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怀念杨志九教授_回族论文

深深怀念杨志九教授_回族论文

深切怀念杨志玖教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切论文,教授论文,杨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825.81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2-0586(2002)03-0091-06

2002年5月24日,杨志玖教授归真了,当我得知这一消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杨先生 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一生清苦,勤奋治学,在蒙元史、隋唐史、元代回族史、土地制 度史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蒙元史、元代回族史研究及马可·波罗来 华问题研究方面是杨先生倾注心血最多、成绩最大的领域,也奠定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 地位。

早在20年前我上大学时期就拜读过杨先生的一些论著,其中《和历史系同学谈怎样写 论文》一文印象最深,我曾将全文抄录于一个很精致的笔记本里,时常翻出拜读,这个 笔记本至今尚保存完好。1990年在银川召开全国蒙元史学术研讨会,得知杨志玖先生亦 参加这次会议,我心里非常激动。那天晚餐时正好与杨先生坐在同一张桌上,因对杨先 生慕名已久,再加杨先生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心里很虚,不敢主动接近,但通过几天观 察,我发现杨先生是位谦虚、平易近人的长者。我仔细拜读了杨先生为会议提交的《元 代罗哩回回》一文。杨先生还带来了几本由他审订、他的两位弟子李治安、王晓欣编著 的《元史学概说》提供大会交流。我翻阅后,发现这是本资料性很强、对初学元史者很 有帮助的著作。我向杨先生打听什么地方可以买到此书,杨先生让我写下通讯地址,说 回去后寄给我一本。会议结束后不几天,也就是1990年8月26日,我收到了书。没想到 一个著名的学者,科研教学工作那么忙,却没有忘记对我这个初相识小辈的承诺。1992 年在西安举行的全国第七次回族史学术讨论会上,我第二次与杨先生相遇,更加深了对 杨先生的了解,发现杨先生是位非常和蔼可亲的长者。此时我已在《回族研究》编辑部 做编辑工作。杨先生在《回族研究》创刊号和1991年第3期刊发《回族杨姓来源考》、 《补元史札八儿火者传》等文,我是责任编辑,这样就有了话题。1991年杨怀中先生《 回族史论稿》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回族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回族研究》 1992年第4期刊发了杨先生《致<回族史论稿>作者的信》,对杨怀中先生的《回族史论 稿》出版表示祝贺。杨先生写道:“我的感觉是,此书充满了回族的感情、马列主义的 立场观点、伊斯兰教的学识和历史学的功力,这些都是回族学者应当具备但又很难完全 做到的条件,而在本书中都展现出来,令人感觉得到。”

1985年杨先生《元史三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汇集了杨先生过去撰写的有关元 代探马赤军问题、马可·波罗来华问题及回族方面的研究论文26篇,其中收录元代回族 研究的论文13篇。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引起元史学界的关注,还对元代回族史研究起到了 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可以看出杨先生在元代回族史方面深厚的学术功底。1991年《回族 研究》创刊,稿源不是十分充足,特别是有分量、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较少。主编杨 怀中先生曾亲自到南开大学向杨志玖先生约稿,建议杨先生撰写《元代回族史》,并与 他约定每写出一章先在《回族研究》刊出,最后汇集成册出版,并决定由我做杨先生文 章的责任编辑。这样,我就与杨先生经常有信件往来。同时我注意收集过去有关报刊发 表的杨先生的文章,对杨先生的治学经历、研究领域及研究成果有了初步了解,最后撰 写成《元代回族史的开拓者——杨志玖》一文,后附《杨志玖教授主要论著目录》。文 章写成后,送交杨先生审阅,经杨先生同意后发表在《回族研究》1997年第1期。从199 1年《回族研究》创刊至1997年,杨先生在《回族研究》共发表16篇文章,它们是:《 回族杨姓来源考》(1991年1期)、《补元史札八儿火者传》(1991年3期)、《<元代回族 史稿>序言》(1992年4期)、《回回一词的起源和演变》(1992年4期)、《回回人的东来 和分布》(1993年1期)、《回回人的东来和分布(续)》(1993年2期)、《元代回回人的社 会地位》(1993年3期)、《回回人与元代政治(一)》(1993年4期)、《回回人与元代政治 (二)》(1994年1期)、《回回人与元代政治(三)》(1994年2期)、《回回人与元代政治( 四)》(1994年3期)、《回回人与元代政治(五、上)》(1994年4期)、《回回人与元代政 治(五、下)》(1995年2期)、《元代回族文学家察罕》(1997年2期)、《元代回族宰相阿 合马新论》(1995年1期,与杨德华合著)、《致<回族史论稿>作者的信》(1992年2期)。

