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品味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来自生态瞬时评估的证据
宫火良 1,张方屹 1,张晋阁 2
(1.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2.漯河技师学院 电商学院 ,河南 漯河 462000)
[摘 要 ]探讨生态瞬时评估法(EMA)在心理评估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大学生品味对学业倦怠的影响。采用品味信念量表和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对7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持续17天的调查。结果表明(1)两种测量方式下品味信念问卷总分间相关系数在0.55-0.88之间,学业倦怠量表总分间相关系数在0.66-0.87之间;(2)大学生每日品味显著负向影响当天学业倦怠,在品味的三个维度中,每日期待未来、品味当下对当天学业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每日回忆过去对当天学业倦怠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因此,EMA在心理评估中的应用有其必要性;大学生的品味水平与学业倦怠关系密切,期待未来与品味当下可以作为大学生学业倦怠干预的有效切入点。
[关键词 ]品味;学业倦怠;生态瞬时评估
学业倦怠(academic burnout)是大学生中一种常见的消极学习心理现象,是指学习者由于学业压力或学习兴趣减退从而对学业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与行为[1]。连榕等人将学业倦怠区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情绪低落维度是指学习者无法较好地应对学业中的问题和要求,从而表现出缺乏兴趣、倦怠乃至沮丧等一系列的情绪特点;行为不当维度反映的是学习者对学业厌倦而出现迟到、早退、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不写作业、甚至逃课等行为特点;成就感低维度一方面反映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较多的挫败感,另一方面反映了学习者在完成学业任务时因为能力不足而带来的学业能力上的成就感降低[2]。相关研究表明,学业倦怠会负向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如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降[3]、学业拖延水平升高[4]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还有研究指出,大学生的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显著负相关,学业倦怠程度越高,其主观幸福感越低[5-6]。梁家凤、李炳全的研究还发现,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会受到学业倦怠水平的影响,学业倦怠水平越高,生命意义感越低[7]。任莹对54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35%的大学生学业倦怠总均分大于3,说明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学业倦怠[8]。另有调查结果显示,44%的大学生在学业倦怠总均分上大于等于3,表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学业倦怠状况[9]。因此,探究当代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业倦怠状况提供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品味(savoring)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视角,是指个体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来面对事情,有意识地引起、增强和延长积极体验的能力[10]。Jevons把品味区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期待未来,指的是人们通过构想美好的未来愿景以增强此刻当下的积极感受;第二个层面是品味当下,指的是人们运用一定的策略来强化此时此刻的正向感受;第三个层面是回忆过去,指的是人们通过回首过往曾经的美好以延长和增强自己的正向感受。Hurley和Kwon通过历时两个星期的追踪研究发现,个体的生活经验是否与其幸福感密切相关取决于自身的品味能力,尤其是品味当下的能力。相应地,无论个体生活中经历的正性事件多还是负性事件多,只要其具有较强的品味当下能力,都能拥有较强的幸福感[11]。Chadwick系统考察了年龄在品味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年龄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而言,品味都是主观幸福感的强有力预测因子[12]。
