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意识的泛化_市场经济论文

论市场经济意识的泛化_市场经济论文

略论市场经济意识的泛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索与争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自觉选择。它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发展社会产力,有利于走向民富国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中,已呈现出明显的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的态势。对此应该如何看?本文拟就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的内涵、实质和泛化现象滋长的原因作一些探讨。

(一)

谈论市场经济意识泛化,首先得弄明白何谓市场经济意识。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调节社会生产和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机制。这种机制的实质是优胜劣汰,而优胜劣汰的标准是经济效益。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机制必然促使经济行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把追求各自的物质利益,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经济行为主体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诸如劳动价值规律、等价交换规律等。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市场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和实际运作必然形成与它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这就是市场经济意识。它源于市场经济活动,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市场经济行为。

与市场经济的普遍经济生活要求相联系,市场经济意识起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功利性。市场经济为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追求生产的最大效益,因而注重实利、追求利润的效益观念,就成为市场经济意识中最基本、最直接和具有最终目标意义的观念,这一核心观念使市场经济意识从整体上来说具有鲜明的功利性。第二,竞争性。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必然导致竞争,优胜劣汰,只有参与竞争并赢得竞争,才能占领市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三,交换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要求,凡是社会生产、流通领域里的物质及产品都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交换性是市场经济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具有这些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意识及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种种行为,在经济活动领域、物质生产领域是正当的、无可厚非的。但它一旦逾越了市场经济活动领域,毫无限制地扩大到非市场经济活动领域,诸如政治领域、道德领域、文化领域、教育领域等社会精神活动领域,并作为该领域的活动准则,这便是本文所称指的“市场经济意识泛化”。

从目前我国社会实际生活看,市场经济意识已经在政治、道德、文化、教育等社会精神活动领域,呈现出泛化的态势。比如,片面强调“把教育推向市场”、“把文化艺术推向市场”、“把人文科学研究推向市场”、“把学术著作出版推向市场”,甚至提出把各级政府的“服务”推向市场。把市场经济意识不加限制地扩大到社会精神活动领域,让道德、教育、文学艺术、人文科学研究等这些凝结、体现并发展着真、善、美价值的东西,在市场竞争中、在商品交换中实现其价值,势必导致极大的思想混乱和社会混乱。现实社会中所出现的“钱权交易”、“有偿新闻”、“无影灯下的交易──红包现象”,甚至于“有偿救人”等触目惊心的事例,不能说不是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的恶果。

社会是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它的构成部分在社会整体运行中具有各自的功能和特有的运行机制,既不可互相取代,更不能把某个领域的运行机制强行推广到其它领域,作为整个社会唯一的运行机制。如果我们将适用于经济领域的市场经济意识推及到社会其它领域,那必将带来的恶果,是每一个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人都不愿看到的。

(二)

市场经济意识的泛化,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仿佛人类一切活动及其成果都可以而且都应当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仿佛只要能赚钱,什么都能卖,只要有了钱,什么都能买。显然,这是十分荒谬的。且不说市场经济意识根本不应当进入社会精神活动领域,即使我们用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来分析,也不难得出在社会精神活动领域根本无法进行等价交换的结论。因为,我们根本无法计算和确定在社会精神领域里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交换价”。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要保证产品交换的相对公平即相对等价,其关键是计算出凝结在交换物中的价值,即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在物质生产领域,人们能够相对精确地计算出某种物质产品的生产,例如生产一台电视机,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并据此确定其基本成本价格,进而确定其市场价格,然后进行相对公平的等价交换。然而在非物质生产领域里,诸如在政治领域、行政领域里,权力的出卖者们怎么能计算出党和人民赋予他的权力的价值呢?在道德领域里,我们怎样才能计算出徐洪刚见义勇为英雄壮举的含金量呢?又怎样才能给那种眼看着落水人在垂死挣扎,还在岸上讨价还价的人以合理的救人酬金呢?即使在一些具有商品属性的文化领域,又怎样才能计算出拍摄一部《大决战》电影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多少?撰写一部《青铜时代》或《奴隶制时代》学术著作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又是多少呢?

尽管如此,但有一点可以断定:拍摄一部《大决战》电影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绝不等于它在文化市场上的“票房价值”;撰写一部《青铜时代》或《奴隶制时代》学术专著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也绝不等于它在图书市场上的“经济效益”。因此,社会精神生活领域的活动及其产品是不能用交换价值来衡量,不能用金钱的尺度来度量的。这是一块金钱失效的领域,是人类向往已久的精神家园。在这块领地上,启动人们行为的至上力量已不是“物质利益”,而是人类渴望高尚、追求高尚的精神动力。

当然,笔者作此分析,并非是要全盘否定一些精神活动及其成果例如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的商品属性,而只是想说明、想提醒人们注意,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应当牢牢记住:商品属性绝不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属性,人类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在于培养、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在于提升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不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要经过多少曲折,这一价值目标始终是人类的必然归宿。它是不能也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不能也不应当把以功利性、竞争性、交换性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意识不加限制地扩大到这一领域。

不难看出,无论是政治领域里的“钱权交易”,还是道德领域里的“有偿救人”,无论是新闻领域里的“有偿新闻”,还是出版行业里的“买卖书号”,这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点:把原本不该出卖的东西出卖了,换回了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货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现象本质上是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产物。