1994年10月8日,天津南开大学举行了“杨志玖教授八十华诞暨从事教学科研五十五周 年庆祝会”,天津市委有关负责同志、南开大学负责同志到会表示祝贺。领导同志高度 赞扬了杨先生的为人和学问,认为他不仅是属于南开的、中国的,而且是属于国际史论 坛的。会上,还举行了“祝贺杨志玖教授八十寿辰《中国史论集》首发式”。杨先生的 弟子闻讯从海外及全国各地赶来参加会议,许多弟子表示要以杨先生为榜样,扎扎实实 地做学问,认认真真地做人。天津史学界、出版界、杨先生的同事、朋友参加了会议。 杨先生表示要在有生之年抓紧时间完成《元代回族史》。《回族研究》1994年第4期对 这次盛会作了简要报道。

最后几年,杨先生身体每况愈下,特别是右眼失明,严重影响了研究工作。但就是在 这样的情况下,杨先生孜孜以求,最终完成了《元代回族史》(此书即将由南开大学出 版社出版),也完成了杨先生多年的夙愿。

因我曾是杨先生文章的责任编辑,与杨先生常有信件往来,现将这些信件借《回族研 究》刊出,使大家对杨先生有进一步了解。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怀念这位为中国史及回 族学研究付出毕生精力的前辈学者。

第一封信:

明俊同志:您好!

今将第四章复印稿寄上,请查收。注(32)所引拙著《元史论丛》五辑尚未出版。该文 清样已于去年底交出,今年应当出版,但不知在何年何月可出,故只列年,出版者过去 为中华书局,据说五辑将由社会科学出版社接,俟出版后如来得及当函告补上,否则只 能空着了。《回族研究》第2期20本于12日收到,按邮戳系7日寄出,大概您接我6月29 日信后催问出版社后(发行科)才寄出的,他们可能已忘却此事了。以后还望适时通知他 们,以免延误太久。我寄出的两期征求意见本尚未接到任何回音,因此,希望您和怀中 同志以及您所知道的看过此文的同志将意见征求一下,特别是批评意见告我,以便改进 ,至为盼祷!

顺颂

夏祺 并问怀中同志好!

杨志玖

93、6、15

第二封信:

明俊同志:

您好,23日来信,今日收到(5月31日寄出),惟购书20本至今尚未收得(汇款单已写明 扣除刊物费),不知何故。前两期收得也很晚,这期似乎更晚。前两期已送有关同志, 希望您问发行科,是否寄出,何日寄出,是否遗失。前两期我到校总收发室才取来,最 近我已去过几次收发室,一直没有。四期稿《回回人与元代政治》第一篇基本写完,估 计此章至少要分三期才刊完,所以第一篇写了15000字之谱,下月下旬可寄上。因还有 些文债要还,估计9月后始能写第二篇备明年1期之用。由于腰痛和白内障,使我每天工 作时间很少,效率不高,再加有些杂务干扰,因而进行甚慢,不过不会耽误《回研》按 期发表,也就差堪告慰了。顺祝

撰祺 代问怀中同志好。

杨志玖

93、6、29

第三封信:

明俊同志:

15日寄出第四章之(一)(挂号)想已收到。现有事麻烦您。当初我送出论文计划不周,9 2年4期第一章及今年1期第二章到现在只剩一、二本(92年4期只剩1本),还有应该送出 的尚未送,自己也应留几本,因此,希望4期及1期(第一、二章)每期再买6本,共12本 ,不知发行科尚有余存否?如有,麻烦您通知他们较快寄下,以便送人及留底。用费即 从8月份稿酬扣下。第3期仍购20本。

琐事相烦,至歉!

顺颂

编祺 代问怀中同志好

杨志玖

93、7、17

第四封信:

明俊同志:您好!

