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藻类危害的控制方法_鱼池论文

鱼塘藻类危害的控制方法_鱼池论文

鱼池害藻防除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鱼池论文,方法论文,害藻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池塘养殖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生长,甚至引起鱼中毒死亡,因此要及时防除养殖池塘中容易蔓生的几种主要害藻。

一、水绵、双星藻、转板藻(俗称青泥苔)。多在天气转暖后,在鱼池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扎在池底,直立水中。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中,形成团团乱丝,鱼苗鱼种误入其中易被缠绕而死。大量藻丝漂浮水中,还会影响浮游生物生长,使池水变瘦,不利于鱼类生长。水绵等发生后,可用除草剂扑草净每亩150克至200克;也可用草木灰撒向青苔泥上,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制成溶液泼洒。但须注意的是,在使用扑草净杀灭大量有害藻类后,大量死亡的藻类腐烂易造成池塘水质变坏,导致水体严重缺氧。因此,灭草期间应注意水质变化,及时注入新水或采取增氧等措施。

二、多甲藻、裸甲藻(俗称红水)。多发生在有机质多、硬度大、呈微碱性的池塘中,它们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如当水温和pH值突然改变时,就会大量死亡,产生甲藻毒素,使鱼中毒死亡,温度变化较大的季节应特别注意。防除方法是在温度变化大的季节,经常换水,调节水质。红水发生后,每亩用生石灰15公斤制成溶液全池泼洒,以提高池水的pH值,使这些藻类死亡,然后换进新水。也可用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池水药物浓度每升0.7毫克,2天后再换进1/3的新水。

三、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俗称铜锈水)。这两种微囊藻是常见的藻类,少量时对鱼没有危害,但大量繁殖时则会造成危害。当大量藻体沉淀死亡时,微囊藻一方面会分解产生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另一方面还能分解耗氧而导致池水中严重缺氧。防除方法可用硫酸铜每立方米0.7克池水中遍洒在藻体上,另外,撒施生石灰也可清除这些藻类的危害。

四、卵甲藻。卵甲藻在鱼体表面寄生后,会使鱼类感染打粉病。病鱼全身像裹了一层白粉,白点连成片。防治方法可用生石灰(每立方米池水10克至20克)遍洒,也可调节水质pH值至7.5以上。对发病池,则必须用浓度为每立方米150克池水的生石灰彻底清塘后再使用。

五、水网藻。多发生于水质较肥的浅水鱼塘中,旺盛的丝状藻体集结于网带,鱼苗误入网中常会因呼吸困难和无法摄食而死亡。防除方法是在放养鱼种前用生石灰清塘,每亩水深1米的水体用量为7.5公斤。发生该藻时,可用硫酸铜溶液泼洒池塘水面,使池水的硫酸铜浓度为每升1.5毫克。

联系电话:0991-3662907

标签:;  ;  ;  

鱼塘藻类危害的控制方法_鱼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