诸多人格因素与学业倦怠水平的高低有关。研究表明,坚韧人格、希望、学业自我效能、自我价值感等众多积极的人格因素均与大学生的学业倦怠水平关系密切[13-16]。时金献等的研究发现,学习倦怠的各个维度与大学学生的外显自尊呈显著负相关,外显自尊水平越高,学习倦怠越低[17]。王小新等研究也证实了自尊对学习倦怠具有预测作用[18]。那么,同样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品味是否也会对学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呢?从品味的概念不难看出,高品味者对自身和外界拥有更为积极的感受,这与高自尊的内涵具有相似之处,已有研究发现,品味与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基于此,我们提出假设:大学生品味对学业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的品味能力越强,其学业倦怠水平越低。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均倾向于将品味、学业倦怠等视为稳定的变量,通过回顾式的自陈问卷加以测量。但是,大部分的自陈问卷均要求研究对象回顾自身过往的生活经历与感受:反映在指导语上,常用的表述是“请根据最近两周/一段时间……”这种回溯性的做法也就意味着无法克服作答者自身的记忆偏差,也就无法准确刻画人们真实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9]。另一方面,人们的心理现象总是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在特定的情景下,品味与学业倦怠是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因此,对品味与学业倦怠的动态关系进行考察有其必要性,而生态瞬时评估(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EMA)正是一种可选择的做法。它是指研究者根据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运用多次取样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自身的动态经验、行为和感受进行即时性的评估,既可以有效避免回忆所产生的错误和偏见以增加数据的可靠性,也能阐释变量间自然存在和变化的相互关系。基于此,有些学者也称之为经验取样法。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瞬时评估的方法考察大学生品味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并检验生态瞬时评估在心理评估应用中的必要性。
一 、研究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招募大一至大三共72名在校学生参与研究。其中,女生37人(51.4%),男生35人(48.6%);本科一年级36人(50.0%),本科二年级27人(37.5%),本科三年级9人(12.5%);文史45人(62.5%),理工27人(37.5%)。
卢局长白胖如馒头的脸笑成花卷,推心置腹地说:“工作归工作嘛,生活归生活,咱们警察也是人嘛,有时放松一下也是对的。”
(二)测量工具
2.大学生每日品味对当天学业倦怠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郭天满于2014年修订的品味信念量表。修订后的品味信念量表由12个题目组成,以时间轴作为依据分为三个分量表,分别对应于期待未来、品味当下和回忆过去,而每个分量表都包含了4个题目。该量表使用7等级计分的方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由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作答定势,其中的部分题目采用了反向计分。研究对象在该量表上的得分越高,意味着其品味水平也越高。过往的研究指出,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较为良好[22]。本次研究中,该量表连续11天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22-0.929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2.学业倦怠量表[1]
与前文的概念界定相一致,对学业倦怠的测量本研究选用的是由连榕和杨丽娴开发的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量表由20个题目组成,涉及三个维度,分别是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在计分上,该量表使用李克特五等级评分,其中,1 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研究对象在该量表上的总分越高,意味着其学业倦怠水平越严重。研究发现,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较好。[1]本研究中该量表连续11天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35-0.913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春深花正艳(曹香玲) ...................................................................................................................................5-59
景区中的突发状况能够显示出一个景点、景区的管理能力、应急能力以及处理突发状况的机制等。目前网络信息发达,景点、景区对突发状况处理的不妥当,会被动地发布在公众平台上,对景点、景区造成舆论压力,使综合评价直接性受影响。因此,旅游类志愿者在进行统一培训时,作为组织方应该把如何面对与解决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培训,让志愿者面临时可以从容不迫,从侧面也能体现出景点、景区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三)研究程序
为探索品味与学业倦怠的动态关系,本研究采用生态瞬时评估的方法,通过自陈报告的形式测量研究对象正在发生的事件或个体感受到的某种体验,捕获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的身心状态、情绪状态和行为。具体施测程序如下:
