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

肺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

张志学[1]2001年在《肺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文中提出肺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

孙娜[2]2018年在《ELTD1、DLL4与VEGF在肺腺癌、肝细胞肝癌、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肺腺癌、肝细胞肝癌、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ELTD1、DLL4与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ELTD1、DLL4、VEGF的表达与肺腺癌、肝细胞肝癌及宫颈癌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1.收集手术后的肺腺癌45例、肝细胞肝癌37例及宫颈癌35例,另各取16例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LTD1、DLL4、VEGF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ELTD1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在肺腺癌、肝细胞肝癌中ELTD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相关。而在宫颈癌中ELTD1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无差别,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2.DLL4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在肺腺癌、肝细胞肝癌、宫颈癌中DLL4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但却受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影响。3.VEGF表达:主要在细胞质表达,在肺腺癌、肝细胞肝癌、宫颈癌中VEGF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相关。4.在肺腺癌、肝细胞肝癌中ELTD1的表达与DLL4、VEGF呈正相关,而在宫颈癌中均无相关性。结论:1.ELTD1在肺腺癌、肝细胞肝癌表达升高且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而在宫颈癌中未见明显表达需进一步研究论证。2.DLL4在肺腺癌、肝细胞肝癌及宫颈癌中表达升高,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表明其参与肺腺癌、肝细胞癌及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3.VEGF在肺腺癌、肝细胞肝癌及宫颈癌中表达升高,且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表明其参与肺腺癌、肝细胞癌及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4.在肺腺癌、肝细胞肝癌中ELTD1的表达与DLL4、VEGF呈正相关,叁者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推测ELTD1与DLL4、VEGF作用机制一致是通过调节肿瘤血管形成而参与肿瘤的生长、扩散及转移。5.ELTD1可能是肺腺癌、肝细胞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柳玉红[3]2005年在《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分别检测30例新鲜肺癌标本及75例肺癌石蜡标本中VEGF、KDR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 结果:1、VEGF和KDR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为广泛,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少量位于炎细胞的胞浆中;VEGFmRNA及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20/30)和61.33%(46/75),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没有显着性差异(x~2=0.261,P>0.05);KDRmRNA及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3.33%(22/30)和76.00%(57/75),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亦没有显着性差异(x~2=0.082,P>0.05)。2、VEGF、KDRmRNA及相应蛋白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均呈显着性正相关(原位杂交r=0.8528,免疫组化r=0.768,P均<0.05)。3、VEGF、KDR相应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率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无显着性(x~2=0.04~3.06,P均>0.05);VEGF、KDRmRNA在肿瘤细胞中的阳性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间差异也均无显着性(确切P=0.419~1.000)4、直径D>5cm组的VEGF、KDR相应蛋白在肺癌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32%和78.57%;直径3cm<D≤5cm组的肺癌细胞分别为55%和40%;直径D≤3cm组的肺癌细胞分别为29%和20.83%;肺癌细胞VEGF、KDR相应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大小的叁组肺癌标本间,差异具有显着性(x~2=21.79、7.29,P<0.005);VEGF、KDRmRNA在肿瘤细胞中的阳性表达在不同大小的叁组肺癌标本间差异也具有显着性(确切P=0.014,P=0.002)。肿瘤体积越大,VEGF和KDR的阳性率越高。5、淋巴结有转移组的VEGF、KDR相应蛋白阳性率在肺癌细胞分别为97.06%和94.12%,显着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的阳性率(肺癌细胞分别为31.71%和60.98%)(x~2=33.47、9.32,P<0.005);淋巴结有转移组的VEGF、KDRmRNA在肿瘤细胞中的阳性表达显着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确切P=0.007,P=0.003)。6、术后一年内死亡组VEGF和KDR的阳性表达率在肺癌细胞分别为92.59%和85.19%;术后一年至五年死亡组,

