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1)03-0003-06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史,从根本意义上说是探索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道路的历史。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这一根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条道路和这次飞跃,引领中国人民初步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振兴。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运用于中国改革与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条道路和这次飞跃,正在引领着中国人民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而奋斗。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邓小平遗志,结合新的实际,进一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进一步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两条“中国道路”,两次历史性飞跃,一脉相承,继往开来,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灿烂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全新创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1](P11)

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和源泉

共和国建立之后,我国究竟要走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不懈探索。这种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和经验,但总的来看道路探索异常艰难,甚至屡遭曲折。或者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急于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道路,或者照搬“苏联模式”企图走苏联工业化的道路,如此种种,导致我国社会主义走了许多弯路。在经历了巨大困难和长期徘徊之后,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终于找到了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切入点,这就是被邓小平称之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

关于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邓小平作了精辟揭示。他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种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种革命性变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仅要通过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而且要通过生产关系的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坚持改革,社会主义就没有出路。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还有相应的其他领域的改革。改革引起开放,要求开放,开放也是改革。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所反复检验与证明。正是在这种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在初步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党在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才真正觉醒起来,得出了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2](P3)。

从我国新时期社会变革与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拓展,同改革开放实践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首先,改革开放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首当其冲地提到我们党面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正是以探索和回答这一重大课题为逻辑起点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要提出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我们党所以要带领人民义无反顾地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从深层原因来说,是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长期“没有搞清楚”。对此,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他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2](P291)邓小平尤其对时代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提出的新要求作出深刻分析:“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2](P291-292)正是由于我们党果断摒弃从“本本”出发来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定势,着眼于时代变化和中国实际来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得以确立并不断拓展。伴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形成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从这样一种实践进程与理论进程相交融的角度,我们说改革开放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

其次,改革开放推动着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正是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拓展提供了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回答新问题,并在探索和回答新问题中逐步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正是鲜明地体现了这样一种认识规律和思想进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实践中,明确提出并不懈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同时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重大课题,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阶段、根本任务、战略步骤、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领导核心、依靠力量等基本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21世纪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在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与揭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仅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而且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课题,进一步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战略目标和现实任务。总之,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化,推动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深化的认识上升为理论形态,又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改革开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逻辑起点,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

凝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和精髓

历史经验表明,党的思想路线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道路选择的正确与否。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丰富发展,在90年党史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能够在极其复杂和困难的条件下成功开辟一条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根本原因就在于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如邓小平总结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3](P114),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3](P1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以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前提与起点的。这种恢复和确立,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创新特色,这就是将“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有机融为一体,创造性地解决了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根本问题。

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党在实践中逐渐发现“苏联模式”的弊端,为此毛泽东曾明确提出搞社会主义不一定全照搬苏联那套公式,不能教条主义地学习苏联经验。在这一正确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指导方针。正是这种独立自主式的探索,比较成功地开辟了一条符合当时实际情况、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的道路。可惜,这一探索未能长期坚持下去,50年代后期即开始发生严重失误,以至逐步形成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本质的“左”的理论和“左”的路线,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产生这一挫折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没有选择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这一时期,尽管毛泽东也不断地强调要继续做“结合”的文章,但是这种“结合”更多的是从“本本”出发,企图在马恩列斯书本中寻求实现理想化社会的方案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严重忽视了中国国情,由此导致关于社会主义的理念期待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强烈反差,导致脱离具体的现实条件加快社会主义进程的路线和政策,乃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使人们陷入了迷惘和困惑。

总结这段历史教训,邓小平提出一个重要思想:要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决好走什么样社会主义道路问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僵化思想的束缚和固定模式的羁绊,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他深刻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3](P141)“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3](P364)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成为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现实指向,是改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社会主义答案、把“本本”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的倾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所解决的最关键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和精髓。邓小平精辟指出:“列宁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革命是这样,建设也是这样。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2](P292)正是由于突破一切僵化观念和固定模式的束缚,坚持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我们党对世界格局新变化作出了正确判断,得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结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了正确判断,得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结论。这两个“正确判断”,两个“科学结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两大理论基石。实践有力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充满活力,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正是在这样一种逻辑起点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获得了不竭的活力。

