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改建;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规划审批流程
1 XX中学改建项目概况:
1.1现状用地及建筑物情况:XX中学位于X市东南部,X区新城区。现状校区于1988年开始建设,分行政区、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生活区五个功能规划,占地约14万平方米。共有教学楼、宿舍、餐厅等共栋16栋建筑。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目前因学校搬迁闲置。
1.2 手续办理情况:校区南侧部分用地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面积90683平方米。校区北侧现状操场地块为原XX党校地块,已收回未划拨;东北角部分地块为X村集体土地,未征收。单体建筑只有部分施工图纸留存,未办理相关审批及房产登记等手续。
1.3 规划建设目标:拟拆除部分建筑,改建部分建筑,规划建设非营利性的XX中学附属学校,完善校区相关手续。
2 问题界定及研究背景意义
2.1 问题界定
该改建项目具有一定代表性。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城市扩张阶段,早期建筑配套设施不足或者老化,公共设施缺乏、公共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面临城市更新及既有建筑改造。就项目本身而言,部分建筑物仍具有改造价值,改建实施能有效保护和利用既有建筑、盘活国有资产;降低成本,破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对于政府公益性项目手续办理不够重视,造成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改建手续复杂。由于建筑投入使用时间不一,部分建筑年代久远,按照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无法按现行法规进行违法建设查处。但考虑与现行国家土地、规划、建设相关法规衔接,需要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原各部门条块管理,审批制度缺乏协调。现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复杂、审批涉及部门多、审批事项不合理。审批流程不科学、体系不健全、效率不高。导致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对于改建类项目等非常规事项缺乏研究,法规政策制度不够完善。
2.2 研究背景和意义
当前国家为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力推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覆盖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以及备案等其他类型事项。要求按照“一窗受理·一次办好”要求,减并规范审批事项,合理划分阶段,精简审批环节、转变管理方式,分类统一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建立审批管理系统,统一信息数据平台。按照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要求统一管理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务,统一监管方式[1]。
目前新建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经过试点已全面展开。相对而言改扩建类项目等非常规事项更为复杂,缺乏研究,法规政策制度不完善。本文主要以XX中学改建项目为例,按照基本改建程序,梳理分析涉及的规划相关法规和审批事项,研究一般改扩建类项目规划审批流程,对于按照改革要求改革改扩建类审批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XX中学基本改建程序
3.1 前期委托有改造经验的工程咨询单位进行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内外部条件、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确定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3.2 根据改造要求和目标,按需对场地环境、建筑历史、结构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围护结构热工、隔声、通风、采光、日照等物理性能,室内环境舒适度、污染状况、机电设备安全及效能等内容进行评定。委托X测绘公司进行现状测绘,同步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对拟保留改造建筑进行质量安全鉴定。
委托X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基于现场踏勘设计规划和建筑方案。根据测绘、检查和评定结果,明确改造项目的范围、建筑改造和环境改造内容及相关技术指标,确定初步设计概算。满足改造后的建筑功能和安全性需求。
3.3 结构改造综合考虑结构现状和建筑改造的总体要求,以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性为目标。明确结构改造后的使用功能和后续设计使用年限。结合抗震加固进行结构改造的设计和施工并考虑其对原基础的影响。对保留改造建筑进行加固方案施工图设计,出具施工图。
委托造价咨询单位编制工程量清单,确定施工预算。委托招标代理,进行施工、监理招投标,签订合同。
做好通路通水通电、平整场地等进场施工准备,进场施工。先进行拆除作业,改造过程中应避免对结构构件产生损伤,当发现结构构件存在损伤时,应对其进行有效处理。
进行给排水设施改造、电气与智能化工程改造、暖通空调工程改造和燃气工程改造等设施设备改造,满足相关抗震设计要求。
涉及施工图审查包括消防设计审核、人防设计审查、、幼儿园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水电气暖等专营设施审查等;施工许可证核发、工程质量安全报监等。
3.4 完工后进行竣工验收、保修期试运行管理。审计结算分期付款,做好财务决算、后评价等工作。
4一般改建类项目规划审批流程
一般改建类项目应当满足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及消防安全等规范的要求。根据相关要求,审批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涉及规划审批具体如下:
4.1 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进行项目策划,提出规划建设条件。由政府统一组织对环境影响、节能、地震安全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水土保持、防洪影响、水资源论证、文物影响、交通影响、雷电灾害风险等事项实行多评合一或者区域评估。借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和项目模拟审批。
涉及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查处。进行土地征收,组织土地划拨或者招拍挂。合并办理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合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涉及划拨用地的合并办理划拨决定书。
4.2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实质涉及用地性质变更。在符合规划和满足土地功能混合使用相关要求,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前提下,需组织相关部门、水电气暖等专营单位和专家评审,联合审查方案,并在现场和网站公示。其中涉及变更用地性质和规划条件强制性内容的报规划委员会审议,市县政府批准。变更规划条件,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变更协议,相应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依申请办理用地不动产登记,变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4.3施工许可阶段:根据规划建设条件,消防、人防、技防、水电气暖等专营设施施工图联审联批。
4.4竣工验收阶段:规划核实测量、房产测绘、土地复核验收多测合一。自然资源、消防、人防、档案等联合验收,水电气暖等专营设施接入,综合验收备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3/26/content_5376941.htm,2019-03-26
论文作者:高乐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事项论文; 流程论文; 结构论文; 法规论文; 制度改革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