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建设工程的技术管理论文_王荟彰

铁路路基建设工程的技术管理论文_王荟彰

国能集团准能大准铁路工务段 内蒙古自治区 010399

摘要:现阶段,我国铁路建设数量逐步增多,铁路对路基的要求非常严格,施工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因素会对路基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为了加强其施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对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和施工工艺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铁路;路基;施工管理

引言

注重铁路路基工程的技术管理,铁路路基建设工程各项作业开展更加高效,减少其建设问题发生。因此,在对铁路路基工程方面进行研究时,应给予其技术管理更多的关注,并将相应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促使该工程相关的技术应用中能够处于可控状态,保持铁路路基建设工程良好的进度及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增强铁路路基建设效果,有效应对其建设风险。

1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

在具体标准方面,级配碎石的使用较为典型。在铺设铁路基机床时,为了充分保障路基的稳定性,通常会使用大量的级配碎石,从而防止碎石大小差异过大而影响路基的稳固。为了保障级配碎石与改良土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通常需要使用厂拌法对其进行搅拌施工,并有效防止路床受水长期浸泡而软化路基的情况出现。另外针对地基较软的地段,必须要使用堆载预压等方式来加以处理,从而提高软地基的稳定性,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沉降等问题。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更需要对路基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其发生沉降作用,需要及时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将路基沉降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2铁路路基建设工程技术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2.1测量仪器设备有所落后

部分铁路路基建设工程作业计划实施过程中,因既有的测量仪器设备有所落后,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开展不及时,导致该工程技术管理水平落后,影响着铁路路基建设中的测量效果,会降低其测量结果精度。具体表现为:(1)传统的静态铁路路基监测方法无法满足高速铁路高效施工要求,且既有的测量仪器设备性能不足,制约着铁路路基施工水平的提升;(2)测量仪器设备落后,会对铁路路基建设工程质量方面产生潜在威胁,影响着其施工效率,且会给铁路路基应用中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与之相关的技术管理效果不显著。

2.2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

铁路路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整个工程建设的成败相关。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选择施工技术人员,使铁路路基施工项目技术人员具备施工技术和管理要求。但是,由于施工期长,人员多,铁路路基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差异很大,对整个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严格的技术审核制度,确保铁路路基施工人员的技术标准符合国家标准。

2.3技术应用过程缺乏有效控制

在铁路路基建设工程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相应的控制计划实施不到位,导致影响该工程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处理不及时,从而减少了铁路路基建设中的技术含量,为其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方面带来了制约作用,影响了这类工程科学建设目标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铁路路基建设工程技术管理的相关措施

3.1严格把控路基填筑质量

①不得使用大粒径填料,对天然集料进行集中堆放和筛分处理,所用筛网的筛孔尺寸按14cm×14cm控制,倾斜度为60°。对筛余部分进行破碎处理,与满足要求的填料相混合。在填料装车过程中,对填料进行均匀搅拌,保证运输到现场的填料是符合要求的。②在施工中,应对土料进行严格计量,保证掺量的准确性与适宜性。同时,还要安排专人对填料质量进行控制,使填料的级配达到规范要求。③为切实保证路基的压实效果,应根据填料产地开展工艺试验。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松土厚度与压实系数,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率的-5%~+3%范围内。④对填筑厚度和分层压实进行严格控制,填筑层厚度应保持均匀,这是使压实质量达到要求的重要过程。填筑施工中,应以填筑层的宽度、装载车容量和虚铺厚度等为依据确定堆土间距,在施工现场采用撒石灰线划分堆土网格,并安排专人对运料车进行指挥,并在网格中进行均匀卸料。将摊铺平整后,用推土机按层厚控制桩实施初平,然后用平地机精平,再由人工终平。

3.2地基施工工艺

(1)换填法,其原理在于将地基中的软弱土进行换填,或者是将地基表层清理干净后用大型设备进行碾压。通常来说,一般地基或深度较浅的软土层均可以使用换填法。在应用换填法时,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换填深度、宽度等与设计一致。如果地基受水的影响非常大,那么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向设计人员反映,并根据指示决定挖出相应部分还是进行封闭止水处理。由于地下水中盐分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上升,因此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隔断层。(2)强夯法。所谓强夯法实际上就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对地基进行夯实,其通常用于深度在4~6m的软弱土层的处理。为了充分保障强夯法能够发挥其夯实作用,现场施工时往往会对夯锤重量及其自由下落高度进行规范,从而制造足够巨大的冲击能量来对地下土层施加相应作用。而在夯实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对夯坑进行全面观察,确保夯坑的位置及角度与设计一致。一旦发现夯坑的位置或角度偏差超出规定值,施工人员必须停止夯击并调整夯锤,同时将该夯坑填平,防止夯击使得地下土层稳定性受到影响和破坏。

3.3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创新

一是要革新和完善传统的技术管理思路。针对目前比较狭窄的传统技术管理思路,以及单纯的注重管理形式和方法而忽视对技术管理效果和意义忽视的管理方式,需要对技术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革新和完善。在对现代管理理论进行不断研究和应用的同时,革新和完善管理思路来发挥其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作用。通过观测单位、技术人员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全面创新技术管理思路。二是进行技术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健全。在对目前国内外铁路工程建设先进管理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对世界上先进的铁路工程技术管理思路和方法进行积极吸取和综合、整理,并且逐步建立其符合我国国情以及行业发展特点的施工管理思路体系。并且在此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合理以及客观的原则,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实,真正发挥其作用来保证铁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和质量。

3.4严格把控技术应用过程,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在铁路路基建设工程技术应用中,为了提高其应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处理效率,需要对这类工程技术应用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实施好相应的控制计划,确保铁路路基建设工程技术应用效果良好性,为其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支持。同时,应在有效的管理方式、管理工作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健全铁路路基建设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为相应的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指导,从而达到改善技术管理状况、提升水平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同管理措施的支持下,有利于实现对铁路路基建设工程技术的高效利用,保持良好的利用价值,且能使铁路路基建设的技术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未来在提升铁路路基建设水平、提高其建设工程技术利用效率的过程中,应深入思考与之相关的技术管理,找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加以使用,确保铁路路基建设工程技术应用有效性,充分发挥相应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福.关于铁路建设路基工程风险管理的探讨[J].铁道建筑技术,2014(02):64-69.

[2]李征峰.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工艺探讨[J].科技风,2016(02):164+167.

[3]马路长.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No.252(6):176.

论文作者:王荟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铁路路基建设工程的技术管理论文_王荟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