本月一日接《回族研究》第3期20本,较前几期提前多日,甚为感谢!真太麻烦您了。 前接7月22日信,知我要购的92年4期和93年1期各6本还有,但此次未曾与20本同寄;又 过去每期赠作者2本亦未寄来,趁稿费尚未寄出,请再烦寄下为感!我因送同行及有关人 员杂志,实际是多多益善。还有一些应寄而未寄以及个人需要保留修改的稿本,故愿多 留些在手,请鉴谅!

最近因赶写文债,右眼白内障已失明,而因眼底不好,不能作手术,只有靠本已模糊 的左眼工作,我还要尽力完成回史稿,其它应酬工作尽力谢绝。第五章还未动笔,争取 在12月上旬写完寄来。

顺祝

编祺 问怀中同志好

杨志玖

93、9、14

第五封信:

明俊同志:您好!

11月17日来信收悉。22本4期杂志前几天也收到了。但其它老刊12本尚未收到,不知是 否同时寄来?这22本是我到本校总收发室捡来的,前天又到收发室,尚未见到那12本, 不知何故。

我七、八两月因给人赶写两篇应酬稿,致右眼白内障恶化失明,以后又因头晕、腰疼 等,致未能及时写明年之稿。从上月14日始开始动笔,预计本月10日-15日期间可完稿 ,不知赶得上明年1期的稿否。我的眼病已四处求医,医生说我眼底不好,手术不一定 好。以致迟迟未能做。我还想再作进一步努力,如实在不行,只有孤军(眼)奋战了,我 愿坚持把回族史稿写完,以尽我的使命,完成我60年来的夙愿。稿费不要着急,我写这 稿不为稿酬,只是借发稿之机给我点压力和动力,尽一个回族学人的天职。若左眼再失 明就不好说了。请代购一本《文荟》,由稿费中支付,谢谢!顺祝编祺 并问怀中同志 好!

杨志玖

93、12、2

第六封信:

明俊同志:您好!

15日来信昨天收到,当即到收发室把刊物从地下找出了。我校总收发室对大宗印品一 般是堆放在进门的桌上或地下,因太多,找起来相当费事。而系里管取信件的同志多半 只顾取信(包平信、挂号、汇款),不爱管大宗印品,也不通知本人,大概根本未看,以 致延误至今。过去也有此情况。以后我多到收发室看看就解决了。汇款千元今天也收到 了,这真难为怀中和你们几位同志,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以后不必匆忙汇款了。全国只 有一家的《回族研究》,经费竟至如此困难,令人感慨。国家民委、宁夏区党委应该大 力支持,是否向他们呼吁过?刊物销路如何?定价偏低:《历史教学》56页卖1.70元,我 们104页才1.50元,相差太多了。历史教学近期订户也减少了几千份。我们能否到海外 打开销路或与海外团体联合办刊。总之要想方设法,广开财源,把刊物办好。

两个锁南和哈哈的都没有错。据《元史》卷29《英宗纪》页632,杀害英宗的,有铁木 迭儿子锁南,有铁失的弟弟锁南。《元史》上同名的人太多,回回人同名的更多;给分 辨造成困难。清人汪辉祖《三史同名录》、中华书局《元史人名索引》对此做了许多分 辨工作,很费功力,但也不尽如人意。我有时也不同意他们而自行其是。(看《元史三 论》中《元代的几个答失蛮》)。“哈哈的”是人名,“哈的”是伊斯兰法官职称,不 是一回事。

现正编写《回回人与元代政治(五)——行中书省的回回人》。天气热,目力不好,进 行很慢,从本月8日到昨天才写了9页,但总不会耽误第4期的。

匆此 顺祝

暑祺 并

怀中、马平同志好!

杨志玖

94、6、21

第七封信:

明俊同志:您好!

上月19日来信,24日收悉。第3期的刊物早已收到,谢谢!这次寄稿较慢。我从6月下旬 写起,7月因天太热,适应不了,停了一个多月,以后也时作时辍,至前天才写了这些 ,本章还未完。估计已两万字,一次可登完,再多也不一定能登,而时间仓促,只有先 交这些,下次再补下篇。办刊经费紧张而能坚持,可以想见你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后 (从3、4期起)的稿费我只收一半,作为复印、挂寄、购刊物及补充体力消耗的需要,只 有以此对刊物的间接赞助,别无它能了。明年考虑全部不要。宁夏区党委或政府有个姚 敏学,是南开历史系的毕业生,我不记得,他的同学刘泽华这样说,不知他负多大责任 ,是否可以找他,请调查后告我。92年4期我那篇开头的文章,不知你处还有否?如有, 请再寄8本来,以便和后边衔接送人一套,没有就算了。又,稿中一些人名,我在下面 划红杠的,是想用黑体字标出以使醒目,不然一大篇字恐令人摸不清头脑。将来如能出 单行本,还须另加改进。此致色兰 并问 怀中同志好!

