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研究综述(一)_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论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研究综述(一)_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论文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研究综述(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基本完成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开始转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十年,也是党在实践上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时期。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时期。《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称这个时期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党史界常常把这十年同“文化大革命”十年相对应,称之为“文革前十年”,简称“前十年”。由于党在这个时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经历了曲折复杂、波澜起伏的历程,既取得过巨大成就,又发生过严重失误,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理论上的重大建树,又积累了许多深刻的教训,这就使得对这个时期的党史研究,一直成为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一个重点。这个时期的不少重大问题,往往成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热点、难点或关键点。下边,本文着重就党史界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前十年”研究的总体情况以及对这个时期宏观研究状况,作一概略的综述。

从严格的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国内党史学界对“前十年”的研究,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真正开始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后,随着对《决议》学习的深入,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而其中,对“前十年”的研究则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五年来,对“前十年”党史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后出现过两次比较活跃的局面。

第一个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大致延续至1988年,约10年时间。就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看,这个阶段学术界对“前十年”的研究,可以说已涉及到了“前十年”历史的基本方面和绝大多数主要问题。其中,既有从宏观角度对“前十年”历史的总体研究,也有从微观角度对“前十年”许多具体问题的深入探讨。在宏观研究方面,从已发表的论著看,主要涉及对“前十年”历史的总体评价,包括“前十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地位,“前十年”历史的主线与党的指导方针的演变。“前十年”中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成就与失误,经验与教训,等等。在徽观研究方面,主要是体现在对“前十年”许多具体历史事件和党的一些重要决策的逐一探讨与研究。从这个阶段发表的论著看,研究者论述较多的问题包括:八大的历史地位和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反右派斗争必要性和反右派半争严重扩大化原因的评析,八届三中全会及其对八大路线的偏离,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研究和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左”倾思想根源的探讨,从第一次郑州会议到庐山会议前期的纠“左”,庐山会义的“反右倾”及其教训,60年代前期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届十中全会及其后“左”倾错误的发展,等等。

总的来看,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前十年”研究的全面起步阶段。其重要特点,一是研究者紧紧围绕着,《历史决议》的基本结论,开展了对“前十年”许多问题的深入的和多方面的阐述与探讨。例如,对“前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到底应如何看?为什么说成就是这个时期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又如,反右派斗争发生了严重扩大化错误,怎样理解反右派斗争是必要的?对这些问题,多数研究者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能在《历史决议》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坚持不同看法的仅是极少数。二是以《历史决议》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对在“前十年”时期在“左”倾思想影响下所发生的事件重新进行反思与再认识。例如,对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等的错误批判和随后在全党开展的“反右倾”斗争的研究与反思,对60年代初党内在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上的分歧以及对邓子恢等的错误批判的研究与反思等等。这些问题的专题研究既带有深入拨乱反正的性质,同时对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也有着重要意义。些外,在这个阶段,有的研究者已开始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过程的高度,把“前十年”的探索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实践相比较地加以研究;有的还开始从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如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刘少奇、陈云等的经济思想等角度,探讨“前十年”中党的某些重大决策的由来与变化。这一切显示出对“前十年”的研究正日益走向深入。

第二阶段从1989年之后至1993年,约五年时间,这一阶段学术界以纪念建国40周年(1989)、建党70周年(1991)、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993)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出现了一个以总结建国40多年来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为中心内容的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的新的活跃局面。在这个活跃局面中,对“前十年”的研究仍然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取得了若干突破性进展。

这个阶段突出的特点是,不但主要党史刊物上发表的研究“前十年”的专题论文比前一阶段数量更多,研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更广更细,而且所出版的专著也明显增多。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论著,告别是薄一波同志所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下卷的出版,对推动“前十年”研究的深入起着突出的作用。此外,在建党70周年前后出版的多种版本的论述中国共产党70年历史的著作中,都包括有对“前十年”的详略不同的论述。其中,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胡绳主编,经中央主管部门审批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在《历史决议》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个研究“前十年”历史的基本思路,并在若干重要问题上有所发挥和深化,这无疑是本阶段对“前十年”研究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就研究内容看,这个阶段对“前十年”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宏观上对“前十年”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的论述,可以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第七章,把“前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明确地概括为“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同时提出了“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的论断,并对“两个发展趋向”作了符合历史实际的准确的阐述。应该指出,这一论断讲清了十年中党的指导方针的变化与曲折,从而也就有助于人们能更深刻地把握十年历史的基本脉络;这一论断为正确地评价十年中的许多重大事件,特别是正确地评价十年建设中的成就与失误,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此外,这一论断还有助于说明“前十年”与“文革十年”的联系与区别:“前十年”中“左”的错误趋向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说明了二者的联系,而“前十年”中正确趋向毕竟在多数时间内占主导地位,这又说明了前后两个十年的重大区别。总之,这一论断的提出,对从宏观上认识“前十年”历史,的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更加重视把“前十年”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同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比较地加以研究。一是许多论著比较注意从总结党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史经验的角度,以新的视角研究八大前后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既评析其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又分析其历史局限性;二是不少论著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的角度,深入研究“前十年”中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分析了这些观点和主张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此外,在纪念毛泽东思想的相互关系问题,实质上也涉及对“前十年”的评析。所有这些进展表明,研究者开始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重新审视党在“前十年”中的探索,说明研究的视野大大开阔,立脚点提高了。