为了对品味、学业倦怠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考察,我们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本研究的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大学生每日品味显著负向影响当天学业倦怠(β =-0.37,P <0.001)。进一步考察品味各维度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结果见表4。
2014年,四川省水利厅将按照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扎扎实实抓好水利各项工作,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四)统计分析
本研究对回收的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具体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同时采用HLM6.0对本研究的数据开展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二 、研究结果
(一)品味信念和学业倦怠的评估结果一致性
最后,老师需要积极地落实互动和监督环节,提高学生的产业经济学,结合学生在参与中所存在的不当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意识到翻转课堂的重要性和价值,主动的接受老师的引导,实现个人言行举止的合理规范,这种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
表 1基于 EMA的品味得分与基于回忆的品味得分间的相关分析
注:1-10为第1天至第10天的品味得分(基于EMA),11为最后一天测量的品味得分(基于对前两周的回忆);**表示P <0.01,下同。
对72名大学生每日的学业倦怠量表总分(基于EMA的数据)与两周后的学业倦怠量表总分(基于回忆的数据)分别做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研究变量学业倦怠每日的总分与回忆测量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66-0.91之间,呈中等程度以上的相关。
表 2基于 EMA的学业倦怠得分与基于回忆的学业倦怠得分间的相关分析
注:1-10为第1天至第10天的学业倦怠得分(基于EMA),11为最后一天测量的学业倦怠得分(基于对前两周的回忆)。
结合表1与表2还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品味量表总分与学业倦怠量表总分各自的相关系数均在逐渐变大,由中度相关逐渐变为高度相关,图1较为直观地显示了这两组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
由表4可知,在品味的各维度中,期待未来和品味当下对学业倦怠的预测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回忆过去对学业倦怠的预测作用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 1大学生品味 、学业倦怠 10天评估结果的一致性
(二)品味信念和学业倦怠的关系
对研究对象在品味信念量表上的得分和学业倦怠量表上的得分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由表3可知,大学生品味信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学业倦怠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34~-0.62之间。考虑到大学生品味与学业倦怠在两种评估方式间的波动性,本研究拟进一步考察大学生每日品味对当日学业倦怠的影响,以期更精确地刻画大学生品味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表 3大学生品味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1.个体内变异检验
由于本研究获得的数据存在嵌套关系(每名研究对象均对应有多日的测量数据),因此有必要检验个体内变异是否真的存在。零模型(null model)检验结果发现:品味的个体内ICC =0.70,即大学生每日品味的总体变异中70%是个体内变异造成的;学业倦怠的个体内ICC =0.71,即大学生每日学业倦怠的总体变异中71%是个体内变异造成的。根据以往学者提出的观点,ICC 值越接近1,个体内变异越不能被忽略,如果ICC >0.059,数据就有必要做多层分析[21]。结合零模型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在个体内的变异不是随机的,而是有意义的,提示有必要做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1.品味信念量表[20]
首先研究者对72名被试进行1-72编号,并向他们承诺量表填写仅作研究使用,不会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其次,在调查的前一天,通过微信向每位研究对象说明在接下来连续三周(11个工作日)进行相关的量表填写情况,一天仅填写一次,于晚上6点在手机上填答品味和学业倦怠量表;第三,将所用的量表在问卷星上编好,研究者每天下午6点(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除外)通过微信向研究对象发送带有问卷星链接的消息,要求在收到消息的一个小时内完成对品味和学业倦怠的评估。这样的动态评估每天1次,持续17天。对于没有及时完成的研究对象通过微信做出提醒,并且在完成每一次填写后都有机会抽取1到5元的随机红包奖励。最后,研究共获得72份个体间、792份个体内数据。
表 4大学生品味各维度对学业倦怠的预测作用分析
青岩刘电子商务虽然是自发式发起、裂变式成长,但市场的力量无法完全解决土地、技术、资金等问题,各级政府和青岩刘村委应坚持不越位、不缺位的扶持理念和做法,因势利导,营造一个良好的电商发展环境,帮助网商实现健康长远发展。
