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术后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论文_徐晨

喉癌术后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论文_徐晨

 徐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头颈外科;上海200000)

关键词:喉癌;持续气道湿化;进展

喉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男性,排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最新世界癌症报告显示我国喉癌标准化发病率为1.1/10万。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手术为均需要重建人工气道以维持术后呼吸道通畅。人工气道失去原呼吸道正常功能,防御功能减弱;同时由于呼吸道失水增加,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导致气道组织发生病理学改变,引起一系列相关的并发症。气道湿化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关键。现将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喉癌术后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1.气道湿化液的选择

气道湿化是保持有效通气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而湿化液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Nacl)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湿化溶液。刘丽娟将43例喉癌气切术后患者,随机对照分组研究0.45%Nacl溶液和0.9%Nacl溶液的湿化效果,结果显示前者气道梗阻、气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后者,分析认为0.9%Nacl溶液易失去水分形成高渗溶液,造成气道粘膜上皮损伤[v]。传统的湿化液组合是0.45%盐水+沐舒坦+糜蛋白酶,联合用药不仅能互补优势,还能减少并发症。

2.提高湿化舒适度

持续性气道湿化是通过精密输液器、微量输液泵等可控速输液管道将湿化液定时、定量、匀速的气道给药,能显著的提升湿化效果。黄美素将76例喉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结果持续湿化的湿化适度率91.67%,认为持续湿化均匀、持续、可控的方式可明显提升湿化效果[v]。喉切除术后患者呼吸方式改变,易于套管及气道内形成痰痂,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持续气道湿化可24小时维持湿化,保持气道湿润,减少痰液粘稠度,降低痰液黏附气道侧壁形成痰痂的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江巧莲等观察22例喉癌术后患者不同气道湿化方式后痰痂形成情况,显示持续性气道湿化痰痂形成率为0%,明显优于间断气道湿化18%的痰痂形成率(p<0.01)[v]。王静等随机对照研究了60例人工气道湿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能减少痰液形成及对下呼吸道的刺激,从而避免了刺激性咳嗽,认为湿化方式使气道处于近似生理湿化状态,充分改善了呼吸道的湿化环境.符合呼吸道对湿度的生理需求,故湿化效果佳[v]。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的优点在于将湿化液以微量液滴的形式缓慢流入气管套管,每一滴湿化液量极少,加之呼吸气流的冲击作用使其被分散成极小的液滴,并伴随气流进入下呼吸道,理论上极大的降低了对气道粘膜的异物性刺激,减轻了刺激性咳嗽引发切口疼痛及出血的情况,提高了湿化的舒适度[v]。温娴松对88例喉癌术后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微量泵持续湿化及间断气管内滴注湿化,统计分析显示微量泵持续湿化组诱发喘息咳嗽次数较少(P<0.05),明显提高患者湿化时的舒适度[v]。

3. 降低术后并发症

持续气道湿化的湿化效果显著,降低痰液粘稠度,减少刺激性咳嗽,能有效降低气道出血是风险。易华容等96例喉癌术后患者堆积分组,对照研究持续气道湿化和间断湿化的效果,结果显示持续气道湿化下气道出血发生率为2.1%,较间断湿化27.1%的气道出血率有显著差异,认为持续气道湿化能显著减少气道出血[v]。李瑞珍对112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湿化、无菌操作等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率(P<0.05)[v]。麻雪娇对70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结果显示其能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4.29%[v]。贺英等研究结果显示对78例气管切开患者微量静脉泵推注持续气道湿化降低了肺部感染和霉菌感染人数,20天内堵管人数增加,提高工作质量[v]。黄芸等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7%(4/60),常规间断气道湿化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0%(14/56),前者明显降低了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率[v]。

综上所述,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持续气道湿化法是目前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的经济、高效、安全并取得广泛认可的方法,对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有着明显的意义;目前喉癌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但仍缺乏科学统一、严谨的标准,故护士仍需根据患者气道个体化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

参考文献

论文作者:徐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喉癌术后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论文_徐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