杨志玖

94、10、6

第八封信:

明俊同志:您好!

寄上与杨德华同志合写的一篇小稿,请审查。杨君是云南师大历史系副教授,教元史 多年。今年到南开来作我的访问学者(期限一年)。他是汉族,但因教元史,对回族史也 有兴趣。本文是他写的,经我修改,这是第三稿,当然,还可以再推敲。他要我署名, 我怕影响他的提职称,最初不允。后经他说留个纪念,只好答应。他今年37岁,有些新 思维,新看法,是其所长。但写作松散,不够精炼,我主要修改文字与段落前后照应, 从一万多字改成现在这样子,虽不尽满意,但费时不少。《回研》4期迄今未收到,我 从邮局订的一份也未见来,是否因经费问题脱期?上月我到山东周村开会(淄博市一区) ,知回民办的“灯塔实业公司”办得还不算坏,在全国回族企业家列名,创办人刘荣喜 曾出席全国少数民族先进表彰会。我想从他处为刊物筹款,但不好启齿,预备给他寄《 回研》中我的论文,看是否可以招点广告,因忙还未寄出。不知咱们的广告费多少。如 写文介绍周村回民及灯塔村情况是否可登(我已把此意告诉刘)?匆此 祝

新年愉快 怀中同志均此不另

杨志玖

94、12、18

第九封信:

明俊同志:您好!

前天,我自订的《回研》94年4期收到了,能竭力出版,真不容易。今天我到天津大学 邮局汇款500元,邮局说面额大,要到学校对面八里台大邮局才行,我因门口车太多不 敢出去,他说可寄490元,我即另写一490元汇票,出门后不久,忽思,何不再写一张, 于是又回去另写一张110元的汇票,是为对刊物的赞助,写的是编辑部收,收时注意是 两张,也许一前一后,也许同时收到。我已从刊物收到几千元报酬,这点小数聊表寸心 ,以后不要给我寄稿费了(与杨德华合写的那篇可按一般稿酬寄,我交他)。自叹无大财 力,只能区区如此。但我并不缺钱用,尤其不需要稿费赡家。你和怀中都不要介意。我 还打算从企业界回族人士叫“赛瓦不”,让他们赞助点,不知能否如愿。论文(五下)从 去年十月下旬写起,到现在才写了八千多字,中间干扰甚多,自己眼力和腰病也有关系 ,但这月写完应没有问题,今年1期赶不上了,甚歉!94年4期载怀中同志《伊斯兰教与 中国文化》题记,甚感兴趣和重要,对我的写作也会有很大帮助,专家执笔,一定错不 了,不知此书已出版否?今天到图书馆去查,尚无此书。如出版,希送我一册,不胜感 谢!

顺颂

编安

怀中同志好

杨志玖

95年2月17日

第十封信:

明俊同志:您好!

今将稿件寄来,恐怕赶不上第一期了吧,很遗憾!此稿从去年10月30日开始,到昨晚才 最后写完,中间诸事干扰,时作时辍。因不知编辑部和怀中的私宅电话,不然在寄稿时 可事先打电话通知你们,以免久等。下期何时能出,请告我以便准备。下期经济部分要 比政治部分难写,因我无现成资料,单写斡脱钱不仅单调,且无积极意义。而且视力日 益退化,看写俱有不便。但当尽力而为,不使中断。来信及退款都收到,我很不安,作 为一同教同族,有困难大家帮,理之当然,何必客气,而且一点也不影响我的生活。社 科院愿再管起来也可解决些困难,总算好事。寄来样刊两本早收到,订购的20本还未来 。

近来精神不够集中,写稿时常有错,看出来的已改,可能还有未发觉的,请审时注意! 从这点看,我真是老了!祝编祺

杨志玖

95、3、10

第十一封信:

明俊同志:您好!