三 、讨论
(一) EMA在心理评估中应用的必要性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品味量表总分与学业倦怠量表总分各自的相关系数均在逐渐变大,由中度相关逐渐变为高度相关。这表明基于回忆的自陈量表可能存在回忆偏差,难以精确反映个体的真实状况。Stone等通过研究短期(48小时内)回忆性应对报告与通过掌上型计算机记录的瞬时应对报告之间的关系情况对生态瞬时评估与回忆性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次评估之间的对应关系较差。一些当时的确使用过的应对方式研究对象在回忆性报告中并未提及,但是研究对象在回忆性报告中提及的某些应对方式在实际生活中并未真的用到过[22]。本研究的结果与Stone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生态瞬时评估在心理评估应用中是具有必要性的。由于心理学研究中涉及的变量既有状态性变量又有特质性变量,今后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状态性变量和特质性变量在评估结果一致性上是否会存在差异。另外,今后研究还可以延长生态瞬时评估的长度,如从10天变为一个月或更久,以便于更细致地考察评估结果的一致性。
生态瞬时评估的运用在心理咨询中也具有重要意义。记录本身就有功效,写下来就是力量。及时记录不但能很好的审视自己的生活,记录下当下的感受与事件,又能避免由于回忆所导致的偏见或错误的陈述。在咨询过程中恰当运用生态瞬时评估方法能更好的帮助来访者对自我的审视,也能帮助来访者与咨询师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对72名大学生每日的品味信念量表总分(基于EMA的数据)与两周后的品味信念量表总分(基于回忆的数据)分别做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研究变量品味每日的总分与回忆测量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55-0.88之间,呈中等程度以上的相关。
(二)大学生品味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研究发现,大学生品味信念总分与学业倦怠总分间呈现出明显的负向相关。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的品味信念水平愈高,其学业倦怠水平相应地愈低。根据品味和学业倦怠各自的构成维度,可以看出品味对学业倦怠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路径:(1)品味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特点和情绪体验。品味水平较低的学生在面对正性或负性生活事件时,想到的是自己的不足,不能很好地品味当下,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这种思想会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考虑更多负面因素,而不是如何有效地运用其能力,在成功中延长成就感,更好地期待未来,充分的品味当下,在已有的实践中挖掘自己的优点及努力。而品味高的学生则更擅长挖掘自身优点,品味当下,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以保证学业任务的顺利完成。(2)品味水平还会对人们的学业行为选择产生影响。个体自身的品味水平高低会导致其后续选择怎样的学业行为。面对长期而繁复的学业任务,学生经常需要作出各种各样的学业行为决策,比如需要采取怎样的态度面对学业,是否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是否需要在某门课程中投入更多地精力和时间等等。置身于学习情境中,学生会根据综合考虑来决定哪些学业任务或学习情境需要回避,哪些学业任务自己能够胜任,哪些学习情境对自己的学习更有帮助。这些选择的背后就有品味的作用,高品味水平的学生因为有更多积极的感受,因此在后续的学业中表达出更多积极的学习行为,这些积极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情绪是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3)个体所持有的品味信念以及相伴随的情绪感受决定着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会付出多少精力,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或瓶颈时是否继续坚持等等。个体的品味水平越强,越能更好地品味当下,也越能对后续的学业抱有积极的期待和更多的投入。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阻隔,品味水平较低的个体往往倾向于选择减少投入乃至放弃,与之相反,品味水平较高的个体更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面对学业中的各种挑战。
由图1可知,加入酵母菌及甜酒曲的效果均没有原有纳豆的评分高。实验证实,酵母菌及糖化菌与纳豆菌形成的混合菌种对纳豆的风味没有起到改善作用。
品味中的回忆过去维度是指个体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而延长、增强自身的积极体验。根据记忆压缩假设的观点,伴随时间的流逝,记忆内容的细节会逐渐消退,导致远期过去的记忆比当前的记忆更抽象,这就决定了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来延长和增强的积极体验要弱于品味当下和期待未来。而学业倦怠的发生更具有状态性,受当下情景和个体当前状态的影响更大。另外,与过去相比,未来更具有可变性,积极的未来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所以虽然过去和未来都属于远期时间距离,但期待未来对人们行为的激励作用更大一些。因此,与品味当下和期待未来相比,回忆过去对学业倦怠的预测作用相对较弱。