彭传亮[4]2010年在《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对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肺癌是当今世界上人们所面临的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所有肺癌患者中,约75%-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其中75%的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没有手术指征。目前NSCLC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包括化疗、放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但无论是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需要一些有效指标来指导和评价NSCLC的治疗效果。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评价指标是肺癌的TNM分期,这个分期曾经为临床NSCLC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价值。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处在相同分期的患者中,有部分的预后与预期是不相同的。临床有相当一部分NSCLC患者(如:Ⅰ期NSCLC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60%-70%),尽管都得到了早期的诊断和相同的治方法疗,但结果却短期内出现了复发和转移,生存期明显缩短,无疑这些患者的肿瘤在生物学行为特点方面是不相同的,表现为更具有侵袭性。因此,如果单纯以TNM分期来判断肺癌的预后和进一步指导治疗显然是不够完善的。近年来研究发现,从肺癌的早期发生如支气管上皮增生到肺癌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及预后复发都与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和其他实体肿瘤一样,新生血管为肺癌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肿瘤的生长,是肿瘤侵袭转移的前提条件。肿瘤血管的生成涉及到多种基因的突变和不同细胞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受正负两方面因素的调控。在肿瘤组织中,由于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二者之间平衡失调,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占优势,促进肿瘤滋养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是目前所知的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参与血管生成的多个环节。在促进肿瘤微血管生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可能与NSCLC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相关,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的靶向治疗有可能成为NSCLC的一种新的治疗途径,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C,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情况,并检测经VEGF-C反义寡合苷酸转染的肺癌细胞株A-549的体外侵袭能力和其VEGF-C的表达变化。方法:(1)应用基因克隆技术制备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并将其定向克隆入质粒中,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获取有重组质粒的阳性转化子,体外制备地高辛标记的VEGF-C cRNA探针,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VEGF-C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2)将VEGF-C反义脱氧核苷酸转染人肺癌细胞株A-549,检测癌细胞体外粘附能力和侵袭能力,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1)用经逆转录反应仅合成一条cDNA链的总RNA为模板,以VEGF-C基因特异性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后,出现了一条与大小在1.1kb左右的特异性条带;用EcoR I和Xho I双酶消化小量制备的质粒,见重组质粒含有1.1kb的插入片段;对阳性克隆质粒上的插入片段进行全序列测定,与人VEGF-C基因cDNA全序列几乎一致;VEGF-C mRAN在肺鳞癌和腺癌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表达,主要分布于肺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4%(17/26)和59.1%(13/22)。(2)经VEGF-C ASODN转染的肺癌细胞株A-549体外粘附率在同一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0.15±0.01,0.29±0.02,0.49±0.02,0.76±0.01),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48小时浸润细胞数目明显减少(58.6±9.2),对重组基底膜体外侵袭力明显减弱(P<0.01);VEGF-C蛋白表达水平(0.15±0.01)明显下降(P<0.01)。结论:(1) VEGF-C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表达;(2)在体外实验中,VEGF-C反义脱氧寡核苷酸通过下调VEGF-C蛋白的表达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作用。第-部分VEGF-基因的克隆化及其耐诩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目的:探讨VEGF-C在SNCCL中的表达。方法:(1)应用基因克隆技术制备互补脱氧核糖核酸(DcN)A;()2定向克隆入质粒中,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获取有重组质粒的阳性转化子,体外制备地高辛标记的VEGF-C。NRA探针;(3)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VEGF-C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用经逆转录反应仅合成-条。DNA链的总RNA为模板,以vEGF-C基因特异性的引物进行PRC扩增后,出现了-条与大小在1.Ikb左右的特异性条带;(2)用EcoRI和Xh0I双酶消化小量制备的质粒,见重组质粒含有1.Ikb的插入片段;(3)对阳性克隆质粒上的插入片段进行全序列测定,与人EVGF-C基因cDAN全序列几乎-致;(4)VEGF-CmARN在肺鳞癌和腺癌中都有-定程度的表达,主要分布于肺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4%(17/2)6和59.1%(13/22)。结论:VEGF-CmNR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定程度的表达;第二部分VEFG-C反义寡核昔酸对人肺癌细胞株侵袭抑制作用的研究目的:检测经VGEF-C反义寡合昔酸转染的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和VEGF-C的表达变化。方法:(1)将VEGF-C反义脱氧核昔酸转染人肺癌细胞株A-594,检测癌细胞体外粘附能力和侵袭能力;()2并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细胞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1)经VGEF-CASODN转染的肺癌细胞株A-594体外粘附率在同-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0.15士0.01,0.29土0.02,0.49士0.02,0.76士0.01),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O.10);(2)48小时癌细胞浸润细胞数目明显减少(58.6士9.)2,对重组基底膜体外侵袭力明显减弱(<PO.10);(3)VGEF-C蛋白表达水平(0.51士0.01)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体外实验中,VEGF-C反义脱氧寡核普酸通过下调VEGF-C蛋白的表达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作用。

