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素质保障体系研究_高校学生论文

高校学生党员素质保障体系研究_高校学生论文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障体系论文,学生党员论文,高校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3)09-0004-04

一、质量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质量这一概念,在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都有运用。质量在社会领域的运用比较早,我国三国时期的刘劭说:“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人物志·九徵》)一般性的质量概念,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所谓“固有”,是指某事或某物本来就有的;所谓“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永久的特性是固有的,有些特性是赋予的。简单地说,质量就是事物的好坏衡量标准,好的称为优质,差的称为劣质。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就是党员发展水平的高低,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党员发展的好坏程度。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二是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质量。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提高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是基础和目标,提高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质量是前提和保证;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差,可以推断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质量肯定低;相反,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高,可以肯定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质量也高。也就是说,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与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质量是一种正比关系。

党员发展质量的衡量,既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是指党员发展的性质,即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鲜明的阶级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坚定性。模糊阶级性、不讲先进性、理想信念不明确、不坚定,就是党员发展质的规定上有问题。党员发展质的规定性问题,是性质问题、方向问题、原则问题。用质的规定性考察发展学生党员,要区分是先进、积极、主动、高质量的发展,还是落后、消极、被动、低质量的发展。从量的规定性上看,党员发展的质量、党员发展的工作,有广度和深度之分,包括学生党员对党的认识、认可程度;教育者对发展学生党员的认识、责任程度;学生党员发展条件的全面与协调性;发展党员的程序健全与所做工作的深入程度,以及学生党员占学生数量的比例等。发展学生党员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质是量的核心与灵魂,制约着量;量是质的延伸与显示,体现着质。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所涉及的因素是复杂的,内容是丰富的。首先要按范围对要素进行分类,即哪些是客观要素,哪些是主观要素,哪些是主客观相结合的要素。因为在党员发展质量的研究中,既要看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也要审查发展对象的历史状况;既要观察发展对象的一贯行为,也要考察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这里,我们不可能研究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各种具体因素,仅就保障体系的重要问题开展研究。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的关键问题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第六条要求:“党组织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使他们懂得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的关键问题是入党动机问题。入党动机是否端正,是检验党员是否在思想上入党的重要标志。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其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入党学生的入党动机往往是不同的,多数学生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有的则认为当党员光荣,入了党个人和家庭都光彩;有的看到周围一些学生提出了申请,随大流而要求入党;有的认为入党是一种政治资本,容易受重用,大学毕业后方便找个好工作,等等。

把学生中一些不大端正、不太正确的入党动机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把入党定位在追求现实功用与功效价值上,忽视自身的持续与全面发展。

注重功用与功效,就是注重事物的使用价值、实用价值,忽视事物的社会价值与发展价值。在入党动机上的功用与功效价值,就是把入党作为急功近利的价值追求,忽视入党条件的创造与艰苦努力的过程。有这种价值追求的学生在申请过程中如果一时入不了党,则会很快放弃,如果入了党而不转变和深化入党动机,则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二是把入党作为获取个人现实与眼前利益的方式,忽视党员的义务与权利。注重现实与眼前利益,对高校学生来说,往往集中在物质利益、升学(如研究生推荐免试、出国出境培养等)、就业上。有的学生把入党作为获取这些利益的砝码,以增强获取现实好处的力度,而不准备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为社会作贡献。

