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教学为例
◆ 许华丽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322100
摘 要: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感受“课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语句章法和语文知识。散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是体会精准的言语表达,体认作者独有的情思,我们只有:咬文嚼字,品言语之妙;批文入情,赏意境之美;寻根究底,探写作之源。由言及意,由内而外,在文本与作者,作者与文本之间走上几个来回,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习得语文知识,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变得丰厚,充满浓浓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味” 言语表达 体认情感
王荣生教授曾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所说的课文,与其它科目中所说的“课文”,有本质的区别。其它科目,课文仅仅是记忆、感受、解释和运用学习对象的学习材料而已。而阅读教学中的课文,因其姓“语”名“文”,所以我们不仅要领着学生去理解、感受“课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还要领着学生去理解、感受与作者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所谓的读出语文味,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去理解和感受课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和与之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纵观小语教材,散文占了绝大多数,是绝对的主导文类。但散文却因其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抒写真实,而成了大多数小语同行既爱又怕的文学体裁,爱它的清新隽永,怕它的难教。所以,笔者认为,要让我们的阅读教学读出浓浓的语文味,散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如何在散文教学中读出浓浓语文味,阐述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咬文嚼字,品言语之妙
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优秀的散文作品,无不追求精准的言语表达——那些个性化言语所表现的,是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的感官所触、心绪所至。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往“作者独特经验”里走,往这一篇“散文”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去关注那些个性化的语言,小到一个句子、一个短语,细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才能品味言语表达之妙,彰显语文味。
1.特殊的标点,道出特殊的心态。
每个作家都具有独特的性格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每个作家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这就促使其形成了个性独有的语言风格。这样的语言风格往往会在其作品里有所体现。以教学五年级下册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第1自然段为例:“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1)你会怎么读这句话?(学生反馈:开心、激动)为什么?
(2)比较: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骆驼队来啦!停在我家门前。读一读, 有什么不同,说说哪一种更符合作者当时的心情?(平和、缓慢)
(3)小结:看来,作者是用很平和的心态来叙述的,所以,读这样的文字,我们是不应该快的,应该让我们的心静下来。
不难发现,学生在一次次的品读中,由原先想当然的“开心、激动”,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后来的“平和、缓慢”。那是因为,他们在“逗号和感叹号”、“了和啦”的比较中,发现了平实的语言,平缓的节奏背后,作者那平和的心态。也只有这样平和的心态,才会用这样平实的语言来表达。这样品读语言,这样感受心情,就是品读散文,就是散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2.特殊的词语,表达特殊的意味。
词语的移用或者说移就,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它通常指的是作者有意识地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上,使文句变得简洁生动,使语句的表达力更强,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假如,我们能在教学时,敏锐地捕捉到文章中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那么无须我们多言,学生很自然就在领悟这一精准的表达中,感受到了文章表达的丰富意味,作者抒发的独特情感。
如:四年级下册第20课《花的勇气》第1自然段中:“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泛滥”一词。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便知这是“词语移用”的典范。
以下便是我的教学实录:
(1)知道泛滥的意思吗?出示字典中的解释:
①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②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2)这是用错了吗?
(3)联系后文,能说说为什么吗?(因为没有花,只有绿色,很单调)
(4)出示原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现在你想说什么了?(当学生得知,原来作者此次再访维也纳是决心要在四月寻找强烈动人的春天杰作时,都说这“泛滥”用得真妙,不仅写出了绿得单调,还道出了作者的失望之情)
的确,有时我们不但要关注到特殊的语言现象,还要想好教学的策略,就像文中的“泛滥”一词,当我们关注到“移就”这一修辞方法后,再有意识地领着孩子去发现,去联系上下文读,联系文章的前前后后,甚至作者写作的前前后后品,孩子便会惊奇地发现,作者言语与情感是那样高度的契合,感叹于作者言语表达之精妙。
3.特殊的句式,抒发特殊的情感。
“文字就是思想”(朱自清),思想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我们读文章,只取思想,忽视语言文字,是不足取的。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一篇美文里看出其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独特之处,光停留于文本的表面滑行,缺少细读的功夫,抓不住言语表达的关键处,就无法走近作者,更无法以己之心,体贴作者之心。
以《祖父的园子》一文独有的语言形式“愿意……就……”“祖父……我也……”为例,像这样简单的句式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也知道,但是这样表达的特殊意味,作者通过这种句式传达的随意随性是学生不能够体会的。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自己读课文,拿起笔,你们觉不觉得有一些话很啰嗦,特别是排比句,请你划下来。(学生活动,教师巡回)
(2)这段话很特别,如果你掌握了它的特点,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背下来。(学生读背)
(3)特别的写法肯定蕴含着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地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反反复复地读,在读的过程中,对里面的倭瓜、黄瓜、玉米有什么感觉?
