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对土建的工艺要求论文_王永飞 王磊 刘鑫 焦苗苗

通信工程对土建的工艺要求论文_王永飞 王磊 刘鑫 焦苗苗

摘要:通信工程与土建工程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土建工程作为基础,为通信工程提供设备机房、线缆管沟等硬件设施;通信工程作为“中枢神经”,其安全畅通直接关系到土建工程的信息化水平。由于土建工程一般先于通信工程施工,在土建施工前有针对性地提出通信工程对土建的工艺要求,一方面可以为通信工程后续施工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土建工程因不符合使用要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难以弥补的损失。

关键词:通信工程;土建;工艺要求

引言

随着信息质量的标准要求不断提高,通信工程中土建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也逐步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如何去更好的加强通信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质量控制,以促进通信企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个热点。

1通信工程中土建工程施工特点

1.1流动性强

通信工程建设本身具有不可移动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人员在完成一个任务站点之后还需转至另一站点进行施工。在转移的过程中,凸显了通信工程土建施工的较强流动性。

1.2一次性环节

通信工程在土建工程施工中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多样性、单件性等特点,而这导致了施工环节的每一个步骤大都是一次性完成生产,而很少会出现按照同个模式来进行产品大批量生产,这也间接地影响到了施工的进行。

1.3施工难

较之其他建筑工程项目,通信工程具有其特殊性,其施工的难度性也相对较大。通信工程的施工作业条件异常艰辛,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这不仅阻碍工程建设的进度,更为工程项目的均衡生产带来一定难度。

1.4复杂性

通信工程建设涉及到电力学、建筑学等多领域,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综合多种工种进行作业,更需要直接联系外界多个施工单位。若是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某个方面协调性不足,那么就会大幅度的提高施工的难度,也会阻碍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

2通信工程对土建的工艺要求

2.1通信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通信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高层通信建筑属于一类建筑,一类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其他的高层通信建筑属于二类建筑,二类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高度在24m以下的通信建筑及与高层主体建筑相连的附属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通信建筑地下室及油浸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2.2通信建筑门窗要求

通信建筑门窗应采用高效节能材料,门窗的材料、尺寸、功能和质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并具有耐久、节能、密封、隔声、防尘、防水、防火、抗风、隔热、防结露等优良性能。安装通信设备及通信电源设备的房间门应根据其室内最大设备的尺寸确定其门洞宽度及高度,门洞宽度不宜小于1.5m,门洞高度不应小于2.3m,门宜向疏散方向开启。对常年需要空调且无人值守的通信机房不宜设外窗,必要时可设双层密闭窗、中空玻璃窗;有人值守的通信设备用房及业务管理用房应有自然采光,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

2.3通信建筑楼梯、走道要求

多层通信建筑楼梯净宽不应小于1.5m,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8m,楼梯平台及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m,楼梯间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m,门洞高度不应小于2.3m。通信建筑内走道净宽,单面布房时不应小于1.8m,双面布房时不应小于2.1m,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3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通信建筑空调、通风要求

长途干线传输机房、程控汇接局机房、数据中心、网管机房等一类通信机房,不论气候条件,均应设置长年运转的空调装置;通信电源机房、微波通信机房、卫星机房等二类通信机房,不论气候条件,均应设置季节性运转的空调装置,其他值勤维护用房,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置季节性空调装置。计算通信设备发热量时,一般通信机房课按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计算,电力设备按效率损失转换成热能计算。通信机房的新风量以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新鲜空气不应小于30m3/(h.p)。地下电(光)缆进线室、无外窗的通信机房、防酸式蓄电池室应采用机械通风措施,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5次/h计算。

2.5通信建筑电气要求

供电:供电通信建筑应有可靠的电源保证,一般分为市电电源和保证电源,应为380V三相五线制和220V单相三线制,可根据通信设备的用电种类、用电量、脉冲电压值等因素,提出设备的具体供电需求。照明:通信机房照明分为正常照明、保证照明和备用照明。保证照明宜不小于通信机房全部照明的50%,备用照明不宜小于机房全部照明的10%,其连续照明时间应不小于0.5h,平时可作为保证照明的一部分,正常照明与备用照明的转换时间应不大于0.5s。

2.6通信机房电磁屏蔽要求

通信机房电磁屏蔽的结构形式和相关屏蔽材料应根据电磁屏蔽室的性能指标和机房面积选择确定,电磁屏蔽室与建筑(结构)墙之间宜预留维修通道或维修口,接地应采用联合接地。建筑面积小于50m2的电磁屏蔽室,其结构型式宜采用可拆卸式;建筑面积大于50m2、电场屏蔽衰减指标大于120dB的屏蔽室,其结构型式宜采用自撑式;电场屏蔽衰减指标大于60dB的屏蔽室,其结构型式宜采用直贴式,屏蔽材料可选择镀锌钢板;电场屏蔽衰减指标大于25dB的屏蔽室,其结构型式宜采用直贴式,屏蔽材料可选择金属丝网。

3通信工程中土建工程质量控制对策

3.1强化管理,完善控制

在通信工程的建设前期,应该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方案备选等方面的准备。在进行操作时,应该保障管路的弯曲半径符合标准要求,并针对施工现场的地形来做好光缆拉线的准备,以保障光缆和地面间的垂直度符合施工建筑的标准要求。而在管线控制阶段应该控制好暗管弯曲程度及其支架的距离符合标准要求,在光缆过道或是工程转弯位置的防护管理阶段,应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看护,集中防控,避免出现光缆受到不良损害的现象发生。

3.2维护设备,质量管理

首先,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其质量管理,将其作为整个项目资料监理工作的重点。在投入机器设备及其工程材料后,应该对施工的每个步骤流程都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管,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符合施工质量标准要求。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主要受到施工条件、技术、设备材料及其人员的因素影响,所以在质量管理上还可以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来进行。其次,设备设施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也应加强对其设备的更新维修。在施工完成后,不仅要做好运营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还应加强与维护单位的团结合作,以确保光纤传输系统正常运转。还应该随时关注可能会出现的设备故障问题,及时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因机械设备的不良而影响到光缆材料的运用,进一步降低机械故障发生率,并确保通信工程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3加强交付验收控制

在竣工完结后,还应加强通信工程的交付验收控制,并做好相关材料数据验收的准备,以组织形式展开最终的工程检验及其初级验收。而最终的检验过程主要是通过施工单位所上交的整体工程质量来进行全面的评估验收,进一步评估通信工程的综合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进行评估时,应将其竣工材料进行汇总并完整的上交到验收管理人员手中,以便于评估审核。而对于相关的管路布置设计及其线槽安装等环节也有必要进行隐蔽项目验收处理,并及时记录相关验收报告,以便完成后能够继续施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建设。

结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通信基站土建配套工程质量事故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将不可挽回,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希望广大通信基站建设参与者都来关注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汪东银.通信工程中土建工程的质量控制[J].房地产导刊,2016,(32).

[2]黄健.通信工程中质量控制有效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9).

[3]梁行健.通信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有效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9).

论文作者:王永飞 王磊 刘鑫 焦苗苗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通信工程对土建的工艺要求论文_王永飞 王磊 刘鑫 焦苗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