第三,对“前十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积累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从多角度作了深入总结,取得了丰硕成果。突出的如薄一波同志所著《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下卷,从阶级斗争、经济建设、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党的建设等四个大的方面,总结了13条经验教训,可以说把在这方面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当然,十五年来,对“前十年”的研究也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从研究的内容看,总的是进展很不平衡,有许多问题还研究得很不够。例如,从已发表的专题论文看,研究“前十年”前期和中期问题的较多,研究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及其之后问题的就显得很少。又如,到目前为止,围绕着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败得失的研究较多,这当然是对的;但对其他方面,如对这个时期的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外交工作、文化教育工作,以至军事工作和国防建设等等的研究,则相对显得很不够。还有的问题,至今仍然很少涉及,如对这个时期的中苏论争及其对我党国内政策的影响的评析,等等。从研究方法看,如何把宏观与微观的研究相结合,以宏观研究成果指导微观研究深入,如何在“前十年”研究中更多更自觉地吸取哲学、文化和经济等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开阔自己的研究视野,这都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的。

下面,就从宏观角度对若干涉及“前十年”历史全局问题进行研究的状况作一综述。党史界对“前十年”的宏观研究,中心是围绕着对“前十年”历史的总体评价展开的,涉及较多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一是对“前十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与失误的总体估计,二是关于“前十年”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党的指导方针的演变,三是“前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经验教训。

关于“前十年”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与失误

这是对“前十年”历史总体评价中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历史决议》把这十年概括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并明确指出,在这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邓小平在谈到对起草《历史决议》的意见时,也曾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应当肯定,总的是好的,基本上是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的。这中间有过曲折,犯过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①这些论断,为正确评估“前十年”历史指明了根本的方向。

迄今为止,党史界对“前十年”历史地位的研究,一般是从两个角度展开的。一是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过程的角度来评价“前十年”的历史地位。从这个角度出发,有的研究者明确提出,要把这十年历史“放在建国以来四个时期。三十多年的历史过程中来考察”,“放在当时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通过这种考察,指出这十年的历史,是在“既要突破苏联模式”、“探索走新路”,“又没有吃透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情况下,摸索前进的历史”,因此,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它是社会主义发展前进中的一个阶梯。”②有的研究者指出这十年“是我党独立自主地寻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是一个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过程。”③

二是从“前十年”本身的历史特点出发,考察其在党的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有的研究者指出这个时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时间之长,事情之多,内容之丰富,在党六十余年众多的历史时期中,是比较突出的时期之一”;其二,“这是一个党的领导由上一个时期正确到下个时期发生根本性错误的中间变化期,呈现着特有的性。正确与错误交织,成就与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特别多而深刻。”因此,对这个时期的研究,“对于认识‘文化大革命’的由来,对于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性的转变,乃至对迄今为止整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认识,都有重要价值。”④有的研究者则从三个方面评价“前十年”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所具有的特殊历史地位,指出这十年的历史,“是党的工作指导方针曲折发展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各条战线上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也是党独立自主地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取得正反两个方面丰富经验的历史”。因此,如何正确评价这十年历史,“是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对待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⑤

