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诗心”两法——初中古典诗歌教学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诗歌论文,古典论文,初中论文,诗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下,初中古典诗歌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如教学模式僵化、解读方法单一,缺乏诗歌单元内、单元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的统筹关联以及课内课外的链接阅读,导致学生“诗心”泯然。那么,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使之能够在生活中发现诗意,追求诗意的人生,培养滋养终生的“诗心”呢? 一、创新解读方式 传统的古典诗歌教学往往按照“作者人背景—意象—意境—手法—意蕴”的模式进行,千篇一律,既枯燥乏味,又耗时费劲,几乎把诗歌的美感消磨殆尽,学生一片昏昏欲睡。因此,必须改变一成不变的诗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诗歌解读方式,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一)遵循作者的创作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阅读过程中,至少有三个主体在相互制约:读者主体、作者主体和文本主体,而阅读就是三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和调节”。对于诗歌的解读,“同化和调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循着诗人的创作方法去真切地体验、理解、感悟诗歌的情感和思想。诗歌的创作方法有很多,初中古典诗歌教学没有必要平均用力而流于繁琐,而应指导学生重点掌握以下三种最基本的方法。 1.虚实法 虚实法是古典诗歌最基本的创作方法,诗人通过虚实结合去创造诗歌的境界。“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就诗歌创作方法来说,虚与实是相对的,“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指客观世界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觉醒为实,梦境为虚;现在为实,过去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等等。 诗歌中的“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诗人想象联想的方式。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作品主要有三类,要指导学生区分归类: 一是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诗人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等。 二是设想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例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等。 三是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时境况。例如“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就整首诗的创作而言,最常用的是“虚实相生法”,让虚、实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例如七年级上册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一、二句用白描的语言“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久居他乡,忽遇故乡人,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三、四句承接一、二句,此时此地,“虚”连上了“来日”故乡绮窗前的寒梅,由此诗歌的空间一下子拓展万里,时间倒流至诗人当年家居生活的时候,整首诗的境界广阔悠远,令人回味不已。 2.哀景乐景法 古典诗歌的创作,通过借景来抒情的手法比较常见。“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般情况下,什么样的景对应什么样的情,即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衷情和哀景的写法。在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以乐写乐。诗人通过展现鲜艳的色彩画面、欢快的声响旋律以淋漓尽致地抒发内心的喜悦满足。例如九年级下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为了表现春天生意盎然的西湖,诗人用“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生动之态和柳绿、沙白的清新之色进行构图。读者想象这幅图景,即使诗中没有“最爱”二字,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西湖的情有独钟。 二是以哀写哀。诗人以灰暗的色调场景、凄清的声调氛围真切细腻地表达心中的哀愁苦闷。例如七年级上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诗人选取已经落尽的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凄厉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构成一幅典型的晚春图景,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由景自然溢出。次句交代原因,“闻道”指惊悉,“过五溪”指贬谪之路的艰险和贬谪之地的荒远,诗人没有明写悲痛,而悲痛之意已现,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挂念之情令读者动容。最后两句,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自己这种强烈深厚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明月,化抽象为形象,随风逐月相送朋友到贬谪之地——夜郎西,就显得贴切自然了。 三是以乐写哀。诗人以乐景抒发哀情,更见其哀。例如七年级下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前三联写青山绿水,江阔风顺,初阳早春,景象清新开阔,充满希望,但尾联在自问自答中,思乡惆怅顿生,这种惆怅之情联系前三联来读,更觉其浩荡无边、绵延不绝。 3.用典法 用典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手法,能够使表达的思想情感简洁洗练、含蓄委婉、意蕴丰富,使读者读来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在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运用历史故事。例如七年级下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前面三联,诗人渲染叙写了将士们在危急、艰难的形势下,面对重重困难,毫不气馁地一往无前、奋勇杀敌的壮烈,而尾联通过引用“黄金台”的历史典故点明了这种精神的根源所在,并进一步抒发了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豪情。 二是引用神话故事。例如七年级上册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一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在颔联,诗人引用了两个典故,其中“烂柯人”这个典故具有神话色彩,承接首联,诉说长期被贬谪蛮荒之地的境况,开启了颈联和尾联不同凡俗的精神境界:虽然悲痛惆怅,但也要用异常豁达的态度来看待世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去积极地生活。 