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八种刚度法的分析与研究_太极推手论文

太极拳八门劲法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极拳论文,八门劲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太极拳八门劲法,简称八法。即掤、、挤、按、採、採挒、肘、靠,八种运用劲力的方法。太极八法是太极拳尤其是太极推手的核心。自太极拳产生以来,研练太极拳者无不在太极八法上痛下功夫。太极八法中的每一法,都体现出太极阴阳之理,变化万千之法。理可妙悟人生宇宙万事,法可克敌致胜立于不败之地。理中有法,法中有理,法理交融。正因为如此,才使古今众多学者为之青春矢志,皓首穷研。在太极拳问世三百多年来,有关研究论著真可谓汗牛充栋,不可胜数,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拳种。我们将有关太极八法的论著,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古今学者的研究多限于表象的描述,对于太极八法的本质触及甚少,缺乏明确的概念。造成后学者认知上的困难,既不利于太极拳尤其是太极推手的普及与提高,更不利于走向世界进入奥运。为此,我们在对有关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十年研练与教授太极拳的体识,对太极八法逐一验证分析,力求探索其本质并尽可能地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加以表述。

一、对有关太极八法研究的回顾

(一)明、清学者的研究

研读《中华武术文库·古籍部》收集的明清时代132篇有关太极拳的论著,谈及太极八法者首推王宗岳先生。他在《太极拳释名》中写道:“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掤、、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①王宗岳等:《太极拳谱》,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1、25页。)明、清学者为太极八法命名并定了方位,即四正四斜。还指出八法合五行构成太极拳。但是明、清学者均未对太极八法做进一步地解释。

(二)民国学者的研究

太极拳发展到民国年间,形成了陈、扬、吴、武、孙五大流派。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广传门徒,使太极拳从农村走向城市,遍及大江南北。这一时期对于太极八法的研究更加深入具体。在众多论著中以杨式太极拳代表杨澄浦的著作影响最为深远。杨先生提出:“掤法向外,驾御敌人之按手,使不得按至胸腹贴近,故曰掤。”“者,连着彼之肘与腕,不抗不采。因彼伸臂袭我,我顺其势而取之,是收回意谓之掤。”挤者。……用前手侧采其肘,提起后手,加在前手小臂内便乘势挤出。”“按者。……以手心按彼左肘节,左手又以手心按彼左腕上,是谓之按。按复转为掤。掤、、挤、按,终而复始。”(②杨澄浦:《太极拳体用全书》,人民体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39~40页。)这个时期的学者根据固定的太极推手模式,描述了太极八法的具体形象。但对八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八法的内涵以及在太极拳技中的一般性意义未做进一步论述。

(三)建国以来的进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体委的倡导下,太极拳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项体育活动,被列为全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并多次举办全国性的推手比赛,极大地推动了太极拳的普及与提高。太极拳研究进入高等学府,各地专家教授竞相著书立说,从不同视角研究太极拳。各流派对太极八法的研究从形象的描述转向探究八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太极拳技中的一般性意义。著名的太极拳家顾留馨提出:“掤劲在八法中最为重要,在太极拳中也极为重要。济南洪钧生同学总结为:‘太极是掤劲。动作是螺旋’。”(③顾留馨:《太极拳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297页。)陈式太极拳家冯自强先生进一步研究认为:“掤劲是八法劲的总劲,贯穿于整个八法劲中……”(④冯自强:《陈式太极拳入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张卓星先生写道:“掤劲是八门劲法的基础,其余七门劲法……只不过是掤劲的不同表现。它们的区别,仅仅是用劲的部位,劲力的方向、长短及与之相配合的手法、身法不同而已,其劲力本质并无不同。……都是刚柔兼备的。”(⑤张卓星:《太极推手三十六式》,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4、191页。)这些专家的论述,虽认识到太极八法的一般性意义,但在对太极八法分别描述时,多承袭民国年间的认识,突破不多。例如著名的吴式太极拳家徐致一先生曰:“掤读如朋。这是一种向前而又向上用力的斜线动作。”(⑥徐致一:《吴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134页。)赵堡架传人王海洲立说:“我用双手粘住对方腕与肘以上胳膊,顺其来势,向一侧引,使对方来劲落空。要不顶不抗。”(⑦王海洲:《秘传赵堡太极拳》,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3页。)张卓星先生认为:“以一掌按于另一手的肱内合向外推,称为挤。”(⑧张卓星:《太极推手三十六式》,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4、191页。)沈寿先生则说:“按法包括单按和双按,即用两手或一手沉化后向前按出。”(⑨沈寿:《太极拳推手问答》,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80页。)