研究结果表明,品味总体上对学业倦怠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这一点很好地印证了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根据该理论,积极情绪的拓展功能体现为拓展个体的注意、认知等思维和行动范围,通过品味获得的积极体验能让个体变得更加专注和更具创造性,能促使人们积极思考诸多行动的可能性;积极情绪的建构功能体现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构建持久的身体、智力、心理和社会资源,从而为个体今后更好地应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挑战提供支持和机会;积极情绪的缓释功能一方面体现为缓解消极情绪带来的自主神经系统紧张,使躯体趋于平静,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在消极情绪体验后让思维回归到灵敏的状态。因此,作为积极情绪体验的重要触发器,学生的品味水平越高,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越善于从当下事件中挖掘积极的因素,对未来充满信心,并更愿意在学业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当在学业中遇到障碍和挫折时也更愿意去面对和尝试各种方法加以解决;相反,品味水平较低的个体,其所拥有的学业情绪相对较为消极且难以从学业中获得积极的体验,表现出情绪低落的特点,同时在学业中投入更多精力的意愿降低,面对学业障碍时尝试解决途径的意愿也较低,甚至表现出逃避学业的行为(对应于学业倦怠的行为不当维度)。学业情绪低落再加上学业投入行为下降,就决定了品味水平较低的个体难以在学业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进而导致学业成就感降低,表现出较高的学业倦怠水平。
(三)启示
本研究的结果对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学校教育中,学校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从具体的品味策略入手(重点是品味当下和期待未来)来提升个体对生活中正性事件的品味能力,如日常假期练习、生活回顾练习、定个瞬间练习等[23],从而增进他们对日常生活的积极体验,拓展其思维和行为,增强应对学业挫折与困难的信心,降低其学业倦怠水平。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说:“古时候人们不轻易出言,惟恐言出而行不及,以此为耻辱。”)这里的“躬”指行动,“逮”是“抓得住、赶得上”的意思,即行动得兑现说过的话,否则就是不逮。
从品味的三个维度来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提高品味能力:在品味当下维度上,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下行比较(以珍惜当下拥有的资源与力量)、下调快乐的标准等措施提升品味的水平,也可以尝试运用冥想、身体扫描等正念技术感受和觉察当下,让此时此刻的积极感受增强[24];在期待未来维度上,我们可以尝试运用锐化感知觉的策略,保持自身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摒弃各种无关因素对自身的干扰,通过对今后愿景的详尽描绘进而感受当下的美好,也可以采用心理时间旅行的方式,让自身的意识行走至将来在自己身上可能会出现的正性事件,用心感受未来的正性事件承载的积极体验,从而提升自身的品味水平[25];在回忆过去维度上,我们可以尝试运用记忆重构的技术回顾过往生活中那些正性的生活经验,提取并保存带来积极体验的生活片段细节,为今后的回味提供丰沛的素材,也可以运用先前提及的心理时间旅行方法,让自身的意识游走至过往曾经发生过的某个特定的事件,用心感受该事件带来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受过往事件中自己付出的努力,以自己所拥有的力量和资源,来提升自身的品味水平。其他的品味策略还有很多,比如鼓励个体将自身的积极感受与重要他人分享,运用身体动作、表情、语言、甚至大声欢呼表达自己的积极感受,因为情绪表达本身对积极感受而言就是一种强化[26]。
四 、结论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瞬时评估的方法考察了品味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鉴于心理与行为特点的动态性,生态瞬时评估方法在心理评估中的应用有其必要性;(2)大学生的品味水平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学业倦怠,品味水平越高,学业倦怠水平越低。期待未来与品味当下可以作为大学生学业倦怠干预的有效切入点。
[参考文献 ]
[1]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632-636.
[2]连榕,杨丽娴.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1):47-51.
[3]霍静静,王潇婕,邹昌浪,等.农村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倦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6):10-14.
[4]徐明津,杨新国,吴柑澜,等.大学生应对方式、学习倦怠与学业拖延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243-245.
[5]张慕文,韦磐石.大学生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4):74-78.
[6]单超,王岩,刘兴华.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8):951-954.