(4)除了这段话,还有一段话,也有一些反复的味道,不过不太明显,仔细找,划下来。(学生默读,反馈)
(5)特别的写法往往是因为有特别的心情。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
(6)带着这份心情读一读。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蒋军晶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特殊的写法,并且在反反复复地读中去感受这种特别的写法蕴含着的特别情感。事实证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品读“愿意……就……”“祖父……我也……”这些句子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特殊句式所传递出来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与其说这就是作者萧红表达的高明之处,将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在了一起,不如说是蒋老师教得高明之处,给孩子指了一条路,放手让孩子去找,放手让孩子读,在找的过程中,在读的过程中,作者童年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早已深植学生心头,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味。
二、披文入情,赏意境之美
专家们都说“更多的语文味是在文本中,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而我们所说的意境,就是作家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互渗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有着描述如画、意蕴丰富的特点。所以,我们只有潜入文本,作者描绘的人、事、物中,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还必须细细品读,细细揣摩,才能体味作者所传达的丰富情感,想象这些语句所描绘的生动画面,才能让我们欣赏到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之美,让我们的阅读教学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1.读出文字背后生动的画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标点在语句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散文中一些标点往往会出现特殊的用法,看似用错了,实际却隐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恰恰是作者描绘画面,勾勒意境的关键点,表达独有情思的推波助澜处。这样的语句,是学生最需要品悟的关键句。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乡下人家》的第2自然段为例:“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第一个句子,按常理这句话把几种花连在一起写,也就是词与词之间的停顿应当使用的标点是顿号,也就是“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之间的逗号。
师:有没有发现这句话比较特别的地方?(学生发现标点的不寻常)
师:这是作者用错了呢?还是说有什么巧妙之处?(同桌相互交流讨论再进行汇报)
生1:我觉得这样写是因为这些花都不是在一个季节放开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因为后面说“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时令”就是季节的意思。
生2:我还有补充,我觉得作者是想让我们慢慢欣赏,才用逗号的,因为逗号读得慢。
师:那你来读一读,让大家欣赏欣赏(学生读)
师:是这样吗?自己读读这两个句子(出示使用顿号的句子进行比较)读着读着有什么感觉?
生1:用上逗号,使我感觉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面。
生2:如果是顿号的话,就只有一副画面了五彩斑斓的。
生3:我也这么认为,读着有逗号的句子,我的眼前就像在放电影,不断闪过绚 烂花开的镜头。
师:带上这样的感觉,读一读这个句子吧(生声情并茂、有滋有味地读)
师:读文章就是要这样读,下面找一找课文中类似的标点,体会别样的意味。
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标点,也是耐人寻味的。品读标点,品读语句,就能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走近作者,走进作者所描绘的美丽画卷,感受作者独有的情思。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仅自己要保持对语言文字高度的敏感性,还要领着学生经历由文字读出画面,再由画面组成意境的过程。只有这样的阅读经历,我们的课堂才能具备浓浓的语文味,学生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2.读出短语背后独特的经历。
优秀的作家,能够用语言精准地捕捉精微的感觉和知觉,能够用语言贴切地传递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甚至有时初看起来似乎是些很普通的词,往往也能让我们品出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
以五年级上册第1课《窃读记》的第3自然段为例:“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位置了。”
这段话中“我的眼睛”一词往往在教学中容易被忽视,其实却是作者表达得最为精妙的地方。为什么找书不用手,而用“我的眼睛”?停下来细想,就会发现这个词在表达上很特别,但很有道理。该如何教学呢?
