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绩效研究_直接投资论文

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业绩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在华论文,跨国公司论文,直接投资论文,业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50(2001)02—0002—07

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迅猛增长的热潮中,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FDI输出国。 与此同时,我国也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并在1993年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FDI输入国。截止1996年底, 我国共吸收了日本约九分之一的直接投资,成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表现不能不引起各国跨国公司和我国政府的关注,这对于各国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管理和我国政府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表1可以看出,从90年代初以来, 日本在大部分国家的跨国公司,其盈利子公司所占的比例都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在我国的投资业绩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A.T.Kearney 也曾对不同国家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仅是日本公司,所有的外国公司从1992年到1997年在华经营业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滑坡。

表1 1992和1997年日本跨国公司国外盈利子公司比例比较 (%)

中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1992年 69.372.963.761.167.6

1997年 51.672.664.169.367.9

菲律宾墨西哥巴西

1992年 65.0 36.7 54.5

1997年 69.8 35.3 51.5

资料来源:Japanese Investments Overseas:By Country.1997.

二、样本数据

本文使用的数据都来自1992到1997年出版的《按国家划分的日本海外投资报告》,所采用的公司样本都是日本主要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业绩变量的度量是通过税后净利润对业绩作出“亏损”、“盈亏平衡”或“盈利”的评价后,分别以-1、0、1作为虚拟变量的取值。

1997年的数据包括了2063家日本在华设立的子公司,其中94.4%都属于四种主要行业:制造业、大宗贸易、金融业和服务业。在保证大样本的前提下,为便于行业分析,笔者选用了其中94.4%的(1948家)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1992年的75家和1997年的401家子公司报告了其经营业绩, 由于样本规模有较大变化,笔者采用非参数统计法对两年的业绩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两年业绩具有显著差异(Wilcoxon检验,P<0.01)。

三、影响日本跨国公司投资业绩的宏观因素

1.经济形势由热变冷、亚洲金融危机和国企减员

我国在20多年来的改革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经济过热与经济低迷交替出现的时期。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之后,我国经济进入高涨阶段,GDP年增长率达到14.2 %。 在这种形势下, 国外跨国公司在1992年以前建立的子公司也随之获得了迅速发展。很快地,政府意识到了经济过热,并在1993年中期开始实施“软着陆”政策,于是经济开始降温。到1996年,GDP增长率已经降到了10%以下, 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增长开始减速,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明显。尽管如此,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也给我国出口浇了不少冷水。1999年,国内需求不足,再加上出口下降,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种形势无疑会对跨国公司在华的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使其财务状况发生恶化。

2.市场状况的变化:生产相对过剩和竞争加剧

20世纪80年代,国外跨国公司开始在华设立子公司时,几乎是不存在来自我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此外,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人们对外商产品的信任到了迷信的地步。直到90年代中期,国外厂商都一直面对的是一个喜人的卖方市场,也正是从这个时候隐患开始渐渐显现。经过多年过度的投资,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显现出来,尤其在轻工业部门,而日本在华直接投资恰好又集中在这些行业。

在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下,我国国有企业也在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一些国有企业迅速跻身于大型企业的行列,尤其是在技术转移速度最快的制造业。于是,洗衣机、冰箱、电视甚至电脑的国内品牌开始出现并占领国内市场。国有企业的崛起不容忽视。例如,惠而普公司——美国最大的家用电器公司,正是迫于我国国内的竞争压力,在1997年关闭了它的两家合资子公司。如此看来,90年代中期开始,外国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生存环境变得严峻起来。

生产能力过剩和竞争加剧的现象在制造业中表现得最为严重。如前所述,大量日本在华公司集中在制造行业,它们都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数据显示,90年代,日本公司在制造业的集中程度比80年代更加严重:1987年以前,64.9%的子公司集中在制造业,90年代已上升到了85%。因此,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业绩下降也就不难理解了。事实也确实如此,1992年制造行业70.2%的日本公司盈利,到1997年已经下降到了49.9%。

四、影响日本跨国公司投资业绩的微观因素

宏观环境的不利影响只能部分地解释日本在华子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因为宏观因素的作用是所有公司都无法回避的。那么,从公司自身角度看,是否存在特定的影响因素呢?因此,我们需要在公司这一层次上,去寻找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经营业绩下滑的微观原因。表2 列示了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盈利和亏损子公司的平均权益、职员人数、日方经理人数和比例,以及平均经营时间等数据,有关这些因素的作用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

资料来源:Japanese Investments Overseas:By Country.1997.

