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挡土墙在山区工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倘若没有挡土墙的存在,那么容易出现塌方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山区公路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容易产生滑坡等问题,因此挡土墙的应用比较广泛。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山区挡土墙施工的特点及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山区;挡土墙;施工;质量;措施
0引言
挡土墙是用来支撑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的构筑物,通过挡土墙能够有效的避免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在山区公路施工时,设置公路挡土墙主要是为了支撑山坡土体或者路基填土,防止土坡或者填土出现变形问题。将挡土墙应用在山区公路施工当中,不但能否保护路堑边坡和路堤,还能够保护路基避免齐备水流冲刷。此外,挡土墙的设置还能够对路基滑坡、塌方等起到整治的作用,因此,挡土墙在广泛地运用于山区公路工程项目中。
1 山区挡土墙常用的施工形式
1.1重力式挡土墙形式
重力式挡土墙主要是靠挡土墙的重量来确保稳定性。重力式挡土墙主要是用块石和毛石砌筑而成,靠其本身的重力作用来抵抗土的压力。这种形式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而且取材非常容易。重力式挡土墙按照墙背倾角不同,可以分成仰斜、竖直以及俯斜三种形式,依据主动土压力的大小,重力式挡土墙应按照先仰斜再竖直,俯斜尽量少采用的方法。仰斜式挡土墙之后的填土比较难,多采用于护坡比较合理,墙背竖直或者俯斜的形式下填土比较省劲。而重力式挡土墙也有其缺点,在墙高超过5m情况下,想要确保挡土墙的稳定性,就会形成非常大的体量,会使用比较多的材料,经济性不高。
1.2悬臂式与扶臂式挡土墙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大多数应用在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中,墙体的稳定性主要是靠挡土墙底板的填土重量来确保,这种形式归属于轻型结构。当墙高超过5m时,墙体的稳定性主要要靠墙踵悬臂之上的土重量来保持。墙体中多用钢筋来承受拉应力,所以墙身的截面会比较小,这种情况下选择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是很合理的。悬臂式挡土墙的组成有立板和底板,立板主要用来承受墙后土压力和地下水的压力,内底板和外底板均以立板底部作为固定的悬臂板。当墙高超过10m时,竖臂要承受的弯矩与产生的挠度都会比较大,这时考虑到经济合理就应该选择扶壁式挡土墙。扶壁之间填土能够增大抗滑与抗倾覆的能力,大部分情况下大型土建工程会采用这种形式。
1.3锚杆挡土墙
锚杆挡土墙是指利用锚杆技术建筑的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墙面和锚杆组成,依靠锚固在岩层内锚杆的水平拉力以承受土体侧压力。锚固段应该设置在主动状态滑动面之外,长度应为3~7m,锚杆挡土墙用作边坡和深基坑坑壁的支护结构是最为合适的。锚杆作为锚杆挡土墙的主要受力构件,可以是单根钢筋或钢丝束。锚杆的制作需要满足钻孔和锚杆的实际施工需求,锚杆的长度、直径等也需要符合设计的具体要求。锚孔内放置钢筋或钢丝束后,灌注水泥砂浆使其锚固稳定,具有足够的抗拔力。锚杆挡土墙适用于边坡高度较大,石料缺乏,挖基困难,且具备锚固条件的地区,多用于路堑墙,尤其适用于较完整岩石层不深的情况。
1.4加筋土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是柔性挡土墙,是由竖直墙面板、水平拉筋和墙内填料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依靠填料与筋带的摩擦力来平衡面板所承受的水平土压力。加筋土挡土墙的面板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块件;筋带有扁钢带、钢筋混凝土带、聚丙烯土工带等。筋带与面板的连结,可采用钢筋焊接或螺栓结台,结合点应作防锈处理;墙内填料宜采用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材料。此外,加筋土挡土墙一般应用于地形较为平坦且宽敞的填方地段,在挖方地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一般不宜使用。由于墙面板和拉筋可以预先制作,在现场用机械分层填筑,这种装配式的方法,施工简便、快速,并且节省劳力和缩短工期。加筋土挡土墙是柔性结构物,特别适合在软弱地基上修筑,地基的处理也较简便。
2 山区挡土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基坑开挖
