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优势不是比较优势的特例论文

绝对优势不是比较优势的特例

王春阳 广州工商学院

摘要: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与以外生国际间技术差异为基础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不同,它是以其分工理论为基础的。而其,其分工与贸易的平等性特征,决定了由此形成的,只能是绝对优势。

关键词: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学习效应

一、传统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有适用范围各异的多种模型(罗纳德·W·琼斯与J·彼德·尼亚里),通常,它们被分为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甘道尔夫)。杨小凯则将其分为以斯密代表的绝对优势理论,和以李嘉图为代表的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1997)。

比较优势理论被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高于绝对优势理论(杨小凯,2003)。它曾被萨缪尔森作为堪比自然科学的例子来回应一位数学家的挑战。“虽然在向他们解释此原理之后,他们也并未理解……”(罗纳德·W·琼斯与J·彼德·尼亚里)。其实,经济学家对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两种理论的看法也不相同。

ABB AbilityTM还重磅推出数字化传动装置,该解决方案集设备、软件和服务于一体,借助一站式集成门户,让多个传动装置参数显示在同一平台,有效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可预测性和安全性,可减少70%的计划外停机时间,延长30%的设备寿命,提升10%的能源效率。

传统贸易理论中的优势,通常被简单说成封闭时相对价格的国际差异(理查德.E.凯弗斯等)。这是对贸易原因的解释,但如果不解释价格差异的原因,就不是一个彻底的解释(罗纳德.W.琼斯与J.彼德.尼亚里)。“因此,大量的贸易理论致力于研究寻找这些原因”,而对价格差异原因的不同解释,则构成了不同的模型。

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与斯密一样,李嘉图也从供给方面,用成本差异来解释比较优势。成本取决于要素价格和生产率。要素价格与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有关。前者决定要素相对供给,后者决定要素相对需求。李嘉图的是单一要素模型,这简化了要素禀赋。他又假设技术独立于要素价格,就又略掉了要素价格导致成本差异的可能(罗纳德·W·琼斯与J·彼德·尼亚里)。现在,比较成本只能来自生产率差异。生产率取决于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这种意义上的“制度”。虽然技术与制度是相关的,但这里把它们作为成本差异的两个来源。李嘉图没论及制度,说明他无意以此来解释生产率差异。现在,成本差异只能归于生产技术差异。李嘉图又没有解释技术差异的原因,所以人们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是“外生的”(杨小凯,2003)。

X0=Y0是两国初始的生产与消费组合,U0为初始效用水平。如果没有分工且其他一切也都不变,这种状态将持续下去。如果选择分工,则前述三种原因右后天地生成优势。这三种原因可概括为学习效应。学习曲线由下图2斜线AC表示,横轴Q为累计产量。

三、斯密的绝对优势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花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作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有时,在某些特定商品的生产上,某一国占有那么大的自然优势,以致全世界都认为,跟这种优势做斗争是枉然的。……至于一国比另一国优越的地位,是固有的,或是后来获得的,在这方面,无关重要。……一种技艺的工匠比另一种技艺的工匠优越的地位,只是后来获得的,但他们两者都认为,互相交换彼此产品比自己制造更有利。

其实,斯密是说国家应该像私人家庭一样,用贸易来利用优势。至于这种优势是固有的,还是后来获得的,则无关重要。“固有的”即“自然优势”,“后来获得的”,即分工形成的。国家应像私人家庭一样,通过分工来获得,通过贸易来利用后天优势。至于其“自然优势”说法和所用葡萄酒这样的例子,不过是为增强自己的说服力而已。所以杨小凯说,斯密想说的是,劳动分工是优势的根源(杨小凯,1997)。就是说,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是其分工理论在国际领域的延伸,与“资源禀赋”无关。分工是一种“制度创新”,所以斯密是用“制度”来解释生产率从而相对价格的国际差异。这就使优势内生化了。因其如此,杨小凯才认为不能将斯密理论简化为比较优势的一个特例,而是一个另外的模型。

斯密的绝对优势也归因于生产率的国际差异,所以像是比较优势的一个特例(杨小凯,1997,龚关)。但斯密也没有对生产率差异原因的解释吗?

而且,正是基于其分工理论,所以斯密的优势必然是绝对的。

对国际贸易,斯密使用的“合成推理”(这可以使我们用他的“微观经济”思想来解读其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说:

四、绝对优势模型

“斯密不是严格的理性主义者,他是一个严格的现实主义者。”(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等)。斯密在解释优势来源时,也不是在做理论抽象,而是恨不能列举所能想到的一切。再加上葡萄酒的例子(“英格兰在他那个时代不生产酒”,见马克。布劳格)所以绝对优势看起来更像是自然形成的。以至有人说:“斯密认为绝对优势来源于特定国家独特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和实力”(丹尼斯.阿普尔亚德)海闻也说:“一个国家最擅长生产什么东西、最具有哪个产业的优势,不仅是历史条件造成的,而且是由一国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的。斯密的这些观点在后来的贸易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和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都可追溯到早期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海闻等)。

对分工形成优势的原因,斯密概括为:

这里,“人的天赋才能差异不大”这一假说具有重要意义。罗尔说:“我们不能忘记《国富论》的作者就是《道德情操论的作者》。如果我们不了解后者的一些哲学知识,就不可能理解前者的经济思想。”(罗尔)斯密所以假定人们天赋才能差别不大,或者与其“人性总是相同的”(安德鲁.S.斯金纳),甚至不变的(小罗伯特)假说有关,或者与其“所有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这一信仰有关(布劳格)。就像分析私人行为时可略掉天赋差异一样,作为一种引伸,斯密讨论国际贸易时,也可以忽略国家间自然条件差异,这对其理论毫无影响。按造这些假说来构造2×2×1模型,可以看出,斯密的优势为什么必然是绝对的。

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这无非是学习效应、规模经济和(增强劳动的)技术进步。但这对所有人都有效吗?斯密认为大多有效。他说: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象我们感觉那么大。人们在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但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假定要素禀赋、生产技术及偏好完全相同的两国A与B,拥有同质且等量的要素。生产X与Y两种产品,生产函数。ai为平均和边际要素成本,是产量Q的单调减函数。ai为生产率或技术系数,。生产可能性曲线PPC为即相对成本。两国技术相同即。假定最初的。这意味着此时两国相对成本都为1,PPC都为负45度线。见图1中TT线。竞争性均衡时价格等于成本。所以TT线斜率绝对值也表示相对价格线。假定每个国家对X与Y的偏好都相同,由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U表示。这样,初始均衡可由用图1中0点表示。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可用于研究包含在固定类别中各截面成员自变量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而不会推及到不同的类别中去[19],适合用于研究有区域差异的面板数据。为了研究各城镇化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影响的区域差异,本文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且为了消除异方差和序列自相关性,本文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法 (SUR)构建如式 (2)所示的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

图1

足球场地、器材是开展足球运动的硬件设施,足够的场地,充足的器材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足球运动、实现体育活动目标的物质保障。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有一块标准足球场地,但利用率较低,器材设施也不是很充足,影响了高职院校足球运动的发展。从调查情况来看,场地质量,器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经费有限,其次是领导对足球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力的支持。

图2

这里只作两期比较静态分析,初始期0,以后为t。Q0即初始产量X0=Y0,初始的意味着X0=Y0=1。此后,若无分工,在向t过渡中继续按1:1比例生产X与Y,到时期t,每种产品累计产量为Qt’,考虑到学习效应,假定成本也同步降为,但相对成本不变。此时两国PPC平行外移至T’T’,新均衡由图1中t点表示(Qt’=Xt’=Yt’=1.5)。相反,若两国选择(完全的)分工生产,比如A专业化生产X,B专业化生产Y,则各国初始产量即为2Q0。这会有规模经济,使成本下降。同时,到t期的学习效应也将是无分工时的两倍,使t期成本有更大下降,假定最终降为,即Qt=6。结果A国相对成本为(假定没有遗忘效应)。PPC线随之变为下图中T4X。B国同理,相对成本为,PPC线为T4Y。这就是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各自在有优势的角点生产,然后按劳动决定的价值交换,最终在Cj点消费,效用水平提高到U1。在这里,贸易收支均是衡衡的,劳动价值论也成立。同时,贸易方向也无法确定(正如克鲁格曼所说,这似乎是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的通病)。

企业的合并重组,通常会对其经营模式带来改变,其财务管理机制也将受到影响。例如,生产型企业与销售型企业合并后,新企业的经营范围将大幅扩展。若生产型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则财务部门的管理范围将向销售、储运等环节延展。反之亦然。但在这一过程中,财务资源会密集交接,人员变更将更为频繁。传统的财务管理机制,无法应对规模扩大、审核延长等管理体系的变化。

如果其他相同的两国经分工形成的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就必须假定分工前两国就或者在生产技术上,或者在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反过来说,如果把这种差异引入私人之间,会给私人之间的分工增加什么新含义呢?这可能使职业分工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其后果会是分工在前提供比较利益的同时,学习效应也会造成一种“职业锁定”,从长远看,低级职业上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发展陷阱”(值得注意的是,发展,正是斯密关注的重心)。这时,分工对每一个参与都有利的说法还有说服力吗?而且,这也与斯密人人平等的思想不相容。更不要说这也会使其劳动劳动价值理论崩溃了(巴格瓦蒂)。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7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通过最小显著法(LSD)进行检验。

所以斯密与李嘉图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只有相同的国家间才有分工机会,也在于分工是否有助于实现平等。就是说,所以关心的,不只是前提,更是后果。

参考文献:

[1]罗纳德.W.琼斯与J.彼德.尼亚里.国际贸易的实证理论,国际经济学手册.第1卷国际贸易[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

[2]甘道尔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85.

[4]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39,59.

[5]龚关.国际贸易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4:上 :8,15.下 :28-30.

[7]海闻,等.国际贸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

[8]埃里克.罗尔.经济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45.

[9]埃里克.罗尔.纪念《国富论》出版二百周年.国外经济学论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

[10]马克.布劳格.经济理论的回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24,93.

[11]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小艾尔佛雷德J·菲尔德.国际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2.

[12]安德鲁·S·斯金纳.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的词条:斯密·亚当.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388.

[13]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经济理论和方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4.

[14]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18.

[15]巴格瓦蒂.高级国际贸易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10.

中图分类号: F113.4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04-0139-03

作者简介: 王春阳(1956-),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学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研究。

标签:;  ;  ;  ;  ;  

绝对优势不是比较优势的特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