1.权益水平

投资方式可以分为独资和合资两种,日本跨国公司往往偏好于采用合资的形式。据有关研究显示,75%以上的日本公司都是采用合资方式进入我国的。对此,可以给出两点解释:第一,我国的有关政策一直倾向于鼓励外国投资者建立合资子公司;第二,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我国的投资市场一直被外商认为存在高风险。所以,跨国公司往往利用合资的方式进入,以降低成本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通过对有关数据分析,笔者认为,日本在华子公司经营业绩下降,主要是由合资企业盈利能力的减弱所引起的。1992年,70%的中日合资企业盈利,而1997年下降到了53%。原因可能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日本跨国公司认为,中方没有提供他们所期望的市场信息和有效资源;另一方面,中方则认为,外方转移的技术水平不高,并忽视原有的国内品牌。于是,导致双方在投资目标、管理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都产生了矛盾。1999年Yan通过对我国合资企业的研究发现,80 %以上的外方合作者将盈利和市场渗透作为战略目标,而96.67 %的中方合作者将引进技术作为战略目标。这样一来,双方的协作自然就会出现问题。实际上,跨国公司面对与中方合资中出现的问题已经作出了反应。1997年,已经有45%的跨国公司采用全资的形式进入我国。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作为权宜之计,他们还是选择先通过合资进入我国,对我国市场有一定了解并获得足够信心后,才考虑建立全资子公司。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日本跨国公司在合资企业中所占的权益比例与80年代相比,确有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日本公司在华投资的信心有所增强,从而有了进一步加强控制权的愿望。随着对华经营环境了解的加深,以及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外商投资限制的减少,日本跨国公司对在华投资风险的顾虑逐渐消除,希望通过提高控制权来减少原来合资带来的麻烦。但是,日本跨国公司的这种应对方式究竟是否明智,中方的权益对于合资公司的作用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尚不可过早下结论。

从表2可以发现,无论1992年还是1997年, 盈利子公司的日方权益水平与亏损子公司相比都相对较低。笔者又对1997年的数据进行了非参数检验,结果发现日方的权益水平与经营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见附录)。再进一步用“X[2]检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根据权益水平,日本合资企业被划分为四组:少数权益(日方权益水平低于50%)、相等权益(等于50%)、多数权益(50.1~74.9%)和绝大多数权益(超过75%)。X[2]检验的结果表明,日方

注:表中的百分比是指各个进入时间不同权益水平的公司占总数的比例。

资料来源:Japanese Investments Overseas:By Country.1997.权益水平与其子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见表4)。 这对于选择绝大多数权益水平的日本跨国公司是一个警告,这可能是由于权益水平不同导致控制结构变化所引起的。1993年Beamish的研究显示, 虽然持有绝大多数权益意味着外国投资者对公司具有绝对控制权,但与其它合资方式相比,这却是一种相对低效率的选择。也就是说,本土合作者的存在为子公司的盈利作出了贡献。又考虑到大多数日本子公司都集中在制造行业,于是就更不难理解:对于制造业企业营销、分销、土地、建筑、厂房和劳动力管理等本土色彩浓厚的环节在合资公司经营中尤为重要,因而中方合作者的存在对于合资公司的作用实际上是利大于弊的。

资料来源:Japanese Investments Overseas:By Country.1997.

