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人民医院妇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 841000
【摘 要】目的 探究颈静脉移位验证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实施PICC置管的69例患者置管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将其中实施颈静脉移位验证验证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剩余常规置管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导管移位发生率、额外增加费用、导管调整时间、照片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实施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移位发生率、额外增加费用、导管调整时间、照片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移位验证方法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PICC置管中各类不良情况的发生,提升置管成功率,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关键词】PICC置管;颈静脉移位;护理;静脉回流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频繁静脉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该置管的携带时间可以长达一年,较常应用于长期化疗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加强对外周静脉的保护,降低穿刺治疗过程中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痛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1]。PICC置管过程中需要通过X线定位法进行定位,但是操作难度比较大,且费用高,如何采取更加简单的方式提升PICC置管质量是当前临床研究中的主要内容[2]。对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实施PICC置管的69例患者置管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探究颈静脉移位验证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实施PICC置管的69例患者置管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将其中实施颈静脉移位验证验证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9.6±2.1)岁;剩余常规置管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49.5±2.3)岁;患者均无PICC置管禁忌症;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体表对导管长度进行测量,根据患者的血管状况选择相适合的静脉进行穿刺,测量患者肘横线上方10厘米位置的手臂围度并记录,在穿刺点及周围20厘米位置进行消毒,严格实行无菌操作,穿刺完成后抽吸回血则表示穿刺成功。对照组患者穿刺完成后进行固定,之后通过X照片进行观察,如出现移位情况需重新消毒,调整管路位置,固定后再次进行放射检查,直至导管回到上腔静脉位置。研究组患者置管完成后进行回抽,回抽正常后用食指和中指对置管一侧颈静脉下段进行按压,患者头偏向按压一侧再次进行回抽,如回抽情况无变化,则表示管道未移入颈静脉,反之则导管移入颈静脉,入未入颈静脉需要将导管推出15-20厘米,调整角度后再次送入,确定移入颈静脉后使用敷料进行固定,完成后行X线照片。
1.3观察指标
分组统计两组患者实施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移位发生率、额外增加费用、导管调整时间、照片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分组计算各项均值及发生率后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由SPSS19.0软件分析、整理,描述定量资料用(),检验用t值;检验定数资料用x2,描述用百分比(%),当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若P<0.05即表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导管移位发生率、额外增加费用、导管调整时间、照片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量患者PICC置管中各项指标对比()、[n(%)]
3 讨论
PICC置管质量的保证与血管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练习,实际操作中首选的血管为肘部贵要静脉,如该静脉不宜穿刺可选择头静脉或者正中静脉,穿刺中导致导管移位的原因主要有导管打折、导管回抽血异常、穿刺有阻力以及患者自感不适等,导管移位会对后续的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如患者实施PICC置管过程中如置管时间过长,会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影响患者血管的状态,进而影响穿刺质量[3]。PICC临床置管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降低导管移位的发生率,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实施穿刺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摆放体位,避免穿刺过程中导管进入颈静脉。做好经静脉移位的验证对于提升置管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导管移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ICC置管过程中额外增加费用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导管调整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照片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以上各项对比指标组间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加强对静脉移位的验证能够有效缩短穿刺时间,避免患者穿刺过程中出现血管紧张性收缩情况,影响穿刺进度,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5]。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穿刺过程中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缓解患者穿刺过程中导管与血管内壁的摩擦,降低患者穿刺中的疼痛感,同时能够避免血管收缩强度的增加,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能够避免导管的长时间暴露增加感染的发生率。穿刺次数、照相次数以及穿刺时间的缩短对于穿刺费用也能够起到降低的效果,对于患者治疗中的经济压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6]。另外,研究组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颈静脉移位验证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提升患者对于穿刺的耐受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综上可知,PICC置管过程中加强颈静脉移位验证对于穿刺质量的提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且能够提升一次穿刺的成功率,能够避免反复多次的穿刺对患者血管造成刺激,增加感染的发生率,且能够降低置管的副作用,降低置管费用,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于患者后续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彩滨,朱秋明,张俊娟. 手法辅助在防止肝癌患者PICC置管颈静脉异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2):90-91.
[2] 郭海燕. 超声探头按压颈静脉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研究[J]. 全科护理,2017,15(26):3264-3265.
[3] 刘婷. 预防PICC置管术中颈内静脉异位方法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2):1090-1092.
[4] 陶明珠,曹红,周平. 两种体位下行PICC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复位效果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4):2201-2202.
[5] 孙晓容,李长桂. 手法辅助在防止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颈静脉异位中的临床应用[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7,10(4):476-477.
[6] 梁红,黄平,谢楠. 进行PICC置管发生异位的部位及予以纠正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7):38-40.
论文作者:周雯雯,谭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患者论文; 导管论文; 静脉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发生率论文; 颈静脉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