(三)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为何会出现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现象?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需进一步回答的问题。

第一,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9页)商品经济是以等价的商品交换关系为基础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联系的纽带,货币成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因此也就成为社会财富和价值的一般形式。商品和货币的这种职能与特性被人们曲解,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也就应运而生了。没有商品生产和以货币为等价物的商品交换,也就不会出现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尽管我国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市场经济,但既然是市场经济,也就具有商品经济的共性,存在着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滋生的条件,因而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现象的滋生就难以避免。当然,这既不是说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现象的滋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也不是说要容忍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现象的存在。因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说,毕竟只是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现象赖以产生的一个客观条件。我们承认这一点,恰恰是为了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现象的危害缩小到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

第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曲解是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的认识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认识,是不会一蹴而就的,尚存在着不少误解、曲解。从导致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现象滋生的角度看,这种误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一切向钱看”。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劳动都是商品,都可以拿到市场上去交换,获得收益,说白了,就是一切劳动都可以与金钱做交易。诚然,搞市场经济,要将凝结在产品中的社会劳动拿到市场上去交换以实现其价值。但这绝非指“一切劳动”,而主要是经济活动领域、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人们凝结在精神产品中的劳动就不能都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其二,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作为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社会生产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式,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其一般的内在规定性都是客观存在的,无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种认识只看到一般,忘记了特殊,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3页)的弊端,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属性,忘却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利己关系”。

第三,忽视思想政治工作,放松思想道德教育,“一手硬,一手软”的失误,为市场经济意识泛化提供了滋生气候。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具有正负两重效应。它的负面效应和随对外开放而来的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生活方式以及我国原有的封建主义遗毒相互交织在一起,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冲击、侵蚀着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如果任其发展,势必会导致道德水平的降低,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最终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德是人崇高、善良、美好的象征,又是人抵御各种不道德行为诱惑和侵蚀的精神堤坝。所以,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4页)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失误。这样,就在亟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工作却削弱了,使本该盛开高尚与伟大、无私与奉献、勤劳与奋斗──人类精神文明鲜花的园地里结出了许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恶果。这势必会使一些人迷失前进方向,丧失革命理想,在工作中不求上进、不思奉献,在生活中贪图轻松安逸。还会使一些人沦为金钱的奴隶,精神逐渐泯灭,道德逐渐沦丧,把良心、良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美德看得一文不值,而把金钱作为人生价值评价唯一标准,作为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和全部内容。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当继承发扬我们党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用强有力的工作来消除、限制、减少消极因素和错误思想的影响。

第四,一些错误的舆论导向为市场经济意识泛化提供了舆论环境。

一个社会提倡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社会舆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毋庸讳言,近年来的一些新闻宣传确实起了错误导向作用。从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现象的滋长来看,这种错误导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宣传上的误导。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得到了全党的认可,写入了十四大报告的决议。但一些人不断散布与这个根本原则不一致甚至相悖的论点,诸如把社会主义本质简单归结为发展生产力,忽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否定公有制是最大限度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条件,主张只要能够发展生产就是社会主义;怀疑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客观必然性,反对以公有制为主体,提出“把各种经济的‘补充’地位改为‘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同公有制“平分秋色”,甚至取而代之。这些错误观点不时地以各种各样的面目、方式出现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实属一种根本方向的误导,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混乱,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误解、曲解。其二是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宣传上的误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颖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当然不是盲目的,更不是随心所欲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打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幌子,或改头换面,或偷梁换柱,抛出了一些腐朽透顶的旧观念。在这一点上,一些宣传媒介非但没有去揭露它,反而热衷于宣传它,造成了误导。例如,一些报刊刮起的一股“正名”风:要为“一切向钱看”正名,说对“抬头向钱看,低头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批评错了;要为“唯利是图”正名,说市场经济就是唯利是图;要为“财迷心窍”正名,说经商“下海”是由利益驱动,就是财迷心窍;为“投机倒把”正名,说市场经济讲竞争,“投机”是竞争求胜的要决;为“钻钱眼”正名,说“钻钱眼”是奔小康,是发家致富的同义语。毫无疑问,这种名为宣传更新观念,实则宣传拜金主义的舆论导向,给市场经济意识泛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舆论支持,使以捞钱为目的的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现象堂而皇之地在中国大地上存在。其三是在生活方式宣传上的误导。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呈现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但与此同时,盲目追求高消费,摆阔斗富,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现象也不断增多。对这种社会消极现象,一些舆论媒体则大加渲染,或宣传高消费的美妙,或欣赏大款们挥金如土的“气度”,或提倡“能挣会花”、“负债消费”、“超前享乐”……这种导向势必会刺激诱使一些人对金钱物欲的狂热追求,势必会导致一些人为捞钱而不顾党纪国法,不惜出卖人格、灵魂,陷入市场经济意识泛化的误区。

市场经济意识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泛化给社会带来了危害,使人们对许多事产生了困惑和迷惘,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康发展,影响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建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等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消除这种消极现象。

标签:;  ;  ;  ;  ;  ;  

论市场经济意识的泛化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