(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2)平时,你会怎么找书?(勾起学生自己找书的生活经验)
(3)引发矛盾冲突:为什么作者不用手找,而是用“我的眼睛”?
(4)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这样的教学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当孩子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小女孩躲藏人群当中,可她还是不敢动弹,眉头紧锁,嘴唇也抿得紧紧的,用怯怯的眼神专注在一排排书间一遍又一遍地扫视时,我想孩子们已经真正做到了切己体察,已经走进了作者的那段童年经历。这其实就是对作者窃读时的复杂情感的高度体认,涌上心头的个中滋味,便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味。
3.读出文字背后丰富的情感。
有的散文笔调舒适闲散,作者的行文看似随意,仿佛没有经过思考想到哪儿,就写到了哪儿,这样的漫不经心恰恰是作者的有意而为,恰恰传递了作者心中独有的情思。
如《乡下人家》一文,作者用轻松舒适的笔调描绘了瓜架攀爬、鲜花开放、屋后竹林、鸡群觅食、河鸭嬉戏、院落晚餐、纺织娘唱歌等画面,最后赞美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些画面看似随意,究竟作者笔下的乡下人家在哪里?谁也说不出来。但是将这一个个画面串联在一起却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是作者心里的那个乡下人家,是留在作者心中的美好印记,是对乡村甜甜的回忆,是作者对乡下人家生活的向往。这样独特的情感怎么让学生也能有所感悟呢?
(1)这样的乡下人家你想去看一看吗?那你知道在哪吗?其实在课文当中就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读着课文,你能确定这样的乡下人家在哪吗?
(2)哪些词让你感受到这种不确定的意味? (学生默读课文)
(3)学生交流,找到行文中的根据:总爱、或、有些人家、还有些人家、照例、倘若、若是……
(4)配乐朗读相关词句。
寻找、品读的过程中,乡下人家那蜿蜒的小路,那简朴的农舍,那富有生机的繁花嫩叶,那鸡鸭成群、鸟语虫鸣的独特风景如同一幅幅曼妙的画卷随着屋前流淌着的小河流淌到了学生的眼前,作者浓浓的情思也随之流淌在了学生心里。当情思流淌于学生心田时,他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美了。
三、寻根究底,探写作之源
散文中的言说对象,是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它唯有作者的眼所能见、耳所能听、心所能感,而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引发的所思,落根在“这一篇”,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来体现。因此,我们只有走进作者,走进作者写散文那一刻的经历,触摸那一刻的真正心境,才能品出“这一篇散文”真正的意味来,让我们的课堂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如我校李老师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在领着孩子们咀嚼言语表达,品出文风(平缓的节奏 平和的心态)和咀嚼画面意境,品出情思(暖暖的回忆 淡淡的忧伤)之后,又安排了一个教学板块:咀嚼人生经历,探明写作缘由。
具体操作如下:
1.质疑。读着这样的文字你有想问的吗?
2.猜测。你们大胆的猜,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林海音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印证。我们来印证一下,出示作者图片和资料,自己读,有什么话说?
林海音,台湾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1918年3月,在日本大阪出生,5岁时随全家迁居北京。在那里度过了幸福而难忘的童年,30岁回台湾。在台其间,她提携了大量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同时,朋友们也亲切地称她为“南海观音”。林海音是个“比北平人还要北平”的老北京。一口京片儿。她深切地眷恋她的第二故乡北京,写了很多回忆她童年往事的文章,后来把它们结集成了小说《城南旧事》。《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这本小说的序言,是她42岁时写的。
4.激励:所以,古人说的“相由心生,文如其人”很有道理,我们咀嚼作品,去了解一下作家的人生经历,一定能够更好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经典作品的伟大。
归根结底,语文阅读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基本能力,并引导他们把这种能力迁移到课外,转化为一种能够受益于终身的综合语文素养。我们只有:咬文嚼字,品言语之妙;批文入情,赏意境之美;寻根究底,探写作之源。由言及意,由内而外,在文本与作者,作者与文本之间走上几个来回,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习得语文知识,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变得丰厚,充满浓浓语文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2]王荣生 《散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
[3]王荣生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1月。
论文作者:许华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作者论文; 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散文论文; 课文论文; 这一论文; 情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