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论文_范永艳

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论文_范永艳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兴桥小学 224311

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过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来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生必须接受的基础课程,也应该实现生活化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现有的工作经验,尝试提出几点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哪个国家就能傲视群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旨在全面改革学校教育,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新课改认为学校教育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安排教学。对很多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略显抽象和深奥,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显得尤为必要。笔者结合现有的工作经验,尝试提出几点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一、在教学导入阶段实现生活化

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引人入胜、精彩连连,势必能激发学生对后续教学过程的兴趣。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无时不在,关键要学生用心观察和发现。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小学生对新课的好奇心,进而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另外,以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安排数学教学活动,能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愿意接受数学学习。

比如在教学“平均分”这部分内容时,我没有直接将“平均分”的概念讲给学生听,而是拿出6个桔子分给两个学生,给甲1个桔子,给乙5个桔子,学生纷纷表示说这样不太公平,甲的桔子明显比乙少,然后我从乙那边又拿了一个桔子给甲,学生说还是不公平;接着我又从乙那边拿了一个桔子给甲,这样甲乙两个同学都是得到3个桔子,学生纷纷表示这样才显得公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样的教学导入后,我适时为学生嵌入了“平均分”这个概念,学生非常容易地就接受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一样多的意思。

二、在讲解新课阶段实现生活化

据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年纪尚浅,依旧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略显不足,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小学生形象生动地讲解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情景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人民币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但是还不够深刻的现状,我将所有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为他们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我让学生将教室看成超市,在“超市”中进行“自助购物”。我引导每个小组中的学生轮流扮演“超市收银员”的角色,其他学生扮演“消费者”,“消费者”拿着5块钱去“超市”购买文具用品。这样的情境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所以不会存在什么理解障碍。我让每个“消费者”拿着自己选中的文具去“收银员”那边结账,在反复换算过程中,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即1元=10角=100分。

又比如我在讲解“连乘应用题”这节内容时,没有让学生在教室中接受这部分知识,而是将学生带入学校里的小卖部,让他们每人选购一样物品,我要求他们要想好自己要买什么东西,要买多少件,想好付款的程度和金额,然后将购物过程用纸笔记录下来。这样的情境对学生来说十分熟悉,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接触大量的数学信息,包括商品数量、价格、总额等。然后学生再通过亲自实践,很快就理解了“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与此同时,这样的生活化实践活动还能引导小学生事半功倍地掌握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其实在生活中无刻不在,还有着很大的现实作用,以此激发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三、在培养思维阶段实现生活化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能满足于将既有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落实“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素质教育要提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善于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生活化教学,深入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帮助小学生逐渐掌握从生活中挖掘数学信息、分析数学信息、提高数学能力的本领,进而促使小学生发展起数学思维。

这样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男生在体育课上打篮球,一个班有22个男生,每个组有5个人,那么应该分为几个组?这样的问题非常常见,男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不费什么脑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在学生作业、批改学生试卷的过程中却发现很多男生无法顺利嫁接这样的应用题,总是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从本质上而言,这类题目与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除法余数知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学生之所以在考试中错误频频,就在于他们没有对数学的本质形成深刻的认识,仅仅将数学看作是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将其当作任务来学习。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在教学“余数”这部分内容时,就将男生分组打篮球的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运动活动中高效掌握“余数”这部分数学知识。

论文作者:范永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论文_范永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