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盟论文,中国论文,进程论文,关系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5-0049-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同时并存,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潮流,它不仅对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相互经济关系。中国和东盟同属于东亚发展中国家,双方都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同时又加强相互的经济合作,使得双方的经济关系日新月异,不断呈现出新特点。
一、全球化推动着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关系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对全球化有过这样的描述:“全球化犹如一股汹涌的波涛,它既可以吞没一些国家,也可以将另一些国家向前推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就是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不断升级。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中国与东盟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政治互信的提高为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和经济合作机制的扩大奠定了基础。1996年,双方由磋商伙伴上升为全面对话伙伴关系。1997年,中国和东盟最高领导人首次会晤,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为双方关系的全面和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后,中国与东盟十国又分别签署或发表了面向新世纪的双边合作计划,为推进双边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进行了规划。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局已定(正式加入是同年12月11日),标志着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进入一个新阶段,有了一个新平台。中国入世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就在2001年的11月(即同年同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朱鎔基总理提出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它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计了基本框架,勾画了新世纪中国与东盟更紧密经济联系的发展蓝图。2003年10月,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条约》,表明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关系大幅度提升,互信进一步增强;同时中国与东盟还签署了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对双方的合作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这在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不断发展,双方合作机制也不断建立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框架。除了每年一次的领导人会议(从1997年始)和外长会议(从1991年始)外,双方还形成了五个平行的工作机制,即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中国-东盟经贸联委会、中国-东盟科技联委会、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等。合作框架和对话机制的形成为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2006年10月30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中国南宁召开。会议上,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不仅回顾与评价了中国与东盟在15年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而且还为未来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描述的那样,这是“承前启后,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盛会”[1]。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之间将在平等互信的基础进一步发展全面经济合作关系的实质内容。
二、全球化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生产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网络化等。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随着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深入,加上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临近,经济互补性较强,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双方在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承包劳务等领域合作卓有成效。
(一)双边贸易发展喜人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历史悠久,但贸易的迅速发展则是20世纪90年代后,尤其是在21世纪。在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中,东盟保持着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地位。1995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只占中国的贸易总额6.9%,出口占6.4%,进口占7.4%。而到2005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这些贸易指标发生了明显的进步。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05年,中国与东盟之间实现了1303.7亿美元的贸易量,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得9.2%,东盟依然保持了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位于美国、欧盟、香港、日本之后。其中,中国出口到东盟的贸易总额553.7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7.3%,东盟保持是中国第五大出口市场;进口方面,中国从东盟进口750.0亿美元,占我国进口总额的11.4%,是我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地。2005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达到196.3亿美元,其中,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进入中国十大贸易逆差来源地。2006年1~4月,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达到470.6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2.0%。[2] 可以看出,东盟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国别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同时,中国在东盟的对外贸易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且发展迅速。根据东盟秘书处的统计,2001年,在东盟6个原始成员国的对外贸易中,对中国的出口144.6亿美元,占6个原始成员国出口总额3.9%,位居第六;从中国的进口170.1亿美元,占东盟6个原始成员国进口总额5.4%,位居第四。而到2004年,东盟6个原始成员国对中国的出口385.5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7.4%,中国也因此成为其第四大出口市场;从中国进口425.2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9.3%。[3] 可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发展非常迅速。
双边的商品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主要是农副产品和轻纺产品,从东盟进口的主要是原料等初级产品。目前,双边的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初级产品的比重不断下降。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出口的机电产品不断扩大。2001年中国对东盟出口的机电产品达100.7亿美元,占对东盟出口的54.8%。2004年,东盟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晶体管、半导体、真空管、数据自动处理器、数据自动处理器的零配件、石油及石油制品、天然橡胶、通讯设备及零配件等;而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机械设备的零配件、通讯设备及其零配件、晶体管、半导体、真空管等、数据自动处理器、电路交换器、石油及石油制品等。可见,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更多的表现在产业内的贸易。