应当承认,要求入党的学生起初有追求功利价值的入党动机可以理解。但在培养过程中,不能停留于这种入党动机,更不能抱着这种动机入党。因为这种动机既同党的性质与要求不相符合,又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大学生的发展状态,归纳起来一般是两种,即自发发展状态与自觉发展状态。所谓自发发展状态,就是只顾个人、眼前、狭隘的利益,忽视全局、长远发展目标,自我局限明显,开放性不够,主体性不强,内在动力不足,发展迟缓。过去,在革命战争年代有自发革命行为,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自发建设行为,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是相近的。列宁曾经针对工联主义的自发性,专门写了《怎么办?》的文章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灌输”原理,其目的就是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增强工人革命自觉性。我们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转化自发农民的优良传统,对于我们现在认识和克服大学生发展的自发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所谓自觉发展状态,就是对自身的发展有自主意识,能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与确认,把自身发展作为自己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就是能主动认识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驾驭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竞争性、速变性、复杂性与多样性,不断克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与行为方式,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就是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与要求,确立理想信念,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进程中形成自觉的发展行为。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自发发展的动机对一些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增加了对入党学生教育培养的难度。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分析入党动机的实质和它对入党学生的价值。动机属于意识的范畴,是一种主观的观念,它实际上是目的。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有一定的动机或一定目的,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所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P247)美国学者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也明确提出:“动机理论以人为中心,而不以动物为中心。”但人们做事情的动机,即使做同一事情的动机,并不是完全相同,恩格斯把形成不同动机的因素称之为“杠杆”,他说:“动机的‘杠杆’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可能是外界的事物,有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动机,如功利心、‘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忱’、个人的憎恨,或者甚至是各种纯粹个人的怪想。”[2](P248)所以,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也可称之为入党目的。入党动机同学习目的、培养目标、理想信念,是有内在关联的,学习目的正确,培养目标明确、理想信念远大而坚定的学生,入党动机肯定比较端正,否则,入党动机可能存在问题。

入党动机虽然是一种主观意识,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总是要通过效果显示出来。动机与效果的联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联系。效果无论好坏,都是对动机和行为的客观纪录,正是也仅仅是在这种意义上,毛泽东说:“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3](P868)所以,衡量、判断学生的入党动机,不能只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不能只了解他的主观认识,更要考察他一贯的实际表现。

端正入党动机,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单靠自身的体验与探索,往往难以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和理想信念,必须在教育者的培养、引导下,学习、运用党的理论,超越个体、家庭的局限,转化功利价值取向,确立远大理想信念。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才能把个体行为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洪流,才能使自身真正进入自觉发展状态。如果入党动机不端正,理想信念难形成,不仅入不了党,而且还会象马克思、恩格斯说的那样:“人处于这种不自觉而又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4](P648)

三、坚持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没有和不坚持这一指标体系,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只能是无稽之谈。这一指标体系不是主观臆想,而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来制定。理论根据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或基本标准;实际根据是要求入党学生的历史、现实表现。

《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一章的第二条、第三条和第四条,集中规定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即基本标准,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性质的根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规定了党员的阶级性与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明确了党员的价值观与目的性;“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确立了党员的规范性与原则性。《党章》关于党员八项义务和八项权利,则是对以上根本内容的阐释和补充,是对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

根据《党章》要求,结合高校学生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把《党章》规定的原则、定性内容具体化到可操作的指标体系之中,既有客观指标,也有主观指标,还有动态指标。指标体系大致如下:

1.要求入党的学生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且考核成绩优良;要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敢于抵制、批评错误观点。如果要求入党的学生有时无故不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且考核成绩差,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方式,对错误倾向、错误观点没有明确态度甚至表示赞同,这样的学生离入党要求较远。

2.主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积极参加要求入党学生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认同并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如果要求入党的学生对形势政策不关心,对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不了解甚至有质疑,在要求入党学生的教育培训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对入党的认识与态度比较模糊,经教育无明显好转,这样的学生离入党要求差距大。

3.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知识,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学业成绩优良,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如果要求入党的学生重智轻德、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欠端正的表现,由此可以推测这样的学生,在政治思想上要求不高,入党动机也会存在问题。

4.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强,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主动担任社会工作和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吃苦耐劳,为他人和社会做奉献。如果要求入党的学生过分强调自我甚至自私,在集体学习、生活过程中不愿付出,害怕吃苦,畏惧困难,这些行为与党的宗旨不符,需要加强教育引导,不愿改变的则离党的要求甚远。

5.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带头维护社会秩序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服从组织安排,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如果要求入党的学生无视党团组织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言行时有失范,参加集体活动消极无为,则与党组织的严密性与纪律要求不符。

6.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能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反映所了解的情况;对党忠诚老实,对人诚信可靠,言行一致,团结合作,坚决反对一切秘密的和公开的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没有阳奉阴违和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派行为。如果要求入党的学生,利用当代社会复杂、多样、多变的空隙搞实用主义,甚至背着组织,采取双重人格方式获取荣誉、利益和参加秘密活动,要警惕和防范这样的学生入党。