孙江涛[5]2006年在《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VEGF-C、CA-Ⅸ基因表达及其与动态增强CT首过时间峰值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是胸部影像学研究的重点,传统影像学主要根据肺癌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诊断。随着现代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功能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分子生物学与影像学的相互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影像技术为肺癌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已有的研究表明,肺癌的侵袭、转移与肿瘤血管形成、淋巴管生长因子及乏氧代谢密切相关。近年来,应用灌注CT扫描观察肿瘤的血供情况,以及与转移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已成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良恶性肺部病变血流灌注首过时间峰值(PH)的差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标本中MVD、VEGF、VEGF-C、CA-Ⅸ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首过时间峰值(PH)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对32例非小细胞肺癌,25例良性病变进行灌注CT扫描,以7ml/S的速度注入对比剂,使用Siemens dynamin evalution软件进行

佚名[6]2011年在《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5卷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说明说明:(1)本索引按主题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的汉字拼音顺序排序;在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

赵玉斌[7]2002年在《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75例肺癌标本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结果:VEGF和KDR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为广泛,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和炎细胞的胞浆中,且二者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异质性,部分小细胞癌细胞核也呈阳性染色。75例肺癌标本中VEGF和KDR在肺癌细胞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1.33%和46.67%,纤维母细胞中分别为53.33%和48%。VEGF和KDR在肿瘤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的阳性率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差异无显着性(P均>0.05)。直径D>5cm组的VEGF和KDR在肺癌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32%和78.57%,纤维母细胞分别为80.65%和74.19%;直径3cm<D≤5cm组的肺癌细胞分别为55%和40%,纤维母细胞分别为45%和45%;直径D≤3cm组的肺癌细胞分别为29%和20.83%,纤维母细胞分别为25%和16.67%;肺癌细胞及纤维母细胞VEGF和KDR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大小的叁组肺癌标本间,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5),肿瘤体积越大,VEGF和KDR的阳性率越高。淋巴结有转移组的VEGF和KDR阳性率在;中文摘要 肺癌细胞分别为gi.18%和73.53%,纤维母细胞分别为85.3% 和 73.53%,显着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的阳性率(肺癌细胞 分别为 36.9O和 38.46O、纤维母细胞分别为 26.83O和 2 6.8 3O)(P<0.0 0 5)。术后年内死亡组 V E G F 和 K D R 的阳 性表达率在肺癌细胞分别为 88.8%和 88.89%,纤维母细胞 分别为 92石0%和 sl.48%;术后一年至五年死亡组,肺癌细 胞分别为 64%和 32%,纤维母细胞分别为 52%和 48%;术 后五年以上生存组肺癌细胞VEGF和 KDR的阳性率分别为 8.7%和 13刀4%,纤维母细胞分别为 8石9%和 8.7%;肺癌细 胞及纤维母细胞VEGF和 KDR 的阳性率在术后生存期不同 的叁组肺癌标本间具有显着差异(P(0刀05),术后生存期 长者的阳性率显着低于术后生存短者的阳性率。结论VEGF 及KDR在肺癌的生长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肺癌的预后 有关,VEGF 和 KDR 的表达有可能为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及 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孙光远[8]2006年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研究EGFR和VEGF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指导肺癌的靶向治疗。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标本中的EGFR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EGFR和VEGF的表达与62例女性NSCL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EGFR在女性NSCLC中的表达高于男性NSCLC;EGFR的表达与患者的病理类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着相关;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统计学意义;EGFR和VEGF在女性NSCLC中表达具有相关性。Cox风险模型分析表明患者的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女性NSCLC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EGFR和VEGF在女性NSCLC中具有高表达,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