三是点化前人语句。例如八年级上册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上阕作者描绘了傍晚兰溪的雨后美景,读者可感受到作者愉悦的心情;下阕作者由眼前之景感悟出人生哲理,一反白居易在《醉歌》中“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的思想,借以宣言“休将白发唱黄鸡”。读者由此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旷达乐观的性格。 (二)引进新鲜研究成果 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往往只知道从意象、意境和一些常见的表达技巧去解读诗歌,而在诗歌语言表达形式方面,对其他一些新鲜的研究成果(如“古典诗词对时空变化的表达手法”是学术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热点)没有注意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导致中学古典诗歌的教学理念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从而较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现以“古典诗词对时空变化的表达手法”为例试作一阐述。 在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编选的古典诗词中,时空变化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今昔对比变化、时间长短变化、空间远近变化。 1.今昔对比变化 例如,七年级上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感兴诗由问询和回答构成,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对比。第一、二句为今宵思念亲人、欲归不得,身处遥远惨淡的他乡,心境孤寂、郁闷;第三、四句设想他日重逢的时候的欢乐,那欢乐谈话中包含了追话今宵的苦况。四句诗,明白如话,但通过今昔对比的变化,却是何等曲折、委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2.时间长短变化 首先是时间渐长。例如八年级上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首联纵向叙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而授官和在兵荒马乱的战斗中度过四年;颔联和颈联横向总叙诗人动荡不安的一生;尾联表明诗人要通过以身殉国来永载史册、流芳百世。全诗从诗人事业的起点到艰辛困苦的一生再到彪炳史册的永恒生命,时间短长变化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体认和追求。 其次是时间渐短。例如八年级下册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上阕第一句是回首以前保卫边疆、抗敌报国的戎马倥偬的岁月,第二句是写旧日战斗生活如今只能出现在梦中和梦醒后看到凄凉惨淡的现实景象;下阕第一句写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泪空流”的无奈、悲愤之情,第二句写在“心”和“身”的冲突中以“谁料”二字表达了自己被迫隐退后的感慨和不满。全词叙写的内容在时间的长度上逐渐变短,由一段较长的人生经历,到一场梦的时间,再到一次流泪的时间,最后到一个感叹的时间,让人阅读后对作者壮志难酬的境况产生了无限的同情。 3.空间远近变化 首先是由远及近。例如九年级下册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首联和颔联写在京城的遭遇,颈联写贬谪路上经过秦岭、蓝关两地时的苦况,尾联写预见在瘴江边上结束生命。空间上由大到小、由远及近,整首诗一开始就形成高屋建瓴之势,接下来笔势纵横,开阖跌宕,形成了悲怆壮美的艺术效果,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其次是由近及远。例如九年级上册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全诗写诗人轻车简从,过居延、出汉塞、入胡地、穿大漠、向燕然,叙写简洁凝练、通畅贯穿,诗人一处处地方走去,由近及远,空间不断延展,自然形成了阔大雄浑的境界。 二、链接课本内外 要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诗心”,仅让学生学习阅读课本内有限的几首古典诗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学生从课本中的古典诗歌引领到课外广袤博大、瑰丽神奇的诗歌王国中去阅读、体验、鉴赏。 (一)以题材类别链接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从题材入手引导学生链接课本外的诗歌,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扩大学生阅读范围的方法。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典诗歌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军旅诗、即事抒怀诗等类型。引导学生链接阅读这些诗歌,既要指导学生把握诗的大致题材,又要把工夫花在同一题材诗歌内容的相互贯通上。下面以山水田园诗为例作一阐述。 山水田园诗是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诗歌。在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山水田园诗分别有七年级上册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七年级下册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八年级上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陆游的《游山西村》、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八年级下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王维的《终南别业》,九年级上册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九年级下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每一册教材都有山水田园诗,可见这种诗歌题材在初中古典诗歌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具体操作路径如下: 1.链接同一作者的诗作 例如,两册教材中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和《归园田居》(其三),这两首诗都是各自组诗(《饮酒》由二十首组成,《归园田居》由五首组成)中的一首。首先要链接这两组诗中的其他诗歌;其次链接与这两首诗具有内在联系的诗人的其他诗篇,如《连雨独饮》《归去来兮辞》《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首》《移居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止酒》等。链接阅读同一作者的诗作,除了可以让学生较为完整地了解诗人同一题材的诗作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诗人思想的根源。例如学生要感受、理解好课本中《饮酒》(其五)中陶渊明与众不同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态度,仅仅靠阅读这首诗或者听教师的直接解说是很难达到效果的,而如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整地阅读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诗并加以探究,就可知陶渊明这种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态度是对历史与现实、宇宙与人生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后的结果。 