7.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勇于承认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并能坚决同消极、丑恶现象作斗争,不惧困难和危险,不怕牺牲。如果要求入党的学生,存在对别人严格对自己放纵,或口头讲得很好行为不能到位,这样的学生往往难以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更难于在困难和危机之中担当责任。

8.与同学、老师关系密切、和谐,有向群众学习、宣传和遇事同群众商量的态度与能力,能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紧急情况,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和学校、社会的正常秩序。如果要求入党的学生疏离群众,甚至不尊敬老师,经常与同学闹矛盾,这样的学生可能难以靠拢党组织并向组织汇报情况。

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质量的保证体系

发展学生党员,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要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出发,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质量的保证体系大致有如下内容。

1.健全高校学生党组织,为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供组织保证。发展学生党员,必须有正式的党支部受理要求入党学生的申请,按规定做好发展党员的各项工作,报上级党委审批。按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临时党支部,临时党委无权接收、审批预备党员。”鉴于高校高年级学生党员较多,成立了学生党支部,可以受理入党学生的申请并做发展工作,低年级学生党员少,特别是大学新生尚未建立党支部,必须及时把要求入党的学生或纳入高年级学生党支部,或纳入教工党支部培养、发展范围,使要求入党的学生有组织归属感和组织保证。否则,要求入党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本来有入党愿望的学生,也会因此而淡漠。同时,还应尽快在低年级建立学生党支部,担当起对本年级要求入党学生的培养、发展工作。

2.提高党务工作者水平,为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供人员保证。高校面向学生的党务工作者,主要是高校党员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还有党支部、党总支的负责人和有些学生党员。这些党务工作者与要求入党的学生相比较,不仅数量和专职偏少,而且多数人年轻,党龄不长,党的工作经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党务工作者在培养、发展工作中,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工作热情、创新精神等因素,不仅直接决定党员发展工作质量,而且影响学生党员质量。因而,培训、提高党务工作者水平,是提高党员发展工作质量和学生党员质量的基础。

3.以端正入党动机为重点,加强学生入党前的教育培训。高校青年学生,他们年纪轻,社会经验比较缺乏,世界观正在形成和坚定,需要接受各方面教育。要把要求入党的学生培养成为“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更要加强培养教育。特别是在开放环境、信息社会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思潮冲击不断,各种影响不可避免,要引导入党的学生面对复杂、多样、多变的社会因素,分清是非,明辨方向,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同时,要求入党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坚定阶段,他们要健康成长并成为共产党员,更需要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加强教育培训,才能促进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实现由自发发展向自觉发展的转变。学生入党前的教育培训,途径与方式要多样,即不仅要组织集体学习、辅导,而且要开展讨论,相互启发、提高;不仅要学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而且要进行实际考察、参加自愿者活动和劳动,经受实践锻炼。

4.规范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做好各个发展环节的工作。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或环节主要有:接受要求入党学生的申请,共青团组织推荐,进行入党学生培训,党支部确定发展对象和入党介绍人,对发展对象进行考核、审查;举行支部党员会议讨论审议并投票通过,报上级党组织审查批准。这些具体环节和工作,思想性与政策性很强,只有认真做好,才能保证发展质量,疏忽或敷衍哪个环节和工作,都会给发展质量造成损害。在一些重要的环节上,要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如共青团组织推荐制度、入党联系人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发展材料审查制度等,努力避免发展工作形式化和表面化。

5.建立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检查、监督机制。建立学生党员发展监督机制,是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鉴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主要在党支部进行,各个支部虽然在发展标准、发展程序上有基本遵循,但在认识水平、掌握发展标准以及发展工作经验等问题上,总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甚至可能存在疏漏。因而,上级党组织对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进行检查、评比、总结是必要的。通过检查、评比、总结,推广好经验,找出存在问题,研究、创新发展学生党员的理论与方法。要对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情况、谋私行为和不讲原则的倾向,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人的相应责任,以强化教育者的责任心,保证发展工作正常进行。

标签:;  ;  ;  ;  ;  ;  

高校学生党员素质保障体系研究_高校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