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珊 钟洪建 郭勇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乐县供电公司 山东潍坊 2624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能质量和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必须要充分运用更多先进的技术。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而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转。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大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控制要求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关键保障。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有效监控与实时信息的采集,为电力系统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研究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技术对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特征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需要具备四点基本特征:①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需要能够准确且及时地采集、处理、检测到整个电网中所有元件、局部及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实际信息。②能够按照电网的具体运行情况以及系统所有元件的经济指标与技术要求等,为调度工作人员做出正确的调度与控制决策而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③能够实现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协调处理,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与经济性,并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供电网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也延长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特别是能够防止电力系统的大面积停电或是系统崩溃等连锁型事故的出现。
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的具体应用情况
(1)西门子公司的SPECTRUM系统。这种系统是由西门子公司在32bitSUM点的SPAC等工作站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导入了软总线等相关概念,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和内部所有进程和实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信息实现了标准化而研发出来的。采取了分布式组件以及面向对象等多种技术,被大量运用于城市电力公司、配电公司以及工业用户等。
(2)CAE系统与SPIDER系统。其中CAE系统采用的是64bit的ALPHA工作站、双以太网结构、客户服务器系统结构的EMS硬件技术平台,能够减少网络的数据流。而SPIDER系统具备了双位遥感的处理功能,使得状态的信号比较稳定,其采用了分布式数据库以及模块结构,能够按照用户的实际要求对系统进行配置。
2.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内部的应用
2.2.1 OPEN-3000能量管理系统
南方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和分布式建模项目采用的是国电南瑞OPEN-3000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OPEN-3000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满足技术先进、使用方便、运行可靠三方面的目标,是南瑞众多科研成果的结晶和发展。在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OPEN-3000”凭借卓越的技术优势,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OPEN-3000能量管理系统还兼具性能与技术优势,有着极高的稳定性和适用性,现阶段已被应用于数十个大中地调的调度系统当中。
2.2.2 D5000能量管理系统
作为整个系统的基础平台,D-5000是整个系统研制的核心和重点。D-5000平台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具有标准、开放、可靠、安全和适应性强等特点,直接承载着实时监控与预警(新EMS)、调度计划(OPS)、安全校核(SCS)和调度管理(OMS)四大应用平台,对提高电网的调度运行水平、加快调度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提高调度业务精益化的管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电网系统的调动自动化技术朝着可视化、面向对象、模块化与开放化等角度发展。
3.1可视化
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的安全研究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发展,使得可视化成为了今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可视化技术可以将传统采用数字、表格以及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离线资料信息,转化成利用先进图形技术以及显示技术等表现出来的直观信息。
3.2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技术作为电力系统调度的重要信息获取技术也是电力调度自动化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面向对象技术通过其本身具有的条件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除此之外还可以很好地遵循CIM技术,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所以面向对象技术现已成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理想发展模式。对我国来说,因为我国电力系统调度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还较低,电力系统调度要实现面向对象技术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3.3模块化和分布式
模块化和分布式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件设计思想。组件技术是其中的一种实施基础,可以实现真正的分布式结构。这项技术是在平台层处理好数据信息转化这类异构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调度的自动化。
3.4智能化
电力系统调度的智能化是今后整个电力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调度智能化技术采用的是调度的数据集成技术,可以准确、及时且有效地采集到整个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是实时数据信息,实现了电网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对电网进行了实施的监控,对电网系统中存在的故障进行了智能化的判别,对故障进行了智能分析,并尽可能地实现及时、全面的电力系统管理。智能化作用的发挥来源于其组成,智能化的层次结构见表1。
3.5无人化管理模式
无人化管理模式的建立能够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状态估计、远程调控、安全性研究、负荷预测等,当电力系统的某一个部位出现了故障,将会自动报警,以便于调度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故障,进而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稳定与安全运行,实现了无人值班的调度管理目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结语
电力市场现在正值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电力部门采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查询与上报等操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要想更好地适应电力市场发展要求,就需要电力调度自动化在智能调度、以及无人化管理模式上不断完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繁荣的当下,只有做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研究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进行组织,创造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雅婷,杨亦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传播.2014(18).
[2]宋轶,王玮,王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3(19).
作者简介
逯珊,女,学历:本科,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乐县供电公司,研究方向:调度自动化。
论文作者:逯珊,钟洪建,郭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的是论文; 分布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