在基坑开挖前,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首先,平整场地,对杂物、污水等进行清理。其次,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对所需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在准备工作结束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基坑开挖。在该工作过程中,应当选择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两者并用的方式,由于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在面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挖掘不同深度的土层时有着各自的利弊,所以需要根据施工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这样才能实现扬长避短的目的,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利用机械设备开挖效率更高,但在面对一些较为细致的要求方面机械设备却难以发挥用处,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完善。因此,在开挖工作开始之初,最好先用机械展开基底开挖在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m后,使用人工继续挖掘。同时,为了避免挖掘超过了预定方案,在挖掘过程中需要随时检查基底的标高与宽度,以确保满足设计方案要求。此外,为了避免雨水浸泡基坑,危害施工人员安全,需要根据基坑开挖规模设置规模足够的排水沟和集水井,保证雨水及时排出,避免影响正常施工。另外,为了保证来往人员安全,需要用钢管或大小适宜的方木在基坑周围设置围护,并且悬挂醒目的警示牌通告来往行人及车辆,确保施工安全。
2.2基底处理
在基坑开挖结束后,紧接着就是对基地展开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最好是选择电动夯实机来对基地实施夯实,根据施工技术规范夯实度至少要打倒90%,为了加强基底摩擦力,还可以在基底铺设一层30cm厚的碎石垫层,同时采取打夯机将碎石垫层打进地基土中,方便后续施工环节的开展。基底的处理工作对于挡土墙整体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倘若基底处理效果达不到施工要求,那么挡土墙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2.3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对于基础需要选择一次浇筑的方式,至于选择什么标号的混凝土需要结合工程整体施工情况来确定,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在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后,就需要展开基础顶到衡重台部分的浇筑工作,然后是墙身顶面的浇筑工作,需要按照施工步骤依次推进。在每部分浇筑工作展开前,都需要先对底层的混凝土实施凿毛处理,如此才能让新旧混凝土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在浇筑过程中,最好选择分层浇筑的技术手段,从低向高展开工作,并选择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严格控制振动棒的移动距离,确保其保持在作用半径的两倍范围内。在振捣棒振捣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进行监管,避免漏振或过振,在振捣到表面泛浆、不冒气泡且混凝土不再下沉即可。此外,对于较高的挡土墙还需要注意泌水的排放,避免松顶。
2.4填料施工
为了提升公路挡土墙施工的整体质量,需要对填料施工进行严格的控制,具体需要注意要做好填料的选择,选取透水性强、抗剪强度较大、易排水且稳定性较好的材料,还要选配质量较好的沙砾或者碎石填筑,控制填料粒径小于10cm。填料当中不能存在有机料、生活垃圾、锋利碎石、冻块等。为提升施工的整体效率,施工时注意交替开展面板安装、筋带铺设和调料施工等不同的施工工序。
3 结束语
挡土墙的布置与多个专业的设计是分不开的,如果能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即做到管线、渠道的合理设置,土方的挖填平衡,道路的坡道舒适,而且使房屋的布局合理,挡土墙的长度和高度应当在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在材料最省和方便施工,提高整体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浅析抗滑挡土墙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王登峰.居业.2015(12).
[2]刍议抗滑挡土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教松涛,吴华伟.企业技术开发.2015(20).
[3]郭海军,夏卫峰.公路路基工程悬臂式挡土墙施工技术分析[J].中外建筑,2014(7).
[4]骆玫.路基工程挡土墙施工工艺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3).
论文作者:万国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挡土墙论文; 基坑论文; 悬臂论文; 基底论文; 填料论文; 山区论文; 锚杆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