2.链接不同诗人的诗作 首先是链接不同册教材中的不同诗人的诗作进行承前启后的阅读。其次是链接课外不同诗人的不同诗作,例如链接阅读课本中没有收录的李白、杜甫等人的山水田园诗作,以此来让学生领悟田园山水不但是一种审美对象,而且是每个人心中应该有的栖息之所;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有一颗“诗心”,身边处处都是田园山水,普通的日子也会变得兴味盎然。 (二)以时间节点链接 中国古代诗人对一些时间节点非常敏感,在大量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对季节变化、时间转换都表现了难以遏制的某种情感情绪,例如“伤春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链接阅读这些诗歌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感悟诗人们在同一时间节点中不同的思想和情感。 1.链接同一季节的诗作 在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以春秋两季的诗作居多。以春天的诗作为例,既可以分为早春的诗歌、暮春的诗歌等进行链接阅读,也可以对同一诗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春天诗作进行链接阅读。例如早春的诗歌,教材中有七年级下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八年级上册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九年级下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由课本中的这些诗歌再链接阅读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和《绝句四首》(其三)、李山甫的《寒食二首》(其一)、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梅尧臣的《东溪》等,从而引导学生在诗歌中饱看早春之色、听早春之音、赏早春之态、嗅早春之气。暮春的诗歌,如阅读学习课本中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由此可以链接白居易写洛阳春天的《魏王堤》和从江南回到北方后回忆江南春天的《忆江南》,从而引导学习感受诗人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对春天细致的体察和一往情深。 2.链接同一时段的诗作 中国古典诗歌中描述黄昏至深夜的诗作是比较多的。以黄昏的诗作为例,入选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就有如下几首,分别是:七年级上册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杜甫的《望岳》,七年级下册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八年级上册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九年级上册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九年级下册崔颢的《黄鹤楼》。可以把黄昏的诗歌分为黄昏送别诗、黄昏思乡诗、黄昏闺怨实、黄昏伤怀诗等,然后一一进行链接阅读,引领学生探寻黄昏光影中点点滴滴的斑斓诗意,在黄昏中感悟生活和生命的丰富意味。 (三)以意象种类链接 无意象无以为诗。意象是诗人写诗常用到的一个术语,是欣赏中国古典诗歌必须要知道的。意象指的是物象和情意的组合。“意”指作者的情思;“象”指诗中的形象,包含诗中所写的人、物、景。鉴赏古诗形象的要点在于鉴赏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诗人可以对不同的意象进行灵活巧妙地组合,创作出相似主题的诗歌,也可以重点使用一种意象表达复杂多样的思想情感。 1.以多样意象链接同类诗歌 以秋天的诗歌为例,综观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用于抒发秋之情思的意象,有秋风(曹操的《观沧海》)、秋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秋色(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秋月[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众多意象,由这些意象进一步拓展认识秋的其他典型意象——秋菊、秋荷、秋声、秋阳等,再以这些意象群为接入点链接阅读那些浓艳深沉的秋之诗歌,例如王勃的《山中》、杜甫的《秋兴八首》、王维的《山居秋暝》、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几道的《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张炎的《清平乐》(候蛩凄断)等经典诗词。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阅读这类以伤感为主要感情基调的诗歌,首先要侧重指导学生鉴赏诗歌中壮观辽阔的意境和气势,而不能让学生沉溺于惆怅的小情小调;其次要指导学生鉴赏诗人在诗歌中体物表意的精细妥帖之妙处。 2.以同一意象链接多类诗歌 古典诗歌中可使用的意象有很多,一沙一石、一草一花,只要与诗人的“志”“情”契合,万物皆可成为诗人笔下的意象。但也有些意象能够被诗人们经常使用,乐可用之,悲可用之,思念可用之,明志可用之,送别可用之,戍边可用之……例如月亮、太阳、流水、云彩等。以“月”这个意象的使用为例,在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编选的古典诗歌中,就有七年级上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曹操的《观沧海》,七年级下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八年级上册陆游的《游山西村》,八年级下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九年级上册杜牧的《泊秦淮》、李商隐的《无题》、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年级下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样,我们可以由教材中这些诗词分门别类地链接阅读有“月”这个意象的诗歌,例如由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链接阅读李煜的《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捣练子》(深院静)、《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去感受李煜刚做皇帝时的风流倜傥到身为囚徒时的痛苦不堪这种大起大落的人生历程。又如,可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链接阅读《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把酒问月》、杜甫的《宿府》、刘禹锡的《石头城》、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戎昱的《秋月》、戴复古的《中秋》、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等等,去体味月夜之下诸般人生的苦乐哀愁和万千风情。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每个生命都有灵魂,只是怎样唤醒他们。”对于古典诗歌教学,可以化用这句话变成:“每个中学生都有诗心,只是怎样唤醒他们。”我们相信,只要将培养学生的“诗心”作为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积极探索诗歌教学的方式方法,那么,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必定会别有一番精彩天地。培养“诗心”的两种方法--初中古典诗歌教学探索_诗歌论文
培养“诗心”的两种方法--初中古典诗歌教学探索_诗歌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