党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坚实步伐,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和目标

实现现代化,是亿万中国人的百年梦想。许多仁人志士为实现这一梦想奔走呼号、上下求索,耗尽毕生心血以至献出宝贵生命。然而,作为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作为一个长期饱受外患内乱的弱势国家,尤其作为一个后发型的社会主义大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何其艰难!在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曾经面临着如何走向现代化的痛苦选择:要么照搬英美模式,走西方现代化道路;要么照搬“苏联模式”,走高度集权的东方现代化道路;要么与资本主义世界完全对立,走封闭式的现代化道路。如此种种探索、试验,最终无不归于失败,唯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才是中华民族真正走向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邓小平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3](P161)“中国式的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中国式的现代化”,概括起来就是,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牢牢把握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又坚定不移地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政治,不断拓展走向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的路径;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又坚定不移贯彻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全面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动摇,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实现现代化,又坚定不移紧跟时代潮流,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包括与西方世界的沟通与合作,在全方位对外开放中提升现代化水平;既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动摇,又坚定不移与时俱进,积极吸纳、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文化和价值理念提升人的现代化素质,建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等。正是这些成功的做法、经验及其成就,诠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张扬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

在“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过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十分特殊意义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独特创造,是对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伟大贡献。

30多年前,当中国改革开放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人们对中国究竟要走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还处在一种似明非明状态。这个重大问题,自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深入思考的“热点”问题。所以,1979年12月6日,当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向邓小平提出“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问题的时候,邓小平陷入了沉思,进而便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影响中国今后几十年命运的战略设想,这就是“小康社会”。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3](P237)“中国式现代化”、“小康之家”、“小康社会”,这些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概念,初步指明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和方向。正是在这次重要谈话的基础上,邓小平经过反复思考并经过党中央领导集体反复论证,高屋建瓴地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描绘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展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基本上按照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到上世纪末,我们已胜利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21世纪,“中国式的现代化”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党的十六大在实事求是分析我国小康水平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一个重大战略目标,这就是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特有内涵和实现步骤进一步科学化具体化了。党的十七大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啻是一座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金桥,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更加明确、目标更加坚定、信心更加倍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意义。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关键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短短20年时间里,我们就在全国范围摆脱了贫困,实现了温饱,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十分重要的基础。但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属性和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我国在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必须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才能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践已经有力地证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和逐步实现,在“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中真正发挥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大里程碑。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发展阶段。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尤其需要在新的层面上认识和把握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密切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世界格局,把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日益紧密地融入人类文明大潮流,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完成的时代性、世界性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包含着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在如何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在更加适应时代潮流的层面上有力推进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步伐。

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定型的关键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改革完善过程。正如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2](P379-380)“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2](P37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逐步走向定型化的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一方面,通过6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体制到全方位开放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正是这些制度性的历史转变,孕育和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在这个新型的社会制度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内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我国已进入多元化社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这些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定型产生严峻的挑战和复杂的影响。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必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打下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特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几届中央领导集体在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十分注重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提炼,先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这是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理论结晶,是党极其珍贵的理论财富。

党的十三大明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经济上建设人民共享繁荣成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上建设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化上建设现代化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六大科学谋划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整体推进。

党的十七大系统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10条基本经验,即“十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这些标志性的基本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成果,高屋建瓴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不断丰富、特征愈益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关于中国社会全面变革和全面发展的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进程及其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经济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更好地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权利;这一政治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文化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社会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相互协调、整体推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实践雄辩地证明,这样一条发展道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以内在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容纳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其他经济成分。这样一种经济制度,既能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有利的制度条件,又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从本质上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并以发展高度民主为目标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消除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局限性和狭隘性,使社会机体充满生机和活力。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社会公正和平等作为价值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是要消灭阶级,消除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地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可以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不均和人的畸形发展现象,使社会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内在活力基础之上。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全面发展的特性和战略,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不断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以及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而有能力消除一切旧制度下所特有的贪婪、腐败、堕落现象,使整个社会在文明健康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和不懈追求。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至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很长历史时期,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就一定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活力充沛、价值长存。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收稿日期:2011-02-10

标签:;  ;  ;  ;  ;  ;  ;  ;  ;  ;  ;  ;  ;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