二、我们对太极八法的研究与体识

(一)对目前研究成果的评价

通过对太极八法研究的回顾,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太极八法研究方面有着巨大的进展。首先是认识到掤劲是八门劲法的基础,贯穿于八法之中。其次是部分地赋予太极八法一般性的意义;部分地脱离开通过具体推手模式描述八法的窠臼。但是也应该看到还存在有许多不足。其表现为虽认识到掤劲在太极拳中的意义以及在太极八法中的地位,但什么是掤劲?尚缺乏一个科学的定义,还停留在表象描述上。虽对太极八法的一般性意义有所认识,但在对每法作具体描述时还是不能完全脱离开各自的推手模式,下一个确切的一般性的定义。各流派推手模式不同,体现出八法的形象自然各异。因此,必然会有不同的描述,造成后学者认识上的困难,不利于太极拳尤其是太极推手的普及与提高。其实,只要摸清八法的本质与掤劲的内涵,是完全可以抽象出来一个适合不同推手模式的有关太极八法的定义的。

(二)八门劲法

1.掤劲。我们分析研究了各流派学者们关于太极八法的论著,结合自身数十年研练太极拳的体识,认为掤劲是有训练的太极拳手,无论身体何处,在受外力时体现出来的一种不丢不顶、攻防兼备的状态。掤劲是一种力,具备力的三要素(方向、大小、作用点)。掤劲的矢量总是随外力的矢量变化而变化,致使合力的方向不能通过我之中轴而我的意念则直指彼之重心。其动微,其象隐。只有在受外力时才能体现出来。维持掤的状态,向前上方引伸,是明、清学者对于掤劲方位的理解。掤劲是八门劲的基础,贯穿于八法之中。掤劲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古人用掤、、挤、按、採、挒、肘、靠,八个字命名,合称八法。掤劲的本身就含有太极阴阳之理,可攻可防(可阳可阴)、攻防互变(阴阳转化),随时都可以根据客观情况转化为八法中的任何一种劲法。掤劲是太极推手的灵魂,搭手具有掤劲,接触点上一片“中和”之气,敌之力线总不能通过我之中轴,我之意则直指敌之重心,所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⑩王宗岳等:《太极拳谱》,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1、25页。),故胜券在握。反之,一搭手非丢即顶,没有掤的状态,中轴暴露于人,则败数定矣!就这个意义上讲,“太极是掤劲”的提法也不过分。至于走架中的太极八法,我们认为完全是一种假想、摹拟。只有习练太极推手的人才能在走架中体识到太极八法的真切含意。不习练太极推手者永远也体会不到掤劲是个什么滋味。这就是为什么不懂太极推手就练不太好拳架的道理。

2.劲。在掤的状态下,接定彼力含向左后或右后引化意,为劲。

3.挤劲。在掤的状态下,接定彼力含向前引伸意,为挤劲。

4.按劲。在掤的状态下,接定彼劲含向下引伸意,为按劲。

5.採劲。在掤的状态下,一侧接触点听住突然快速沉带,以拔其根为採劲;在按兼掤的过程中听住彼劲弧形上带,以拔其根也为採劲。

6.挒劲。在掤的状态下,短距离发出的弹抖劲为挒劲。

7.肘劲。在掤的状态下以肘的部位体现出来的八门劲法皆呼之为肘劲。

8.靠劲。在掤的状态下以躯干部位体现出来的八门劲法,皆称之为靠劲。

(三)八门劲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在八门劲法中,肘、靠二劲是以施力的部位命名的。古人虽给八门劲法定了方位,但在实际应用时也不尽然。肘、靠虽属四隅,也可体现出掤、、挤、按,四正的劲别;掤、虽属四正,随时都可演化为採、挒等四隅的劲别。实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然一体。就运劲特征而言,掤、、挤、按,多体现出圆柔的一面,但不是尽柔,柔中有刚,採、挒、肘、靠,多体现出刚烈的一面,但也不尽然,刚中有柔。必须再一次强调,掤劲是八门劲法的基础,贯穿于八法之中。若不是在掤的状态下实施採、挒,其结果与形象则无异于一般拳种的摔、打。若在太极推手中缺失掤劲,则无巧可言,其结果与形象和摔跤相类。不失掤劲的推手,才称得上太极推手,才具备太极味。八门劲之所以具备刚柔相济的特点,是因为它们的本质就是掤劲。因为掤劲的方向和大小总是随着作用点上所受外力的方向和大小变化而变化。导致合力方向不能通过受力者的中轴;作用点上压力大小的感觉不再增加。因为施力者未感到作用点阻力的增加,故显示了掤劲圆柔的一面;因为掤劲的力向总是通过施力者的中轴指向其非支撑方向,故我一旦用力彼必有不可抗拒之感,显示了掤劲刚烈的一面。这就是所谓的刚柔相济的内劲。表面上看来似乎很神奇,实则完全符合力学原理。太极拳家通过长期的艰苦修练,练就了对形体高度的自我调控能力,能够在碰点瞬间,根据作用点皮肤上获得的信息,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这是一个复杂的条件反射。作用点上的皮肤感觉器将外力变化的信息传入大脑皮层,通过分析判断后再发出指令,使相应的关节肌肉做出协调的反应,这就是掤劲。八门劲可以互相转化,都具有刚柔相济的特征。

标签:;  ;  ;  ;  ;  

太极拳八种刚度法的分析与研究_太极推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