2.日方经理人员比例

1998年,Beamish和Inkpen选取了5843 家日本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子公司作为样本,他们研究的结论是:较好的业绩与较少的日方经理人员相关联。他们同时发现,过去10年里日本子公司使用日方经理的比例处于下降趋势,这与日本跨国公司在其他主要国家的经营业绩有所增长的情况是相一致的。笔者对所选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日方经理雇佣率与子公司业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是显著成立的(见附录)。

表2的数据所反映的特点也符合以上结论,尤其是在1997年。 当年盈利子公司的平均日方经理雇佣率为2.4%,而亏损子公司却高达7%。在我国,外方经理的平均雇佣成本为每年40~50万美元,约为本土经理雇佣成本的10倍(Beamish,1998)。 亏损子公司的日方经理雇佣率明显高于盈利子公司。再考虑到日本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还不到100万美元, 那么这很可能是导致亏损子公司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带来高成本以外,超额雇佣日方经理还会导致跨国公司大大减缓本土化进程。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经济中政府干预的力度仍很大,计划经济的影子还没有彻底消除。因此,宏观政策和规章制度变化较快,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日方经理在进入我国之后很难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掌握我国经济特殊的运行机制,本土化不一定会给合资公司业绩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因而雇用和培养高素质的熟悉我国国情的本土经理,就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一大成功之道。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时间还不长,现代企业管理教育刚刚起步,所以具备现代跨国公司管理经验并能够真正胜任的经理人才十分有限。在这种条件下,日本跨国公司不得不保留较高的日方经理人员比例,公司也就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包袱。从表3 可以看出日本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数量以及日方权益比例的增长趋势,权益水平的提高往往意味着日方经理人员的使用比例也在提高。表2显示, 亏损公司的日方经理人员比例从1992年的3.2%提高到了1997年的7%,而盈利子公司即从4.9 %下降到了2.4%。再用表1中盈亏公司所占比例加权平均后估算得到,1992年所有公司的日方经理人员比例为4.38%,而1997年的比例上升为4.63%。这说明,日方经理人员比例有所提高。即使这个趋势并不明显,在90年代我国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其它跨国公司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也足以导致日本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丧失。

3.在华经营时间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极具潜力的大市场,率先进入的跨国公司往往会获得一定的先入优势。如前所述,先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较少面临来自我国本土的竞争。我国企业大多习惯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并不能立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环境。同时,市场又存在巨大的需求潜力。在这种形势下,先来者必然能先入为主,他们的商标、市场份额、营销渠道和生产能力等对后来者来说,都会构成进入壁垒,而且他们也优先获得了我国稀缺的人力和自然资源。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工业产值和生产能力出现飞速增长,先来者从中获益匪浅,这时也没有强劲的竞争对手与其争抢发展机会。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也都很快意识到,我国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我国市场巨大的发展潜能,于是FDI 便开始大量流入我国。由表3的数据可知,近65 %的日本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是在1993年以后建立的,市场也因此变得拥挤起来,生产能力开始过剩,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在一些工业制造行业的表现尤为突出。

家用电器曾经是一个对日本投资者充满吸引力的行业。表5 列示了我国从1992年到1997年的冰箱、洗衣机和彩电产量的增长数据。我国这三种电器产量,在1978年到80年代末期间,从几乎为零的水平呈指数式迅猛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起,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这一方面是因为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民族品牌已经开始占领这三种家电市场;另一方面是过度投资使得生产能力出现过剩。1995年,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生产能力利用率分别只有46.1%、50.4%和43.2%。如此现状,后来者面临的形势比先来者要严峻得多。

表5 1978—1996年我国彩电、洗衣机和冰箱产量增长情况表

(单位:10万台)

19781985

1988

1990

1991

1992

1993

彩电 0.0343.5

103.8 103.3 120.5 133.3 143.6

洗衣机

0.004

88.7

104.6 66.2

68.7

70.7

89.6

冰箱 0.2814.5

75.8

46.3

47 48.5

59.7

19941995

1996

彩电 168.9

205.8 253.8

洗衣机

109.4

94.8

107.4

冰箱 76.891.8

97.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

另外,后来者在合作者选择上也存在劣势。先来者可以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符合自身战略目标的我国国有企业作为合作者。那时,我国国有企业也正在积极寻找外商合作伙伴以求新的发展契机,因此那段时期合资企业的发展十分迅猛。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后来者来说,很难与先来者有同等的机会去选择最佳的合资伙伴。

