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 目的:探讨10例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并合失血性休克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积血量:480~1100ml,平均:(780.5±112.4)ml;术中见血块300~360g,平均(335.1±20.4)g,术后输血量:2~3U,平均(1.6±0.4)U;住院时间:4~6d,平均:(4.9±0.7)d;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07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10 cases of ectopic pregnancy and hemorrhagic shock patient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Methods Ectopic pregnanc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hemorrhagic shock in 10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ode i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to be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ation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to obser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clinical analysis the control of. Results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10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traoperative see volume: 480-1100ml, average: (780.5±112.4) ml; intraoperative blood clot to see 300-360g, the average (335.1±20.4) g, post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2-3U, average (1.6±0.4) U; hospitalization time: 4~6d on average,: (4.9±0.7) 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ured.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opera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Ectopic pregnancy with hemorrhagic shock in patients with perioperative nursing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Ectopic pregnancy; Hemorrhagic shock; Perioperative period
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是妇产科急危重症,发病率高,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则可能引发急性失血性休克、腹腔内大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研究表明在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治疗中,早期手术治疗、及时纠正低血容量休克、进行围手术护理干预是关键,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3]。笔者主要探讨10例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的1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例,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患者年龄28~41岁,平均年龄(33.2±5.1)岁;孕周:5~8周,平均孕周:(7.4±0.3)周;婚姻状况:全部已婚。观察组患者年龄29~41岁,平均年龄(33.6±5.5)岁;孕周:6~8周,平均孕周:(7.2±0.5)周;婚姻状况:全部已婚。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排除神经系统障碍、严重肝肾疾病、造血及凝血功能障碍、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婚姻状况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常规巡房、常规生命体征检测、常规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予以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
(1)心理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数患者对疾病知识不甚了解,再加之病情发作突然,伴随剧烈的疼痛感,心理难免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适时予以健康指导,告知患者疾病发生原因、疾病的危害以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法和内容、预后恢复效果,尽可能消除患者的顾虑,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治疗依从性,促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治疗。
(2)术前准备。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威胁较大,因此术前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对于明显已经停经、肚痛严重且存在阴道出血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对异位妊娠破裂进行快速判断,保证术前检查质量,减少术中意外;指导患者术前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出凝血功能等检查以及药物皮试准备,抽取血液检测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便于与术后对照研究。术前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反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3)建立静脉通道。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关键在于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因此术中要用到留置针,术前护理人员至少要留置2条以上静脉通道,补充组织灌注量;液体输注以平衡液为主。
(4)体位护理。为了使回心血量增加,可指导患者保持头低脚高位,同时注意保护患者呼吸通畅,经双鼻导管予以吸氧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必要时可采用面罩加压给氧。在给氧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吸氧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5)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工作,包括心率、脉搏、血压等。
1.2.2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要做好精神鼓励工作,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做好保暖工作,了解患者的需求予以解决;麻醉后帮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予以吸氧支持,帮助患者维持有效血氧浓度;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做好生命体征检测。
1.2.3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检测。设置专门的护理人员每隔30min检测1次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可为医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患者术后如果休克未得到有效纠正可采用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输注,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确定药物的浓度、滴速,防止药物外渗。
(2)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患者术后身体抵抗力差,护理人员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3)饮食指导。休克患者体能消耗较大,术后需做好饮食护理,首先需禁食6~12h,后期医护人员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以及饮食喜好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方案,饮食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多食易消化食物、新鲜水果和蔬菜,注重营养搭配平衡,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2)采用自制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要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技能操作水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满意:>80分,较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年龄、性别)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中共有1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积血量:480~1100ml,平均:(780.5±112.4)ml;术中见血块300~360g,平均(335.1±20.4)g,术后输血量:2~3U,平均(1.6±0.4)U;住院时间:4~6d,平均:(4.9±0.7)d;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对照组3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75%),另外2例患者术中出现意外,经干预后得到控制;观察组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00%),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2=8.635,P<0.05)。此外采用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2=7.835,P<0.05)。
3.讨论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输卵管妊娠较为常见,占异位妊娠发生率的90%,源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的炎症引起管腔通畅不佳导致孕卵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发育,极易发生妊娠囊破进而出现出血性休克,临床常采用手术清除受累输卵管[5-6]。研究表明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辅助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增强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以10例患者为例,分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护理效果进行深入探究[7]。
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病情突然且发展迅速、危重,患者极易产生“紧张、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效果,因此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必要且有价值。常规护理没有针对性,以“疾病”为中心,且护士患者的内在需求,护理工作不够全面、到位,护理效果并不显著;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护理内容具有明确的系统化、全面性以及整体性,护理效果突出[8]。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予以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术前心理干预、准备工作、建立静脉通道、体位护理等措施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促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并积极面对治疗;术中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手术意外;术后生命体征检测、并发症预防和护理、饮食护理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护理后观察组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且护理满意度高,说明该护理模式优势明显,护理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花梅华.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431-2433.
[2]楚佳楠.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围手术期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11(19):56-57.
[3]程春梅.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3):126,封3.
[4]李会敏.异位妊娠患者10例的术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4,12(3):380-380.
[5]杨荣利,赵瑞占.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33(21):145.
[6]王艳华.4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6,22(1):190-191.
[7]陈红梅.42例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5,5(35):265.
[8]鄢州.探讨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中的围手术期护理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6(30):663-664.
论文作者:张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异位论文; 性休克论文; 术后论文; 平均论文; 病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