对于“前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到底应如何评述的。第一,从这十年党的工作指导方针看,有的研究指出,“十年中的一小部分时间里。党的工作有过严重的失误,但在大部分时间里党的工作基本上是正确的或者是在大力地纠正错误。因此,就十年的全过程和全局来看,应该说成就还是主导的方面。”⑥有的研究者在具体分析了十年中党的指导方针的变化后的指出,综观这十年,大部分时间里党的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基本正确的,中间发生的错误后来在实践中又有相当的纠正,因此,“对这个时期理应基本肯定而不应基本否定。”⑦第二,从这十年取得的成就看,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是依据《历史决议》的精神,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物质技术基础的初步奠定、人材的培养和党的领导经验的积累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十年建设中的成就。其中,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不但以大量准确的统计数据,比较全面回答了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建设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重大发展,丰富了《历史决议》的论断,而且在指出“大跃进”给十年建设所造成的严重消极后果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大跃进”期间并非是一无所获。该书指出:‘大跃进’给工农业生产和建设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浪费,然而,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在那些年代开始布局的。据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到1964年,重工业各主要部门累计新建的大中型项目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在三年‘大跃进’期间开工的。这三年新增的炼钢能力占从建国到1979年新增炼钢能力的36.2%,采煤能力占29.6%,棉纺锭占25.9%。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这些开工项目和新增能力,获得扎实的成果。”⑧这种对历史事件采取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而得出的认识,反映了研究的深入。第三,从十年中成就与失误的相互比办看,多数研究者的共识是成就大于失误。有的研究者指出,这十年中,“有时错误虽然发展的很严重,并使党和国家遭到严重损失,但总起来看,还没有达到掩盖成就的地步,因而它还不占主导的地位。”⑨还有的研究者指出,这十年中,“就一件件事情看,错误是比较严重的,应深以为戒;从十年总体上看,作为总估价,其分量还是低于正确和成就方面”,“因为,社会主义事业在十年中毕竟地发展前进了,这是这个时期最基本的事实。”⑩

对第二个问题即如何看“前十年”失误的问题,研究者总的是提出对失误要作具体分析,认为“这一段错误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的失误,它无论在性质上、在时间上和范围上都还不同于‘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错误。”(11)

对“前十年”所犯错误的内容,研究者一般都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涉及若干具体历史事件。即在经济建设方面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突出的事件是“大跃进”的严重失误;在阶级斗争方面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具体表现在反右斗争扩大化、庐山会议“反右倾”,八届十中全会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的升级及随之而来在社教运动中和文化批域中的过火批判等。研究者对上述错误的性质、程度及其严重影响等等都作了多方面的分析。其中,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要认识这个阶段错误发展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观点。指出:“这十年我们犯错误有一个特点,就是曲折性反复性比较大。总的情况是,犯了错误,发现行不通,就有所纠正,还不是一错到底,‘十年一贯制’。但由于不可能从指导思想上解决问题,这就决定了当时纠正错误不会彻底,因而曾经出现犯错误──纠正错误──又犯类似错误这种曲折反复现象。”同时研究者又特别指出,“在经济建设方面,居于主导的还是在不断发现和不断改正错误,这种曲折还是一种螺旋式的向上发展。”(12)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从历史教训与现实经验相结合的角度,以其理论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把对“前十年”所犯错误的认识大大地提高了一步。该书强调前十年所犯错误往往由真理越过了界限而来,指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问题上,力争现实可能的、讲求效益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较高速度,这本来是必需的和正确的。越过这个界限,追求主观臆想的、盲目冒进的高速度,那就是错误的,并且带来了严重破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上,重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的阶级斗争,警惕和平演变和出修正主义的危险,这本来是必需的和正确的。看不到这种斗争和危险,是十分错误的。越过真理的界限,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甚至人为地制造所谓‘阶级斗争’,对和平演变的形势作出不符合当时当地实际的夸大估计,把许多正确的思想和政策当作‘修正主义’来反对,那就是错误的和极其有害的了。”(13)

此外,研究者还对“前十年”所犯错误的原因及其责任进行了分析。其中,在对犯错误原因的分析中,研究者较多地论论及缺乏经验的问题,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它正在实践中发展,确实存在一个经验不足的问题。有的研究者从六个方面归纳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经验不足,“即:1.当时我们确实缺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面或反面的实践经验;2.党也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准备,特别是有关基本经济规律的知识;3.对我国国情的分析研究也不足;4.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缺乏参考和借鉴;5.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更不屑去学;6.对前七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已有经验,缺乏一分为二的分析和重视等”(14)有的研究者则进一步指出:“一方面,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知之不多,特别是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长期性、特殊性认识不足。但另一方面,许多同志又有着搞大规模群众运动和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的长期经验,容易自觉不自觉地用这种只适合于过去任务和环境的经验来设想、看待以至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复杂问题。……这种狭隘的经验,加上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离开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不可避免要办蠢事、犯错误。”(15)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266页。

②④丛讲:《谈谈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历史的研究》,见河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怎样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第260-264、254页。

③张弓:《建国后前十七年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见《怎样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第177页。

⑤ 陈雪薇:《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的历史概貌及其地位》,见《怎样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第352页。

⑥⑨(14)张弓:《关于党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史教学和几个问题》,见《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编辑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教学研究》第112、112、122 页。

⑦⑩丛讲:《怎样理解成就是“前十年”的主导方面》,见《党史研究》1984年第2期。

⑧(13)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平装本第402、405页。

(11)(12)(15)陈诗惠:《对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再认识》,见《中共党史研究优秀论文选》第542、543、546页。

标签:;  ;  ;  ;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研究综述(一)_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