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周丹

高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周丹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学院,沈阳 1101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18EB113

摘要:职业核心能力是衡量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要手段,是高职院校改革的主要目标。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仍不完善,为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高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研究对策,主张从教育理念,到课程体系设置,再到教师素质,校企合作,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共同入手,完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案。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教师素质;校企合作;教学评估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e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ZHOU Dan

(Essential Qualities Oriented Education College, Liaoning Finance Vocational College, Shenyang 110122)

Abstract: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e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measure students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is the main goal of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at present, the training system of 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e in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still imperfe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e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research countermeasures, advocating from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s to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other aspects work together to improve the 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e training program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e, curriculum system, teachers ‘qualit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引言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社会经济发生着重大变革,产业结构也随之大幅调整,岗位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岗位对毕业的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在不断改革和快速地发展,大量实践也证明高职院校长效地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职场需要和社会需要。职业核心能力一词起源于欧洲,它是衡量学生职业能力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下,职业核心能力成为企业考查学生的重要标准,企业不仅仅需要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更高、更广。高职院校毕业生要具备适应社会和经济结构变化所需的核心能力,提高职业适应性,增强学习能力。如何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1.职业核心能力概述

职业核心能力是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有别于专业能力的“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是一种“基础技能”,也是一种“通用能力”。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按照职业规律分类职业核心能力可以分为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八项能力: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能力等。

2.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分析

具备职业核心能力能够使毕业生不断适应岗位的变更,能够促进毕业生的纵向职业发展和横向的职业迁移1,对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职业核心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更多的企事业单位也认为学生的职业核心最具有职场竞争力。然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还不太乐观。

2.1对校方分析

近几年高职院校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逐渐意识到职业核心能力对学生的意义。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还处于模糊状态,常常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当作“一技之长”的培养,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性;另一方一些高职院校对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没有完整的方案,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2.2对教师的分析

职业核心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已经在教师层面达成了一定共识,90%以上的教师认为职业核心能力会使学生受用终身,但是一些教师的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认知不够全面、深入;此外,50%左右的教师不知道如何使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与专业相结合,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没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能力训练平台和素质提升平台,学生的能力训练不足,效果欠佳。

2.3对学生的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没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只是认为职业核心能力仅仅是一种能力,或就业需要的一种能力,他们对自身核心能力评估不准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调查中,70%以上的学生认为职业核心能力很重要,其中文科专业的学生更加认同职业核心能力,认为职业核心能力在就业和未来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理科专业的学生相对不太了解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总体而言,学生认为职业核心能力对未来就业有帮助,但不了解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

3.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对策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从教育理念的确立细化到目标、课程的设置、方法的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等几方面,建设一套完善的能力培养体系,从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三方面共同入手,从知识传授到实践训练,从课上到课下打造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一套具体方案,形成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培养体系。

3.1树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理念

职业核心能力由于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贯穿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因此提高校方、教师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认知度,树立职业核心能力教育理念应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被纳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调查显示无论是校方、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对学生在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更是不够充分,学生得到的训练机会不能满足未来岗位需要。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也为学生立足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奠定基础;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也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2。因此,高职教育应树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理解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和意义,共同努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有计划地制定培养目标和实践训练目标,并指导学生在实践训练和实习中不断补充和提高。

3.2建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鉴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职院校应建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系统、全面地进行教学设计,循序渐进地进行能力培养,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与专业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3,形成教学、专项训练活动、文化素质培养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从而强化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所谓显性课程是指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要授课内容的课程4;隐性课程是指在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等课堂上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并以课堂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显性课程体系与隐形课程体系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与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职业核心能力。

3.3完善校企合作,加强能力导向

完善校企合作,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全方位对接,能够准确把握职业动态,瞄准能力培养的方向,学校和企业共同来探索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从而使我们的毕业生能够“适销对路”5 。校方在提供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基础上再聘请有经验的企业专家定期在学校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共同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真实的企业运营环境、生产过程、销售策略、项目设计及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等等,从而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职业实践中,让学生懂得职业核心能力在职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查找自身不做,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效率,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力量,教师的个人素质,职业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先决条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该项目的教师应具备四种能力和六项技能。能力方面,教师应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能够准确把握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理论传授和实践指导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能力,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新技术;六项技能包括:领导和管理技能、团队合作技能、描述和语言表达技能、电脑操作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和批判的思辨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快教师素质和能力培养,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且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6,有计划地选派在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积累企业工作经验,了解企业发展动态,总结职场应对技巧;教师可以参加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的培训,全面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创新能力;聘请企业里素质高、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专兼职教师合力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3.5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一种检验和考核手段,也是一种激励手段,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有序的培养过程,教师要改革评价手段,改革传统的以分数看能力的评价方式,将职业核心能力考核与理论评估和实践评估相结合,考核内容既包括知识内容,也包括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升的考核。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考核过程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将教师评价,个人评价,学生互评与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评价标准的制定也由校方与企业共同商议制定,对学生个体在不同项目中表现出来的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外语表达能力等分别进行评价,给出评语和建议,使学生找到不足和努力方向,真正实现职业核心能力的不断提高。

结语

职业核心能力是学生从事未来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教育也是一些高职教育常常忽视的问题。而今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和教师意识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学生、对院校及对企业的重要意义。职业院校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实践及能力,更要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作为高职教育的目标,树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 建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完善校企合作,加强能力导向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评价方法,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到公共课、推广到专业课、拓展到实习中,并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和创造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安平.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途径研究[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14(12):61-64.

[2]杨霖.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9):159-161.

[3]蒋新萍. 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5(4):54-58.

[4]温九祥. 地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培养对策[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22-25.

[5]王莹 王华 黄陈 李锋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11):31-32.

[6]肖德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培养途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6):36-38.

论文作者:周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高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周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