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有效融入
音乐文化从古至今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我国悠久的文化传承中,传统音乐与优秀文化精神俨然已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在人文素质教学不断加快脚步的今天,作为中小学音乐老师,必须抓好传统音乐文化的阵地,帮助学生挖掘音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从而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推动中小学生在音乐和文化精神的全面进步。
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从古至今,音乐在人们生活中都扮演着文化传承载体的作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有效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途径。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性格,正是老师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时期,而音乐教学能让学生在音乐的赏析和学习中,更轻松的接受不同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一方面,丰富了音乐课堂的教学元素,让学生能认识到音乐中的文化魅力,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从而激活学生的音乐细胞,提升其音乐认知和赏析能力,推动中小学生高效音乐课堂的建立。另一方面,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老师通过提高传统音乐在当今音乐课堂上的比重,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特点,从而了解音乐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帮助学生建立起传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这对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巨大的帮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一)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探索热情
音乐教育本身就有教导学生领悟音乐文化的意义,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老师需要不断吸收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对以往的音乐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加大对传统音乐的教学力度。首先,要对音乐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拓展。教材中虽然包含着许多传统音乐的介绍,但是站在文化传承的角度上,音乐教材上的内容只是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冰山一角,具有代表性却缺乏普遍性,老师在进行相关授课时,要依据学生的音乐认知范围进行合理扩展,为学生延伸出更全面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其次,从实践活动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要素。在学校组织学生活动时,音乐老师可以将传统音乐元素带入活动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如老师在活动中进行古筝演奏,让学生从动听的曲调中产生对古筝的兴趣,并主动去了解传统乐器的特点。最后,在课堂中引入含有民族文化气息的流行音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中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追寻动力远大于对传统音乐的兴趣,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将部分含有民族色彩的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中,让学生在兴趣中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色彩,提高其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挖掘动力。
(二)革新音乐教学方法,构建传统文化传承环境
想要让学生更好的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探索,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老师必须掌握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完成对传统音乐的探索和了解过程,从而感受到音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做好文化传承准备。首先,将音乐与文化学科进行整合教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是推动中小学音乐课堂快速进步发展的动力,而学科整合教学是音乐课堂发展的有利方向,老师可以将古诗文作为音乐素材进行歌曲创作,从而开展音乐化的古诗文教学。如以诗经中的歌曲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让学生从对古风音乐的赏析中感受到诗经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吸收。其次,在音乐课堂构建恰当的音乐文化环境。我国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学,最缺乏的并不是教学形式,而是学生的音乐学习环境,构建合适的课堂环境,对中小学生来说,不仅能让其更轻松的练习和掌握更多的音乐技巧,还能为学生探索传统音乐文化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因此主动探索型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值得被老师所重视。
(三)音乐教学生活化,减小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难度
传统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在表现形式上以叙事抒情为主,而其中的故事往往来自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因此,老师在开展中小学教学中,可以将这部分传统音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结合古代社会现实的联想,更加明确的对传统音乐内容进行了解,体会其中的情感感受。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音乐故事的影子,将抽象的音乐文化具体的展示在学生眼前,降低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理解的难度,比如老师可以从传统音乐教学中开展表演节目,让学生装扮成不同的历史人物,参与到音乐活动的表演中,让学生站在历史情景中,感受到更真实的文化感受,这对学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让学生从音乐赏析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而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精神,是当今时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一线音乐老师,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教学时,有义务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利用现代化多样性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出更合适的传统音乐文化吸收氛围,不仅能为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铺平道路,深入了解不同的音乐知识,还能让学生自然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象,并在音乐的日常影响下融入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中,促进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良好提升。
参考文献:
[1]聂堂英.贵州民族地区原生态唱法与中小学音乐教学融合途径[J].北方音乐,2019,39(10):187-188.
[2]魏晓媛.俄罗斯现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J].黄河之声,2019(06):96-98+117.
论文作者:叶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音乐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中小学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论文; 老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