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护理对改善初产妇分娩疼痛感及促进产程进展的影响论文_李艳

伊春市第一医院 153000

【摘 要】目的 观察分析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分娩疼痛感及促进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产程时间以及剖宫产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疼痛评分、产程时间以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段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初产妇的分娩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进行临床上的推广。

【关键词】阶段性护理;初产妇;分娩疼痛感;产程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4-051-01

初产妇由于没有分娩经验,导致对分娩中的疼痛感比较敏感,使得产程延长,增加了难产以及剖宫产的几率,影响母婴结局[1]。阶段性护理管理是指产科护士根据产妇的分娩产程以及疼痛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的分娩信心,减轻分娩疼痛感[2]。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科对55例初产妇采用了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方法,观察其对产妇分娩疼痛感以及产程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头位,均无严重的产科禁忌症。其中,研究组年龄23-44岁,平均年龄(32.6±7.2)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2±1.6)周。对照组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2.3±6.9)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3±1.4)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人院后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包括环境介绍、饮食指导、活动指导、胎心监护、胎动监测、产前宫缩监测、健康宣教,同时发放新生儿护理健康手册。产妇宫颈口>2 cm后送至产房待产,并持续进行胎心监护,指导产妇放松心情,并嘱咐产妇合理饮食,定时行阴道检查,当宫颈口开全后由助产士指导及接生。研究组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第一产程。在第一产程,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比较严重。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与产妇进行交谈,,向产妇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技巧,减轻其心理压力。耐心倾听产妇的诉说,了解产妇对分娩以及妊娠知识的掌握程度。多陪伴产妇,并指导产妇家属多关心产妇,增强其信心。②第二产程。护理人员指导产妇配合宫缩进行呼吸,给予治疗性按摩,并指导产妇放松。在宫缩时,让产妇取坐位或是侧卧位。指导产妇进行音乐冥想,选择柔美、节奏缓慢的音乐为背景,来缓解产妇的疼痛。对于重度疼痛者,则让产妇随着乐曲进行臆想,并向产妇勾勒出美好的景象,增强产妇分娩信心。③第三产程。指导产妇密切的配合,张口呼吸,尽快的娩出胎儿。

1.3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对两组进行评价,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②产程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③剖宫产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疼痛情况以及剖宫产率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疼痛评分以及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疼痛情况以及剖宫产率比较

2.2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如表2所示,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x±s,min)

3 讨论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的疼痛感也是产妇不可避免的。初产妇由于缺乏分娩经验,分娩的信心不足,当疼痛剧烈时,多数产妇难以忍受,因此倾向于选择剖宫产,导致剖宫产率明显的升高[3]。因此,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其有效的护理服务和指导,来减轻产妇的疼痛感,提高其分娩的信心,改善母婴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阶段性护理干预措施在重视产妇分娩结局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产妇舒适感以及分娩信心,根据不同的产程阶段,给予产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第一产程时,充分评估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对产妇进行对症干预,提高止痛效果;;助产士根据产妇的体位,配合分娩球的使用,提高了产妇体位的舒适性,减轻了产妇分娩疼痛感。因此,使得产妇分娩的信心明显的增强,提高了产妇自我效能,从而提高分娩控制感。详细的向产妇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及配合技巧,让产妇从被动的遵医嘱转化为主动配合分娩,从而缩短了分娩时间。在第二产程中,通过治疗性按摩护理,可以有效的促使产妇全身性放松,并且在按摩的同时播放曲调柔和的轻音乐,可以有效的转移产妇的注意力,缓解其疼痛的感觉。对于疼痛感较重者采用臆想法,从而加强护理效果,使产妇提高分娩信心。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疼痛评分、产程时间以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阶段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初产妇的分娩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进行临床上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汤锦燕,肖燕兰,余婉波.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和保健教育对初产妇临床分娩及产后康复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9):1099-1101.

[2]钱秀君,钱丹艳,吴春燕,等.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分娩疼痛感及促进产程进展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6,15(9):856-858.

[3]毛佳慧,马建娣,喻晓芬,等.阶段性管理缓解初产妇第一产程急性疼痛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0):3831-833.

论文作者:李艳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阶段性护理对改善初产妇分娩疼痛感及促进产程进展的影响论文_李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