刘红[9]2006年在《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当今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现晚、转移早、病死率高、生存率低,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肺癌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研究表明,肺癌细胞的恶性转化需要基因表型的改变和新生血管生成。新生血管可为肿瘤提供营养物质,刺激肿瘤生长,也是肿瘤播散转移的前提。肿瘤血管生成与某些基因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多种细胞因子的正负性调节等均有密切关系。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炎症病理过程中前列腺素合成的关键酶,在肿瘤组织中亦存在着表达增强。近年来研究表明,COX-2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其中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是主要途径之一。血管生成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之间失衡的结果,目前发现有20多种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特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发现刺激肿瘤血管生长最重要而直接的因子,在促进肿瘤微血管与微淋巴管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一个依赖于血管生成的过程,肿瘤有诱导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的能力。肿瘤直径达1~2mm后,若无新生血管形成以提供营养,肿瘤就不能继续生长。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的血管生成与实体肿瘤的发生、恶性程度、生长转移和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因此,了解肺癌的血管生成情况,有助于阐明肺癌的生长与转移机制。血管生成的评估常用计数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来间接评价,MVD是反映血管生成及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数。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肺良性病变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COX-2、VEGF、MVD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进一步探讨COX-2、VEGF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肺癌的临床诊断、预测转移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分组NSCLC组:80例2004年10月~2006年6月郑州大学一附院胸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34~75岁,大于等于60岁46例,小于60岁34例。组织学分类:鳞癌43例,其中高分化15例,中分化14例,低分化14例;腺癌37例,其中高分化17例,低分化20例。80例中有淋巴结转移48例,无淋巴结转移32例。对照组:以肺良性病变20例作对照,其中支气管扩张7例,肺炎性假瘤4例,肺结核9例。全部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制成厚4μm的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COX-2、VEGF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COX-2、VEGF蛋白阳性率的分析采用x~2检验和确切概率法,MVD的分析采用(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显着性的标准。[结果]1.COX-2在组织中的表达:NSCLC组织COX-2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6.25%,显着高于肺良性病变(5.00%)(P<0.05);COX-2在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8.38%)显着高于鳞癌组织(37.21%)(P<0.05);COX-2在高、中、低分化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28.57%、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低分化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1%、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2.92%)显着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37.50%)(P<0.05)。结果表明COX-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不同的病理组织类型、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OX-2的表达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2.VEGF在组织中的表达:NSCLC组织VEGF表达阳性表达率为63.75%,显着高于肺良性病变(10.00%)(P<0.05);其中鳞癌组织、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7%、67.57%,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中、低分化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0%、64.29%、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低分化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06%、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7.08%)显着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46.88%)(P<0.05)。表明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和不同的病理组织类型无关(P<0.05)。3.组织MVD值:NSCLC组织MVD值为42.67±10.58,肺良性病变MVD值为12.34±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织MVD值(50.56±8.87)明显高于鳞癌组织MVD值(35.16±6.96)(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肺癌组织MVD值为48.65±8.89,显着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34.12±6.83)(P<0.05)。4.NSCLC组织COX-2与MVD的关系:COX-2阳性组MVD值为51.36±8.47,显着高于COX-2阴性组(33.45±6.43)(P<0.05)。5.NSCLC组织VEGF与MVD的关系:VEGF阳性组MVD值为52.34±8.54,显着高于VEGF阴性组(32.14±6.43)(P<0.05)。6.NSCLC组织COX-2与VEGF的关系:COX-2阳性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71.11%;COX-2阴性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5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与VEGF显着相关(P<0.05)。[结论]1.COX-2在NSCLC组织表达增强,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表明COX-2参与NSCLC的发生。COX-2表达与肺癌不同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程度有关,表明COX-2参与了NSCLC的发展。COX-2表达多见于腺癌,这揭示了肺腺癌易于早期血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COX-2对判断NSCLC的发展和预后有一定帮助。