(二)相互投资发展迅速 除了双边贸易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也出现了新局面。1992年起,东盟国家掀起了来华投资的高潮,金融危机期间有所下降。2000年,东盟来华投资扭转了下降的状况,东盟5国(新、马、泰、印尼、菲)全年新增来华投资1047项,同比增长15.6%;合同外资金额为30.5亿美元,增长3.1%。东盟成为我国当年第六大投资来源地区(按实际投入金额计算)。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11月,东盟国家来华投资已达26659项,实际投入382.2亿美元。近几年,东盟国家来华投资的实际投入金额每年在30亿美元左右,投资主要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4] 2006年1~5月,上述东盟5国来华实际投资达11.2亿美元,同比增长23.04%(见表2)。东盟对华投资的项目从早期的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玩具、建筑材料、房地产开发、饭店,延伸到近年来的基础设施、医药卫生、机械制造、金融、电力和海运等行业。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的投资也在增长。总体上看,中国在东盟投资呈现三大特点:(1)投资规模小,但近年来增长快。1995~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250.09亿美元,其中投向东盟的只有10.18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4.1%(见表3),虽然2002年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达到了谷底(主要是因为受新加坡经济形式变化,中国资本从新加坡大量撤资),但2003年又恢复了增长。(2)投资国别分布不均衡。中国企业在东盟各国均有投资,但1995~2003年间中国投资总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只有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三个国家。其中主要集中在菲律宾,1995~2003年中国在菲律宾共投资3.04亿美元,占中国对东盟投资的48.16%;马来西亚是中国企业在东盟的第二个主要投资地,1995~2003年共投资1.20亿美元,占比19.12%;再次是越南,1995~2003年中国共投资1.03亿美元,占比16.32%。[5] 由于中国企业在新加坡的盈利效果不佳,在印尼又受到排华情绪和政局不稳定等风险因素影响,所以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撤资较多,尤其是印尼,自1997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在印尼一直处于撤资状态,总体上并未出现直接投资的恢复性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在东盟新成员国的投资也不多。(3)投资领域日趋广泛。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投资的起步阶段,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主要是加工、装配和生产性的小型项目。进入90年代后,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的投资已涉及能源开发、金融、建筑、化工、纺织、电气、医药和运输等行业,投资领域非常广泛。到2003年底,中国在新加坡设立的企业约200家,业务涉及金融、保险、航空、海运、贸易、建筑等领域。在这些中资企业中,既有大型国有企业,各省、市政府所属的窗口公司、小型贸易公司,也有部分民营企业,其中有33家中资或含中资的企业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6] 中国企业在泰国投资原来只限于贸易和承包劳务类企业,近年来投资机械制造业和生产型企业的有所增加。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和“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尽管中国到东盟国家的投资绝对金额较小,但潜力较大,增速较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11月,经商务部批准和备案,中国企业在东盟10国投资11.4亿美元[4]。
(三)其他领域的合作深入发展 在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进程中,除了贸易和投资领域外,其他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扩大。在对外承包劳务方面,东盟作为一个整体是中国最大的海外承包劳务市场,截至2005年11月,中国企业已在东盟国家签订承包劳务合同总金额34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27亿美元。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是中国在东盟国家开展承包劳务合作的主要国家。其中,新加坡已成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第四大目的地和对外劳务合作第二大市场。[7] 在农业合作方面,中国与东盟于2002年11月签署了《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一协定,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全面展开,中国在水稻、渔业、水产养殖等领域向东盟国家提供培训。除此之外,中国与东盟还在科技、金融、货币互换等领域进行了交流与合作,成为双方经济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前景展望
目前,中国与东盟之间保持着全面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未来这一趋势将会持续下去,双方继续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而努力。但从现实主义角度看,中国与东盟经济之间的互补与竞争,仍是决定和制约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发展面临了两大机遇。一是中国入世所带动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开放,将极大推动双边贸易、相互投资以及其他经济技术领域的合作,中国与东盟新的产业分工格局将得以发展和深化。据WTO秘书处估计,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每年将有6~26%的增长速度,从而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9个百分点。东盟国家作为中国的近邻,将最能享受中国经济增长和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商机。自90年代以来,中国从东盟的进口平均增长达21%,高于从世界进口平均增长15%的水平。[8] 二是中国-东盟自由区建设所带来的机遇,除了“早期收获”计划的成功实施,中国与东盟之间还正式签署《货物贸易协定》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全面启动降税进程,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今后,双方还将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达成更优惠的协定。作为一项互惠双赢的经贸安排,中国—东盟自由区的建立深化和密切了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关系。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双方关系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挑战,如中国与东盟都处在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双方都注重推动外向型经济,且主要出口产品均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产品种类、档次比较接近,这会影响双方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出口市场都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双方的一些出口商品在第三国有重叠现象,因而在争夺出口市场上存在一定竞争。此外,双方对外资的需求也存在着竞争,双方都面临着工业化的任务,对国际资本的需求都处在旺盛阶段,投资的外部环境大同小异,所以,在客观上中国与东盟在国际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了竞争关系。
总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共赢、加强合作,这将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主旋律。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东盟国家时明确提出,2010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将达到2000亿美元[9]。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方在互惠双赢基础上的全面经贸合作前景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