[7]梁家凤,李炳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社会性无聊感与学习倦怠的相关性[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222-226.
[8]任莹.大学生心理资本、学习动机与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9]郭秀琴.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 2016.
[10]郭丁荣,任俊,张振新,Bryant F B.品味:主动用心地感受积极体验[J].心理科学进展,2013(7) : 1262-1271.
[11]Bryant, Fred. Savoring Beliefs Inventory (SBI): A scale for measuring beliefs about savouring[J].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2003(2):175-196.
[12]Chadwick, E.D. The structure of adolescent and adult savor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feeling good and functioning well[D]. Wellington: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2012.
[13]张信用,汴小华.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健康坚韧性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5):547-548.
[14]杨丹,梁三才,吴海梅.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希望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255-259.
[15]宋雨卿,罗增让.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1):124-127.
[16]李彩超、陈昕、刘慧晨、朱洁玉. 大学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价值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1):1730-1732.
[17]时金献,谭亚梅.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外显自尊、内因自尊的相关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8(3):736-737.
[18]王小新,苗晶晶.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92-196.
[19]Fahrenberg J , Myrtek M , Pawlik K , et al. Ambulatory Assessment - Monitoring Behavior in Daily Life Settings[J].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07(4):206-213.
[20]郭天满.大学生品味、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1]方杰,邱皓政,张敏强,方路.我国近十年来心理学研究中HLM方法的应用述评[J].心理科学,2013(5):1194-1200.
[22]Stone AA, Schwartz JE, Neale JM, Shiffman S, Marco CA, Hickcox M, Paty J, Porter LS, Cruise LJ. A comparison of coping assessed by ecologic momentary assessment and retrospective recall[J]. J Pers Soc Psychol, 1998(6):1670-1680.
[23]Brant F B, Veroff J.Savoring: A new model of positive experience[M].Mahwah NL: Lawrence,Erlbaum Associates,2007: 43.
[24]Ritchie T D , Bryant F B . Positive state mindfulness: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mindfulness in relation to positive experi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llbeing, 2012(3):150-181.
[25]Quoidbach J , Wood A M , Hansenne M . Back to the future: The effect of daily practice of mental time travel into the future on happiness and anxiety.[J].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09(5):349-355.
[26]苗元江,潘琼翼,朱晓红.品味:积极心理学新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2): 4-7.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Attitude on Academic Burnout :Evidence from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GONG Huo-liang1, ZHANG Fang-yi1, ZHANG Jin-ge2
(1.School of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China;2.School of E-business, Luohe Technician College, Luohe, Henan, 462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necess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method (EMA) in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aste on academic burnout. Methods 72 college students were used once a day using the Taste Faith Scale and the University Student Academic Burnout Scale in the survey of 17 days. Results (1)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memory-based taste belief questionnaire score and EMA-based taste belief questionnaire total score were between 0.55 and 0.88. The total score of college students' schoolwork burnout based on recall and EMA-based college student burnou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scale scores were between 0.66 and 0.87, an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gradually increased; (2) University students' daily tast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affected the academic burnout day,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aste, daily expectations of the future and taste today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academic burnout on that day . However, the daily recollec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rediction of school burnout of the day. Conclus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EMA in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is necessary.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savor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academic burnout, anticipating and savoring the moment can be effective entry points for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burnout intervention.
Keywords :savoring; academic burnout;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 ]B849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 ]2018-09-06
[作者简介 ]宫火良(1976-),男,河南焦作人,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张方屹(1991-),女,河南漯河人,应用心理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张晋阁(1990-),男,河南漯河人,讲师,学士,主要从事人才测评与培训研究。
[基金项目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SJGLX224)
文章编号 :1003 -6121 (2019 )01 -0117 -08
[责任编辑 ]王立国
标签:品味论文; 学业倦怠论文; 生态瞬时评估论文;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文; 漯河技师学院电商学院论文;