在华经营时间的长短反映了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经验。1997年的样本中,盈利子公司的平均建立时间为5.4年,而亏损子公司只有2.8年。1998年Luo的研究表明,经验上的优势与公司业绩有着正相关性。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独特的体制和观念。我国的文化、经济、政治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是外商很难马上适应的,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在摸索中前进,积累经验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1998年Zeller对我国的145家合资企业进行了研究, 认为合资企业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他们在我国的经营经验。因此可以假设,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应当是一个注重长远利益的长期行为。笔者对样本数据分析后发现,在华子公司经营时间及其经营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见附录),这就验证了长期行为的假设。由表3可知,近65%的日本在华子公司是在1993 年到1996年之间建立的,而且数量年年都在递增,这使子公司越来越“低龄化”,这应当是导致日本在华子公司盈利下降的一个原因。

五、前景分析

尽管90年代各国跨国公司在华业绩并没有令人满意的表现,但有趣的是,我国的FDI流入量仍相当可观;甚至在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仍有452亿美元的注册资本流入,增幅达到7%。这表明,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投资兴趣丝毫没有因为暂时盈利不佳而有所减弱。据笔者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据世界银行预计,如果我国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将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意味着巨大的潜在市场,改革开放为商家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任何一家有长远战略眼光的跨国公司都不会甘心坐失良机。

2.我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源之一

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如韩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近两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GDP都出现了负增长, 而我国稳定的政策把不利的影响减到了最低程度,我国经济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据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占全世界经济增长的46%。

3.“稳中发展”的方针构筑了稳定的投资环境

我国吸取了俄罗斯“休克疗法”的教训,采用了“渐近式”改革的方法,从而避免了政府所无法控制的大规模经济损失。另外,我国相对封闭的金融体系也抵御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政府成功地稳住了人民币汇率。我国政府在抵御和防范危机的同时还着手刺激经济增长,以尽快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1998年1 月在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研讨会上, 我国政府宣布, 将在今后三年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00亿美元。这些消息都大大增强了国外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信心。

去年国有企业、政府机构、金融体制等方方面面的改革措施都已卓见成效,经济形势已经开始全面好转,据权威部门预计GDP 增长率也将开始上升。而且最为引人瞩目的大事——我国加入WTO ——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意味着我国的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并且与国际接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亦如火如荼,股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再加上会计法的颁布,会计准则的完善,金融市场给我国经济注入了一股兴奋剂。可以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对于国外跨国公司仍将具有无限的吸引力。在过去的几年里跨国公司业绩下滑只是一种暂时现象,盈利增长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FDI 的大量涌入正反映了外国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及公司未来业绩的信心。

六、启示

日本跨国公司作为在我国的投资“大户”之一,其业绩变化的原因对于国外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有着诸多方面的启示。

首先,决策前应对市场有一个现实、客观的评价,光凭人口不能反映市场的大小,潜在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目前的生产能力以及市场竞争状况都是应当考虑的因素。

其次,跨国公司在考虑采用绝大多数权益方式(尤其是全资子公司)合资时应慎之又慎,这种方式可能产生导致低效率的多余控制权。

再者,跨国公司有必要少用本国经理人员,尽可能迅速和充分地实行经理人员本土化。最后,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注重长期效益,可行性和保本点等分析都应建立在中长期预测的基础上。

附录:

因素相关关系矩阵

相关系数均值 标准差 1997年业绩 1997年权益 1997年日

方经理雇

佣率

1997年业绩 2.3

0.8

1997年权益 64.7 28.1-0.125*

1997年日方经理 5.4

11.9-0.112* 0.193*

在华子公司经营 2.9

2.7 0.332*

-0.179*-0.194*

*表示在p<0.01的水平下相关性显著。

收稿日期:2000—11—25

标签:;  ;  ;  

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绩效研究_直接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