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对建筑行业投资巨大,建筑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中,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设单位对此类问题也是逐渐重视起来。质量检测,顾名思义就是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监督并检查其存在的质量问题。由于一般工程施工时间都以年月计算,并且都在室外进行涉及因素多,包括施工现场地势,技术工艺,建筑材料等。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施工结果能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就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从另一个方面上讲,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代表国家执行工程质量监督职能的体现,主要内容就是监督部门用相关检测技术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验收后的工程达到国家标准。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意义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项到全面、从局部构件到整体结构的发展过程,其发展与应用是工程质量监督的技术保障和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建筑工程建筑水平、节省国家与企业资金、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建筑结构的载体,与建筑体寿命周期的安全使用紧密相关。因此,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是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是对建筑物进行鉴定与评估的基本依据,更是建筑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需要。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内容
根据有关规定,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具体有:检测施工材料质量、检测建筑安全性、检测建筑功能、检测施工技术水平等等。但结合具体情况来讲,在检测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与材料的检测,对于有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的建筑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当前,我国很多建筑的使用功能发生了转变,因此建筑改造工程越发增多,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检测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平时工作过程中,这些工作内容具体化为检测建筑抗压强度、检测钢筋以及检测建筑外观尺寸等。另外,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高低影响着建筑施工整体施工水平,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在运用建筑主体施工技术中,在了解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内容基础上,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明确各项施工步骤,从而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固性。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3.1 外观、尺寸检测法
外观检测法是检测人员利用观察建筑结构外观的方法进行初步的质量检测工作。首先,对建筑结构的外观进行大致的观察,观察是否有裂缝、破坏等情况的出现。其次,是观察结构的尺寸、外观等是否符合技术质量的要求。再次,是对于建筑结构所用材料、强度等资料进行调查、看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这一检测方法主要依靠的是检测人员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素质,所以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特点,因此外观检测法难以成为检测结果的主要依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的外观与尺寸检测方法主要是针对混凝土构件中是否出现了夹渣、裂缝、麻面以及蜂窝等问题,在检测时可以采取尺量与目测的方式对这些主体结构项目进行检测。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构件严重到影响环境的情况时,应当在质量检测报告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3.2 仪器检测法
仪器检测法是利用相应检测仪器等相关的辅助检测手段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查工作,利用检查显示出的数值与标准的检测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工作,进而实现对结构的检测工作。它又分有损检测和无损检测两种检测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①有损检测。有损检测是将对所检测构件的结构、外形或受力情况进行全部或部分损坏。根据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进行检测工作,看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以此推断结构能承受的荷载是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②无损检测法。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电、磁、声等相关的技术手段,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对结构内部情况进行检测。
3.3 现场结构检测法
(1)钢结构检测。对钢结构工程进行检测的时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现场检测,对设计要求全焊缝的一级焊缝抽取百分之五十,二级焊缝抽取百分之十进行抽样检测。
(2)砌体结构检测。在检测砌体结构的时候,检测指标和项目为砌体结构的砂浆抗压强度。必须要对几个重要结构进行选点检测,选择部位要考虑到威胁砌体结构安全,根据这一方向做出合适的选择,所有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必须被已选部件涵盖。并将整个检测过程的检测数据和遇到的问题做出详细记录,以备质量监督部门的随时检查。
(3)混凝土检测。在检测混凝土结构时,一般将检测项目定位为:混凝土结构实体的抗压强度。采用选点取样,在进行选点时,必须囊括所有的强度等级,并且要遵循在混凝土结构潜在有隐患的部位对安全存在隐患处进行选点。监督机构在对构件进行检测时要尽量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尽可能的避免整体建筑结构损坏或是构件损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3.4 建筑工程主体的质量检测方法
在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中,钢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中,不仅要检查钢筋的配筋数量和强度,还要严格检查钢筋在截面中的位置是否按照规范进行。根据对钢筋保护层进行质量检测分为破损法和非破损法。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的量时,由于其监督实体具有随机性,尤其是在样本空间的确定上,因此要求检测时,监督实体必须做到处于相关规范的要求以内,同时还应当对其监督实体有一定针对性。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时,相关人员应确定有关实体检测的方案,并将具体方案告知施工方和监督单位。在采取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影响结构质量的局部破损检测时,还应当征询设计单位的意见。再由监督机构进行的检测应由监督小组或者监督机构相关部门制定方案;如已委托给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则应由专业检测单位提供检测方案,并经质量监测机构认可。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目的一定要明确,运用操作简便、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检测。在通常情况下选择可以在现场独立操作的监督小组的质量检测方法。如若不能展开检测或者对检测结果存在异议,还可以采用由具备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可靠度更高的检测。在常规检测中,对于存在质量疑义的构件和无法通过现场质量检测的构件,应当对有问题构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部位检测,达到科学反应实际情况的目的,不可以任意扩大范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技术越发完善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越发受到人们普遍重视,检测方法也随之丰富和多样。在具体工作中,检测工作人员应对建筑物使用途径以及建筑特征有所了解,结合工程施工特征,对建筑结构检测各项事宜安排后,在检测中若是发现问题,在技术以及设备允许情况下,最好使用多种方法交叉检测,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检测精度。同时,在建筑科学快速发展下,将来会有很多检测设备与方法诞生,而作为一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这样才能做好建筑主体质量检测这一工作,进而促使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董雁冰.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 01):257.
[2]姚俊宇,陈华岩.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J]. 科技传播,2013,5( 22):107-108.
论文作者:汪大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结构论文; 主体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质量论文; 构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