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活动中能否少谈些“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主义论文,活动中论文,少谈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学校语文教研组内举行了两周一次的听课、评课活动。我乐于听课,因为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然也忧于评课,缘是惮于目前“惊风乱飐”后的迷茫与支离破碎。不过,更让人揪心的乃最近参加的不同级别、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其中横飞的名人语录和笼罩着的神秘气氛让人难以捉摸,置身其中,往往感觉压力山大,精神疲惫,不少人亦在前途中迷失了。
一、评课举要
这次上课的教师选题为苏教版高中《鲁迅作品选读》里的《五猖会》,课堂结构主要为“我眼中的鲁迅”(学生活动展示),“问题研究”(学生疑难解答)和“延伸探讨”(学生价值观引导)三个部分,其中“延伸探讨”部分,内容主要是与《五猖会》相仿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问题。教师列举了“虎妈”(蔡美儿)和“狼爸”(萧百佑)的社会现象并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进行讨论,阐述看法。
评课时有老师指出,本部分不属于语文教学内容,有典型的政治课内容的痕迹。理由是根据黄厚江有关“本色语文”的一次演讲。她以此理解,语文课应具有八荒六合式的多元内容,本课中的“延伸探讨”单纯突出一元,即非“本色”。
还有老师将本地语文教研员“多则惑,少则得”奉为经典,尤其“挖掘”了本课的“许三多”:课堂上投影过多、教师单位时间吐字过多、学生讨论过多,并坚信学生一定会“惑”。
此次关于《五猖会》的评课活动还引述了其他专家的理论,洋洋洒洒的。只是听着听着感觉累了,现在也记不清,或是根本不想记清。
二、现象初谈
关于“本色语文”,我特地百度查阅了相关条目,其内涵有三,曰:本原、本真、本位。对应的分别是:目标和任务、规律和途径、方法和效果。论“本原”,“虎妈”“狼爸”乃引导学生理解《五猖会》里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方式;论“本真”,是帮助思考这一问题的同类途径;论“本位”,两者类比得出的是大致相等的效果。因此,这一点评价确是偏离了“本色语文”的“理论”,属于套用。至于教研员的“六字真言”,上述评价从理论本身讲没有问题,但我更多的是在回忆该教研员经常使用该六字的场合,其主要目的是提醒教师应在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时间,不搞“一言堂”。因此,此据亦是套用。
除了套用名家理论,最近本地“复盘式评课”也颇为流行。这种评课形式据说是某位教授首先使用的,他借用围棋的研究术语和品评格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一步步还原,并探讨其中的优劣,进而让上课教师明得失,使听课者补己之短。我认为这未尝不可,起码给千篇一律的评课注入了一股新风,是值得提倡的。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上行下效,它竟然成为星星之火,大有取代主流之势。教师评课不时顾及,积极攀附,生怕别人以为自己不“革命”了,仿佛唯有“复盘”才是王道,这又走入另一个极端了。其实这就是盲从,大家再跟风推进,就演化为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了。
在套用和盲从里,不乏英雄式的崇拜,譬如“我认得某个教授”“我和某专家一起探讨”“我听某学者说”……不是说这样的话不能讲,也不是不可以崇拜你心中的英雄,但把它作为教研活动的发语词,将社会上彼此寒暄的一套与社交形式引入严肃的教学研究,以致纵容它成为教学研究的习惯,终究是不妥的。因为它原就不属于我们的教学研究和思维习惯,人为地暗示,更胜于强力地推行。这种形式会让人不习惯乃至反感。
语文教研活动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套用理论和盲从名人的现象,套用并非真用,盲从也未必真心服从。如果真把语文教研活动办成务虚之会,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三、理性对待
理论漫天飞,言谈必专家,这些现象在我参加的各类教研活动中已持续一段时间了,相信其他地方亦不鲜见。我想,“存在即合理”,至少说明他们“敏而好学”“见贤思齐”,积极寻求“智明而行无过”的高尚境界。学总比不学好,寻求突破总比故步自封要好。
理论名言的使用正确与否先不计较,我的想法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首先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理论”也好,“名言”也罢,它们是对一段时间内实践经验的总结,而未来的实践活动的变化势必会对先前的理论加以丰富或是变更。于漪自己不也将流行多年的“一桶水”理论升级为了“一桶流动的水”么?理论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微调中,“树挪死,人挪活”,生搬硬套理论,评价所有运动中的语文教学实践现象,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话说语文教育从“文革”的“政治教化”功能阴影中走出,朝着“人文主义”“审美和情感”的功能方向挺近,逐渐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人文主义”强调的是对人的关怀,落实在语文教学研究里,即是对教师的教学个性的理解,对他们的别致教法的宽容,也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这才使现有教学生态良性循环!若所有的语文课都得遵行什么理论、纠结于什么名言,那还如何上课、评课?在这种课之下,语文教师真成了机器人,哪还有什么独立的思想?至于语文的“审美”和“情感”功能,更是强调“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是语文教师应该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若把哈姆雷特搞成唯一,这不又回到从前,又搞教化了么?
语文课堂理当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的教研活动应该研究如何将多彩的生活融入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将生活的具象转化为抽象的“音符”,提升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度,进而反哺于生活。相反,英雄崇拜式的研讨,会将这种灵动抹杀,易让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萌生迷茫,手足无措,最终失去方向;也会让老教师徒生反感,从心灵深处厌烦并抗拒教学研究活动。因为失去“生活味儿”的教研活动总归让人感觉不快乐!
说到底,上述现象的实质就是自信缺失。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老师更应有理由充满自信,虽不至于“仰天大笑出门去”,但起码要教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精彩,丰富自己的世界。人云亦云无非就是拾人牙慧,这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非同一概念。始终活在别人的阴影下,将会丢掉自己,失去灵魂!
借用理论无可厚非,相信理论也无罪过,但务必要理性对待。一要使用得当,要契合具体环境,要充分考虑实例之变量;又得给自己存留一些空间,在此空间里,可以独立思考,深入地实践理论,领会其精髓;可以踏浪前行,最大化地挖掘自身的潜力,让自己能更“接地气”。
四、呼唤回归
“主义”是个政治名词,有关它的争斗由来已久,伴随争斗的往往是暴力和血腥。而语文教研活动乃个体思维相互间的碰撞,碰撞出的火花是智慧之光,是启迪之光。不能否认,它也得有“主义”,若能将此“主义”转化为彼“主意”,那就再好不过了,真心希望个人的“主意”能多多益善。若仅仅将“主义”当做外衣,身披一件了事,那至多也只有蔽体功能,终究不够和谐。胡适早就说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我想针对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我们当然可以运用相关理论研究某些现象,解决某些问题,但时时把它挂在嘴边,就缺失务实的研究态度了。《五猖会》的某些评课“语录”,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即目标的达成,忽视了“众星”可以“拱月”的道理,恰是丢失语文教学的“本色”。只要达到目标,言多未必失,学生未必惑。试想,一个初学游泳的人,在教练的指导下熟悉了游泳的各步骤理论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动作要领。当他下水的时候,难道还要自己喊叫“憋气”“抬头”“划水”“蹬脚”吗?他早就淹死了。
语文教研活动不能刻意捧出某位“神明”,也不必塑造什么权威,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思维的一分子,就是简单的一项工作、一个使命,没有必要化简就繁。欲使语文教研活动顺利前行,就得让它充分回归,回归简单,回归朴实,回归朦胧;尽可能多点“主意”,少点“主义”;尽可能恢复它本来的颜色。
标签:教研活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