上月24日来函于30日收到。其时,我买了一双“必清神保健鞋”穿了已近半月,本想 治腰疼,据说对眼睛也有好处,但效果不佳,腰仍疼,眼更视物不清,头昏,口干,主 要是药磁力大,上火,至今尚未恢复以前状态。现仍穿此鞋以观后效,实在不行,只得 作罢。在此情况下,好多来信都未复,书报也少看,每日只听广播评书以排遣。眼因右 眼不能动手术,左眼勉强视物,怕手术不好致盲,只有再等实在看不清时再动手术。在 此期间,文章很难再写了,实在抱歉!南开大学出版社本约我今年交稿也不能履约了, 这都是无可奈何的事,只希望我的眼还能复明,能把这部稿写完,也可以无憾了。95年 2期我的最后一篇文章,发行科还未寄来,希望最低寄10本或15本,以送人或将来修订 出版用。今年《回研》3元一本也不算贵,天津《历史教学》3.5元一本,篇幅远不如我 们的多。我一直订《回研》,算是对刊物的支持。同意你写我的事迹,写完后寄我看后 再寄回。顺祝春节好!代问怀中同志好!

杨志玖

96、2、11

第十二封信:

明俊同志:您好!

感谢您和大家对我的关怀!我的眼睛在六月份又到医院看了一次,医生仍认为不能保证 手术后的效果,但我的左眼视力愈来愈坏,外出视物不清,在家不用放大镜看不清字, 用了也很吃力。所以下月还想再到医院作最后的决定。

《传记》作为郑州讨论会似无必要。请勿带为好!我大概不能参加了。除身体条件外, 我已退休,出差费已不能报,戴仙亭同志也早离休,他最热心,但也未必参加,还未同 他联系。

两篇论文都未刊出,都是为了应付朋友之托勉为其难而写,都是在《回研》文章的基 础上拼凑而成的。《扬州》一文据说本月可出,系一台湾扬州人托其友人(我的同事)请 我写的。排印稿用繁体字,我看过,错字不少。《察罕》一稿系应北京师大何兹全教授 85岁诞辰而写,何是我的同乡、同学也曾同过事(抗战期间在四川),还不知何时可出, 既然怀中同志想看,现将原稿复印寄上,《扬州》文中还有增加一条资料为原稿所无。 那么看后就知道,其中大部是在《回研》发表的基础上增删而成。匆此 顺祝 编祺

并问怀中、马平同志好!

杨志玖

96、8、16

第十三封信:

《回族研究》编辑部:

色兰!遵嘱寄上小照三张,请选择。其中放大之家照,我只此一张,原底版已找不到, 因此,无论用或不用,请用毕后寄回为盼。其余二张我存有不少,可留作纪念。代问怀 中、马平、明俊同志好。

明俊同志来信已收悉。因视力模糊与腰疼加剧,兼之其他方面杂事,《伊斯兰文化》 写到20页又停,最近还有一些待写的工作,很抱歉,但总会抽暇完成,除非左眼完全失 明。

匆此 敬祝工作顺利,新年和春节幸福愉快。

知我刊得到济助援助并扩大版面,甚以为慰!

杨志玖

1999年元月4日下午

杨志玖先生写给我的信不止这些。一些信件可能在几次搬家时没来得及归拢而丢失, 成为一大遗憾,但对杨先生每一封来信我都认真拜读,并小心收集在一起。有时我在编 辑先生的稿件时,对文章中一些问题把握不准,向先生请教,先生都很认真地作了一一 解答。还有一次,杨先生听说《回族研究》经费紧张,给我们寄来600元赞助款。我们 与杨怀中主编商量后,决定将款退还给杨先生。我去信向杨先生一方面表示感谢,另一 方面希望他能尽快把后面的文章寄来,并表示困难再大我们也有信心将《回族研究》办 下去。自1996年以后,来往信件日渐减少,我写给他的信有时得不到回音,可能与杨先 生身体不好有关,从1996年以后的来信中可以看出,先生笔迹没有以前工整,写作研究 已很吃力。

各位读者从这些信件中可以看出杨先生不但是国内外著名学者,也是一个平凡、热心 回族文化事业的长者,他一直关注着《回族研究》的成长。杨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在国 内外各种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赞誉 。杨志玖先生虽然归真了,但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人品、学品永 远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楷模。

收稿日期:2002-06-13

标签:;  ;  ;  ;  

深深怀念杨志九教授_回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