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探究论文_孟利英

(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探究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对其血糖水平控制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7例患者参与。分别为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控制以及遵医行为。结果: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服务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均有改善,而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加优异,组间数据在统计学软件中分析与处理,最终处理结果显示为P<0.05,差异存在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血糖水平;应用价值;可行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216-02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饮食结构相比从前均有了显著性变化,这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逐年提升。该疾病的急性或慢性并发症以及多种合并症的出现会对患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亟需解决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该疾病的控制仅依靠综合治疗的作用是不足够的,还需要相应的护理服务进行有效干预,以提升糖尿病的治疗有效率及预后。为探究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我院特进行了相应研究,且研究已取得良好成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参与研究患者经过血糖及尿糖检验已确诊为糖尿病。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7例患者参与,其中研究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介于48~71岁,平均年龄(50.3±3.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介于49~73岁,平均年龄(51.2±3.4)岁,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统计学计算后得出P>0.05的结果,即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较性质。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该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

研究组:该组行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添加一些护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家庭随访护理,至少为每位患者进行一次随访调查护理,若患者的文化水平偏低,且家庭治疗支持率较低的患者应适当增加随访护理频次,以此获取其家属对治疗方案的支持,由护理人员与家属给予患者双重治疗支持,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告知患者与家属该疾病的性质以及治疗方案,调动患者治疗配合行为。②用药指导,教育患者与家属如何快速而准确的分辨各种血糖控制药物,叮嘱其用药时间与剂量,用药期间应注意的事项等,严禁患者自行更改用药方法,若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应帮助患者掌握注射的正确操作。③饮食与运动干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糖尿病饮食相关指导,帮助患者掌握每日可摄取食物总热量的计算方式,定时进餐,控制食量。此外,在运动方面,护理人员应多制定几种有氧运动计划,为病情不同患者提供多种选择,但是应注意运动要适量。④心理干预,为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详细了解其治疗相关信息,并在该过程中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对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要在保证亲切态度的前提下认真回答。同时还要加强与家属的交流以获取家属对患者精神上的支持。⑤血糖监测与复查,患者应学会自行进行血糖监测,并定期回医院进行复查[2]。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②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主要内容包括治疗依从性、合理饮食与运动、定期检测血糖以及疾病知识掌握。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则以(x-±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 血糖水平控制比较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均有改善,而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层面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医学模式逐渐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传统的“生物-社会”,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型模式,加之卫生保健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人口结构以及生活结构相比以前均有显著性的改变,导致老年糖尿病的发生率大大提升[3]。有相关医学研究表明,老年糖尿病的转归影响因素较多,例如患者是否坚持了良好的遵医行为会直接影响其血糖水平;而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也会对其病情控制具有良好的影响[4]。受到传统治疗观念的影响,有部分水化水平偏低的患者以及家属会认为该疾病的治疗中最重要的是服用药物,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否并不重要,加之亲人患病所出现的担忧和关怀之情会导致患者饮食不当或过度,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而在这种情况下,为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的首要条件是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健康需求进行准确评估,然后为其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在与家属沟通后获取家属的信任与支持,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交流关系,还能够对患者的用药、饮食及运动进行严格监测和控制,从身心以及社会等多方面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进而使患者明确转变不良生活方式对提升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观察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足以证明上述言论的准确性。

4.结语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病情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勇丽.老年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学调查及综合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4,9(9):822-824.

[2]李莉,李媛英.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12(18):74-76.

[3]陈兰,郑莉,吴秋玲等.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及血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1445-1448.

[4]黄冬梅.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并抑郁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27):102-103.

论文作者:孟利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探究论文_孟利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