:新一代CEO 将浮出水面

加入WTO后的中国呼唤和催生新一代中国式的韦尔奇,资本贪婪,业绩为王,中国企业需要 职业经理人为其注入生命和活力。

2001年以来,CEO下课已悄然成风。最知名的两大门户网站CEO下课震动中国网络界,荣事 达空降洋职业经理人,乐百氏五位创业者集体辞职是WTO给中国的CEO们上的第一堂课。在未 来的一年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CEO回到现实中来,那些拿着千万股民的钱整天玩潇洒的CEO 的童话故事将难以为继。

对此,有人说是资本的无情,有人说中国的企业家不懂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也有人说道 不同不相与谋,不管是什么原因,当企业经营发展出现危机而企业家又不能及时改变企业的 经 营策略及方向,或者其经营业绩达不到董事会的要求时,更换CEO就是必然的选择。资本贪 婪,业绩为王,股东不再给CEO机会,狂跌的股票也不再给CEO机会。

当我们回头审视中国的CEO们时,发现他们虽然有过赫赫有名的业绩,但并不等于能适应剧 变的时代,并不能证明他们一定是常胜将军。长江后浪推前浪,加入WTO后的中国呼唤和催 生新一代中国式的韦尔奇,不仅现有的国有大型企业需要他们,包括一大批中小型民营企业 ,更需要职业经理人给企业注入生命和活力。而新生的CEO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比前 一代企业家更懂得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更善于从全球角度进行战略决策,比现在的企业家 更为理性,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

预测四:复合型人才将奇货可居

学习型企业将成为人们的共识,终身学习将成为个人必然的选择,对复合型人才的争夺将 是企业的重中之重,MBA只是一个上岗证。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2002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人才争夺战将空前白热 化,普通的专业人才将大量过剩,复合型人才将受到市场的强烈追捧,随之而来的学习型企 业将成为人们的共识,终身学习将成为个人必然的选择,作为人力资本充电器的培训业将异 常火爆。

2002年,外国企业将挟资本和技术之威大举进入中国,对于他们来说,要想尽快地适应环 境、少走弯路,就必须寻找既懂得世界经济游戏规则又深谙中国国情和社会特点的复合型人 才,而绝非仅仅有着MBA招牌的毕业生。MBA充其量只是一个上岗证而已。面临外企的进入, 中国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复合型人才,因此对复合型人才的争夺将是企业的重 中之重,复合性人才的市场价格将不断上扬。

预测五:一大批泥足巨人将轰然倒下

政府职能将越来越回归到创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那些长期靠政府信用透支才有今天的 企业将不得不退出历史的舞台。

“涨潮的时候,看起来所有的人似乎都在游泳,一旦退潮,谁没穿衣服便一目了然。”纵 观当今中国颇为风光的很多明星企业,往往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其内部管理混乱、腐败和 长期以来形成的资产空洞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这些泥足巨人将在新的生存环境下露怯, 甚至发生雪崩。

何以如此?这些明星企业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江湖老大”,与多种特殊因素,包括发展机 遇、企业出身、所有制背景、政府政策(资金、管理、舆论、人才、税收等)扶持、甚至资源 垄断有关。这些企业在独享阳光雨露的同时,由于监管制度的缺失,来自地方政府的支持只 能成为单方面的输血,加之其自律能力较差,在与国外大型跨国企业的竞争中,随着支持力 度 越来越小,政府职能越来越回归到创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而不再参与到具体的企业经营 中,那些长期靠政府信用透支才有今天的企业将不得不退出历史的舞台,现代、大宇悲剧将 会接连上演。

预测六:企业呼唤真正的战略咨询机构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去生存,中国企业需要真正的战略咨询机构带领他们在没有路的 地方走出来。

中国加入WTO,企业面临着“经营国际化、竞争全球化、管理网络化、需求多样化”的挑战 。如国有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去生存;民营中小企业需要有人来 指导,使他们懂得国际经贸规则,走向国际舞台;而他们之间的杂交和组合也需要借助外力 的作用。其次,众多的企业将在不断出现的选择面前不知所措,需要在战略决策上借助于外 脑;再次WTO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需要有外脑为其排忧解难,把脉护航,提高自 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市场对顾问咨询行业将产生非常大的需求。

近年来,“洋咨询”进军中国,但由于其刚刚试水,故多雷声大雨点小,咨询的项目并不 多,也有一些败笔,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洋咨询”对中国的水土不服。加入WTO后,“土” “洋”咨询将共同活跃在中国的咨询市场上,虽然“土”与“洋”各有优缺点,但市场上至 今还没有出现中国式的兰德公司和中国式的麦肯锡。

顾问咨询公司可以分为两类,占多数的是西方盛行的管理咨询公司,其本质是有经验的人 给没有经验的人输出经验,还有一少部分则更侧重于市场和企业战略顾问的机构,他们的职 责是带领企业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来。在当今中国,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极其复杂,更需要 后者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成功的企业管理必须建立在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实践三个方面之上, 谁能在未来开创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技术,并在管理实践中 得以验证和升华,谁就是未来中国管理咨询业的领跑者。

预测七:网络经济的春天悄悄到来

“入世”将给有零售业务的国际企业带来广阔空间,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必将带动网络经 济走出低谷。

2002年,网络经济在长期的低靡与震荡之后将走出低谷。当昔日的网络英雄风光不在的时 候,对于那些不肯放弃仍在阵地上苦苦支撑的人来说,也许他们所期盼的春天正悄悄到来。

网络经济作为对传统经济的一种提速手段,正越来越深入到企业的运作和大众的生活之中 。信息化进程是大势所趋,不会因为一时的大起大落而从此一蹶不振。随着中国加入WTO, 正面临信誉和发展危机的电子商务将会重振雄风,并获得长足发展。“入世”将给众多有零 售业务的国际企业(譬如银行、证券、购物等)带来空前广阔的空间,但网点少、渠道弱却是 一 个严重制约他们发展的瓶颈,而电子商务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低成本大规模扩张的平台,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必将带动网络经济走出低谷。

预测八:做大还是做强将水落石出

企业家们将意识到,过去那种不择手段做大资产而忽略企业能力、资产质量和内功的做法 越来越行不通。

做大还是做强,二者孰优孰劣,如同哈姆雷特那句著名的台词“生还是死”,一直是悬在 中国企业头上的命题。2002年,这个曾经争论不休的命题将水落石出。

人们将看到,那些为做大而做大,片面追求企业规模的“史前恐龙”将难以适应新的生存 环境。企业家们将意识到,过去那种不择手段做大资产而忽略企业能力、资产质量和内功的 做法越来越行不通。面临新的国际国内竞争,如何做强,将是企业家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企业没有真正做强的时候,盲目企图做大,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熊掌和鱼都不 可兼得。只有先把企业一步步做强,宁愿放弃做强过程中不断随之而来的种种机会与诱惑, 认清目标、坚定信心,才能在“行业专业化、专业多元化”的架构下完成做大的使命。

撰稿:王志纲工作室

标签:;  ;  

中国企业八大预测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