2.VEGF在NSCLC组织表达增强,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VEGF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性别和不同的病理类型无关,表明VEGF表达增强与NSCLC的浸润性发展和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VEGF可作为评价肺癌预后的指标。3.NSCLC组织MVD值显着高于肺良性病变。MVD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指标。NSCLC组织COX-2及VEGF表达阳性组MVD值均高于阴性组,提示二者均参与肿瘤血管生成,与肺癌细胞浸润转移有关。NSCLC组织COX-2与VEGF表达显着相关,提示二者在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丁旭青[10]2007年在《COX-2、VEGF-C、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跃居首位,近年来一直以高速度增长,但其治疗效果却不容乐观。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是其病理基础。淋巴转移既是大多数上皮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扩散途径,也是影响术后复发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基质中,常能发现淋巴管的增生和扩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是促淋巴管生成的主要调控因子,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结合,可特异性作用于淋巴管内皮,刺激淋巴上皮增殖,诱导瘤内或瘤周淋巴管生成和/或扩张,促进肿瘤微淋巴管生成。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过表达贯穿致癌全过程,它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并在肿瘤血管形成和淋巴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COX-2、VECF-C和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研究NSCLC淋巴转移有着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测定NSCLC及癌旁肺组织中COX-2、VEGF-C、VEGFR-3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了解其临床意义;同时测定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density,MLVD),分析其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在恶性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选取2003-2006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证实为NSCLC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65例为实验组,经病理证实为正常肺组织的肿瘤边缘6cm以远的肺组织16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术前未行化疗或放疗。2.免疫组化SP法检测NSCLC组织中COX-2、VEGF-C、VEGFR-3的表达,计数肿瘤淋巴管,测定微淋巴管密度,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它们的临床意义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3.应用SPSS10.0版软件包,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NSCLC组织中COX-2表达高于对照组(76.9%vs 25%,P<0.05),并与VEGF-C表达、MLVD、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和分化程度负相关(P<0.05)。阳性染色呈棕黄色,弥漫分布于NSCLC癌细胞胞浆中。2.NSCLC组织中VEGF-C表达高于对照组(72.3%vs 12.5%,P<0.05),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浸润、VEGFR-3表达和MLVD显着正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负相关(P<0.05)。阳性产物为棕黄色颗粒,主要表达于癌细胞浆内。3.NSCLC组织中VEGFR-3表达高于对照组(53.85%vs 6.3%,P<0.05),并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MLVD、肿瘤浸润和病理类型正相关(P<0.05)。阳性产物为棕黄色颗粒,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和部分的癌细胞胞浆,4.NSCLC组织中MLVD显着高于对照组(29.32±7.14 vs 10.63±5.80,P<0.05),并与NSCL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和COX-2、VEGF-C、VEGFR-3正相关,而与其分化程度负相关。VEGFR-3染色阳性脉管主要存在于癌组织边缘,以癌细胞浸润的前缘多见,管腔大,壁薄,形态不规则,部分管腔内有癌细胞浸润。5.在NSCLC中COX-2和VEGF-C,VEGF-C和VEGFR-3分别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_s=0.277,0.398;P=0.026,0.001)。结论1.COX-2、VEGF-C、VEGFR-3在NSCL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NSCLC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2.MLVD是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枢纽因素,它的升高预示着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可作为肿瘤监测和预后的指示因子。3.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NSCLC淋巴管生成,并导致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参考文献:

[1]. 肺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D]. 张志学. 青岛大学. 2001

[2]. ELTD1、DLL4与VEGF在肺腺癌、肝细胞肝癌、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D]. 孙娜. 兰州大学. 2018

[3]. 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D]. 柳玉红. 青岛大学. 2005

[4].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对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D]. 彭传亮. 山东大学. 2010

[5]. 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VEGF-C、CA-Ⅸ基因表达及其与动态增强CT首过时间峰值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D]. 孙江涛. 四川大学. 2006

[6].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5卷主题词索引[J]. 佚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

[7]. 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D]. 赵玉斌. 青岛大学. 2002

[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孙光远. 第二军医大学. 2006

[9]. 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D]. 刘红. 郑州大学. 2006

[10]. COX-2、VEGF-C、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丁旭青. 郑州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肺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